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8-30 07:30:33Clare Chang 半瓶水

義大利的甜蜜生活─探訪Enzo Cera遺世獨立的山城別墅

〈以下文字已刊登於八月七日的中華日報副刊;內容摘錄自「義大利的甜蜜生活」一書,作者/Clare Chang,攝影/Rita Monaco,出版/甜水文化;本書在台灣全省各大書局、博客來網路書店均有售,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亦有經銷點〉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67152


前 言

「甜蜜的生活」一說,源起於義大利五十年代的中後期;由於戰後的經濟起飛 (Il Boom Economico),使人們很快地忘記了戰亂時期貧困的陰霾,舊的貴族和新的有錢人,又恢復(或開始)過起奢華享樂的生活。當時羅馬因緣際會的成為國際上最Chic的時髦城市,一時之間,本地和外來的政商名流、逐漸凋零的貴族、影視明星、新興的中產階級等,川流不息在這條古中心區最美麗的維內多大道上,成天憂慮著如何恣意享樂和揮霍、如何讓日子過得更快活、及如何走在時尚的尖端。大道上羅列的夜總會、五星級酒店、人行步道上的露天咖啡座、高尚又昂貴的餐廳,更使得維內多大道上處處衣香鬢影,夜夜笙歌,儼然成為名流們的交誼廳。〈附帶一提:當時有許多記者,因而專門追逐維內多大道上的夜生活娛樂新聞、和名流社交圈裡的流言蜚語,後來這種報導風氣逐漸傳到英國倫敦,乃至世界各地,也就是現今媒體上八卦誹聞報導的最早由來。〉
1960年,義大利大師級導演費里尼 (Federico Fellini),便據此拍攝了其代表作電影「甜蜜的生活」(La Dolce Vita),由已逝的著名男演員馬切羅‧馬斯楚亞尼(Marcello Mastroianni) 主演,內容即以維內多大道為主要場景,呈現當時奢華頹廢而失去重心的生活現象。從此以後,「甜蜜的生活」(La Dolce Vita) 也成為一切與享樂有關的,如名牌時尚、豪華酒店、度假休閒、私人俱樂部、名流宴會等的代名詞。
而這也是本書書名的由來。我們把這次的採訪對象目標放在「上流社會」這個層次,在定義上,「中產階級」或許容易,但,何謂「上流社會」呢?在現代的義大利社會中,有許多戰後沒落而富裕不足的貴族,也有更多沒有家世背景、卻因經商成功而富裕起來的中產階級,也許上流不上流,只模糊曖昧地存在於一些刻板印象裡罷了。而如果堅持要去定義的話,每個人又對「上流」的看法標準不一;在義大利,可能很多人會先去看一個人的專業成就、社會地位、文化涵養的深度、或是否有良好的家世背景──例如世襲的封位、家族的社會地位等。在這裡,家世背景和人文素養,似乎常常被畫上等號〈這就是刻板印象之一,但也許有些道理〉,原因是傳統觀念認為有良好出身背景的人,從小耳濡目染所受的文化薰陶,是奠定其氣質的根基,這是無法被剝奪失去或被模仿學來的,所以就有一句義大利俗諺說 ”Signori si nasce, non si diventa! ”,意即一個人或許可以靠後來的努力或運氣〈例如學歷或財運等〉來補出身背景的不足,然而缺乏與生俱來的「根」作為基礎,氣質究竟會有所差別;舉個粗淺的例子來說,後者對自己的品味和選擇,可能常常缺乏安全感和確定性,而需要依附別人的看法或確認來鞏固自己,就好比一棵沒有根的樹,畢竟較難自己站穩一樣。
所以一個常見的現象是:「無根」的上流社會人常常比「有根」的上流社會人更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更注意體面的問題、更喜歡表現氣派,從居家佈置到自身的穿著打扮,其品味的選擇,容易透露出炫燿財富的野心、或表現自己所知的需要;反之,那些有背景的人(或意識到自己有前述傾向的人),則多偏好簡單優雅、含蓄內斂的品味選擇。
此外,很多義大利的真正「上流」人,其實都不愛參加什麼名人舉辦的派對、時尚新品發表會之類的社交場合,也不太在意開的車子是不是豪華、穿的是不是名牌、是否有昂貴的俱樂部會員證…等等。舉例來說,不會彈鋼琴的人,不會沒事在家裡擺一架光看不練的鋼琴;不是真的喜歡打高爾夫球的人,不會去參加昂貴的俱樂部;不是真的喜愛雪茄味道的人,不會為了愛現而抽雪茄;會去喝XO或Royal Salute的極少數人,也不是因為它們昂貴、喝起來很有面子,而因為他們懂得品酩,而且一次只喝杯底那麼一點點(一瓶就可以喝兩三年);真正愛馬的人,才會花錢去騎馬甚至買馬;真的迷航海的,才會去買遊艇和風帆;買車子時,首先考慮它是否安全、經濟、符合所需、是否適合交通和停車狀況,至於車子是否豪華名貴、別人有什麼看法,通常不是有根格調的上流社會人會考慮的因素……。
當然,那些常注意自己的穿著是否高貴、開的車子是否豪華、過得的是否像別人眼中的老爺貴婦的生活、別人是否看到自己的財富……的唯物主義者,在這裡也不是沒有:例如那些突然中了樂透頭獎的暴發戶、或那些飛上枝頭變鳳凰的麻雀,就可能會有以上這些德行。因為這些勞什子,其實是不怎麼上流的人,為了需要旁人的眼光來確認自己的上流,而抓住的幾根浮木罷了。真正有底子的上流人,總是深具自信,不需要隨世俗起舞,例如他們注意食衣住行的生活品質之外,只做自己真正有興趣做、也做得好的事情,至於買車、打扮、度假的方式,也完全不必迎合世俗的看法──他們不需要別人知道自己有多少!
簡單地說,上流或不入流的關鍵差別,就在於一個「只要裡子,不用面子」,另一個卻是「先要面子,裡子再說」。
這樣看來,雖說現代的義大利社會已無階級分別,但隱約可辨的階級之分就還是存在的。從這個觀點來看,這本書裡的受訪對象就可大分為三類:一、(所謂有根的) 凋零的貴族,二、〈所謂無根的〉新興中產階級上層,三、(可能有根或無根的) 以專業素養和成就獲致社會地位的名流。
這裡要介紹的例子即是Enzo Cera遺世獨立的山城別墅。Enzo Cera是位資深的建築師,在義大利建築界很有名,經常出現在相關的專業雜誌上。他也為很多名人規劃和重建過住宅,例如我們熟知的電影導演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 (也是麗芙‧泰勒的伯樂,導製過不少名片,代表作是「末代皇帝」),其私宅也是Enzo的作品。不過Enzo最專精的,還是義大利歷史建物的修復和重建,尤其是古老教堂等文化古蹟和歷史遺產,他的職責就是盡最大可能、尊重建物的原貌、恢復其原來該有的狀態。他有自己的一組工作人員,配合他的工程方案來施工,這座花園別墅,當然也是他自己和施工小組的傑作。
二十四年前,他發現這幢當時看起來像廢墟的房子,驚為天「屋」,決定買下來重建,作為自己養老的居所。重建工程前後共用了九年的時間,除了因為一直有其他客戶的工程在進行之外,也由於他在選材方面的注意、以及品味上的堅持,而費了許多時間在尋找「對」的東西,如此累積下來的費用當然也難以估計。這座別墅的花園部分,原來有幾戶房子在上面,但一世紀前,曾經為了騰出空地來堆放武器,房子全被夷平,成為面臨懸崖的大片空地,因此現在Enzo的家,也是整個城裡唯一擁有花園的房子,從高空俯瞰,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Enzo的別墅可以分成三部分,也就是三戶幾乎各自獨立的住家,各自有獨立的出入口、廚房、小廳、二到四間臥房、衛浴、及車庫。原來分成三戶的設計,是因為他的阿根廷岳父母也住在這裡,使用了其中的一戶,另一戶則用來接待來訪的親友。但六、七年前他已和太太分居,岳父去世、岳母跟著前妻搬走了,兒子則在他和前妻的住處之間往返。偌大的別墅裡,常常只有他一個人和女管家,他於是有了經營Bed & Breakfast的靈感,並在網路上架設自己的網站;為了拍整個山城和別墅的鳥瞰圖,他還特地坐直昇機到上空去拍照,也真的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遊客全都是歐洲和美國人,大概因為歐美人有以羅馬為根源的文化素養,能瞭解並欣賞這裡的歷史內涵之美,加上伽利距離羅馬的國際機場Fiumicino和市區都不遠,附近也有湖海度假名勝的關係。
傳統手工製造,是許多講究品味的義大利人的堅持,Enzo也不例外。別墅裡所用的,除了優雅古典的骨董傢俱外 (大多是十九世紀的,義大利人直接以年代來命名傢俱的風格,就叫做 ‘800),其他建材無論鉅細,從天花板厚實粗大的老木橫樑 (大都是從荒棄或倒塌的古城堡裡搜尋而來,至少有五百年的歷史),到燒窯的手工紅磚砌的地板 (雖然磚頭是現代新造的,但燒窯是五百多年的老字號,使用世代家傳的方法製造,材料也相同,所以做出來的磚頭,可說和五百年前的磚頭無異) 、從古老原始的室內陳設,到壁爐和屋頂的煙囪,一切都是傳統手工製品,以盡量將村落的古老魅力也關進家裡來。
對Enzo來說,手工做的東西之所以吸引人,除了因為它們比較稀罕和昂貴之外,更因為它們富有生命力──例如手工燒磚,每一塊的顏色條紋都是獨一無二的,絕不會和另一塊完全相同,所以每一塊磚頭,都有它自己的個性和生命,以及製造者的雙手所賦予它的人性;反之,工業化機械統一製造的地磚,就整齊劃一、缺乏個性,而且冰冷沒有生命。
和許多義大利人一樣,Enzo對自己生長的土地非常戀慕,更以自己的歷史文化為榮;這樣的情懷,應該也不是教育的結果,而是耳濡目染的習慣。打從他懂事起,就對老舊的事物情有獨鍾,在發展建築事業時,他選擇專精於歷史古建物的修復,就為這個緣由,另一個原因,則是可以把所學也用在私人生活上,他自己的住家就是很好的例子──看著彷彿就要傾圮的老房子,被恢復成原來該有的模樣,這種成就感帶來的快樂,是很難向別人形容的。
在建築師的本行之外,也經營B&B的Enzo,其實把這件事當成一件興趣和娛樂。他把B&B交給他的女性好友Giovanna來經營管理,自己則負責和來訪的住客們交朋友,在輕鬆的閒聊當中,介紹義大利的建築和文化給他們。由於他的廚房門向著花園敞開,而花園也是對房客開放的,於是就常有客人希望參觀他在廚房裡烹飪的情形,順便向他學幾道料理;Enzo每次都乾脆邀請他們來花園裡共進晚餐,坐在茂密的紫藤涼亭下,吃他親手燒的道地義大利菜,也喝他自己釀製的葡萄酒和檸檬甜酒。
尤其六月初到九月底的旺季,除了B&B的客人之外,也不時有他自己的朋友來訪;接待朋友時,他最喜歡一展廚藝,然後在紫藤花下,和朋友們吃喝到深夜,聊個痛快徹底。每年夏季,總有無數個花園晚餐,是這樣熱熱鬧鬧、賓主盡歡地度過。

christy 2012-09-08 14:47:33

正在拜讀你的大作"義大利的甜蜜生活"。每棟屋子都好有情趣。也曾住在鄉間,卻仍住在公寓房,儘管嚮往田間小屋,卻不敢嘗試,原因是"打掃和清潔"。書中的房子真常保持如此潔淨?他們怎麼做到的?

laura 2006-08-31 15:23:43

可以告訴我詳細住址電話嘛我很喜歡建築看來你已在此已多年孩子都比我的大你是住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