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13 16:35:07歐頭
布蘭德爾75歲生日「自選集」
某日機緣下,與某大週刊社長(他也是死忠古典樂迷,唱片收了不少)聊到布蘭德爾(Alfred Brendel),社長先生提及布蘭德爾是他最愛的鋼琴家之一,尤其認為他詮釋的舒伯特,幾乎沒有鋼琴家能夠超越。此外,我們還聊到布蘭德爾只挑自己喜歡的莫札特作品錄音,還有他那三次絕不可錯過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全集錄音。
容我引述一段社長先生的評語:「布蘭德爾不會刻意展技,或太過花俏地處理音樂,容易讓聽者進入音樂的本質中。」鞭辟入裡的見解說得極好,不愧是經常聽片的高手。有趣的是,當時我心中暗想,「真巧,這回要寫的就是您口中的這些極品錄音。」
2006年1月5日,布蘭德爾在Philips歡度他的75歲生日,同時也是他與這家唱片公司簽約35週年的紀念,回顧這段期間他灌錄了不少傳世經典,包括貝多芬、莫札特、舒伯特、海頓、李斯特、舒曼、布拉姆斯等作曲家的作品。Philips遂為他推出四套八張CD的布蘭德爾「自選集」(Artist’s Choice)!時隔半年,我們終於在市面上看到這套「自選集」的蹤影,雙CD、低價位。
所謂「自選集」,頗像作家的自傳、畫家的自畫像一樣,它不是從唱片公司的銷售、策略面來選曲,而是藝術家從自己的喜好角度、特殊意義來選。唱片內頁還有布蘭德爾自己寫的序,讓你了解他推出這套「自選集」的想法。
布蘭德爾從1952年在維也納灌錄第一張錄音,普羅高菲夫「第五號鋼琴協奏曲」以來,可以說一直持續不輟地錄音著!這個75歲生日的「自選集」計劃讓他感到相當高興,儘管多年前Philips「偉大鋼琴家系列」,他也有六張CD同樣幾乎是自己選曲的發行,但畢竟那比較偏向「展技經典」的作品,但是像是貝多芬、莫札特的「鋼琴協奏曲」、舒伯特「鋼琴奏鳴曲」等就成了遺珠之憾。
但這一次的75歲生日「自選集」則是把他認為死忠樂迷最該優先考慮的錄音結集,像是收錄了他不久前與拉圖爵士合作的貝多芬「第4號鋼琴協奏曲」,以及與馬克拉斯爵士合作的莫札特「第20號鋼琴協奏曲」等作品。接著就讓我們好好地來,逐張「品嚐」這套布蘭德爾75歲生日的「自選集」吧!
●舒伯特:五首鋼琴奏鳴曲,D784、D840、D894、D959、D960(Philips 457 7191,環球)
我想任何一位對布蘭德爾琴藝稍有認識的朋友,都會優先挑這套來聆聽!五首奏鳴曲分別於四個不同時間地點灌錄,D784、D840錄於1984年8月的薩爾茲堡,、D894則是1998年9月錄於法蘭克福,D959於1999年6月錄於Snape,D960於1997年6月錄於倫敦,全部都是現場演奏會實況錄音。
這位1931年出生在莫拉維亞北方威森堡的世紀鋼琴家,他的琴音自然通透中還帶著某種堅毅,似乎是一種對音樂永不放棄的理解意圖,他詮釋的焦點不在技巧的華麗面,而在音樂本質的挖掘面,隨著音符一顆顆地向靈魂底層探索。
這五首舒伯特奏鳴曲儘管錄音時間不盡相同,但在布蘭德爾的十指掌控下卻散發特有的氛圍,比其一般鋼琴家的舒伯特硬是多了點哲學況味,當藝術歌曲天才舒伯特遇上了布蘭德爾,也不得不解放自己鮮為人知的一面,是我聽此套錄音最大的感受。
容我引述一段社長先生的評語:「布蘭德爾不會刻意展技,或太過花俏地處理音樂,容易讓聽者進入音樂的本質中。」鞭辟入裡的見解說得極好,不愧是經常聽片的高手。有趣的是,當時我心中暗想,「真巧,這回要寫的就是您口中的這些極品錄音。」
2006年1月5日,布蘭德爾在Philips歡度他的75歲生日,同時也是他與這家唱片公司簽約35週年的紀念,回顧這段期間他灌錄了不少傳世經典,包括貝多芬、莫札特、舒伯特、海頓、李斯特、舒曼、布拉姆斯等作曲家的作品。Philips遂為他推出四套八張CD的布蘭德爾「自選集」(Artist’s Choice)!時隔半年,我們終於在市面上看到這套「自選集」的蹤影,雙CD、低價位。
所謂「自選集」,頗像作家的自傳、畫家的自畫像一樣,它不是從唱片公司的銷售、策略面來選曲,而是藝術家從自己的喜好角度、特殊意義來選。唱片內頁還有布蘭德爾自己寫的序,讓你了解他推出這套「自選集」的想法。
布蘭德爾從1952年在維也納灌錄第一張錄音,普羅高菲夫「第五號鋼琴協奏曲」以來,可以說一直持續不輟地錄音著!這個75歲生日的「自選集」計劃讓他感到相當高興,儘管多年前Philips「偉大鋼琴家系列」,他也有六張CD同樣幾乎是自己選曲的發行,但畢竟那比較偏向「展技經典」的作品,但是像是貝多芬、莫札特的「鋼琴協奏曲」、舒伯特「鋼琴奏鳴曲」等就成了遺珠之憾。
但這一次的75歲生日「自選集」則是把他認為死忠樂迷最該優先考慮的錄音結集,像是收錄了他不久前與拉圖爵士合作的貝多芬「第4號鋼琴協奏曲」,以及與馬克拉斯爵士合作的莫札特「第20號鋼琴協奏曲」等作品。接著就讓我們好好地來,逐張「品嚐」這套布蘭德爾75歲生日的「自選集」吧!
●舒伯特:五首鋼琴奏鳴曲,D784、D840、D894、D959、D960(Philips 457 7191,環球)
我想任何一位對布蘭德爾琴藝稍有認識的朋友,都會優先挑這套來聆聽!五首奏鳴曲分別於四個不同時間地點灌錄,D784、D840錄於1984年8月的薩爾茲堡,、D894則是1998年9月錄於法蘭克福,D959於1999年6月錄於Snape,D960於1997年6月錄於倫敦,全部都是現場演奏會實況錄音。
這位1931年出生在莫拉維亞北方威森堡的世紀鋼琴家,他的琴音自然通透中還帶著某種堅毅,似乎是一種對音樂永不放棄的理解意圖,他詮釋的焦點不在技巧的華麗面,而在音樂本質的挖掘面,隨著音符一顆顆地向靈魂底層探索。
這五首舒伯特奏鳴曲儘管錄音時間不盡相同,但在布蘭德爾的十指掌控下卻散發特有的氛圍,比其一般鋼琴家的舒伯特硬是多了點哲學況味,當藝術歌曲天才舒伯特遇上了布蘭德爾,也不得不解放自己鮮為人知的一面,是我聽此套錄音最大的感受。
●李斯特:B小調奏鳴曲、第二號鋼琴協奏曲,舒曼:克萊斯勒魂、幻想曲(Philips 457 7188,環球)
此套錄音呈現出「一體兩面」的風味,所謂「一體」是音樂的文藝氣質、浪漫觀點。布蘭德爾是個愛好文學的鋼琴家,他自己曾經出過兩本書:「音樂的觀點與想法」、「音樂之外」,呈現自己在音樂領域裡外的文藝心情。因此,他用這樣充滿詩情的手法詮釋本片中的李斯特、舒曼多首作品。
至於「兩面」,當然一面是李斯特、另一面是舒曼(過去LP可以翻面,如今CD就必須不同片了)!一般的李斯特詮釋是狂野放浪、熱情有餘的,不過布蘭德爾加上了深刻內省、權威尊貴來加以制約,讓李斯特的音樂聽起來不致像脫韁野馬,而有隱而不見的規矩。至於舒曼他則反向操作,把音樂駕馭在浪漫之崖的邊緣上,然後用娓婉的說理將聽眾的情緒誘回正道上,十分過癮。
此套錄音呈現出「一體兩面」的風味,所謂「一體」是音樂的文藝氣質、浪漫觀點。布蘭德爾是個愛好文學的鋼琴家,他自己曾經出過兩本書:「音樂的觀點與想法」、「音樂之外」,呈現自己在音樂領域裡外的文藝心情。因此,他用這樣充滿詩情的手法詮釋本片中的李斯特、舒曼多首作品。
至於「兩面」,當然一面是李斯特、另一面是舒曼(過去LP可以翻面,如今CD就必須不同片了)!一般的李斯特詮釋是狂野放浪、熱情有餘的,不過布蘭德爾加上了深刻內省、權威尊貴來加以制約,讓李斯特的音樂聽起來不致像脫韁野馬,而有隱而不見的規矩。至於舒曼他則反向操作,把音樂駕馭在浪漫之崖的邊緣上,然後用娓婉的說理將聽眾的情緒誘回正道上,十分過癮。
●海頓:四首鋼琴奏鳴曲,莫札特:F大調鋼琴奏鳴曲K332、第二十號鋼琴協奏曲、D小調幻想曲K397、A小調輪旋曲K511、D大調協奏輪旋曲K382(Philips 457 7185,環球)
對一般鋼琴家來說,往往極度追求音色的明亮光澤,企圖讓聽眾目眩神迷。但是布蘭德爾不玩這套,他總是把音色「霧面」處理,不刻意強調閃閃動人的音色,深怕一不小心走漏了機鋒,讓樂迷聽出了丁點的俗氣。所以,他的音色呈現一種古意、質樸、經典的味道,就像關掉探照燈一樣的靠真摯內力溫溫地發熱!
在這張海頓、莫札特的作品中明顯可以感受到他無華琴音的魔力,沒有年輕一輩鋼琴家彈這兩位古典大師的張牙舞爪的囂張氣焰,當然更沒有那份不搭調的諂媚噁心,布蘭德爾自然精準地處理出音樂些許的張力差異,讓「海頓爸爸」聽來有「海頓爺爺」的味道,莫札特也變成了溫馴誠懇的天才,哈真妙!
對一般鋼琴家來說,往往極度追求音色的明亮光澤,企圖讓聽眾目眩神迷。但是布蘭德爾不玩這套,他總是把音色「霧面」處理,不刻意強調閃閃動人的音色,深怕一不小心走漏了機鋒,讓樂迷聽出了丁點的俗氣。所以,他的音色呈現一種古意、質樸、經典的味道,就像關掉探照燈一樣的靠真摯內力溫溫地發熱!
在這張海頓、莫札特的作品中明顯可以感受到他無華琴音的魔力,沒有年輕一輩鋼琴家彈這兩位古典大師的張牙舞爪的囂張氣焰,當然更沒有那份不搭調的諂媚噁心,布蘭德爾自然精準地處理出音樂些許的張力差異,讓「海頓爸爸」聽來有「海頓爺爺」的味道,莫札特也變成了溫馴誠懇的天才,哈真妙!
●貝多芬:第四號鋼琴協奏曲、第三十、三十一號鋼琴奏鳴曲、第二十一號鋼琴奏鳴曲「華倫斯坦」、六首Bagatelles(Philips 457 7182,環球)
年輕時候我喜歡「權威」的貝多芬詮釋,因為那樣充滿主導的風格,讓心性不定的慘綠少年比較容易找到持續往前的動力,也透過音樂餵養自己嗷嗷待哺的主觀意識。但是,隨著年歲增長「權威」就像嚼了許久的口香糖,或許咬勁仍在但卻已風味盡失,新鮮感不再!更容易讓音樂陷入一種單一化的危機。
布蘭德爾的貝多芬一點也不「權威」,我指的是那種一開始就擺出個陣勢,想要「以力唬人」的表象權威。他的貝多芬講的是「滲透的策略」,樂聖放下身段走入人群,成為靈魂與情感的雙面間諜,穿梭在前所未聞的禁區,看似在傳遞音樂情報,其實卻在啃噬你自以為是的情感,勾勒出真實的自我輪廓。
年輕時候我喜歡「權威」的貝多芬詮釋,因為那樣充滿主導的風格,讓心性不定的慘綠少年比較容易找到持續往前的動力,也透過音樂餵養自己嗷嗷待哺的主觀意識。但是,隨著年歲增長「權威」就像嚼了許久的口香糖,或許咬勁仍在但卻已風味盡失,新鮮感不再!更容易讓音樂陷入一種單一化的危機。
布蘭德爾的貝多芬一點也不「權威」,我指的是那種一開始就擺出個陣勢,想要「以力唬人」的表象權威。他的貝多芬講的是「滲透的策略」,樂聖放下身段走入人群,成為靈魂與情感的雙面間諜,穿梭在前所未聞的禁區,看似在傳遞音樂情報,其實卻在啃噬你自以為是的情感,勾勒出真實的自我輪廓。
●舒伯特:C大調第十九號鋼琴奏鳴曲D958、A大調第二十號鋼琴奏鳴曲D959、降B大調第二十一號鋼琴奏鳴曲D960(Philips 070 1139,環球)
最後,四套八張CD之外,另外再推薦一張布蘭德爾dts DVD,這是1988年1月於倫敦Middle Temple大廳的錄影,他演奏舒伯特最後三首鋼琴奏鳴曲。這個廳不是太大,殘響不長卻共鳴卻十分溫暖,是個相當適合開小型演奏會的地方。
只見布蘭德爾筆挺著背彈著琴,除了頭部、十指律動、腳採踏板之外,身體幾乎不會做出多餘的晃動,一看就知道是個自我要求相當高的傢伙!
懸吊式攝影機的取景相當靈活,時而近拍時而遠吊變化視角,另外搭配上兩部定點攝影機,讓你觀賞時不至於感到無聊。本片絕對是布蘭德爾繼李斯特「巡禮之年」後,又一樂迷影迷值得收藏的發行。
最後,四套八張CD之外,另外再推薦一張布蘭德爾dts DVD,這是1988年1月於倫敦Middle Temple大廳的錄影,他演奏舒伯特最後三首鋼琴奏鳴曲。這個廳不是太大,殘響不長卻共鳴卻十分溫暖,是個相當適合開小型演奏會的地方。
只見布蘭德爾筆挺著背彈著琴,除了頭部、十指律動、腳採踏板之外,身體幾乎不會做出多餘的晃動,一看就知道是個自我要求相當高的傢伙!
懸吊式攝影機的取景相當靈活,時而近拍時而遠吊變化視角,另外搭配上兩部定點攝影機,讓你觀賞時不至於感到無聊。本片絕對是布蘭德爾繼李斯特「巡禮之年」後,又一樂迷影迷值得收藏的發行。
joseph1987
2008-08-30 01:43:04
最近才由博客來與小閔手中購入,
一邊聆聽一邊上網搜尋相關文章。
看到作者深入淺出的豐富介紹,
希望作者繼續加油~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