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08 17:42:01歐頭
【蕭斯塔高維契百年誕2】g小調第11號交響曲「1905年」
蘇聯慣用政治目的、意識型態主導藝術創作的手段,或許出身自由開放社會的藝術家們,難以體會箇中滋味。但對蕭斯塔高維契這等蘇聯典範作曲家來說,卻早已內化為暗喻、象徵的語言,把真實的心聲偽裝、隱藏在樂譜的音符中。
蕭士塔高維契《第11號交響曲》構想於1956年,當時蘇聯正處於巨變的政治節點上!因為共黨強人史達林才剛於1953年過世,獨裁者亡,長久的高壓氣氛略為稀釋,人民才剛綻露出新希望,藝術政策上也可以嗅到些許自由的氣味。
但此時,這位長久以來蘇聯「意識型態」樂壇的「模範生」,卻與整體社會氣氛走著相反的道路,大貶前衛藝術缺失,力主寫實守舊的風格,並配合蘇聯當局的要求,寫下了紀念第一次勞工革命的《第11號交響曲》「1905」,以及紀念社會主義革命的《第12號交響曲》「1917 」。
這兩首交響曲他回到寫實路線上,不僅作品有標題,每個樂章也都清晰描述場景。儘管是相當傑出的管絃作品,但卻有人說彷彿走回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的老路子,甚至是柴可夫斯基的管絃語法再現。
●「血腥星期天」
《第11號交響曲》創作取材半世紀前的1905年,同樣是俄國歷史的重要節點!兩年前,Father Georgy Apollonovich Gapon就曾經召集俄國工廠與磨坊工人,這已經是革命即將來臨的前兆。
1905年政府攻擊聖彼德堡的Putilov工廠的事件,讓俄國勞工、農民,對沙皇的不滿情緒推至頂點,民眾至此不再相信沙皇,轉而開始尋求另一個政體的可能性。該年9月1日星期日,共有近20萬人包括勞工者與知識份子,一齊站上沙皇的冬宮廣場進行非法集會。
結果統治者的軍隊向群眾開火,許多示威者被殺,史上稱這天為「血腥星期天」(Bloody Sunday)!此舉導致全國各地展開更多的暴動、示威遊行,同時讓流亡的布爾什維克主義者決定要訴諸武力,推翻政權,也就是所謂的俄國第一次勞工革命。1906年秋天沙皇讓步、情況緩和,進行第一次杜馬國會商談,但雙方談判持續有異議,也導致了1911的暗殺活動。
生於「血腥星期天」後一年1906年的蕭士塔高維契,彷彿追溯自己年幼歷史般,透過《第11號交響曲》用音符描繪、著墨1905年俄國人民的悲慘故事。其實他的父親與叔叔,都為了追求俄國更好的政治發展與社會正義,參予了當天遊行。因此,1905年對蕭斯塔高維契來說,有著高度家庭意義的,一個家人堅持正當理由卻發生悲劇的犧牲年。
《第11號交響曲》這首鉅作語法傳統、主題明確易懂,他在曲中使用了六首革命歌曲,加上各樂章明確副標題,讓樂曲更為平易近人。有人猜測他在史達林過世不久時,用保守的手法「回顧」俄國首度勞工革命,頗有透露懷念舊時光、藉古諷今的意圖。
全曲管絃編制相當龐大,包括木琴、鋼片琴、tubular bells,甚至包括四把豎琴!除了正常的木管、銅管部門之外,樂譜建議必須有80位弦樂演奏家上陣。曾有指揮表示,「希望藉著蕭士塔高維契綿密而多樣化的管弦音色,讓大家對1905年的恐怖事件影像化,進而感受到此曲嚴峻的詩意與藝術性。」
●第一樂章:皇宮廣場The Palace Square,慢板Adagio,類似三段體
描繪1905年1月9日,黎明前的聖彼德堡冬宮廣場的氣氛。是性格陰沉灰暗的樂章,一開始情緒就充滿沙皇統治時代的威權沉重感,由裝上弱音器的弦樂與豎琴展開,之後定音鼓以三連音節奏跟進,同時可以聽到,如同馬勒交響曲中的裝上弱音器的小喇叭,在遠方吹奏著悲痛的旋律。
之後法國號重複小喇叭的旋律,情緒轉為安詳後,長笛接著吹出借用自十九世紀俄羅斯政治犯的革命歌曲「聽阿!人們」(Listen)的旋律。進入中段,採用自另一首政治歌曲「囚犯」(The Prisoner)的新主題出現,透過低音弦的拉奏象徵著抗暴的人民。之後一個個主題輪番再現,安靜的結束這個風雨欲來的樂章。
●第二樂章:1月9日The 9th of January,快板Allegro,自由形式的交響詩
蕭斯塔高維契以「十首詩歌」中的那首「1月9日」當作中心旋律,開始發展這個樂章,透過豎笛、低音管的9/8拍子營造出市民、勞工、農人集結廣場進逼的氣氛,力道隱隱增強、情緒醞釀沸騰。
此時第一樂章象徵沙皇權力的慢板主題出現,一段令人震撼且恐怖的高薩克攻擊展開,在粗暴宛如步槍四射在和平的示威者身上的三連音之下,彷彿聽到革命歌曲「同志啊,組成勇敢的隊伍」,卻難敵整體狂亂的管絃場面。最後又回到第一樂章的慢板主題,如同鏡頭停格在皇宮廣場,屍橫遍野的人民上頭。
●第三樂章:追憶In Memoriam,慢板Adagio,追悼在血腥的星期日中倒下人民的送葬進行曲
一開始由弦樂群擔綱,除了連續顫音之外,低音弦以撥奏奏出主題,是列寧最愛的革命歌曲「同志不會倒下」,經過變形反覆後,小提琴奏出新主題,接著打擊群以三連音跟進,呈現鮮明送葬進行曲的風格。主聲部再現後,音樂不停止的進入第四樂章。
●第四樂章:警鐘The Tocsin,不太快的快板Allegro non troppo,近似輪旋曲式
輪旋主題也是根據革命歌曲「狂亂的暴君」而來,整個管絃樂充滿氣勢地出現,之後低音弦承接經過反覆變化後轉入快板,展開繁複的輪旋曲。中間還出現著名的「華沙勞動歌」,以及由英國管吹出悼念革命犧牲者的「脫帽吧」等主旋律。最後的打擊樂的三連音掀起高潮,又彷彿是響起的鐘聲,代表人民的勝利,全曲有著壯麗浩大的結束。
「警鐘」這個字眼,引用自一位流亡於日內瓦的革命份子Tkachev的評論文章。事實上這恐怕是「一語雙關」的標題,表現上看來是指沙皇政權面臨的危機,但私底下卻別有所指。
●《証言》一書增添本曲撲朔
蕭斯塔高維契《第11號交響曲》不僅演出受到蘇聯民眾歡迎,一度更被海外認為是蘇聯最佳的宣傳工具之一,它宛如電影般的標題明顯支持蘇聯共產主義,在蘇聯受到官方單位的認同,1958年作曲家因此獲得列寧獎,並將他1948年遭受黨的譴責予以平反,把責任歸咎給史達林的暴政,及Molotov、Malenkov、Beria等人的惡意中傷。
然而《第11號交響曲》真的是蕭斯塔高維契更「守舊」的作品嗎?他「誠心」透過此曲歌頌新蘇聯的美好嗎?在由蘇聯音樂學家伏爾科夫(Solomon Volkov)編輯校定,號稱摘自蕭斯塔高維契自身說法的《証言》(Testimony)一書問世後,這首《第11號交響曲》被看待的角度,也產生一百八十度的大改變!
姑且不論《証言》的內容是真?是偽?書中提到,蕭斯塔高維契自己表示《第11號交響曲》,是對當時1956年匈牙利布達佩斯事件的直接回應,但表面卻假藉描繪1905年的俄國悲劇。
被伏爾科夫《証言》的「後見之明」染色(蕭斯塔高維契成為布爾什維克主義的隱形敵人)後,後世人在看蕭斯塔高維契創作《第11號交響曲》時的真正意涵,的確變得詭異且複雜。尤其,他的的政治同情被質疑,激起許多不同觀點的討論。幸而經過不少當代學者重新檢視蕭斯塔高維契的一生與作品,指出他出身自一個自由傳統的家庭,對1905年示威者發出的同情,確實非假。
在史達林長期極權統治下,藝術家任何初使的熱情都必須順從新的秩序,在這內心交戰對抗的過程中,藝術真誠也逐漸點滴蒸發,況且社會主義的現實態度對於充滿創意的情緒來說更是個可怕的威脅。
所幸,作家、畫家的表現較容易「露餡」。反觀,音樂創作是個模糊許多的藝術,作曲家的意圖較不顯性,可以將作品中的「真實意涵」處理的十分隱性。蕭斯塔高維契早已學會如何穿上必須的大眾面具,讓自己能在如同夾縫的1936-1948年間生存,同時不犧牲藝術的真誠。《第11號交響曲》給了我們某種程度的「困難卻精采」答案。
蕭士塔高維契《第11號交響曲》構想於1956年,當時蘇聯正處於巨變的政治節點上!因為共黨強人史達林才剛於1953年過世,獨裁者亡,長久的高壓氣氛略為稀釋,人民才剛綻露出新希望,藝術政策上也可以嗅到些許自由的氣味。
但此時,這位長久以來蘇聯「意識型態」樂壇的「模範生」,卻與整體社會氣氛走著相反的道路,大貶前衛藝術缺失,力主寫實守舊的風格,並配合蘇聯當局的要求,寫下了紀念第一次勞工革命的《第11號交響曲》「1905」,以及紀念社會主義革命的《第12號交響曲》「1917 」。
這兩首交響曲他回到寫實路線上,不僅作品有標題,每個樂章也都清晰描述場景。儘管是相當傑出的管絃作品,但卻有人說彷彿走回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的老路子,甚至是柴可夫斯基的管絃語法再現。
●「血腥星期天」
《第11號交響曲》創作取材半世紀前的1905年,同樣是俄國歷史的重要節點!兩年前,Father Georgy Apollonovich Gapon就曾經召集俄國工廠與磨坊工人,這已經是革命即將來臨的前兆。
1905年政府攻擊聖彼德堡的Putilov工廠的事件,讓俄國勞工、農民,對沙皇的不滿情緒推至頂點,民眾至此不再相信沙皇,轉而開始尋求另一個政體的可能性。該年9月1日星期日,共有近20萬人包括勞工者與知識份子,一齊站上沙皇的冬宮廣場進行非法集會。
結果統治者的軍隊向群眾開火,許多示威者被殺,史上稱這天為「血腥星期天」(Bloody Sunday)!此舉導致全國各地展開更多的暴動、示威遊行,同時讓流亡的布爾什維克主義者決定要訴諸武力,推翻政權,也就是所謂的俄國第一次勞工革命。1906年秋天沙皇讓步、情況緩和,進行第一次杜馬國會商談,但雙方談判持續有異議,也導致了1911的暗殺活動。
生於「血腥星期天」後一年1906年的蕭士塔高維契,彷彿追溯自己年幼歷史般,透過《第11號交響曲》用音符描繪、著墨1905年俄國人民的悲慘故事。其實他的父親與叔叔,都為了追求俄國更好的政治發展與社會正義,參予了當天遊行。因此,1905年對蕭斯塔高維契來說,有著高度家庭意義的,一個家人堅持正當理由卻發生悲劇的犧牲年。
《第11號交響曲》這首鉅作語法傳統、主題明確易懂,他在曲中使用了六首革命歌曲,加上各樂章明確副標題,讓樂曲更為平易近人。有人猜測他在史達林過世不久時,用保守的手法「回顧」俄國首度勞工革命,頗有透露懷念舊時光、藉古諷今的意圖。
全曲管絃編制相當龐大,包括木琴、鋼片琴、tubular bells,甚至包括四把豎琴!除了正常的木管、銅管部門之外,樂譜建議必須有80位弦樂演奏家上陣。曾有指揮表示,「希望藉著蕭士塔高維契綿密而多樣化的管弦音色,讓大家對1905年的恐怖事件影像化,進而感受到此曲嚴峻的詩意與藝術性。」
●第一樂章:皇宮廣場The Palace Square,慢板Adagio,類似三段體
描繪1905年1月9日,黎明前的聖彼德堡冬宮廣場的氣氛。是性格陰沉灰暗的樂章,一開始情緒就充滿沙皇統治時代的威權沉重感,由裝上弱音器的弦樂與豎琴展開,之後定音鼓以三連音節奏跟進,同時可以聽到,如同馬勒交響曲中的裝上弱音器的小喇叭,在遠方吹奏著悲痛的旋律。
之後法國號重複小喇叭的旋律,情緒轉為安詳後,長笛接著吹出借用自十九世紀俄羅斯政治犯的革命歌曲「聽阿!人們」(Listen)的旋律。進入中段,採用自另一首政治歌曲「囚犯」(The Prisoner)的新主題出現,透過低音弦的拉奏象徵著抗暴的人民。之後一個個主題輪番再現,安靜的結束這個風雨欲來的樂章。
●第二樂章:1月9日The 9th of January,快板Allegro,自由形式的交響詩
蕭斯塔高維契以「十首詩歌」中的那首「1月9日」當作中心旋律,開始發展這個樂章,透過豎笛、低音管的9/8拍子營造出市民、勞工、農人集結廣場進逼的氣氛,力道隱隱增強、情緒醞釀沸騰。
此時第一樂章象徵沙皇權力的慢板主題出現,一段令人震撼且恐怖的高薩克攻擊展開,在粗暴宛如步槍四射在和平的示威者身上的三連音之下,彷彿聽到革命歌曲「同志啊,組成勇敢的隊伍」,卻難敵整體狂亂的管絃場面。最後又回到第一樂章的慢板主題,如同鏡頭停格在皇宮廣場,屍橫遍野的人民上頭。
●第三樂章:追憶In Memoriam,慢板Adagio,追悼在血腥的星期日中倒下人民的送葬進行曲
一開始由弦樂群擔綱,除了連續顫音之外,低音弦以撥奏奏出主題,是列寧最愛的革命歌曲「同志不會倒下」,經過變形反覆後,小提琴奏出新主題,接著打擊群以三連音跟進,呈現鮮明送葬進行曲的風格。主聲部再現後,音樂不停止的進入第四樂章。
●第四樂章:警鐘The Tocsin,不太快的快板Allegro non troppo,近似輪旋曲式
輪旋主題也是根據革命歌曲「狂亂的暴君」而來,整個管絃樂充滿氣勢地出現,之後低音弦承接經過反覆變化後轉入快板,展開繁複的輪旋曲。中間還出現著名的「華沙勞動歌」,以及由英國管吹出悼念革命犧牲者的「脫帽吧」等主旋律。最後的打擊樂的三連音掀起高潮,又彷彿是響起的鐘聲,代表人民的勝利,全曲有著壯麗浩大的結束。
「警鐘」這個字眼,引用自一位流亡於日內瓦的革命份子Tkachev的評論文章。事實上這恐怕是「一語雙關」的標題,表現上看來是指沙皇政權面臨的危機,但私底下卻別有所指。
●《証言》一書增添本曲撲朔
蕭斯塔高維契《第11號交響曲》不僅演出受到蘇聯民眾歡迎,一度更被海外認為是蘇聯最佳的宣傳工具之一,它宛如電影般的標題明顯支持蘇聯共產主義,在蘇聯受到官方單位的認同,1958年作曲家因此獲得列寧獎,並將他1948年遭受黨的譴責予以平反,把責任歸咎給史達林的暴政,及Molotov、Malenkov、Beria等人的惡意中傷。
然而《第11號交響曲》真的是蕭斯塔高維契更「守舊」的作品嗎?他「誠心」透過此曲歌頌新蘇聯的美好嗎?在由蘇聯音樂學家伏爾科夫(Solomon Volkov)編輯校定,號稱摘自蕭斯塔高維契自身說法的《証言》(Testimony)一書問世後,這首《第11號交響曲》被看待的角度,也產生一百八十度的大改變!
姑且不論《証言》的內容是真?是偽?書中提到,蕭斯塔高維契自己表示《第11號交響曲》,是對當時1956年匈牙利布達佩斯事件的直接回應,但表面卻假藉描繪1905年的俄國悲劇。
被伏爾科夫《証言》的「後見之明」染色(蕭斯塔高維契成為布爾什維克主義的隱形敵人)後,後世人在看蕭斯塔高維契創作《第11號交響曲》時的真正意涵,的確變得詭異且複雜。尤其,他的的政治同情被質疑,激起許多不同觀點的討論。幸而經過不少當代學者重新檢視蕭斯塔高維契的一生與作品,指出他出身自一個自由傳統的家庭,對1905年示威者發出的同情,確實非假。
在史達林長期極權統治下,藝術家任何初使的熱情都必須順從新的秩序,在這內心交戰對抗的過程中,藝術真誠也逐漸點滴蒸發,況且社會主義的現實態度對於充滿創意的情緒來說更是個可怕的威脅。
所幸,作家、畫家的表現較容易「露餡」。反觀,音樂創作是個模糊許多的藝術,作曲家的意圖較不顯性,可以將作品中的「真實意涵」處理的十分隱性。蕭斯塔高維契早已學會如何穿上必須的大眾面具,讓自己能在如同夾縫的1936-1948年間生存,同時不犧牲藝術的真誠。《第11號交響曲》給了我們某種程度的「困難卻精采」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