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0-12 11:34:11人生
網路觀-國慶日[921010PM21:36:52]
近幾年,人生已經沒有實地體會「升旗禮」、「國慶大典」了!古人曾經說過:國家興、衰,必有祥瑞、妖孽的出現!這當然是迷信附會的說法啦。今天是國慶日,對人生來說:本來就是固定的週休日,沒甚麼的特別假日意味。閒來翻翻手邊的書本,當讀到《文學是甚麼》的結尾部份時,有著突來的感發!那就抄抄寫寫的,算是完成這篇文了。
傅道彬、于茀在合寫的《文學是甚麼》裡,採用輕靈的筆觸,流暢連貫的論題,把舊日《文學概論》一類課本的大概,換上時代特性的內涵,呈現出澆富生命力的、值得一看的著作水準。在書前的〈閱讀說明〉,提到這本書的一些期待,其中說:對大學程度的人來說,目的意義是「可以提升自己的人格,開闊自己的視野,培養自己的人文素質。」(書前的頁II)從這些話語,大蓋可知這本書雖然是討論「文學是甚麼」;更深的一層意義,會是試圖透過探討文學,來反映出怎樣的生命意義。
人生比較多關注到書末的《餘論》裡,探討「面臨挑戰的二十一世紀文學」的話題。在〈2、影視與網絡的衝擊〉說著時下的網路生活的特色和文學反映現實生命的議題,本著「述而不作」的態度,台長人生現只摘錄如下:
「大眾在網上,已經開始顯露活力和主動,網上的交流已經開始啟動大眾的感覺、想像和思考,網絡將成為大眾自我表現的舞台。------也許這一次『狼真的要來了』。首先,網上交流已經完全與道德分離。大眾可以不對自己在聊天室裏說的話負責,於是,它可以隨便說,網絡培植了一種雙重人格。其次,網絡重構了一個虛擬世界,人們在這樣一個世界裏去感受、想像和思考,勢必會影響對現實世界的感受和理解,並使人的精神在『光纜』中遊蕩,對人類來說,不是一件可怕和痛苦的事情嗎?------這一次,藝術家當然也不會放過網絡技術,事實上,已經有人涉足其中了,並構想了全新的網絡藝術世界的藍圖。(參見[美]馬克-第亞尼編著《非物質社會------後工業世國的設計、文化與技術》。台長人生謹識:所述書中要點,節錄歸結為[1]『[交流與表現的藝術系統]:只存在於網上交流的[關係]中』,[2]『它的手段是[交流和接觸]』,[3]『是在交流中表現自己』,[4]『稱這種藝術為[行動藝術],並希望制定[行動計劃]來實現這種參與社會和現實的目標』,[5]『恢復其根本性』。)------虛擬的網上表現難道能與先民的『山野對歌』有同樣的效果嗎?將精神寄託於『光纜』的交流是一種交流還是一種無根的精神遊蕩呢?」(322至324頁)
在8月底,人生曾跟網友蘭流兄踫面茶敘聊天。網路寫作相關話題,佔了聊天的大部份時間。蘭流兄自述他過往有近8年的上網經歷:看著一波又一波的網路熱血青年,在唸書期間狂熱地投入網運;踏上工作路上,便淡離了網路世界了。這一批又一批曾經對網路付出熱忱的人,當回歸到社會服務崗位上,便自然的更替流失;這也是他認為網路寫作:未能成為一股泓大潮流的其中1種因素。
人生跟蘭流兄僅有的那1次敘會裡,他確實說了很多網路狀況。不過,值得人生注意的:固然是網路的虛擬世界和現實生活的差距;更多的是參與網路的人在虛擬世界中展露的言行性格,當回歸到現實生命裡,又有多少的代入、反映和相互影響的地方呢。曾經有人跟人生說:「有些朋友新聞台間的玩笑閒聊,沒有人在相信的」話。就像這類的話語,表面是反映出參與網路的人明知網路是虛擬的世界;而且會先決預期其中的交流話語,都是虛虛假假的。人生可想追問:在先決預期是虛假的前題下,為甚麼很多很多的人投入程度,都會是比現實生活還來得真實、關心呢?網路上遇到的事情,有多少的真切性呢?若果願意把現實生活的點點滴滴,放到網路上分享;這又意味著網路上,有人仍會願意付出、相信這個虛擬世界的真實面。人常常會出現矛盾的負面行為的表現,若果也將矛盾性格表現在網路上,所呈現出來的一切表述,又會有多少的真確性呢?
曾經在明日報灠覽到別台的留言版,遇有些話題討論;人生記得看見另外的網友從旁調解說:「我覺得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為了現實生活而扮演某些角色,但那非是真正的自己,相反的,在網路上接觸的都是與現實生活無關的人,也許我們就可能以比較真實的一面(或是我們想呈現的一面)來面對網路上的這些朋友。」若果比照一下《文學是甚麼》所提到的「網上交流已經完全與道德分離。大眾可以不對自己在聊天室裏說的話負責,於是,它可以隨便說,網絡培植了一種雙重人格。」是否意味著:可以在無壓力的狀況下,做出真心如實的表述;同樣也可以說:在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情況下,也可以輕率恣意發揮呢。在這樣的虛擬世界裡,真真假假可不只在於判斷者,也不只在於表述者;而在於整個網路世界和現實生活的關連上,有多少的切實密合的程度。也可以這樣說:網路世界的一切話語、表達,若果能夠愈落實到現實生活上的,可信程度或會是更高、更易肯定的;同樣道理,網路參與的人愈是只願停留在網路世界東做做、西說說,一切的可信程度只會愈是走向低迷模糊的。遠離真實面、回歸真實面,都將會是每個網友離線後,必然的結果。
本文完稿時,看見晚上東森新聞報導著:緣起於網路上線的資訊,延續成為「竹科戀愛巴士」的事情。先前也常常看見電視新聞,多次報導網路連線牽繫的愛情甜密故事。究竟真誠切實的、虛擬假構的表述,在網路上的準則關鍵在於哪裡呢?看著這本《文學是甚麼》對網路世界提出「道德分離」、「雙重人格」的現象;又提出質疑網路世界的虛擬話語裡,能有多少的「山野對歌」的真純可信度呢?!作為時代產品,網路自有它的價值所在。參與網路的人,若果等到[美]馬克-第亞尼所說的網路資訊[交流與表現的藝術系統]的出現,是否就能釐析、融合虛擬世界和現實生活的分界線呢?!這些也是人生想知道現實中的未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