茹素是否真可增福慧
欲長福報,當行布施.
欲增智慧,當修智慧.
素食乃是修行的補助.
一、素食的意義為何?
世間上的生物,都要靠飲食來維持生命,就是樹木花草、山河大地檢視圖片也需要陽光、空氣、水土作為營養,才能存在。
有的生物是肉食,有的是素食。獅虎熊豹屬於肉食,牛羊馬象屬於草食,人介於肉食、草食之間。中國古代就有慈悲護生的思想,儒家所謂:「見其生,不忍見其
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佛教為了愍護眾生,倡導不斷大悲種,包含了素食的精神意義。但佛教的流傳,以人為本,因應各地風俗,對飲食並
沒有強烈的要求。
今日素食漸漸成為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在印度,鐵路餐廳皆以素食為主;在美國,有的鄉鎮不准葷食進入。這些國家不是以宗教的立場,而是站在人道、健康的觀點倡導素食。
總而言之,素食有下列六點意義:
1.培養慈悲。
2.有益健康。
3.比較衛生。
4.維護生態。
5.增加耐力。
6.促進和平。
二、佛教徒一定要吃素嗎?
佛教徒不一定要素食。譬如西藏、日本、泰國等佛教國家,囿於當地的風俗習慣及地理環境,有很多人並非素食者。然而素食合乎儒家的仁愛和佛教的慈悲,所以
非佛教徒的神父、牧師也有素食的。中國佛教倡導素食是為了實踐慈悲的精神,信仰之後,能吃齋茹素是最好的,倘因家庭或工作上無法吃素,可以選擇初一、十五
日,或六齋日吃素,或平日只食肉邊菜、三淨肉亦可。
三、素食者可以吃蛋嗎?
吃蛋是否殺生,素食者可否吃蛋?此有二種
說法:一說現代的飼雞產的蛋,並未受精,不能孵小雞,因此可以吃;一說佛教戒律中有一條譏嫌戒,是為避人譏嫌。若吃雞蛋時,逢人便要解釋,為避譏嫌,因此
乾脆不吃。其實吃與不吃並不是很嚴重,只不過說明一個人持戒嚴不嚴謹、清淨不清淨而已。西藏佛教的喇嘛吃牛肉、羊肉,南傳、日本的僧人也吃魚肉,對某些人
而言,吃未受精的雞蛋並不是嚴重的問題。因此,對於認為可以吃的人,我們不必批評他人犯戒;主張不可以吃的人,也毋須刻意自我標榜,或渲染讚美。
四、寺院道場為什麼不食用五辛?
五辛是味濁之食,寺院道場裡所以不吃五辛的原因,乃五辛氣味渾濁,且易令人生起亢奮、不淨之想。佛教講清心寡欲,尤其道場是香花素果、清淨莊嚴之地,為免擾亂大眾修行,所以不吃五辛。
五、吃植物是殺生嗎?
殺害動物是斷其命根,動物顯現出來的是心理反應的恐懼,是一種情識活動;摘食植物之後,可以再播撒種子,延續生命,植物所表現的是物理現象,二者不同。
六、不如法的素食觀念有那些?
素食的意義,
在培養慈悲與柔和的性格,因此正確的素食觀念,是素食者必須具備的。一般常見不如法的素食觀念有:不願與葷食者同桌共餐,不肯食用別人所給予的蛋糕、餅
乾,排斥使用煮過葷食的鍋盤,造成他人的難堪、不便。甚至有人批評素菜製成雞鴨魚蝦的形狀,殊不知這是為接引初機者吃素,漸離肉食,不造殺業的方便之門。
七、為什麼有的素菜要做成雞鴨魚蝦的形狀?
素菜做成雞鴨魚蝦的形狀,對於有心素食者而言是一種方便,一方面是為了藉此逐漸適應素食的習慣,另一方面,在祭祀祖先的時候,素雞、素鴨等可以代替葷
食,滿足一般家庭祭品必求豐盛的心態。然而對於修行人而言,素食的精神主要在於培養慈悲心,因此,為了避免遭人譏嫌,製作的形象及味道不宜太像,以免失去素食的意義。
八、日本、藏傳諸佛教國家為什麼不素食?
佛世時的出家弟子因應當時的風俗習慣、氣候變化,過的是托缽的飲食生活,他們沒有任何飲食方面的禁忌,也不揀選托缽的對象。今日日本、西藏、泰國等南傳諸佛教國家仍恪守佛世時的古風,信徒供養什麼,就吃什麼。這是日本、藏傳、南傳諸佛教國家所以主張不吃素食的原因。
九、長期素食會對健康造成影響嗎?
古代的高僧大德長期吃素,不但耐力充足、毅力堅強,而且還十分高壽。
現在許多外國人也吃素,一切生活正常,並不影響工作。現代西方國家的醫學界早已極力提倡減少肉食,因為肉食容易造成血管內積聚太多的脂肪與膽固醇,導致血管硬化和阻塞的病症,而素食則有益清除體內的毒素。因此,吃素不僅不會營養不良,反而有益健康。
至於有些吃素的人顯得瘦弱、體力不支的樣子,主要是對素食的觀念不正確,或因烹調不當,或因飲食不均,或因生活作息不當所致,並非長期素食所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