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4-09 15:34:58歐頭

【新DVD報到】蕭提「最後之旅」義大利音樂會實況

「留聲機」(Gramophone)雜誌是全球最佳、也是我最愛的音樂雜誌,尤其國內當前沒有音樂雜誌的情況下,「留聲機」更是我每月重要的精神糧食。

其實,我看「留聲機」的經歷並不常,還記得自己掏錢買的第一本,就是1992年10月號蕭提(Georg Solti)當封面的,當期正好公佈該年的「留聲機年度唱片獎」。我當時正好入伍下部隊,懷著忐忑的心,帶著心愛的雜誌當隨身伴侶。

而蕭提那張封面照片,俏皮的動作、邪惡的笑容、炯炯的眼神、外張的雙耳、井字型的皺紋,也在我腦海裡留下了一生的印象,那個時候他已經80高齡了。

蕭提,1912年10月21日出生於布達佩斯,是個差點成為天蠍座的天秤座,12歲以鋼琴家身分開始闖蕩樂壇,曾經就讀李斯特音樂院,是巴爾托克、高大宜的學生,因此他一直是詮釋匈牙利作品的權威。

他得以立足樂壇有幾個關鍵:二次大戰後許多大師因為納粹問題無法繼續指揮,年輕的蕭提得以有機會崛起,擔任巴伐利亞、法蘭克福等知名歌劇院的總監,奠下在歌劇界的名望。其次,1947年他便與Decca唱片結緣,趕上立體聲錄音的「頭班車」,且與Decca有著「始終如一」的合作關係,蕭提不僅是Decca的「指揮一哥」,Decca發燒的錄音技術更讓他的管絃語法更加鮮活。再者,1958-1965年蕭提為Decca灌錄首套全本立體聲華格納「尼布龍根指環」,更讓他成為全球發燒友心中,從LP延續到CD時代皆崇高不朽的發燒大師。

1961-1971年他擔任英國柯芬園歌劇院總監,被英女皇封為爵士Sir。1969-1991年掌管芝加哥交響樂團,讓該團成為足與維也納愛樂、柏林愛樂抗衡的全美第一團,而且一生獲得32座葛萊美獎之多。

本片是他1996年年底,率領倫敦愛樂到義大利的現場演出,從他躍上指揮台的動作與神情,很難想像他當時已經84歲了!其實蕭提生前很少到義大利演奏,他幾乎是靠唱片就征服了義大利的樂迷。但造化弄人,隔年9月蕭提便於法國南部過世,也因此這場音樂會就成了他人生的最後一場音樂,這張DVD便成了珍貴的歷史見證。

DVD畫質顏色飽滿相當不錯,導演的分鏡功夫也不差,跟音樂算是相當緊密,錄音效果也佳,中低頻量感相當飽滿,不會有一般古典DVD中低頻的貧弱感。不過,我看第一首貝多芬「第八號交響曲」時,發現有許多地方指揮拍點與樂團不夠齊一,音樂節奏感與力度都差強人意。

所以我原本打算為蕭提找個「年老力衰」的下台階之詞,或是他與倫敦愛樂不常合作的理由,只張顯本片的「歷史價值」。但是查看資料後發現他擔任過該團總監,彼此默契理應不差。

心頭的疑惑一直到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奏出才釋懷,前幾個和絃合聲縝密漂亮,令我全身起雞皮疙瘩,一掃貝八表現的貧弱鬆散。尤其第四樂章Ending幾乎可說把布拉姆斯「馬勒化」,相當精采過癮,保證光是買這曲就值回票價!倒是現場的義大利觀眾沒有我想像中熱情,一樓沒有人Standing Ovation,只有遠方稀疏的Bravo聲。

安可曲是貝多芬「艾格蒙序曲」,如果說布一是五顆星等級的演出,那此曲絕對是更佳的五星plus!只是從蕭提口中說出:「Egmont Overture by Beethoven」時,從他幾乎沙啞的音質與虛弱的中氣,我才驚覺這是個84歲老指揮的詮釋!
熱愛蕭提爵士的樂迷! 2010-01-13 01:34:45

請問一下,這張DVD哪裡還有賣?我本身有1995年聯合國50周年音樂會的DVD,我很喜歡這一場音樂會,尤其是蕭提在第一首威廉泰爾序曲是我近年來聽到的版本最好聽的,我本身相當欣賞蕭提的風格,因此可否介紹我到哪還可以買到這張專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