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大師登台倒數計時,布赫賓德抵台記者會笑談貝多芬
今天6月6日,但是台灣樂迷卻一點也不斷腸,反而是相當興奮。因為睽違多時的貝多芬鋼琴大師布赫賓德,昨天風塵僕僕地從維也納飛來台北,未來幾天,6/8在新竹、6/10下午與晚上在台北、以及6/11以及6/12晚上在高雄,大師將分別與北市交與高市交演出貝多芬五首全本鋼琴協奏曲。
今天早上大師就先去跟台北市交排練,中午更抓緊時間到兩廳院選琴,下午兩點在功學社史坦威鋼琴中心舉辦抵台媒體記者會。記者會上大師穿著一件淺藍色西裝,表情看來一派輕鬆,他的個頭不高、但身型也不輕薄,帥氣的髮型下臉上看不出倦容,倒是聲音顯得有些低沈沙啞。
他首先先對媒體說幾句話,「我上次到台灣是2004年,我還記得這裏的音樂廳,以及美麗的博物館,還有不少演奏琴可以選。早上我跟樂團彩排相當順利,這個樂團很好,也跟樂團指揮瓦格也有通上電話,我很期待音樂會的開始。」接著就進行現場媒體的問答。 Q1:請大師說明一下,一天演奏五首貝多芬協奏曲對樂迷來說有什麼意義?
A:對觀眾來說這是很難得經驗,因為五首曲子有著不同個性就像擁有不同顏色一樣,可以一次體驗到五種感受是很難得的經驗。就像我在國際上,常演出全本三十二首貝多芬「鋼琴奏鳴曲」,一般樂迷就必須被強迫接受聽不熟的幾首奏鳴曲,對觀眾來說是這是不同的體驗。
Q2:這兩場音樂會,一場彈第二、四、三,以及一場彈第一、第五,這樣的曲序安排的對您自己的意義,可否說明一下?
A:這樣選擇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是時間。因為第一、第五號演出時間長,而第二、四、三號加起來比較短。還有,如果把第二與五放在一起眼比較不合適,因為第二號感情強烈,會把比較內斂樂章的音樂性壓住。
Q3:可否談談跟樂團演貝多芬鋼琴協奏曲,有指揮或是沒有指揮的優缺點?
A:不能說哪個好或哪個壞,因為都各有優缺點。很可惜我不是世界第一個這樣做的鋼琴家,過去莫札特、貝多芬都這樣做過。這樣的演出形式,是放大的室內樂樂形式。舞台上沒有指揮可看,所以最後一排的演奏家就要用耳朵去聽,通常坐在最後一排的演奏家,台上有指揮時是很安逸地演奏著,沒如果沒指揮時他們的身體就會趨前,較專注的關切音樂的聲響。不過,剛剛說的這些這些跟樂團合作的工作,都是排練時練習的,真正上台演奏時就是用眼神、或是嘴唇動一下示意,音樂就可以自然的流瀉,跟呼吸一樣是很美好的經驗。
Q4:大師覺得北市交的練習準備工作做得好嗎?
A:北市交真的是一個職業專業的樂團,排練時馬上可以感受到我要的是什麼,反應很快,跟他們工作很開心。
Q5:大師曾說過演奏家讀書比在家苦練更重要,現在音樂家普遍有這樣不思考的問題,你的看法?
A:以前我還在教書時,跟每個學生說,在開始研究練曲子前,不管是誰作品,不論是蓋希文或貝多芬,一定要讀一下他的生平,彈他們的曲子才有意義。
Q6:還記得您五歲進維也納音樂的事,還有記憶嗎?
A:不記得了,我只能靠照片回憶,記憶已經很模糊了。
Q7:您覺得您第一次在維也納金廳的演出,跟現在演的差別?
A:你們知道我從來不聽自己的CD的,每次新錄的 CD送來,我都不拆封。所以我太太只能在車上聽,在家裡不能放(據說布赫賓德大師的妻子,年紀略長於他,也是位音樂家,而且十分崇拜布赫賓德,認為他是世界上最棒的鋼琴家)。可是我卻很喜歡聽自己很小時候的歷史錄音,因為現在聽起來,會趕感覺很奇妙,當年一個沒有受到很多教育的孩子,能很直覺、很原創的去演奏,很有趣,我覺得自己小時候很多音樂性的直覺都是對。
我十歲時第一次登台,演出生涯五十週年時登台,又在同一場地、彈同一首曲子。當時我就想過要不要穿短褲登台,如果這樣門票要收貴一點(全場笑)。
Q8:一天彈五首鋼琴協奏曲,您是如何保持體力,尤其您看來依然這樣年輕?
A:很多人一天練六小時,其實很不健康,我從來不這樣做。你問我有沒有其他秘訣?其實彈琴樂器這件事,就像職業運動家一樣,每個關節與肌肉,正常情況下,狀況一定會往下走,現在練琴要保護自己,要很經濟型的練習。坐在鋼琴前彈練習曲時,如果沒有用心跟著每個音練,只是讓細胞與肌肉更加受傷而已。我經常連續彈奏兩首布拉姆斯練習曲,所以你問我一天彈五首鋼琴協奏曲不會累嗎?其實跟樂團合奏時我還可以休息,反而獨奏會比較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