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06 11:04:57Nancy

萬象巴黎(下)

★艾菲爾鐵塔 ( Tour Eiffel )

地鐵站:Champs de Mars Tour Eiffel ( RER C )或Bir Hakeim ( L6 )

開放時間:09:30-23:00。

艾菲爾鐵塔是1889年為了慶祝法國革命100週年的萬國博覽會而建的,艾菲爾塔高320公尺,7000噸重,總共用了2百50萬個鋼釘、三百個工人,歷時二年建造完成,可以防範強風吹襲的對稱鋼筋設計,兼具實用及美感考量。在1930年紐約帝國大廈落成之前, 是世界最高的建築物。這樣一個新式的造形在當時的巴黎社會並沒有立刻被接受,甚至遭到許多保守的各界人士反對,因此這個龐然大物設立地點也一波三折的無法確定,最後左岸的人接受了它,事後也證明了左岸人的獨具慧眼。登上艾菲爾鐵塔頂,可以搭乘電梯,依不同樓層收費,每一層樓所看到的巴黎景色別有差異,到達最頂層時你最能領略巴黎的浪漫及炫麗。建議是在黃昏時, 此時你可以看到巴黎白日及夜晚兩種不同的風情。若你想要節省旅遊預算,也可以用爬1652階樓梯到達塔頂,此時你所感受的巴黎可能又是不同風貌!

欣賞艾菲爾鐵塔的最佳地點塞納河右岸的夏佑宮( Palais de Chaillot ) 前廣場,在這裡你可以看到一大片綠地及噴泉,在假日時,人群三三兩兩漫步其中,悠閒輕鬆的步調,讓你完完全沈浸在巴黎自由開放的氣息中。

   

 

★龐畢度文化藝術中心 ( George Pompidon Center )

地鐵站:Rambeteau ( L11 )

開放時間:周二休館,平日11:00-21:00。

龐畢度是一個非常現代、寬敞明亮的展覽館,這裡主要展覽的都是20世紀的現代藝術品。龐畢度藝術中心的建築設計非常的獨特,1969年法國總統喬治龐畢度 ( Georges Pompidou ) 想要蓋一座全世界最大的當代藝術中心,而請世界各地的著名建築師參加競圖,最後韓佐畢亞諾 ( Renzo Poano ) 與理察羅傑斯 ( Richard Rogers ) 聯合的設計企劃由681件建築設計中脫穎而出,於是在1972年動工興建,而於1977年元月完工後開放。整個建築結構中的管線及鋼架一如反常的外露在建築物外,一眼望去會以為這個建築尚未完工,複雜的管線及鋼架有如科幻世界的龐然大物,非常的搶眼。配合著龐畢度文化藝術中心的未來感,在藝術中心前的廣場也同樣的以立體、彩色的誇張雕塑及噴水池裝飾,而且常會有一些造型大膽、創意十足的街頭藝人在此表演,來到這裡可以考驗你的現代品味,如果你完全不能接受這裡的誇張及表演,恐怕就得貼上一個〝老古板〞的標籤。

★盧森堡公園 ( Palais et Jardin du Luxembourg )

地鐵站:Luxembourg ( RER B )

開放時間:07:30-21:30。

花園內的宮殿為十七世紀初,王妃瑪麗麥第奇在亨利四世死後,以她義大利的故鄉皮第宮為模式而建,現在則作為法國議會的上議院。宮殿旁有盧森堡宮美術館 ( Musee du Luxembourg ),免費開放參觀。

★塞納河遊船 ( Seine Cruise )

 

巴黎市內建有三十七座橋樑橫跨塞納河上,仿如一道道彩虹,為巴黎添上美麗的色調。要飽覽河道的旖旎風光,最好是乘坐觀光船,這時候可以悠閒欣賞到巴黎的醉人景色,穿過一座又一座富有特色的大橋,無論是石建的,鋼造的,或磚砌的,建築各具風格,短短個半小時的航程,可沿河觀賞十道橋樑。當觀光船越過河上兩個小島-西堤島及聖路易島時,可能遊客並不會察覺到它們是島嶼,而事實上,它們亦不是隔絕的沙洲,因為島上建有十二座橋連結兩岸地區,人們可以自由穿越兩島,同時島剛好在巴黎的中心點,更像是接連的心臟地帶,遠看時,只見一整片建築群覆蓋著陸地,已分不清島嶼與兩岸的狹窄水道。巴黎人熱情奔放又浪漫,你在船上看著沿岸的河濱步道就可以知道,不論何時,總可以看到對對情侶,手牽著手在散步、或是互相依偎的坐在河岸邊,時而親密的法式熱吻,或是密不可分的擁抱在一起,看了真的讓人感受到〝只羨鴛鴦不羨仙〞的心情。建議搭船時間是黃昏後,你可以近距離的看見每一個景點夜晚點上燈後的美麗夜景。 

 

 
 

5大風情橋

 

2000年前,羅馬人來到巴黎建立城鎮,把塞納河兩岸發展成城市,人多了,得靠橋來往兩岸,當時的橋上甚至還曾建有房子。因此塞納河在巴黎境內13公里的長度中,一共有38座大橋以及3座小橋橫跨兩岸河上,仿如一道道彩虹般,為塞納河添上色調。

 

㊣露天宮殿,古樸優雅 ── 畢哈肯(Bir-Hakeim)橋
乘地鐵(Metro)6號線到畢哈肯(Bir-Hakeim)橋下,一這座雙層鐵橋,上層走電車、下層走汽車和行人,它的美已超越了一座橋,宛如一座露天宮殿,這也難怪,因為它是艾菲爾先生的另一作品。畢哈肯橋(Bir-Hakeim),長257公尺、寬25公尺,畢哈肯原本是利比亞的地名,也就是說這橋是用來紀念二次大戰期間,1942年時利比亞戰場的勝利。橋上有一座迷你凱旋門,拾階而下,就到了天鵝堤道,還有半圓的座椅、花壇和雕像,為橋帶來一股閒情。鐵製雕像中的騎士張開雙臂,一手執劍,馬匹呈躍起狀,氣勢逼人。而下層雕飾的圓拱花崗岩長廊,配以天花板垂吊的古典吊燈,古樸中見優雅,有如宮殿一隅。

 

㊣黛妃生命終點 ── 愛瑪橋(Pont de L'Alma)
愛瑪橋(Pont de L'Alma)建於1854年,因克里米亞戰爭勝利而得名。經由愛瑪橋,可連接到喬治五世大道、香榭麗舍大道直到凱旋門。這座橋曾經因為太老舊而重建,於1972年復修完成。橋的北端有座銅製金漆的自由火炬,是美國送給法國的禮物,紀念二次大戰抗敵運動,也感謝法國贈送紐約自由女神雕像。愛瑪橋近年來之所以更加出名,是因為1997年8月31日,英國王妃黛安娜就在這裡走到生命終點。多情的法國人,每逢黛安娜的忌日,便會向自由火炬獻花致哀。

 

㊣戀人專屬,浪漫滿點 ── 新橋(Pont Neuf)
雖然名為新橋(Pont Neuf),但它其實是建於17世紀的古橋了。從前法國人習慣在橋上兩旁蓋滿房子,常因負重太過而倒塌,新橋則是第1座不蓋房子的橋,特別寬,可以在橋上辦露天舞會、演露天歌劇、開畫展,成為一個展示18、19世紀巴黎繁盛的大舞台!巴黎人極愛這座橋,橋的兩側有385尊表情不一的力士頭部浮雕,栩栩如生,據說他們都是亨利四世的朋友和大臣。橋兩邊都有面向河的半拱形露台座椅,白天有人作畫閒坐;夜間,戀人乘著夜風喁喁細語,甚是浪漫。

 

㊣金碧輝煌,璀璨火鑽 ── 亞歷山大三世橋(Pont Alexandre III)
為紀念1893年俄法結盟而建、以俄國沙皇之名為橋名的亞歷山大三世橋(Pont Alexandre III),於1900年正式搭建而成。這座大橋可說是全世界最美的橋,更是塞納河上最閃爍燦爛的火鑽!走在橋上,除了欣賞塞納河的兩岸風光,就連橋的本身,都是可以駐足細賞的藝術品。因為這座107公尺長、140公尺寬的亞歷山大三世橋,橋上的雕飾,完全仿造自聖彼得堡的三一橋(Trintiy Bridge),橋上不但有4根高達17公尺的巨大石柱,每根石柱上還各有4匹鍍上了金漆、金光閃閃的銅雕飛馬和騎師,精雕細琢得如同是美術館中的收藏品一般。

 

㊣野餐閒逛,簡單悠閒 ── 藝術橋(Pont des Arts)
藝術橋(Pont des Arts)是一座沒有車馬喧嘩的行人步行橋,建於拿破崙時代(約1801至1803年),算是法國第一座鐵橋,由於毗鄰鼎鼎有名的藝術之宮──羅浮宮,因而將橋起名為「藝術橋」。巴黎市中心內的行人專用橋不多,因此這座古意盎然的鐵橋很自然便成為巴黎人的熱門休閒場所,他們或坐或臥、玩著橋牌、彈彈吉他,失意的人就坐在橋邊吞雲吐霧……。夏季巴黎的日照時間較長,8點半左右才日落,剛好正是晚餐時間,鋪上一塊格子布,放好了蔬果、沙拉及三明治,開瓶紅酒,一邊野餐,一邊欣賞橋下塞納河金光迷人的日落景致,最寫意不過!

 

  

  

 

  

 
 
 
 

★巴黎塞納河右岸

 

電影「艾蜜莉的異想世界」的風行,讓許多外國人看到巴黎「不常見」的風景。這些風景通常不屬於觀光客的勢力範圍,卻與巴黎當地居民息息相關。許多人認為河南面的左岸,因為是幾世紀以來學術和人文鼎盛所在地,洋溢著一股令人仰慕的濃厚文化藝術氣息,使得和左岸成為近兩世紀以來全世界旅客朝聖地。然而巴黎最迷人的地方,卻是在她無時無刻所感受到的城市氛圍,一種經過歷史淬煉而與日常生活交融的情境。於是,摒棄人聲鼎沸的左岸,這一次從聖馬丁運河展開河右岸旅程。

 

 ㊣ 聖馬丁運河(Canal St Matin)
一出史達林格哈 (Stalingrad)地鐵站,目光很容易就被前方那棟圓頂建築給吸引,這扇舊時的葉維特城門(Barriere de la Villette),除了是巴黎少數保留至今的18世紀通行稅徵收處外,更是欣賞連接聖馬丁運河(Canal St Matin)北方的葉維特水道大池(Bassin de la Villette)和烏克運河(Canal Ourcq)最佳的位置。往尚裘黑(Jean-Jaures)大道走去,左邊出現第一道水閘。聖馬丁運河屬於塞納河的支流,因為與主流水位相差26公尺,所以沿途利用9個水閘來調整水位。這裡的景色和高級住宅區有所不同,聚集著記錄19世紀工業社會興起的工廠、住家、酒館和咖啡廳,但運河上橫跨著一座座可愛的鑄鐵拱橋和成蔭的河岸小公園,反而有種遺世獨立的懷舊情調。

 

 ㊣ 藝術拱橋(Viaduc des Arts)
離開聖馬丁運河,繼續前往巴士底(Bastille)附近的多梅斯尼爾大道(Av. Daumesnil)。這條由里昂車站附近開始往東邊的凡仙森林(Bois de Vincennes)延伸的大道上,有一道由紅磚堆砌成的搶眼拱橋建築,橋下透明櫥窗陳列著五花八門的商品,手工洋娃娃、銅銀器工作室、小提琴修復…等,聚集著一間間傳統工作室和現代藝廊,難怪會有著如此美麗的名字「藝術拱橋」(Viaduc des Arts),但我卻覺得「夢想拱橋」也許更為貼切,因為從他們炯炯有神的眼睛裡,似乎訴說著每個人心裡懷抱動人夢想。拱橋上方的「綠蔭步道」(Promenade Plantee)是一片都市綠洲,原先只是廢棄的空中鐵道,經過整理,卻成了種滿樹木花朵的空中花園,幾乎讓人忘了身處熱鬧的巴黎市街。

 

 ㊣西堤岸(Quai de Bercy)酒莊
法國人善於改造城市的功力令人不得不佩服,緊鄰巴黎東邊、塞納河右岸的貝西公園(Parc de Bercy),也是其中非常好的例子。因為優越的地理位置利於當時的船運,貝西堤岸(Quai de Bercy)成為各類酒品的批發市場,不過隨著運輸交通的發達,使得此地逐漸沒落,到了70年代甚至成了廢棄的葡萄酒莊。直到1994年經過重整,才成為今日樣貌。公園主要分為3個部分,由西往東走會先經過一片種滿椴樹的綠色草皮,樹下散置的座位似乎宣告著巴黎人喜歡在戶外閱讀的習慣。接著走進一座羅曼蒂克的庭園,許多條大大小小的水道和運河包圍著幾座小島,其中有一棟由兩間白色房子組成的「湖屋」(Maison du Lac),入口彷若紅色的樹幹包圍著,和湖水倒映出異常動人的畫面。公園內樹木濃密,靜謐的讓人直覺在這裡的世界沒有時間。

 

  

 

 

 

  


 

 


 

*** 旅 遊 諮 詢 ***

 

◎巴黎旅遊服務中心 ( Breau d'Accueil Central ): 27, av. dis Champs-Elysees, 8eme。

◎北站旅遊服務中心 ( Breau Gare du Nord ):18, rue de Dunkerque, 10eme。 

 

 

*** 住 宿 資 料 ***

Village Hostel    ( Arrival : 7月14日;Departure : 7月19日;共5晚 )

地址: 20 rue d’Orsel – 75018 -- Paris           

 

更多的照片在這裡喲 : http://photo.pchome.com.tw/chynmiss 



本文已同步發佈到「國外旅遊」

上一篇:偉哉聖米榭爾山

下一篇:萬象巴黎(上)

威爾剛 2019-12-25 12:35:12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