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1-07 17:25:10cineguru
Shooting 美國黑槍文化--Michael Moore的《科倫拜校園事件》
當一個社會發生一件重大事件時,如何讓社會大眾學習面對這件事件的教訓,以避免再次發生同樣的災禍,在台灣和美國的社會裡,我想只有像邁可 摩爾拍(Michael Morre)《科倫拜校園事件》的手法,才足夠引起社會大眾的討論乃至關心。
《科倫拜校園事件》的出發點在於探討1999年4月20日發生在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郊區的科倫拜高中,兩名學生在舉槍自盡前,造成1位師長和12位同學死亡的盲目槍殺事件的原因。家庭問題、憤怒情緒、電動玩具、好萊塢的恐怖或動作片、驚世駭俗的搖滾明星--馬力林 曼森(Marilyn Manson),專家們如此總結事件發生原因。但是片中與邁可 摩爾(本片導演兼作者)討論的人當中,似乎只有馬力林 曼森所講的是最切中發生科倫拜校園事件的問題核心:
摩爾問:「If you were to talk directly to the kids at Columbine or the people in that community, what would you say to them if they were here right now?」(若要你跟科倫拜的學生或那個社區的人講話,他們若是在場的話,你會說什麼?)
曼森答:「I wouldn't say a single word to them, I would listen to what they have to say and that's what no one did.」(我一個字也不會說,我會聽他們說想說的話,但是,卻沒人這麼做。)
如果時間可以倒轉,與其真正傾聽這兩個高中生的心聲,比起事後追究原因當然省事太多了,但是,就如曼森說的,傾聽的事沒人幹,要有,就只是在事後喧然大波揪出所謂的罪魁禍首(事實上是代罪羔羊),進行雙重道德說教性質的不負責任社會。
據說,在走進圖書館黑槍掃射師長同學前,他們兩人一早曾到附近的保齡球館打保齡球。而摩爾的《科倫拜校園事件》則是藉打保齡球做為這支紀錄片的行動象徵,進行這兩位同學用黑槍shooting「掃射」校園的之前(美國高中生的心聲)與之後(探討槍殺事件原因)的探討。邁可 摩爾在鏡頭前,舉起保齡球來,以球道代替彈道,擊球而出,將整支片子致獻給科倫拜高中兩名黑槍手--Bowling for Columbine(為科倫拜打保齡球,英文片名);在鏡頭後,摩爾則扛起他的攝影機shooting「掃攝」美國的黑槍文化的始作俑者--根據邁可 摩爾在片中的指涉:美國全國步槍協會(National Rifle Association)與美國新聞媒體。
片子一開始,摩爾竊用「美國全國步槍協會」的宣傳片資料,宣說:「The movie is presented by the National Rifle Association」(本影片由美國全國步槍協會推出),真是極盡諷刺之極。整部影片前半段,摩爾自導自演,以說服觀眾到在美國要獲得一把槍或子彈是何其容易的事。首先,摩爾到一家地方銀行開戶,原因是這家銀行招睞客戶開戶的手段:免費贈送一把槍。在片中,當摩爾拿到這把槍時,很興奮地舉起槍(象徵為科倫拜高中事件奮戰的開始),當片頭音樂(Teenage Fanclub所唱的《Take the Skinheads Bowling》)結束,在一連串美國步槍的電視廣告中,摩爾竟然將自己舉槍(像要打獵的樣子)跟「美國全國步槍協會」理事長查爾頓 赫斯頓(Charlton Heston,好萊塢電影明星)在電影裡舉槍鏡頭(打什麼不知道)以正、反拍的鏡頭互相剪接在一起。從這裡,不難預料影片最後,摩爾會有一場他跟查爾頓 赫斯頓面質「美國全國步槍協會」影響美國黑槍文化的訪問。
摩爾善用風趣趣卻諷刺的方式讓觀眾認識American Way of Life。例如:在訪談鏡頭中,在贊成私人持有槍枝以護衛惡人闖入家園的美國人面前,他挑釁問說:「Why not use Gandhi's way? He didn't have guns, and he beat the British Empire」(為什麼不用甘地的法子,他沒用槍,卻擊敗了大英帝國)。他甚至用一些統計數據資料跟其他工業先進國家比較每年所發生的槍殺事件,而之中,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美國的鄰國--加拿大的槍枝擁有率比美國大的多,可是互相射殺的機率卻少之又少。他在影片中舉的兩個例子,讓人真的覺得美國黑槍文化或害怕別人闖進家裡的荒謬可笑。一是:地理環境上與底特律相對峙的加拿大城市Windson,兩年裡只有一起兇殺案,而且,還是從對面底特律跑來的美國人跑過來幹的好事。二是:在多倫多大城裡的居民,不管人在不在家,從不鎖門的!摩爾以身作則,跑去多倫多住宅區偷開人家的門,不但真的沒有鎖門,最後離開時,摩爾不僅謝謝剛好在家的主人跟他的訪談,要走前還說:「Thank you for not shooting me」(謝謝您沒拿槍射我),還有,這支紀錄片中還用了一段South Park的動畫《Theory of Fear》,諷刺美國人自我歸因美國歷史上不斷與「外人」(其中包括紅人、黑人)發生衝突所產生的害怕理論。
至於「美國人為什麼那麼害怕?」的原因,摩爾攝影機則指向美國新聞媒體。跟台灣媒體一樣,他們也一樣「唯恐天下不亂」,無日不以戰爭、車禍、命案和槍殺事件的血腥鏡頭製造恐怖氣氛,讓全國上下害怕成一團,最後人人紛紛購置槍枝或以安裝各種防盜措施護衛家園之自立救濟行為。從這裡不難看出邁可 摩爾要跟觀眾們暗示:執權者刻意製造一種人為化的緊張氣氛以鞏固權勢,而媒體也是其中既得利益者的玩家之一。
其實,對於科倫拜校園槍擊事件為什麼會發生的原因,邁可 摩爾在片中所抓的立論觀點與調查方法:從連結當天1999年4月20日美國炮轟巴爾幹半島上的科索沃(Kosovo),牽扯到美國對外的砲彈政策(這一段慘不忍睹的歷史血腥事件回顧,從五○年代到九一一事件,背景音樂非常「超寫實」地配得竟然是路易 阿姆斯壯所唱的《What a Wonderful World》);從科倫拜高中附近就有一家軍火製造廠Lockheed切到附近超市K-Markt就賣有子彈。中間,還暫時休息一下,跑到加拿大做田野調查式的文化比較,或來段輕鬆有趣的動畫,分析一下美國人的「外人恐慌史」。老實說,以上這些觀點的建立都很薄弱,且不具說服力,根本不是一般追求事實如追求真理一樣「真實」或「直接」電影。反之,它所提出的觀點都相當主觀(特別是刻意簡化因果關係),甚至主動干涉、介入。簡單地說:這是一步充滿邁可 摩爾個人英雄色彩、紀錄他如何反抗「美國全國步槍協會」的行動紀錄片(cinema militant)。
在一個以權勢循環和利益輸送所運作的社會機制中,以俱全的理性思考觀點對抗,只有獲得沒人看懂、沒人注意的份而已,而且是螳臂擋車。而邁可 摩爾的方法雖然客觀性不足,但效果出人意料。摩爾讓自己藏在科倫拜高中兩位存活下來的學生後面企圖剔除他的眼中釘:科倫拜校園槍擊事件發生的直接因素--K-Markt裡的子彈。摩爾靠兩位存活者的護航,再利用新聞媒體愛搞醜聞的嗜好,找來幾個新聞記者到K-Markt的經銷處造勢,結果:K-Markt發言人在影片中宣佈,在九十天內,在加州收回K-Markt裡所賣的子彈。然而,影片並不是在這個勝利的時刻結束。
即使停掉整個「美國全國步槍協會」的希望渺茫,邁可 摩爾最後還是任重道遠地決定親自跟此協會理事長查爾頓 赫斯頓交手。狡詰的邁可 摩爾以自己是長年「美國全國步槍協會」會員身分而獲得了和赫斯頓的訪談機會。面對赫斯頓時,摩爾以另外一起校園盲目槍擊事件,在幼稚園裡,六歲男童舉槍殺死同齡六歲女同學的事件質問赫斯頓為什麼隔天還到達當地舉行「美國全國步槍協會」的會員大會。赫斯頓察覺摩爾來意不善,不動聲色悄然離去,結果,摩爾還叫住這位白髮老人,拿著六歲女同學的遺照跟赫斯頓說:就是這個小女孩。刻意要讓赫斯頓正視美國私人擁有槍枝不堪設想的後果之一:這張女童的遺照,年僅六歲。
* 電影其他相關資料*
《科倫拜校園事件》是法國坎城影展46年以來繼(是Alain Renais的《夜與霧》,1955嗎?)第一部以紀錄片的形式入圍參展。
2003年美國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Moore上台領獎時,責罵布希攻打伊拉克"Shame on you, Mr. Bush! Shame on you!" )。
這部片子被美國MPAA電影協會訂為「限制級」。因為影片的「暴力」內容。
Bowling for Columbine. 2002. 120 minutes
Written & Directed by Michael Moore.
Produced by Michael Moore, Kathleen Glynn, Michael Donovan, Charles Bishop, Jim Czarnecki at Alliance Atlantis/Salter Street/Dog Eat Dog.
《科倫拜校園事件》的出發點在於探討1999年4月20日發生在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郊區的科倫拜高中,兩名學生在舉槍自盡前,造成1位師長和12位同學死亡的盲目槍殺事件的原因。家庭問題、憤怒情緒、電動玩具、好萊塢的恐怖或動作片、驚世駭俗的搖滾明星--馬力林 曼森(Marilyn Manson),專家們如此總結事件發生原因。但是片中與邁可 摩爾(本片導演兼作者)討論的人當中,似乎只有馬力林 曼森所講的是最切中發生科倫拜校園事件的問題核心:
摩爾問:「If you were to talk directly to the kids at Columbine or the people in that community, what would you say to them if they were here right now?」(若要你跟科倫拜的學生或那個社區的人講話,他們若是在場的話,你會說什麼?)
曼森答:「I wouldn't say a single word to them, I would listen to what they have to say and that's what no one did.」(我一個字也不會說,我會聽他們說想說的話,但是,卻沒人這麼做。)
如果時間可以倒轉,與其真正傾聽這兩個高中生的心聲,比起事後追究原因當然省事太多了,但是,就如曼森說的,傾聽的事沒人幹,要有,就只是在事後喧然大波揪出所謂的罪魁禍首(事實上是代罪羔羊),進行雙重道德說教性質的不負責任社會。
據說,在走進圖書館黑槍掃射師長同學前,他們兩人一早曾到附近的保齡球館打保齡球。而摩爾的《科倫拜校園事件》則是藉打保齡球做為這支紀錄片的行動象徵,進行這兩位同學用黑槍shooting「掃射」校園的之前(美國高中生的心聲)與之後(探討槍殺事件原因)的探討。邁可 摩爾在鏡頭前,舉起保齡球來,以球道代替彈道,擊球而出,將整支片子致獻給科倫拜高中兩名黑槍手--Bowling for Columbine(為科倫拜打保齡球,英文片名);在鏡頭後,摩爾則扛起他的攝影機shooting「掃攝」美國的黑槍文化的始作俑者--根據邁可 摩爾在片中的指涉:美國全國步槍協會(National Rifle Association)與美國新聞媒體。
片子一開始,摩爾竊用「美國全國步槍協會」的宣傳片資料,宣說:「The movie is presented by the National Rifle Association」(本影片由美國全國步槍協會推出),真是極盡諷刺之極。整部影片前半段,摩爾自導自演,以說服觀眾到在美國要獲得一把槍或子彈是何其容易的事。首先,摩爾到一家地方銀行開戶,原因是這家銀行招睞客戶開戶的手段:免費贈送一把槍。在片中,當摩爾拿到這把槍時,很興奮地舉起槍(象徵為科倫拜高中事件奮戰的開始),當片頭音樂(Teenage Fanclub所唱的《Take the Skinheads Bowling》)結束,在一連串美國步槍的電視廣告中,摩爾竟然將自己舉槍(像要打獵的樣子)跟「美國全國步槍協會」理事長查爾頓 赫斯頓(Charlton Heston,好萊塢電影明星)在電影裡舉槍鏡頭(打什麼不知道)以正、反拍的鏡頭互相剪接在一起。從這裡,不難預料影片最後,摩爾會有一場他跟查爾頓 赫斯頓面質「美國全國步槍協會」影響美國黑槍文化的訪問。
摩爾善用風趣趣卻諷刺的方式讓觀眾認識American Way of Life。例如:在訪談鏡頭中,在贊成私人持有槍枝以護衛惡人闖入家園的美國人面前,他挑釁問說:「Why not use Gandhi's way? He didn't have guns, and he beat the British Empire」(為什麼不用甘地的法子,他沒用槍,卻擊敗了大英帝國)。他甚至用一些統計數據資料跟其他工業先進國家比較每年所發生的槍殺事件,而之中,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美國的鄰國--加拿大的槍枝擁有率比美國大的多,可是互相射殺的機率卻少之又少。他在影片中舉的兩個例子,讓人真的覺得美國黑槍文化或害怕別人闖進家裡的荒謬可笑。一是:地理環境上與底特律相對峙的加拿大城市Windson,兩年裡只有一起兇殺案,而且,還是從對面底特律跑來的美國人跑過來幹的好事。二是:在多倫多大城裡的居民,不管人在不在家,從不鎖門的!摩爾以身作則,跑去多倫多住宅區偷開人家的門,不但真的沒有鎖門,最後離開時,摩爾不僅謝謝剛好在家的主人跟他的訪談,要走前還說:「Thank you for not shooting me」(謝謝您沒拿槍射我),還有,這支紀錄片中還用了一段South Park的動畫《Theory of Fear》,諷刺美國人自我歸因美國歷史上不斷與「外人」(其中包括紅人、黑人)發生衝突所產生的害怕理論。
至於「美國人為什麼那麼害怕?」的原因,摩爾攝影機則指向美國新聞媒體。跟台灣媒體一樣,他們也一樣「唯恐天下不亂」,無日不以戰爭、車禍、命案和槍殺事件的血腥鏡頭製造恐怖氣氛,讓全國上下害怕成一團,最後人人紛紛購置槍枝或以安裝各種防盜措施護衛家園之自立救濟行為。從這裡不難看出邁可 摩爾要跟觀眾們暗示:執權者刻意製造一種人為化的緊張氣氛以鞏固權勢,而媒體也是其中既得利益者的玩家之一。
其實,對於科倫拜校園槍擊事件為什麼會發生的原因,邁可 摩爾在片中所抓的立論觀點與調查方法:從連結當天1999年4月20日美國炮轟巴爾幹半島上的科索沃(Kosovo),牽扯到美國對外的砲彈政策(這一段慘不忍睹的歷史血腥事件回顧,從五○年代到九一一事件,背景音樂非常「超寫實」地配得竟然是路易 阿姆斯壯所唱的《What a Wonderful World》);從科倫拜高中附近就有一家軍火製造廠Lockheed切到附近超市K-Markt就賣有子彈。中間,還暫時休息一下,跑到加拿大做田野調查式的文化比較,或來段輕鬆有趣的動畫,分析一下美國人的「外人恐慌史」。老實說,以上這些觀點的建立都很薄弱,且不具說服力,根本不是一般追求事實如追求真理一樣「真實」或「直接」電影。反之,它所提出的觀點都相當主觀(特別是刻意簡化因果關係),甚至主動干涉、介入。簡單地說:這是一步充滿邁可 摩爾個人英雄色彩、紀錄他如何反抗「美國全國步槍協會」的行動紀錄片(cinema militant)。
在一個以權勢循環和利益輸送所運作的社會機制中,以俱全的理性思考觀點對抗,只有獲得沒人看懂、沒人注意的份而已,而且是螳臂擋車。而邁可 摩爾的方法雖然客觀性不足,但效果出人意料。摩爾讓自己藏在科倫拜高中兩位存活下來的學生後面企圖剔除他的眼中釘:科倫拜校園槍擊事件發生的直接因素--K-Markt裡的子彈。摩爾靠兩位存活者的護航,再利用新聞媒體愛搞醜聞的嗜好,找來幾個新聞記者到K-Markt的經銷處造勢,結果:K-Markt發言人在影片中宣佈,在九十天內,在加州收回K-Markt裡所賣的子彈。然而,影片並不是在這個勝利的時刻結束。
即使停掉整個「美國全國步槍協會」的希望渺茫,邁可 摩爾最後還是任重道遠地決定親自跟此協會理事長查爾頓 赫斯頓交手。狡詰的邁可 摩爾以自己是長年「美國全國步槍協會」會員身分而獲得了和赫斯頓的訪談機會。面對赫斯頓時,摩爾以另外一起校園盲目槍擊事件,在幼稚園裡,六歲男童舉槍殺死同齡六歲女同學的事件質問赫斯頓為什麼隔天還到達當地舉行「美國全國步槍協會」的會員大會。赫斯頓察覺摩爾來意不善,不動聲色悄然離去,結果,摩爾還叫住這位白髮老人,拿著六歲女同學的遺照跟赫斯頓說:就是這個小女孩。刻意要讓赫斯頓正視美國私人擁有槍枝不堪設想的後果之一:這張女童的遺照,年僅六歲。
* 電影其他相關資料*
《科倫拜校園事件》是法國坎城影展46年以來繼(是Alain Renais的《夜與霧》,1955嗎?)第一部以紀錄片的形式入圍參展。
2003年美國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Moore上台領獎時,責罵布希攻打伊拉克"Shame on you, Mr. Bush! Shame on you!" )。
這部片子被美國MPAA電影協會訂為「限制級」。因為影片的「暴力」內容。
Bowling for Columbine. 2002. 120 minutes
Written & Directed by Michael Moore.
Produced by Michael Moore, Kathleen Glynn, Michael Donovan, Charles Bishop, Jim Czarnecki at Alliance Atlantis/Salter Street/Dog Eat D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