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的同門兄弟,專擅古樂的Archiv
這回我們要介紹兩個隸屬於環球唱片集團下的品牌,也就是黃標DGG(Deutsche Grammophon Gesellschaft)的同門兄弟檔,分別是專擅古樂錄音的Archiv以及LP時期的典雅之聲Westminster。
專擅古樂錄音的Archiv Produktion
先來說說原名為Archiv這個唱片品牌,早在LP時代便存在,也有人暱稱它為「DG的古樂副牌」,因為商標上頭有著跟DGG同樣的鬱金香標誌,只不過設計是以藍灰色為主。事實上,它的全名應該是「Archiv Produktion」成立於1947年,Archiv這個字有「文件、檔案、紀錄」等意義,用在唱片公司的品牌上,顯然是為了加強調旗下錄音的歷史文獻地位,是一家以灌錄古樂(early music)建立起品牌知名度的公司。
Archiv決定投身古樂錄音有兩大理由,第一是它們認為古樂比古典音樂、現代音樂,在音樂會上被演奏的機會更加困難。另外一個原因是,越古老的音樂在對現代人來說,詮釋演奏起來也越發地困難。因此,Archiv體認到傑出、正確的古樂錄音的重要性,便決定用唱片來呈現西方傳統音樂的廣度,致力灌錄從大約西元七百年一直到古典時期以前,這期間長達一千年的「早期音樂」。
相較之下,Archiv的製作的確呈現了與DG不同的想法,DG的選曲、錄音、演奏都十分主流,因此樂種與風格相對受限。反觀Archiv的製作絲毫沒有任何限制,目的就是希望能透過錄音保存任何古樂領域的完整作品,將這些作品迷人的美感與活力,讓今日的愛樂者能夠立即感受體會。
也因為如此,Archiv這些錄音作品都必須在音樂學的研究、藝術性、技術完成度、歷史觀點等方面,有著更高層次的表現,也就是原典版本必須呈現著完備的美學形式。每一張Archiv錄音都是充滿自信地用古樂器詮釋當年原始的音樂風格,透過專家級的高品質演奏,運用最新的技巧發展,呈現高標準的活生感。
說到Archiv旗下專家級的演出藝人,可說皆是當代古樂演奏界的翹楚,無論是在樂譜考據的重新發現上,或是樂曲詮釋的創新觀點上。最早期的1940年代晚期包括有,1900年出生的德國大鍵琴家、鋼琴家、音樂學者兼作曲家Fritz Neumeyer、以及甚受日本樂評界推崇的管風琴家Helmut Walcha。1950年代則有1904年出生德國曼海姆、兼擅歌劇與交響曲、曲目廣泛的指揮Fritz Lehmann,以及1905年出生於瑞士的古大提琴演奏家August Wenzinger領銜。而專擅巴哈聲樂作品的台柱指揮卡爾李希特(Karl Richter )也是這個時期加入Archiv的行列,另外男高音Fritz Wunderlich、男中音Dietrich Fischer-Dieskau的獻聲,更讓這個品牌如虎添翼。
Archiv並不迷信大牌指揮或名團,只找對古樂學有專精的藝人一切以古樂詮釋為依歸,因此您可以在Archiv的錄音中,聽到許多知名度不高但音樂性卻絕佳的團體,像是Münchener Bach-Orchester、The Early Music Consort of London、Choir of Westminster Abbey等。
1970年代Archiv的演出陣容更為精采,出現好幾位「古樂派明星級」指揮,同時樂迷們也「愛屋及烏」地捧紅了他們的專屬樂團。像是賈第納( Sir John Eliot Gardiner)就率領著The English Baroque Soloists、The Monteverdi Choir, London、Orchestre Révolutionnaire et Romantique三個樂團,針對不同曲類在Archiv進行不同的錄音。皮諾克(Trevor Pinnock )個人則灌錄大鍵琴獨奏,並與子弟兵The English Concert留下不少經典。另外Reinhard Goebel以及Musica Antiqua Köln,還有Kenneth Gilbert、David Munrow也都是1970出現在Archiv目錄中,樂迷們不可不識的古樂高手。
1980年代,Malcolm Bilson、Michael Chance、Robert Levin、Anne Sofie von Otter、Melvyn Tan這些名字也紛紛出現在Archiv的演出陣容裡。1990年代,Archiv又簽下兩組生力軍,一組是從Erato轉檯來、同樣在古樂界享有盛名的麥克克里胥( Paul McCreesh)以及他的the Gabrieli Consort & Players樂團,另外一組則是詮釋富有時代感的明考夫斯基(Marc Minkowski )與Les Musiciens du Louvre樂團。女聲樂家部分更因為Barbara Bonney、Magdalena Kozená、Sylvia McNair的加入而更加有看頭。進入二十一世紀,Archiv旗下星光燦爛的程度,根本可以稱它們為「古樂錄音界的好萊塢」。
在Archiv的眾多錄音中,甚為筆者重視且推薦的包括有:Helmut Walcha演奏的巴哈「管風琴作品集」(463 712-2 ),另外Pierre Fouriner拉奏的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449 711-2,目前已轉入DG Orginal系列),以及卡爾李希特指揮的巴哈「b小調彌撒」(427 155-2 )以及巴哈「馬太受難曲」(427 704-2 )。
另外筆者還推薦賈第納指揮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 (439 900-2 )、蒙台威爾第歌劇「奧菲歐」( 419 250-2),皮諾克指揮的韓德爾「水上音樂」(471 723-2 )、
明考夫斯基指揮葛路克的歌劇「奧菲斯與尤里底斯」( 471 582-2 )、麥克克里胥指揮Praetorius的「聖誕彌撒」(439 250-2 )。
原本Archiv皆為高價位產品,近來推出Blue的低價系列,顯然希望更多樂迷能了解擁抱古樂之美。Archiv Produktion未來也將持續提供唱片世界更廣泛的音樂光譜,讓學有專精的古樂演奏家展現他們過人之處。(待續)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