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6-01 15:29:24歐頭
顧爾德謀殺了茱莉亞四重奏的票房
看到聯合報俊銘老弟寫了篇「四重奏難入門,茱莉亞票房冷」的報導,有感而發地回應這篇文章。
俊銘的新聞大意是說,茱莉亞弦樂四重奏團(Juilliard String Quartet)6月1日PM7:45在國家音樂廳的演出,票房慘澹只有兩成多成績。又說室內樂較艱澀、票房不討喜,不僅輸給大部頭的交響樂團演出,也輸給明星大師的獨奏會。
換句話說茱莉亞在國家音樂廳的演出,夾在費城管絃(6/2)與普雷特涅夫(5/27)之間,因為樂迷的藝文活動預算分配而被犧牲,要說成新象被牛耳、傳大夾殺也無妨。
不過,我倒是想從另個角度提供新觀點,給大家思考。其實,是「顧爾德謀殺了茱莉亞的票房,而馬友友恐怕也是幫兇!」此話怎講?證據何在呢?
話說我看了俊銘的報導,直覺「茱莉亞」這詞十分熟悉,卻又想不起來聽過他們什麼唱片。結果,才驚覺自己熟的是茱莉亞音樂院,卻不是出自該院的茱莉亞弦樂四重奏。
在未上網的情況下,我先翻了馮翰高所著作的《弦樂四重奏的樂器》,找到講美國樂團的部分,文末的確提到茱莉亞該團,顯然他們非吳下阿蒙。而才疏學淺的我,想進一步找找他們到底錄過什麼唱片?能讓我腦中一片空白。
我先從他們這回登台演出曲目,海頓、巴爾托克、德弗札克的弦樂四重奏開始,找本企鵝唱片評鑑查閱,結果竟然一張都沒找到。我想或許是唱片絕版所致,轉向眾多各品牌唱片目錄,竟然不知道要找哪一本!這樣老團一定有錄音,但我竟然不知道是哪家唱片出的,更丟臉的講,就是家裡唱片架上一張茱莉亞四重奏的唱片都沒有,你說我有可能買票去聽他們的音樂會嗎?
再求助Gramophone出的Classical Catalogue,翻到後面藝人部分,終於找到茱莉亞原來隸屬Sony。在翻Sony目錄,乖乖!他們的CBS/Sony錄音可不少,茲列出如下:
●巴哈《賦格的藝術》(Sony S2K 45937)
●巴伯《Hermit Songs》費雪迪思考/男中音(Sony MPK 46727)
●貝多芬《弦樂四重奏全集》第1、2集(Sony M3K 37868-69)
●Elliot Carter《4首弦樂四重奏》(Sony S2K 47229)
●蕭頌《為小提琴、鋼琴、弦樂四重奏所寫的協奏曲》op21,George Bolet/鋼琴、帕爾曼/小提琴(Sony MK 37814)
●德弗札克《第12號弦樂四重奏--美國》(Sony SBK 48170)
●海頓《耶穌的最後七言》(Sony SK 44914)
●莫札特《6首弦樂五重奏》K174、K406、K515、K516、K593、K614,John Graham/小提琴(Sony M3YK 45827)
●荀伯格《昇華之夜》op 4 ,馬友友/大提琴(Sony SK 47690),《Pierrot Lunaire弦樂三重奏》op45(Sony MPK 45695)
●舒伯特《第12、13、14、15號弦樂四重奏》(Sony M5K 45661),《弦樂四重奏》Bernard Greenhouse/中提琴(Sony MK42383),
●舒曼《鋼琴五重奏》op44、《鋼琴四重奏》op47,伯恩斯坦/鋼琴、顧爾德/鋼琴(Sony MPK 44848)
●西貝流士《d小調弦樂四重奏》op56(Sony SK 48193)
●威爾第《e小調弦樂四重奏》(Sony SK 48193)
●魏本:《作品全集之弦樂四重奏》(Sony SM3K 45845)
●選集《伯恩斯坦畫像》:莫札特《鋼琴四重奏》K478、舒曼《鋼琴五重奏》op44(Sony SM3K 47166)
光是我從Sony目錄查、打這些唱片紀錄,大概就花了近一小時,茱莉亞的錄音不可謂不多,而且不少我想買的,但是過去市面上就是不常看到。而且如果你上網看,他們的錄音就更多更完整了:http://www.juilliardstringquartet.net/
成立於1946年的茱莉亞弦樂四重奏,團齡已經達到耳順之年,創團時正是美國古典音樂的黃金時代,而茱莉亞就象徵四重奏學院派的最高標竿。創團至今團員也換過幾次,創團元老首席Robert Mann在1997年離開,15年團齡的第二小提琴Joel Smirnoff則升任首席,同年另一位小提琴手Ronald Copes加入,而中提琴家Samuel Rhodes和大提琴家Joel Krosnick則在該團長達30年。
對著這樣一個顯赫的樂團,很抱歉,他們的唱片我一張都沒有,或許更精準的說應該是「我一張都買不到」。當然,你可以認為是我個人對弦樂四重奏的認知太淺所致,但如果連個聽了十幾年的人都對茱莉亞如此陌生,那演出票房會好嗎?
我認為本地新力古典過去的市場操作策略必須負點責任,過去他們賣大片不賣小片,所以老是打著顧爾德、馬友友的招牌,而不花時間照顧經營像茱莉亞這樣有年代老團。所以,唱片公司不推,樂迷怎麼會有熟悉度?對該團怎麼會有感情?只靠九年前他們來過台灣的微弱溫度,大概很難激起票房熱情。
而且,顯然他們有些唱片絕版過久,沒有再版機會。以Sony最近兩波重發唱片來看,似乎都沒有茱莉亞的機會,如此一來樂迷改朝換代之後,就會出現斷層。
其次,從登台演出曲目來看,茱莉亞挑得也太一般了!除了德弗札克的《美國》較有代表性外,選曲並沒有突顯該團特色,要不就挑Elliot Carter、巴伯強調深度,要不就改走舒伯特、舒曼、貝多芬這些過去對他們詮釋有佳評的曲目。
畢竟,聽海頓《弦樂四重奏》我可以選Kodaly弦樂四重奏的現場聽,巴爾托克《弦樂四重奏》我比較期待Keller弦樂四重奏來台,甚至連德弗札克《美國》,哈根四重奏的現場票房魅力,恐怕都比茱莉亞強上一倍。
所以說,「FuFu別太介意票房了,這絕對不是茱莉亞不夠好,也不是台灣樂迷不識貨,而是非戰之罪。大家對這個樂團的情感荒廢太久,Losting in Linking!」一個品牌的在地經營非一蹴可幾,冷門商品想要起死回生,也絕對要長期的點滴灌溉。
(圖片:茱莉亞弦樂四重奏,Sony-BMG提供Merri Cyr拍攝)
俊銘的新聞大意是說,茱莉亞弦樂四重奏團(Juilliard String Quartet)6月1日PM7:45在國家音樂廳的演出,票房慘澹只有兩成多成績。又說室內樂較艱澀、票房不討喜,不僅輸給大部頭的交響樂團演出,也輸給明星大師的獨奏會。
換句話說茱莉亞在國家音樂廳的演出,夾在費城管絃(6/2)與普雷特涅夫(5/27)之間,因為樂迷的藝文活動預算分配而被犧牲,要說成新象被牛耳、傳大夾殺也無妨。
不過,我倒是想從另個角度提供新觀點,給大家思考。其實,是「顧爾德謀殺了茱莉亞的票房,而馬友友恐怕也是幫兇!」此話怎講?證據何在呢?
話說我看了俊銘的報導,直覺「茱莉亞」這詞十分熟悉,卻又想不起來聽過他們什麼唱片。結果,才驚覺自己熟的是茱莉亞音樂院,卻不是出自該院的茱莉亞弦樂四重奏。
在未上網的情況下,我先翻了馮翰高所著作的《弦樂四重奏的樂器》,找到講美國樂團的部分,文末的確提到茱莉亞該團,顯然他們非吳下阿蒙。而才疏學淺的我,想進一步找找他們到底錄過什麼唱片?能讓我腦中一片空白。
我先從他們這回登台演出曲目,海頓、巴爾托克、德弗札克的弦樂四重奏開始,找本企鵝唱片評鑑查閱,結果竟然一張都沒找到。我想或許是唱片絕版所致,轉向眾多各品牌唱片目錄,竟然不知道要找哪一本!這樣老團一定有錄音,但我竟然不知道是哪家唱片出的,更丟臉的講,就是家裡唱片架上一張茱莉亞四重奏的唱片都沒有,你說我有可能買票去聽他們的音樂會嗎?
再求助Gramophone出的Classical Catalogue,翻到後面藝人部分,終於找到茱莉亞原來隸屬Sony。在翻Sony目錄,乖乖!他們的CBS/Sony錄音可不少,茲列出如下:
●巴哈《賦格的藝術》(Sony S2K 45937)
●巴伯《Hermit Songs》費雪迪思考/男中音(Sony MPK 46727)
●貝多芬《弦樂四重奏全集》第1、2集(Sony M3K 37868-69)
●Elliot Carter《4首弦樂四重奏》(Sony S2K 47229)
●蕭頌《為小提琴、鋼琴、弦樂四重奏所寫的協奏曲》op21,George Bolet/鋼琴、帕爾曼/小提琴(Sony MK 37814)
●德弗札克《第12號弦樂四重奏--美國》(Sony SBK 48170)
●海頓《耶穌的最後七言》(Sony SK 44914)
●莫札特《6首弦樂五重奏》K174、K406、K515、K516、K593、K614,John Graham/小提琴(Sony M3YK 45827)
●荀伯格《昇華之夜》op 4 ,馬友友/大提琴(Sony SK 47690),《Pierrot Lunaire弦樂三重奏》op45(Sony MPK 45695)
●舒伯特《第12、13、14、15號弦樂四重奏》(Sony M5K 45661),《弦樂四重奏》Bernard Greenhouse/中提琴(Sony MK42383),
●舒曼《鋼琴五重奏》op44、《鋼琴四重奏》op47,伯恩斯坦/鋼琴、顧爾德/鋼琴(Sony MPK 44848)
●西貝流士《d小調弦樂四重奏》op56(Sony SK 48193)
●威爾第《e小調弦樂四重奏》(Sony SK 48193)
●魏本:《作品全集之弦樂四重奏》(Sony SM3K 45845)
●選集《伯恩斯坦畫像》:莫札特《鋼琴四重奏》K478、舒曼《鋼琴五重奏》op44(Sony SM3K 47166)
光是我從Sony目錄查、打這些唱片紀錄,大概就花了近一小時,茱莉亞的錄音不可謂不多,而且不少我想買的,但是過去市面上就是不常看到。而且如果你上網看,他們的錄音就更多更完整了:http://www.juilliardstringquartet.net/
成立於1946年的茱莉亞弦樂四重奏,團齡已經達到耳順之年,創團時正是美國古典音樂的黃金時代,而茱莉亞就象徵四重奏學院派的最高標竿。創團至今團員也換過幾次,創團元老首席Robert Mann在1997年離開,15年團齡的第二小提琴Joel Smirnoff則升任首席,同年另一位小提琴手Ronald Copes加入,而中提琴家Samuel Rhodes和大提琴家Joel Krosnick則在該團長達30年。
對著這樣一個顯赫的樂團,很抱歉,他們的唱片我一張都沒有,或許更精準的說應該是「我一張都買不到」。當然,你可以認為是我個人對弦樂四重奏的認知太淺所致,但如果連個聽了十幾年的人都對茱莉亞如此陌生,那演出票房會好嗎?
我認為本地新力古典過去的市場操作策略必須負點責任,過去他們賣大片不賣小片,所以老是打著顧爾德、馬友友的招牌,而不花時間照顧經營像茱莉亞這樣有年代老團。所以,唱片公司不推,樂迷怎麼會有熟悉度?對該團怎麼會有感情?只靠九年前他們來過台灣的微弱溫度,大概很難激起票房熱情。
而且,顯然他們有些唱片絕版過久,沒有再版機會。以Sony最近兩波重發唱片來看,似乎都沒有茱莉亞的機會,如此一來樂迷改朝換代之後,就會出現斷層。
其次,從登台演出曲目來看,茱莉亞挑得也太一般了!除了德弗札克的《美國》較有代表性外,選曲並沒有突顯該團特色,要不就挑Elliot Carter、巴伯強調深度,要不就改走舒伯特、舒曼、貝多芬這些過去對他們詮釋有佳評的曲目。
畢竟,聽海頓《弦樂四重奏》我可以選Kodaly弦樂四重奏的現場聽,巴爾托克《弦樂四重奏》我比較期待Keller弦樂四重奏來台,甚至連德弗札克《美國》,哈根四重奏的現場票房魅力,恐怕都比茱莉亞強上一倍。
所以說,「FuFu別太介意票房了,這絕對不是茱莉亞不夠好,也不是台灣樂迷不識貨,而是非戰之罪。大家對這個樂團的情感荒廢太久,Losting in Linking!」一個品牌的在地經營非一蹴可幾,冷門商品想要起死回生,也絕對要長期的點滴灌溉。
(圖片:茱莉亞弦樂四重奏,Sony-BMG提供Merri Cyr拍攝)
歐頭
2006-11-09 09:10:12
當初寫這篇文章,是希望在茱麗亞票房不佳的情況下,試圖討論出另一種可能原因,或許近因聯合報的俊銘兄已經點出,我個人當然是提出所觀察到的遠因。
感謝魔彈射手的聲援,哈哈,原來藏片不少的你,也跟我一樣,沒有茱麗亞弦樂四重奏團的唱片。不過,我現在可是已經有的三張歐,找機會再跟大家分享心得。
至於,羅莉塔所言:「唱片影響票房這件事其實是見仁見智!」基本上我也是同意的,不過,我想我跟魔彈想說的,應該是「媒介」的問題。在台灣,藝文新聞的報導版面,以及國際級現場演出的場次,都不若國外般豐富。因此,對許多樂迷來說,唱片公司往往扮演與世界樂壇同步的重要媒介角色,尤其是國際級的台灣分公司。畢竟,頂級演出者可能年年出片,但恐怕無法年年來台。因此,來台演出的票房表現,肯定反映該樂團的在地知名度,也等於間接驗收該團唱片在當地推廣的情況。
就像,某知名唱公司的高級主管也承認過,有藝人來台,也會帶動唱片銷售。因此,來台演出與唱片銷售,肯定是件互為因果的事,值得大家深思。
魔彈射手
2006-11-08 19:31:49
那麼鋼琴大家總比較愛了吧,可是對於台灣來說,齊柏絲坦、鄧泰山等人仍然是陌生的。這兩個人棒得要命,可惜知道的人還是少,我並不是怪唱片的發行,害了音樂會的票房,而是要說因為唱片的發行不見了,或者是很少,使得這些優秀的音樂家難以讓年輕或者新的愛樂者認識到,這是很可惜的事。
HAGEN 快來了,你再看看曲目會是什麼 XD
被邀來演出的團體演什麼曲目,主辦單位懂不懂得要求是很關鍵的一環。
維也納木管五重奏主辦單位還沒推就自己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