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那麼會賺錢,為何大多數晚年卻負債累累?吳淡如用親身見聞,告訴你不懂理財的可怕 4
藝人那麼會賺錢,為何大多數晚年卻負債累累?吳淡如用親身見聞,告訴你不懂理財的可怕
不會理財的人,也不會理人生,所以不管財神爺怎麼愛他,他連拿到的紅包都會變成釘子!
理財,是我曾經逃避,但一定要學會的東西。
有些人有錢沒錢都痛苦,為什麼?
我喜歡從案例來分析問題。案例,是在這個世界上活生生發生過的問題。
幾天前我看到一個來自加州的新聞:一個加州中年男子,本來以木工為業,車禍斷了一條腿後,只能靠每個月兩百元美金的救濟金過活。
有一天,他閒閒無聊看電視,看到了一個拍賣會在拍賣兩百年前的印第安織毯,他覺得好面熟:自家櫃子裡不是有一條嗎?祖母過世之後,一直放在那兒。他把舊毛毯拿出來拍賣,竟然拍到了一百五十萬美元!原來,它是北美原住民納瓦霍族的產品,至少有兩百歲!
這是一個鹹魚翻身的故事,很值得高興,是嗎?
並不是。他沒有開心很久,他把錢拿來在加州買了兩間房子,還有一些看似必要的東西,但一年後錢漸漸花完,房屋的保險金和稅金讓他吃不消(呵,這是我從來不考慮在加州置產的原因,我的朋友已經都發現,高昂的仲介費、維持費,還有各種稅,就算房價漲三成也賺不到什麼錢)。他還是找不到工作,殘障津貼因為一夕致富後被取消,他正打算搬到賦稅較低的愛達荷州,看能不能鬆口氣。
他的人生問題還不止在錢。有錢後,他並沒讓自己的孩子「完全如願」,孩子罵他自私鬼,他的姐姐覺得他拍賣的毛毯也該算自己一份,正在告他!
這個人的人生,其實跟很多人的人生一樣,窮時感嘆,有錢時也會感嘆,問題出在哪裡?出在:他根本不會理財!
理財的背後不只是盤算錢的腦袋,而是:你如何看待你的人生,如何對待你的家人,如何處理人際關係。這三者都是要「理」的,用的是同樣的邏輯, 如果一個「理」錯了,通常其他兩個也不會對到哪裡去。
我的朋友幾乎都到了中年,不管有多麼優秀的學經歷,甚至從小到大都念第一志願,到了中年,才發現自己「日後可能沒有退休金」或「根本不可能靠退休金存活」的占大多數。
我在影劇圈待了很久,藝人們在單位時間內賺取報酬算是最高的,但是以前的天王天后,到了中晚年後負債比財產多的也占大多數。
可見會不會理財,和智商無關,也和你拿的報酬無關。
別盲目相信別人的「保證」
我們先來聊聊什麼叫做理財?理財的最基本原則,應該跟松鼠藏松果很相似,聰明的松鼠,不能夠藏了松果之後,不知道要把它放在哪裡?也就是:在你可以揀到松果的春夏秋天,要能夠存夠松果應付冬天。而且,你存的松果不要給其他壞松鼠或懶松鼠偷走!
如果這些松果好好運用,可以長出松樹,或者形成一片松果田,那就更妙了!(各位,松果只是比喻,千萬不要像植物學家一樣來跟我計較松果是否可以種出松樹等問題!)
很多人都以為理財就是「賺錢」,這是不對的,但是大家習以為常。我不是理財專家,但是我很擅長管理自己的松果。我常常遇到這樣的朋友,坐下來求知若渴的問:「你可不可以教我理財?我都不會。」然後馬上接著問:「請問現在買某股票(黃金)或某國房地產可不可以賺錢?」那個叫做投資,或者投機,絕對不叫做理財。這種想要靠別人的專業知識,亂槍來打松果的人,是最容易被騙的人。他們也許心裡已經想要買某個商品,但追求的是別人的「保證」,越多人保證,他就覺得「好穩定,一定行!」但很可惜,看人類的投資史,從來不是「多數人覺得好就是對的」,在離現在最近的那金融風暴雷曼兄弟倒閉之前,沒有任何理專說它不好,華人圈很常見的「高利貸老鼠會」,每個「教主」都告訴你能保證你獲益,保證你跟著他高枕無憂,保證你錯過他可惜!然後呢?
在升學上,就算你去念「保證你考上×× 的補習班」,造化也都還要看個人,為什麼你會相信,你把錢放進別人口袋裡,完全聽別人指揮,你就會致富?在我看來,因為這種「需要保證」的心理被騙的人,不是貪,而是懶。或者,兩者兼具。
我不知道你為什麼要那麼在乎別人的「保證」!如果他真的能夠賺那麼多錢,他為什麼要來幫你賺,連你那點小錢也想要納入袋中?你想過嗎?
如果你有這個概念,就不會被坊間很多自稱理財專家騙!那些理財專家,自己沒有什麼恒財,也可能欠一屁股債,他教你理財,是為了推銷他可以賺錢的產品—最危險的就是那些「以小搏大」的,或號稱「穩定高報酬」的。很多名詞,像保本啦、避險啦之類,德國股神安德烈.柯斯托蘭尼(André Kostolany)很早就說那是騙局了,果然到了二○○八年之後,多少人的終身積蓄都被騙在這裡。可憐的債券投資人賺取每年低於通膨的利息,還賠掉本金!多麼大的多麼悠久的公司都會倒掉,而且以後也可能會繼續倒,就是金融風暴教給我們的血淋淋的教訓!
有些股市專家自己在股市裡面每戰皆墨不敢講,因為他必須邀請你參加他的股友社!他唯一會的理財技能,就是畫了個大餅,偽裝自己可以讓你賺錢!
另一種心理就是「賺一票」,也就是「一步登天」、「一下子致富」。這種松鼠沒有想到要有恒久財,希望拿一個松果去賭博,賺十個或一百個回來;他從來沒有想過,一百個也會吃完,該怎麼辦?本文一開始那個賣掉毛毯的就是。其實他的人生問題不只出在理財上,他人生看來不太平順,開車開到撞斷腿,姐姐與孩子跟他反目成仇,這些成因全部加總起來,跟他不會處理人際關係,EQ不夠高一定有關係!他不會理財,也不會理人生,所以不管財神爺怎麼愛他,他連拿到的紅包都會變成釘子!
自己累積松果的處理技巧
好吧,我們來談處理松果的問題。
處理松果和對待其他松鼠,都需要理性。
什麼樣的理性?一,知識,二,分寸,如此你就不會人云亦云,跟大多數人動作一致,損失率最高。
如果你要理財,我建議你不要想把擔子丟給專家,你可以每天看一篇文章,累積一下處理松果的技巧嗎?多年前,文青我是這樣開始的,你可以在網路上找到《華爾街日報》或《彭博商業週刊》的中文網站或鉅亨網,你每天會收到很多對於某國經濟或股市和房市的看法(而且總是可以找到對立的意見)。如果你收到的是「房子一定會漲」,我建議你也搜一下「房子一定會跌」,然後問自己,客觀看來你相信誰?根據歷史數據我發現,果然柯斯托蘭尼的簡單法則都是對的:大家都說沒問題時,一定有問題,有人說有問題時,比較沒問題,任何金融行情總在萬眾齊乎的樂觀中迅速破滅。舉例來說,如果連你家樓下那位你一向不認為有知識的人都投資比特幣賺到錢了,那麼,我真的祈禱你沒有跟著他的腳步(不好意思,比特幣只是舉例)。一個充滿了傻子與瘋子的市場,很刺激,但是應該沒有辦法保證你的松果的安全。
這個叫做「擦鞋童理論」,意思是,如果連擦鞋子的傢伙都說那股票會漲,那你去買,你一定是最後那幾隻倒楣的老鼠!為什麼你要連一個沒有專業知識的人的話也要聽?
也就是如果那隻松鼠無知,為什麼你要聽他的,跟他一起把松果藏在同一個地方?
分寸很簡單。投資和理財都要有分寸!投資,並不保證有知識者獲勝,但是理財,理性者可以持盈保泰。不管你投什麼,不要把松果全藏在同一個地方;不要想要乘勝追擊,不要因為想要減少損失越攤越平;不要為了藏松果,藏到原來的都消失了,而且還要竟然還賠人家三倍的松果……。你可以「借」一些松果來做運用,但是要估量萬一都種不出松樹來,是否會被吊成松鼠乾的問題……。
理財包括所有收穫松果的行為。摘松果,以及存松果,運用松果。簡單原則如下:
一,如果你在的森林,已經沒有松果可以摘,那麼與其跟別的松鼠一直打架,你應該要離開舒適圈尋找別的松林!
二,如果所有的松鼠都說把松果藏在哪裡最安全,我勸你不要。
三,松鼠最好從年輕時就不要相信松鼠國王的話:如果你乖乖聽我的話,我就保證在你不能工作時給你一天半顆松果之類的。國王很容易不信守承諾,看看希臘老松鼠的下場!國王不是故意騙你,國王自己也不會理松果,牠自己也很慘!
四,如果你只是把松果存起來,松果不會變多!而且會漸漸變得不新鮮!你必須讓它們有「慢慢按著複利效果」變多的可能。
五,松果絕對不能放同一個地方!除非你就只有那一兩顆,那也沒辦法!
六,不要依賴著任何人的保證給你松果而過活。
七,也不要承諾要給誰一輩子松果吃,讓人一輩子靠你過活,那麼你就是用你的愛來溺死你自己和你愛的松鼠!
八,你要有跳到最高枝上摘取松果的能力,如果只是在地上撿,那麼豬也做得到!(如果牠想吃松果的話)
理財只是松鼠與松果的愛恨情仇,如果松鼠想要持盈保泰的有松果吃,牠一定得有本事,不能只想省事,無所事事,也不能意氣用事!
理財要細談,其實是大學問。有句簡單的話基本是對的,有一專家說,只要你賺的,都存一半,二十年之後你一定就會有退休金。但是存一半的確很苦。如果收入不多的話。
做一隻了解複利的松鼠
最重要的,還是松鼠可能要在年輕力壯時就訓練自己有別的松鼠所沒有的特殊技能。
我之所以能夠在中年後感覺不為金錢所困,和年輕時的打拼有關,也和我是一隻了解複利作用的松鼠有關。
複利作用,就是巴菲特所說的,財富如雪球,你要找到夠長的坡道(早點開始)和夠溼的雪。找夠溼的雪,就是所謂的價格窪地,其實懶不得的,因為時代瞬息萬變,世界上的情勢也瞬息萬變,誰想到恐怖分子會開飛機來炸雙子星大樓?誰曉得中美會打起貿易戰爭?幾十年前誰也沒料到不用現金和塑膠卡就可以買東西,微信隔空就可以打賞呢。
多年來我證明複利是做得到的。事實上只要遵守著某種紀律,投資你相信會有發展的東西(最好是綜合性的,不要是單一公司或國家),那麼,你想要不累積財富也很難。
我做了一個實驗,我的孩子剛出生的第一個月,我就幫她買了基金,每月台幣一萬元,自動在每月五日扣款,我選了一個和她一樣在經濟上年輕的區域,然後丟著不管,她滿八歲那年,已經有三百萬台幣,事實上投入本金不到一百二十萬元(包括每年壓歲錢)。後來是因為中國股市在幾個月市實在太熱,我才用停利不停扣的原則,把她的錢轉到房市去。
現金為王,對我來說從來是不對的。會這麼說的人,應該不知道錢是會通膨的,也沒有洞察過NPV(淨現值或貼現值,不管學不學商,這是很重要的概念。凡是可以GOOGLE 的就不在這裡贅述),你永遠不可能用現在來預估你老後需要多些錢才夠。
有規律地分攤進場點,並且採取長期投資投算(錢多的人,包括房地產也可以用複利運作),讓自己連睡覺時都有錢進來,才叫財富自由。
舉例來說,影劇圈雖然鐘點酬勞很高,但仍需用自己最大的機會成本(就是你的命)來換取,並不是真正的財富自由。
什麼叫做複利?
這裡有個簡單的測試,送給那些「現金為王」者。
你放銀行定存只有一%,如果你理財可以有十%,十年後同樣一筆錢會差二倍;三十年後?相差了近十三倍呢!
一直堅持現金為王者,一定會慢慢慢慢的變窮,因為你的錢不知不覺間變薄了。
我寫這本書,並不是談理財。只看見許多人,人生的機會成本(歲月)都沒有了,退休金又面臨不斷縮水,貢獻到老,但老了卻被政府視為是米蟲,不斷刪除你的所得,情何以堪?
每個政府都可能破產。史上已有先例。不管你捧的是什麼鐵飯碗,一定要靠自己。在我看來,不少從小念第一志願的精英,在年過半百後,能夠微笑說:「我退休沒問題。」的,大概只有百分之十不到。
還有朋友,到了六十歲,問我來不及來得及理財?其實,來不及了。坡道已經不長了,溼溼的雪多半已經溶化了。但總比沒開始好。
這時,再培養什麼技能視野都沒用,創新並不屬於中老年人專長,如果你年輕時已不見長。那麼,好好鍛鍊身體,大量去獲取「自由財」吧。別忘了,理財除了理金錢,還有「自由財」。陽光,空氣,水……。身心健康,樂以忘憂。這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其實都不要錢。但,還需要你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