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07 15:18:50全球華人OG團隊

美洲及加勒比海產區巡禮



美洲及加勒比海產區巡禮

1、墨西哥 

  世界上第四大咖啡生產地——墨西哥,年產咖啡約500萬袋。其大部分咖啡是由近10萬戶的小耕農生產的,曾經操縱咖啡業的大莊園已不多見了。墨西哥咖啡每公頃產量為630公斤左右,口味幼滑而芳香。

  墨西哥最好的咖啡產地是該國南部的恰帕斯(Chiapas),這裡種植的咖啡品種包括塔潘楚拉(Tapanchula)和維斯特拉(Huixtla)。瓦哈卡地區也出產上等咖啡豆,靠自然條件生長的普盧馬科伊斯特派克(Pluma Coixtepec)咖啡豆是其中極品。瓦哈卡地區還出產阿爾圖拉奧裡薩巴(Altura Orizaba)咖啡和阿爾圖拉瓦圖斯科(AlturaHuatusco)咖啡。阿爾圖拉科阿塔派克地區出產韋拉克魯斯(Veracruz)咖啡。墨西哥最好的巨型咖啡豆是利基丹巴爾(Liquidambar MS)咖啡豆。

 

2、牙買加

  藍山咖啡無疑是品質最好的咖啡之一。這種咖啡喝起來要比看上去昂貴,要想品嘗到它最好的風味,所放入的咖啡豆必須比飲用其它咖啡時多,否則風味就會有所欠缺。這樣就要比其他咖啡多加10%-15%的咖啡豆。

  真正的藍山咖啡是由當地最好的生咖啡豆製成的,這正是品嘗家的樂趣所在。它的風味濃郁、均衡、富有水果味和酸味,能滿足人們的各種需要。除此之外,優質新鮮的藍山咖啡風味持久,就像飲酒人所說的那樣回味無窮。

  真正的藍山咖啡是世界上種植條件最優越的咖啡之一,牙買加的天氣、地質結構和地勢共同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理想場所。橫貫牙買加的山脊一直延伸至小島東部,藍山山脈高達2100米以上。天氣涼爽、多霧、降雨頻繁,使得這方富饒的土地雨水調和。在這裡人們使用混合種植法種植咖啡樹,使之在梯田裡與香蕉樹和鱷梨樹相依相傍。

  一些小莊園也種植藍山咖啡,如瓦倫福德莊園(Wallenford Estate)、銀山莊園(Silver Hill Estate)和馬丁內斯的亞特蘭大莊園(AtlantaEstate)等。即使是這個地區最大的莊園主,按國際標準來算,也屬於小規模種植,其中許多莊園主是小土地擁有者,他們的家族已經在這塊土地上勞作了兩個世紀。牙買加的咖啡業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比如颶風的影響、勞作費用的增加和梯田難於進行機械化作業等。許多小莊園和農場很難進行合理化種植。

現在,收穫後的藍山咖啡90%為日本人所購買。由於世界其它地方只能獲得藍山咖啡產量的10%,因此不管價格高低,藍山咖啡總是供不應求。

  牙買加政府過去總是堅持說:“所有藍山咖啡都在牙買加烘烤,以保證品質不變。”事實上,烘烤是一項精美的藝術,做好這項工作需要經驗、訓練和昂貴的設備。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咖啡豆應在烘烤後即刻獲得並飲用。咖啡在牙買加烘烤不可能滿足這一要求。現在,牙買加的生咖啡豆已經可以出口。

 

 

3、哥斯大黎加 

 

  哥斯大黎加的塔拉蘇是世界上主要的咖啡產地之一,所產咖啡風味顆粒飽滿、酸度理想、清淡純正、香氣怡人。哥斯大黎加的火山土壤十分肥沃,而且排水性好,是中美洲第一個因商業價值而種植咖啡和香蕉的國家。咖啡和香蕉是該國的主要出口商品。

  優質的哥斯大黎加咖啡被稱為“特硬豆”,此種咖啡可以在海拔1500米以上生長。海拔越高咖啡豆越好,這不僅是因為較高海拔能增加咖啡豆的酸度從而增加風味,而且也由於較高海拔處的夜晚溫度低,可使樹木生長緩慢,從而使咖啡豆的風味更濃郁。另外,由於高海拔的落差造成充足的降雨量,對咖啡樹的生長也十分有利。然而,雖然在海拔較高的地帶種植咖啡有諸多優點,但必須考慮到因此而增加的額外運輸費用,這很可能使生產咖啡變得無利可圖。哥斯大黎加的咖啡業已採用新技術來增加效率,其中包括使用“電眼”來選豆並識別出尺寸不規則的咖啡豆。

  值得提及的其它咖啡還有:胡安維那斯(Juan Vinas PR)、圖爾農(H Tournon)、危德米爾(Windmill SHB)、蒙迪貝洛(Monte Bello)和聖羅莎(Santa Rosa)。上等咖啡一般生長在埃雷迪亞和中部峽谷。另一種引人注目的咖啡是薩奇(Carchi)咖啡(薩奇正是代表哥斯大黎加“咖啡之路”的5個城鎮之一),它生長在離聖何賽53公里遠的波阿斯火山(Poas Volcano)的山坡上。

  在出口的咖啡中,那些被認為品質不合格的產品用藍色植物染料著色後,再轉回國內銷售。在國內消費的咖啡(染成藍色的或未被染色的)大約占總產量的10%,當地人均咖啡消費是義大利或美國的兩倍。

 

 

4、古巴 

 

  古巴人喝咖啡文化是法國移民帶入的,早期咖啡在古巴上流社會就已經盛行了,目前古巴咖啡豆大多被日本及法國市場所收購,尤其是日本。古巴咖啡分為9個等級,Crystal mountain是最高級的。甘甜爽口,香氣直抵鼻腔,酸質細膩,口感圓潤,粘度佳。古巴藍山是一種帶有加勒比海風情的咖啡,有香、甜細膩氣味,其豆子頗為大顆,看起來賣相相當好,味道有些類似牙買加藍山,香味充分,質感中等,酸味不強,算是特色十分均勻的豆子,純品優質的古巴藍山,其香氣甜味、酸味、苦味平衡,口感甘甜,柔潤順口,略帶酸味,為咖啡中之極品,媲美牙買加藍山。

  古巴出口的生豆,按不同的等級有不同的價格,第一優先的買主是日本、法國,然後是義大利、西班牙、德國、加拿大、瑞士和荷蘭。假如不受政治氣候的影響,毫無疑問古巴將成為美國和日本的咖啡重要供應地。 

 

5、瓜地馬拉 

 

  瓜地馬拉咖啡曾享有世界上品質最佳咖啡的聲望,這裡的特硬咖啡豆顆粒飽滿,美味均衡,用其調製的咖啡純正濃郁。

在這裡,馬德雷(Sierra Madre)火山的山坡為種植上等的咖啡豆提供了理想的條件,高海拔地帶生長的咖啡生機盎然。與其它種類的咖啡相比,品評家更喜歡這種具有香料味道的混合風味咖啡。此地的特硬咖啡豆更是難得一見的好咖啡,它顆粒飽滿、味美可口、酸度均衡。另外,其巨型咖啡豆也使瓜地馬拉倍受關注。

  安提瓜島是咖啡的著名產地。安提瓜島的咖啡產于卡馬那莊園(HaciendaCarmona),該處品質最佳的咖啡是愛爾普卡(EL Pulcal),它不僅品質好,而且比瓜地馬拉的其它咖啡味道更濃郁、口感更豐富、煙草味更重。每隔30年左右,安提瓜島附近地區就要遭受一次火山爆發的侵襲,這給本來就富饒的土地提供了更多的氮,而且充足的降雨和陽光使這個地方更適於種植咖啡。

  其它的咖啡產地還有:聖馬科(San Marco)、奧連特-科萬(Oriente & Coban)、帕爾卡(Palcya)、馬塔克斯昆特拉(Mataquescuintia)和位於薩卡帕的拉曼(La Uman)等。

 

 

6、波多黎各 

 

  1736年,咖啡樹就從馬提尼克引入波多黎各。今天,波多黎各的美食咖啡已出口到美國、法國和日本。該國咖啡一般都精心種植,味純、芳香、顆粒重,其中極品更居於世界名牌之列。最上乘的咖啡是堯科特選(Yauco Select),“Select”即“挑選”之意。大拉雷斯堯科咖啡(Grand Lares Yauco)出產於該島的西南部,拉雷斯咖啡出產於中南部。堯科特選是令人著迷的咖啡,它風味俱全,無苦味,富含營養,果味濃郁,值得品味。

 

  堯科特選咖啡僅在該島國西南部的三個農場種植,其口味芳香濃烈,飲後回味悠長。這種咖啡售價很高,香味可與世上其它任何咖啡品種相媲美。在堯科地區,該咖啡歸當地的種植園主擁有並經營。這裡的山區氣候溫和,植物有較長的成熟期(從10月到次年2月),土質為優質粘土。這裡種植一些老品種的阿拉伯咖啡豆,儘管產量較其它品種低,但普遍優質。這裡的人們一直採用一種保護生態、精耕細作的種植方法,只使用一些低毒的化肥和化學藥劑,並採取混合作物種植措施,從而使土壤更加肥沃。到了採摘咖啡豆的時候,人們在咖啡樹間來回穿行,只採摘完全成熟的咖啡豆,然後還要將它們放入滾筒式裝置中洗上48小時。

堯科特選咖啡豆在運售之前一直是帶殼保存的,直到訂貨發運時才將外皮去掉,以確保咖啡的最佳新鮮度。 

7、多明尼加共和國 

 

  18世紀早期,咖啡開始在多明尼加共和國種植,最好的生產地是西南部的巴拉奧納地區,但是洪卡力托和奧科亞也出產一種上等的咖啡——聖多明哥(Santo Domingo)咖啡,其特點是清新淡雅、顆粒飽滿、酸度極佳、香味怡人,所以物有所值。與海地生產的咖啡不同,多明尼加共和國種植的咖啡大多數都被洗過,這也是高品質的象徵。 

8、薩爾瓦多 

 

  薩爾瓦多是中美洲的小國之一,人口十分密集。其咖啡的風味特色是均衡度極好。今天,這種咖啡占全國出口量的40%。質地最優的咖啡在13月後35%的特硬豆出口德國。 

  薩爾瓦多的咖啡是中美洲的特產,該地咖啡體輕、芳香、純正、略酸。與瓜地馬拉和哥斯大黎加一樣,薩爾瓦多的咖啡依據海拔高度進行等級劃分,海拔越高,咖啡越好。最好的品牌是匹普(Pipil),這是阿茲別克——瑪雅人對咖啡的稱呼,它已經取得了美國有機物證明學會(OrganicCertified Institute of America)的認可。另一種稀有的咖啡是派克馬拉(Pacamara)咖啡,它是帕卡斯(Pacas)咖啡和馬拉戈日皮(Maragogype)咖啡的雜交品種。該咖啡的最佳產地位於薩爾瓦多西部,同與瓜地馬拉邊界相近的聖安娜相鄰。派克馬拉咖啡顆粒飽滿,香味不太濃。

 

上一篇:咖啡進入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