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1-08 15:57:52cineguru
Is Hollywood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電影《時時刻刻》
電影《時時刻刻》主要改編自美國作家Michael Cunningham的暢銷同名小說,如果以Edward Albee的著名的《Who I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做反思,由傳記小說的角度來說,Michael Cunningham可一點都不怕她,他將Woolf解構成3位女性人物,以時間the hours為軸向,再現Virginia Woolf與其作品《Mrs. Dalloway》的一天,一生。這三個女性為:
1) Virginia Woolf自己;
2) 有家室牽連、沒有精神自由的Laura Brown;
3) 性解放的現代婦女Clarissa Vaughn。
而連貫這3個人物的唯一線索即是小說《Mrs. Dalloway》;Virginia是創作這本小說的作家;Laura是讀這本小說的讀者;Clarissa則是Cunningham對這本小說的改寫。
和原著一樣,電影《時時刻刻》裡描述3個時間軸向上的女人,在一天內的經歷:1923年在Richmond起筆寫《Mrs. Dalloway》的Virginia(Nicole Kidman飾演);1951年居住在洛杉磯郊區的家庭主婦Laura(Julianne Moore飾演);以及2001年在紐約當主編的Clarissa(Meryl Streep 飾演)。
電影對於這3個角色的安排,我們或許可以用弗洛依德的理論鳥瞰一下這三個人物的心理地質分布圖:
Virginia Woolf是藝術家。劇中我們不時看到她振筆疾書,創造人物時手部的特寫鏡頭;藝術家的使命就將讓內心深邃處最真實的感覺,用她擅長的工具(紙、筆)再現出來。Virginia的角色在片中是「原我」(Id),這裡的原我驅力不!是!弗洛依德著墨最多、最有名的Eros,愛的驅力;而是Thanatos,死亡驅力。當Virginia講著:「the poet must die, the visionary」,鏡頭cut到無知的小Richard,這裡暗示了劇中兩個藝術家的命運。
Laura Brown是五○年代、二次大戰後,美國重建”美麗”家園的典型家庭主婦(很巧的,同期上映的《Far from Heaven》,Julianne Moore在裡頭也詮釋同樣時代的婦女)。但是,”美麗”家園的背後,我們看到她壓抑生活的出口,讀Virginia 的《Mrs. Dalloway》。遊蕩在現實與內在衝突間,嘗試尋找出口的Laura是「自我」(ego)。電影中,Virginia和Clarissa晨起盥洗、面對著鏡子纏繞頭髮(「對照」兩個角色的纏結與關聯),之後、鏡頭在兩人的頭一上、一下起起伏伏節律性地intercut,接到Laura的手,拾起《Mrs. Dalloway》;我們看她握著Mrs. Dalloway的命運,咀嚼著自己既甘又苦的生活。當生活窄化到只圍繞在丈夫和小孩之間,可能有懼閉症(Claustrophobia)的她,找到另一出路,逃離狹窄的”美麗”家園,她選擇尋找一個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間。是她,Laura,真正逃離了死亡的陰影。劇終,她說:「It is death, I chose life」。
當Virginia Woolf唸出:「Mrs. Dalloway said she will buy the flower her self」時,鏡頭cut到Clarissa Vaughn正上街要去買花,很明顯的,Clarissa當然就是Virginia的Mrs. Dalloway,或者說,她是Virginia的另一個我(Aler Ego);她活出Virginia的未竟事件、努力讓生命像花朵一樣綻放的人物:她是Lesbian(這是Virginia沒活出來的)、主編(主編常常才是最後決定一本書誕生與否的關鍵人物)。如果花是一天快樂生活的動力,那麼只有Clarissa主動去開啟自己的一天出去買花(Laura是先生;Virginia則是僕人去買的)。 Clarissa是三個人之中為他人犧牲付出的人(看顧Richard、養育一個女兒),她是位於弗洛依德人格三角形裡頂點的「超我」(Superego),她甚至凝聽Louis和Laura兩人為何逃離Richard的告解,這逼迫她正視生命的脆弱與陰暗。
電影裡最令人困惑的是那3個「吻」:
1) Virginia和自己的姊姊Vanessa;
2) Laura和隔壁的女鄰居Kitty;
3) Clarissa和自己的伴Sally。
這三個接吻的取鏡鏡頭用的很”節制”;只有兩種切換法:人物的側面、正反拍的過肩鏡頭,儘管劇中人物的行為是直覺或衝動的,但是在影像處理上卻不願意給觀眾一點先前暗示或給予想像的空間(這其中Virginia和Laura兩場的旁邊還有小孩在場)。鏡頭使用的如此節制的原因,我覺得是好萊塢曖昧不明的習性,有偽同性戀情色的操弄嫌疑。他們願意買這個有女同性戀傾向的點,但是,卻不願意在這個問題的影像上多做處理。我想既然要曖昧,何不善加應用影像的曖昧性,暗寓人物的命運:讓演員在幽暗的燈光下開始接吻,然後打背光拍她們的黑色輪廓(Silhouette),之後,鏡頭接到小孩正視觀眾的臉,再cut到Virginia溺死的河面上,一隻飛鳥掠過水面的影子;Laura那場則cut到她前往旅館的路上汽車飛馳掃過湖邊的倒影,再回到吻過後的現實(Clarissa的部分就保持原狀)。
如果對照Cunningham的原著,你更會發現電影劇本真的”縮水”甚至”竄改”許多人物同性戀的部分。舉Sally買花的例子,在小說裡先營造她買花前的經歷與心意,回到家時看到Clarissa也買了花時,她的反應是:「This is the moment with O. Henry!」(這次當然不可能買髮夾和錶鏈);而電影,卻把她變成一副不用心的情人。
電影音樂是極簡音樂大師Philip Glass配的。當時空要進行交接時,Glass的小提琴和鋼琴聲就開始像海浪一樣一波接著一波地推向另一個人物。不然,就是嘗試在人物的心境上多加詮釋(當Richie在窗口大喊著:「媽媽!媽媽!」,浪潮般的琴音也開始嘗試要讓觀眾慌張地蕩氣迴腸起來)。我真無法理解為什麼好萊塢的電影總試著用擠海綿的方法,想從觀眾的眼睛裡擠出水滴?他們總是讓我在看電影時,心智分離;淚腺感動得濕了眼框,頭腦卻直喊:「又來了!」
唉!Who I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
1) Virginia Woolf自己;
2) 有家室牽連、沒有精神自由的Laura Brown;
3) 性解放的現代婦女Clarissa Vaughn。
而連貫這3個人物的唯一線索即是小說《Mrs. Dalloway》;Virginia是創作這本小說的作家;Laura是讀這本小說的讀者;Clarissa則是Cunningham對這本小說的改寫。
和原著一樣,電影《時時刻刻》裡描述3個時間軸向上的女人,在一天內的經歷:1923年在Richmond起筆寫《Mrs. Dalloway》的Virginia(Nicole Kidman飾演);1951年居住在洛杉磯郊區的家庭主婦Laura(Julianne Moore飾演);以及2001年在紐約當主編的Clarissa(Meryl Streep 飾演)。
電影對於這3個角色的安排,我們或許可以用弗洛依德的理論鳥瞰一下這三個人物的心理地質分布圖:
Virginia Woolf是藝術家。劇中我們不時看到她振筆疾書,創造人物時手部的特寫鏡頭;藝術家的使命就將讓內心深邃處最真實的感覺,用她擅長的工具(紙、筆)再現出來。Virginia的角色在片中是「原我」(Id),這裡的原我驅力不!是!弗洛依德著墨最多、最有名的Eros,愛的驅力;而是Thanatos,死亡驅力。當Virginia講著:「the poet must die, the visionary」,鏡頭cut到無知的小Richard,這裡暗示了劇中兩個藝術家的命運。
Laura Brown是五○年代、二次大戰後,美國重建”美麗”家園的典型家庭主婦(很巧的,同期上映的《Far from Heaven》,Julianne Moore在裡頭也詮釋同樣時代的婦女)。但是,”美麗”家園的背後,我們看到她壓抑生活的出口,讀Virginia 的《Mrs. Dalloway》。遊蕩在現實與內在衝突間,嘗試尋找出口的Laura是「自我」(ego)。電影中,Virginia和Clarissa晨起盥洗、面對著鏡子纏繞頭髮(「對照」兩個角色的纏結與關聯),之後、鏡頭在兩人的頭一上、一下起起伏伏節律性地intercut,接到Laura的手,拾起《Mrs. Dalloway》;我們看她握著Mrs. Dalloway的命運,咀嚼著自己既甘又苦的生活。當生活窄化到只圍繞在丈夫和小孩之間,可能有懼閉症(Claustrophobia)的她,找到另一出路,逃離狹窄的”美麗”家園,她選擇尋找一個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間。是她,Laura,真正逃離了死亡的陰影。劇終,她說:「It is death, I chose life」。
當Virginia Woolf唸出:「Mrs. Dalloway said she will buy the flower her self」時,鏡頭cut到Clarissa Vaughn正上街要去買花,很明顯的,Clarissa當然就是Virginia的Mrs. Dalloway,或者說,她是Virginia的另一個我(Aler Ego);她活出Virginia的未竟事件、努力讓生命像花朵一樣綻放的人物:她是Lesbian(這是Virginia沒活出來的)、主編(主編常常才是最後決定一本書誕生與否的關鍵人物)。如果花是一天快樂生活的動力,那麼只有Clarissa主動去開啟自己的一天出去買花(Laura是先生;Virginia則是僕人去買的)。 Clarissa是三個人之中為他人犧牲付出的人(看顧Richard、養育一個女兒),她是位於弗洛依德人格三角形裡頂點的「超我」(Superego),她甚至凝聽Louis和Laura兩人為何逃離Richard的告解,這逼迫她正視生命的脆弱與陰暗。
電影裡最令人困惑的是那3個「吻」:
1) Virginia和自己的姊姊Vanessa;
2) Laura和隔壁的女鄰居Kitty;
3) Clarissa和自己的伴Sally。
這三個接吻的取鏡鏡頭用的很”節制”;只有兩種切換法:人物的側面、正反拍的過肩鏡頭,儘管劇中人物的行為是直覺或衝動的,但是在影像處理上卻不願意給觀眾一點先前暗示或給予想像的空間(這其中Virginia和Laura兩場的旁邊還有小孩在場)。鏡頭使用的如此節制的原因,我覺得是好萊塢曖昧不明的習性,有偽同性戀情色的操弄嫌疑。他們願意買這個有女同性戀傾向的點,但是,卻不願意在這個問題的影像上多做處理。我想既然要曖昧,何不善加應用影像的曖昧性,暗寓人物的命運:讓演員在幽暗的燈光下開始接吻,然後打背光拍她們的黑色輪廓(Silhouette),之後,鏡頭接到小孩正視觀眾的臉,再cut到Virginia溺死的河面上,一隻飛鳥掠過水面的影子;Laura那場則cut到她前往旅館的路上汽車飛馳掃過湖邊的倒影,再回到吻過後的現實(Clarissa的部分就保持原狀)。
如果對照Cunningham的原著,你更會發現電影劇本真的”縮水”甚至”竄改”許多人物同性戀的部分。舉Sally買花的例子,在小說裡先營造她買花前的經歷與心意,回到家時看到Clarissa也買了花時,她的反應是:「This is the moment with O. Henry!」(這次當然不可能買髮夾和錶鏈);而電影,卻把她變成一副不用心的情人。
電影音樂是極簡音樂大師Philip Glass配的。當時空要進行交接時,Glass的小提琴和鋼琴聲就開始像海浪一樣一波接著一波地推向另一個人物。不然,就是嘗試在人物的心境上多加詮釋(當Richie在窗口大喊著:「媽媽!媽媽!」,浪潮般的琴音也開始嘗試要讓觀眾慌張地蕩氣迴腸起來)。我真無法理解為什麼好萊塢的電影總試著用擠海綿的方法,想從觀眾的眼睛裡擠出水滴?他們總是讓我在看電影時,心智分離;淚腺感動得濕了眼框,頭腦卻直喊:「又來了!」
唉!Who I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