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12-09 15:33:51歐頭

事隔十五年,麥斯基再錄巴哈無伴奏

樂迷面對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時,心情可以沉重也可以輕鬆,沉重時將它當作大提琴「聖曲」,對照著曲目解說反覆品味著;輕鬆時將它當成背景音樂,當作睡覺前的枕邊催眠曲。

想輕鬆欣賞的朋友,對於版本當然不須太過講究,因為只要能夠推出錄音絕對有相當水準。至於想要沉重地深入此曲的朋友,就不能不理解此曲五大創作背景。(一)此曲為巴哈器樂曲創作力最旺盛的科登時期的作品。(二)流傳下來的樂譜並非巴哈親筆所寫,而是他第二任老婆安娜的手抄譜。(三)此曲原為六弦古大提琴所演奏。(四)此曲為古代組曲形式,以前奏曲、阿勒曼舞曲、庫朗舞曲、薩拉邦德舞曲、小步舞曲(布雷舞曲或嘉禾舞曲)、吉格舞曲組成。(五)當時樂譜並沒有標記速度,因此現代詮釋者發揮上有很大空間。

基於歷史發展的考據困難,此曲固然重要但卻有許多決定性的要素無法獲得答案。因此,大提琴家面對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時,心情就算不沉重也絕對是審慎用心的,無論演奏或錄音他們都怕稍有差池,忽略了音樂中的微言大義。因此,從古到今的大提琴家,有人專門鑽研此曲、有人反覆錄音、有人搭配影像劇情、更有人是敬而遠之。

以筆者收藏的十四版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錄音來說,真正感人的詮釋至少要做到「三性兩味」,也就是音樂要充滿「人性」不可太過機械化,詮釋要具有「時代性」跳脫窠臼,演奏者的「個性」必須灌注於樂曲中才不失貧乏;此外,個性演出絕不可偏離巴哈「原味」,技巧之外要能兼顧「品味」達到整體完成度。而麥斯基新錄的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正是具備「三性兩味」的代表性錄音。

詮釋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的大提琴泰斗卡薩爾斯,十三歲時自己在舊書攤找到此曲樂譜,鑽研五十年後樹立難以超越的里程碑。二十一世紀,繼馬友友之後,麥斯基第二次灌錄此曲,同樣令樂迷期待。麥斯基1959年從哥哥手上拿到這份樂譜,就對這套作品產生了「生死相許」的情感,他第一回在DG的錄音,充滿個性激情的詮釋獲得1993年日本「唱片藝術」第三名殊榮。如今,睽違十五年,麥斯基以更豐富的閱歷、更練達的技巧,重新灌錄這套經典。不搞花招噱頭,他紮實地以歲月熟化的觀點,同時給予樂迷CD錄音、知性互動光碟(CD-pluscore,內含此作品基本資料、麥斯基對此曲的心得筆記等)以及現場演出的三重享受。

由於2000年正好是巴哈年,麥斯基預計巡迴全球演出八十場的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其中在科隆、倫敦、巴黎更有三場以一天「馬拉松式」地演奏完全套六首作品。大師更將在5月26-29日在台北、高雄作四場兩套的演出,屆時樂迷將可在唱片之外,親眼目睹麥斯基更精練的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Copyright:歐頭2000/12/09)

●古典啟示錄:錄音是死的,詮釋是活的,演奏家重新灌錄經典的情況屢見不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