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1 23:00:00真真
✽東野圭吾《殺人之門》✽
Source:http://pic.pimg.tw/artreborn/1307987662-d7b878a744b67aca9c0dcd9da751f5cb.jpg
《殺人之門》不在東野圭吾最好的作品之列。本書的構思源於《惡意》,是
繼探討作案動機後進一步思考作案臨界點的嘗試:有了動機,究竟殺意要累積
到甚麼程度才能觸發殺人行為?
就故事本身來說,今次東野氏並沒有驚艷讀者,故事架構沿用《白夜行》和
《幻夜》等編年紀事、多線並行、命運交錯的模式,講述男主角由小學到成人
的一段與小學同學糾結不清的人生,其中穿插現代社會的各式詐欺騙案,或可
說本書是日本詐騙全書。
“悲劇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當面毁滅”,《殺人之門》毁滅的是平凡生活的美
好。男主角田島和幸生於小康家庭,自小衣食無憂,可是奶奶病逝以後,接著
收到詛咒信始便遭逢家變,家道逐漸淪落,性格亦受到影響,變得內向孤僻、
不善交友,因此遭到霸凌,成長過程好不苦悶;但最悲慘的是擺脫不了小學同
學倉持修,回想相識之初,島田並不知道自己將來會在倉持身上吃到多大的苦
頭;儘管過得艱苦,但田島沒有怨尤,樂於平凡,每次重拾希望、步入生活正
軌時,倉持便會出現,將田島拖入泥沼深淵,擾亂他好不容易得到的平靜生活
。
是的,閱讀本書讓人最煩躁不安的,不是田島的愚笨順從、毫無勇氣的表現
,也不是倉持奸狡詭辯、玩弄他人的惡行,而是那平凡生活的美好,一次又一
次被摧毀。每次讀到田島又被倉持的花言巧語或機關詭計誘騙上當,失去平靜
的生活,捲入惡意的漩渦,被利用後獨自承擔失控的後果,遭人唾棄,自己亦
厭惡自己時,真的好厭倦,彷佛自己經歷了這一切。
造成田島人生悲劇的主因固然是自己堪憂的智商和倉持的奸詐,但田島的性
格卻是最大原因。假如他決斷、勇敢和堅定,也許不必聰明,這一切說不定根
本不會發生。很多人以“缺愛”來解釋田島性格缺陷的形成,但是,莫非不是
單純因為東野將故事寫俗了嗎?因為假如田島性格不是這樣,故事便無法展開
。
最後,本書主題是為探討殺人的臨界點,書中多次出現主角思考殺人的情節
,而主角想殺的人亦很多。說到此處,不得不提主角成年前後的表現有著天壤
之別,小時候差點動手殺人了,成年後反而畏怯懦弱,只會動動念頭,自個誓
言要殺死倉持,可是全無計劃和條理;小時候會冷靜思考執行計劃,成年後反
而只憑衝動行事,雖說作者是有意營造和鋪排殺人臨界點,可給人的感覺是用
力過度而且堆砌,當一件又一件恨事累積了殺機但主角仍然毫無作為,正鬱悶
於主角拖泥帶水不乾脆不快意恩仇,同時又期待可能作者設置了終極詭計來驚
艷讀者——但最後的最後,原來不過是一個早早猜想到的平庸俗套。
處處矛盾和糟心的五百頁作品,故事結構未夠緊湊、人物形象前後矛盾、情
節鋪排冗長失當,甚至終極詭計也並不出色,而且更沒有激發思考的空間,《
殺人之門》的水準比相關作品《惡意》可是下降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