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04 15:27:09Hansen
非洲神秘可怕殺人湖 2
這讓克寧和伊萬斯非常吃驚,於是他們又重復測量了多次,結果卻一樣。接著,他們又在湖水中尋找硫化物和氯化物,這兩者都是火山噴發中的常見產物。可是,測量結果讓他們又一次感到迷惑——儘管許多倖存者都報告說自己聞到了臭雞蛋或火藥氣味(硫化物的典型氣味),湖水中的硫化物和氯化物含量卻極低。
至此,可以斷言肇事元兇不是火山。那麼,兇手究竟是誰呢?還有什麼情況能同時造成怪異氣味和燒傷呢?尼歐斯湖底部到底隱藏著什麼惡魔呢?誰也沒有想到,有關兇手的第一條重要線索,將來自於另一個殺人湖——前面提到的莫羅溫湖。當時,早已回到美國的西古森教授仍在分析自己取回的莫羅溫湖水樣,目的是想確定其中的二氧化碳究竟來自何處。根據產生地的不同,氣體也有自己獨特的“指紋”(化學組成),比如植物產生的碳就與高山產生的碳不同。經過“指紋”對比,西古森發現莫羅溫湖底水中的二氧化碳與地面下很深處的二氧化碳完全一樣。
這表明,莫羅溫湖底水中高濃度的二氧化碳並非來自火山,而是來自地面下很深處,是地面下很深處的二氧化碳透過地殼中的岩石裂縫逃逸至湖水中的。由此,西古森提出了自己對莫羅溫湖悲劇的解釋:莫羅溫湖就像巨大的一瓶高壓汽水,由於深層湖水中的壓強與壓力極大,從地殼岩石裂縫中逸出的二氧化碳被高壓溶解在湖水中,一旦高壓被打破,極為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就會像脫ÿÿ之馬一樣噴涌出湖面,從而釀成大災。
西古森的理論是如此新奇,一經提出就在科學界引起極大的爭議。畢竟,湖水能淹死人,可有誰見過爆炸的湖呢?儘管將信將疑,克寧和伊萬斯還是決定在尼歐斯湖測試一下西古森的理論。果然不出所料,尼歐斯湖底層水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可是,另一個謎題接踵而來:如此大量的二氧化碳是怎樣進入湖底的呢?正在這時,克寧和伊萬斯從當地人那裏聽到了魔泉殺死青蛙、鳥類等動物的奇異故事。當地人說,不管是哪種小動物,只要一靠近魔泉,就立刻會倒地而死,就像在尼歐斯湖大慘劇中死亡的人畜一樣。
克寧和伊萬斯來到魔泉,見泉水中有許多氣泡,經測試果然為二氧化碳。他們立即想到:要是尼歐斯湖底也有這樣一處魔泉,只需100年時間,湖水中的二氧化碳就足以造成大慘劇。於是,他們將尼歐斯湖深層水樣與魔泉水樣進行比較,結果發現二者完全一致。由此可以斷定,尼歐斯湖底一定存在至少一個這樣的魔泉,一直在源源不斷地向湖中注入二氧化碳。
隨著湖底水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越來越高,尼歐斯湖就成為一枚巨大的定時炸彈,只等某個事件來將它引爆。是什麼事件呢?觀察尼歐斯湖周圍的懸崖,明顯可見其中有些岩石已脫落。進一步調查表明,大災難發生之前曾發生山體滑坡,大量岩石因此墜入湖中,加之尼歐斯湖坡度很陡,於是岩石就打破了湖底的壓力平衡,災難由此引發。
由此,科學家便重建了尼歐斯湖大悲劇之夜的場景。很快就要到晚上9點時,村民們便準備睡覺,或已經上了床。因為次日要趕集,所以尼歐斯湖周圍的村莊裏都住滿了人。他們完全沒有料到的是,災難馬上就要降臨。在尼歐斯湖的遙遠一角,山體滑坡導致大量岩石直入湖底,湖底的平衡因此被打破,大量受壓於湖底的二氧化碳“趁亂越獄”,疾衝上來,並在水面附近形成大量氣泡。最後,一團濃密的白色氣雲以每小時100公里的速度,沿著出水口向湖邊的村莊傾壓而來。
人們還來不及叫喊,就被窒息而死。在尼歐斯村,僅有6人躲過此劫。接著,致命的氣體又竄到周邊村莊,最終造成1800人殞命。這還僅僅是人的災難。與此同時,爆炸的湖水還形成巨大的水龍柱,殺死湖中所有的魚,並翻過部分湖邊高崖。一些幸者聽到了這聲爆炸,並將它誤為火山爆發。高達25米的巨浪沖刷岩石,並將岩石上的植物被帶入湖中。至此,災難方告結束。
不過,還有兩大謎題未得回答:神秘的臭味從何而來?受害者身體表面的燒傷和水泡又是怎麼回事?對於前者,現在公認的觀點是極高濃度的二氧化碳能使人產生幻覺,其中就包括聞到臭雞蛋或火藥味。而對於後者,參與調查的英國醫生彼得·巴斯特經過仔細調查發現,它們並不像一般的燒傷,但確實是明顯的潰瘍和水泡。
問題是,二氧化碳怎麼可能“燒”人呢?巴斯特立即聯想到了另一種與二氧化碳極為相似,但能讓人體產生水泡、比二氧化碳更致命的氣體——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讓人昏迷,並使皮膚中的體液迴圈減少,從而使人體表面產生水泡。他進一步想到:二氧化碳是否也能產生這種後果呢?經過與倖存者交談,他確信二氧化碳與空氣混合後會產生麻醉劑的效果,致入昏睡。昏睡太久而不翻身,也會造成皮膚中的體液迴圈減少,氧供應不足,最終出現水泡性潰瘍反應。由此可以斷定,尼歐斯湖悲劇遇難者身上的“燒傷”其實是高壓水泡,而不是真正的燒傷。至此,尼歐斯湖悲劇終於真相大白。但是,如何才能阻止悲劇再度發生呢?
潛在的危機
要想避免悲劇重演,有一個辦法就是“放氣”——將湖底的二氧化碳吸出湖面,逐步釋放掉,從而避免二氧化碳在湖底聚積,以此消除隱患。這一方法的原理很簡單,和把吸管插入汽水瓶中差不多,只不過所需的排氣管是高科技的。在經過多年試驗之後,2001年1月,一組法國和喀麥隆科學家將一根排氣管插入了尼歐斯湖底。一打開管頂封口,氣壓就逼水柱衝向空中,高達50米。
不過,單靠一根排氣管,要想徹底消除隱患,起碼需要15年時間。所以,科學家們目前正向全球各發達國家請求援助,希望能多裝幾根耗資不菲的排氣管,以便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消除這枚“定時炸彈”。雖然現在隱患尚未消除,但總算找到了制服“惡魔”的辦法,所以尼歐斯湖岸的村民們也算是吃了一顆定心丸,並開始重返家園。
然而,尼歐斯湖並非是惟一的“炸彈湖”,甚至也不算是一枚“大型炸彈”。真正的“重磅炸彈”是盧旺達的基烏湖,它也是非洲最大和最深的湖之一,比尼歐斯湖大2000倍,生活在湖岸的人口也要多得多。更讓人擔憂的是,那裏的人們根本不相信自己正生活在“巨型炸彈”的陰影中,每天照樣在湖邊溫泉中洗泡泡浴。他們同樣不相信或者說不在乎的是,這些有趣的泡泡正是可能要他們命的二氧化碳。這些天然的澡堂溫泉,正在把基烏湖“訓練”成一個可怕的“殺手”。
除了二氧化碳之外,基烏湖還“盛產”另一種致命氣體——更具有爆炸性的甲烷。從20世紀80年代起,當地一家啤酒廠一直在從湖中抽取甲烷以釀酒,當局也急於從更大規模上開發基烏湖中的甲烷。直到最近,盧旺達人都認為這樣的開發是一件大好事,因為他們能藉此得到廉價的電力。但科學家們卻擔心,基烏湖一旦爆發,不僅將釋放致命的二氧化碳,而且可能引起甲烷爆炸。雖然基烏湖底目前的二氧化碳濃度比尼歐斯湖底低,也就是說看來基烏湖是安全的,但有證據表明,基烏湖過去曾爆發過多次。
大約30年前,美國華特盧大學的勞伯·海基教授曾前往基烏湖提取湖底的沉積物樣本,由此他可以看出基烏湖在過去成千上萬年裏的歷史狀況。當海基把樣本帶回實驗室分析後,發現其中有至少5個相同的神秘暗色層,而以前他從未見過這樣的暗色層。對其中一個形成於5000年前的暗色層進行的進一步觀察表明,當時湖中的所有動物皆消失無蹤,而大量陸地植被卻被衝入湖中。
更深入的觀察發現,同樣的過程幾乎每1000年便重復一次。海基當時對此感到迷惑不解,直到尼歐斯慘劇發生,他才豁然開朗:尼歐斯湖慘劇的特徵——所有魚類被殺、大浪將岸上植物捲入湖中——不也正是基烏湖沉積物暗層的共同特徵嗎?由此看來,尼歐斯湖慘劇已在基烏湖歷史上演出了許多次。
沒有人知道是什麼因素引發了基烏湖歷史上的大爆發,但2002年1月的火山爆發卻提示了基烏湖爆發的一個誘因。這次火山爆發所產生的熔漿,幾乎淹沒了一個非洲城市的一半。回到美國之後,克寧和伊萬斯開始研究來自盧旺達的照片。他們注意到,帶有巨大能量的熔漿已流向基烏湖,流了三天之後才止步,好在尚未到達湖底。看上去危險已經過去,其實則不然。火山爆發只是一個警報,表明整個地區已開始失去穩定。
基烏湖座落在一個大裂谷的頂端,而大裂谷正在被撕得更分開。火山爆發之後,內部形成了一個大裂縫,它就像一條通道,讓熾熱的岩漿流入湖底的地面下。也就是說,危險將不會來自上方,而是會來自湖底的地面下。裂谷被分得更開之後,火山裂縫會越來越移向湖底,因此岩漿中的熱量不僅會將二氧化碳殺手送出湖面,而且可能點燃甲烷氣體,在湖面上引起真正的大爆炸,最終造成200萬人無一倖存。
要避免如此可怕的後果,最安全的辦法也是“放氣”。但要將基烏湖放氣,遠比尼歐斯湖困難,原因很簡單——基烏湖太大、太深,所需的排氣管及其附屬裝置也要多得多。只有得到足夠的國際援助,盧旺達人民才可能安然無憂。
至此,可以斷言肇事元兇不是火山。那麼,兇手究竟是誰呢?還有什麼情況能同時造成怪異氣味和燒傷呢?尼歐斯湖底部到底隱藏著什麼惡魔呢?誰也沒有想到,有關兇手的第一條重要線索,將來自於另一個殺人湖——前面提到的莫羅溫湖。當時,早已回到美國的西古森教授仍在分析自己取回的莫羅溫湖水樣,目的是想確定其中的二氧化碳究竟來自何處。根據產生地的不同,氣體也有自己獨特的“指紋”(化學組成),比如植物產生的碳就與高山產生的碳不同。經過“指紋”對比,西古森發現莫羅溫湖底水中的二氧化碳與地面下很深處的二氧化碳完全一樣。
這表明,莫羅溫湖底水中高濃度的二氧化碳並非來自火山,而是來自地面下很深處,是地面下很深處的二氧化碳透過地殼中的岩石裂縫逃逸至湖水中的。由此,西古森提出了自己對莫羅溫湖悲劇的解釋:莫羅溫湖就像巨大的一瓶高壓汽水,由於深層湖水中的壓強與壓力極大,從地殼岩石裂縫中逸出的二氧化碳被高壓溶解在湖水中,一旦高壓被打破,極為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就會像脫ÿÿ之馬一樣噴涌出湖面,從而釀成大災。
西古森的理論是如此新奇,一經提出就在科學界引起極大的爭議。畢竟,湖水能淹死人,可有誰見過爆炸的湖呢?儘管將信將疑,克寧和伊萬斯還是決定在尼歐斯湖測試一下西古森的理論。果然不出所料,尼歐斯湖底層水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可是,另一個謎題接踵而來:如此大量的二氧化碳是怎樣進入湖底的呢?正在這時,克寧和伊萬斯從當地人那裏聽到了魔泉殺死青蛙、鳥類等動物的奇異故事。當地人說,不管是哪種小動物,只要一靠近魔泉,就立刻會倒地而死,就像在尼歐斯湖大慘劇中死亡的人畜一樣。
克寧和伊萬斯來到魔泉,見泉水中有許多氣泡,經測試果然為二氧化碳。他們立即想到:要是尼歐斯湖底也有這樣一處魔泉,只需100年時間,湖水中的二氧化碳就足以造成大慘劇。於是,他們將尼歐斯湖深層水樣與魔泉水樣進行比較,結果發現二者完全一致。由此可以斷定,尼歐斯湖底一定存在至少一個這樣的魔泉,一直在源源不斷地向湖中注入二氧化碳。
隨著湖底水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越來越高,尼歐斯湖就成為一枚巨大的定時炸彈,只等某個事件來將它引爆。是什麼事件呢?觀察尼歐斯湖周圍的懸崖,明顯可見其中有些岩石已脫落。進一步調查表明,大災難發生之前曾發生山體滑坡,大量岩石因此墜入湖中,加之尼歐斯湖坡度很陡,於是岩石就打破了湖底的壓力平衡,災難由此引發。
由此,科學家便重建了尼歐斯湖大悲劇之夜的場景。很快就要到晚上9點時,村民們便準備睡覺,或已經上了床。因為次日要趕集,所以尼歐斯湖周圍的村莊裏都住滿了人。他們完全沒有料到的是,災難馬上就要降臨。在尼歐斯湖的遙遠一角,山體滑坡導致大量岩石直入湖底,湖底的平衡因此被打破,大量受壓於湖底的二氧化碳“趁亂越獄”,疾衝上來,並在水面附近形成大量氣泡。最後,一團濃密的白色氣雲以每小時100公里的速度,沿著出水口向湖邊的村莊傾壓而來。
人們還來不及叫喊,就被窒息而死。在尼歐斯村,僅有6人躲過此劫。接著,致命的氣體又竄到周邊村莊,最終造成1800人殞命。這還僅僅是人的災難。與此同時,爆炸的湖水還形成巨大的水龍柱,殺死湖中所有的魚,並翻過部分湖邊高崖。一些幸者聽到了這聲爆炸,並將它誤為火山爆發。高達25米的巨浪沖刷岩石,並將岩石上的植物被帶入湖中。至此,災難方告結束。
不過,還有兩大謎題未得回答:神秘的臭味從何而來?受害者身體表面的燒傷和水泡又是怎麼回事?對於前者,現在公認的觀點是極高濃度的二氧化碳能使人產生幻覺,其中就包括聞到臭雞蛋或火藥味。而對於後者,參與調查的英國醫生彼得·巴斯特經過仔細調查發現,它們並不像一般的燒傷,但確實是明顯的潰瘍和水泡。
問題是,二氧化碳怎麼可能“燒”人呢?巴斯特立即聯想到了另一種與二氧化碳極為相似,但能讓人體產生水泡、比二氧化碳更致命的氣體——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讓人昏迷,並使皮膚中的體液迴圈減少,從而使人體表面產生水泡。他進一步想到:二氧化碳是否也能產生這種後果呢?經過與倖存者交談,他確信二氧化碳與空氣混合後會產生麻醉劑的效果,致入昏睡。昏睡太久而不翻身,也會造成皮膚中的體液迴圈減少,氧供應不足,最終出現水泡性潰瘍反應。由此可以斷定,尼歐斯湖悲劇遇難者身上的“燒傷”其實是高壓水泡,而不是真正的燒傷。至此,尼歐斯湖悲劇終於真相大白。但是,如何才能阻止悲劇再度發生呢?
潛在的危機
要想避免悲劇重演,有一個辦法就是“放氣”——將湖底的二氧化碳吸出湖面,逐步釋放掉,從而避免二氧化碳在湖底聚積,以此消除隱患。這一方法的原理很簡單,和把吸管插入汽水瓶中差不多,只不過所需的排氣管是高科技的。在經過多年試驗之後,2001年1月,一組法國和喀麥隆科學家將一根排氣管插入了尼歐斯湖底。一打開管頂封口,氣壓就逼水柱衝向空中,高達50米。
不過,單靠一根排氣管,要想徹底消除隱患,起碼需要15年時間。所以,科學家們目前正向全球各發達國家請求援助,希望能多裝幾根耗資不菲的排氣管,以便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消除這枚“定時炸彈”。雖然現在隱患尚未消除,但總算找到了制服“惡魔”的辦法,所以尼歐斯湖岸的村民們也算是吃了一顆定心丸,並開始重返家園。
然而,尼歐斯湖並非是惟一的“炸彈湖”,甚至也不算是一枚“大型炸彈”。真正的“重磅炸彈”是盧旺達的基烏湖,它也是非洲最大和最深的湖之一,比尼歐斯湖大2000倍,生活在湖岸的人口也要多得多。更讓人擔憂的是,那裏的人們根本不相信自己正生活在“巨型炸彈”的陰影中,每天照樣在湖邊溫泉中洗泡泡浴。他們同樣不相信或者說不在乎的是,這些有趣的泡泡正是可能要他們命的二氧化碳。這些天然的澡堂溫泉,正在把基烏湖“訓練”成一個可怕的“殺手”。
除了二氧化碳之外,基烏湖還“盛產”另一種致命氣體——更具有爆炸性的甲烷。從20世紀80年代起,當地一家啤酒廠一直在從湖中抽取甲烷以釀酒,當局也急於從更大規模上開發基烏湖中的甲烷。直到最近,盧旺達人都認為這樣的開發是一件大好事,因為他們能藉此得到廉價的電力。但科學家們卻擔心,基烏湖一旦爆發,不僅將釋放致命的二氧化碳,而且可能引起甲烷爆炸。雖然基烏湖底目前的二氧化碳濃度比尼歐斯湖底低,也就是說看來基烏湖是安全的,但有證據表明,基烏湖過去曾爆發過多次。
大約30年前,美國華特盧大學的勞伯·海基教授曾前往基烏湖提取湖底的沉積物樣本,由此他可以看出基烏湖在過去成千上萬年裏的歷史狀況。當海基把樣本帶回實驗室分析後,發現其中有至少5個相同的神秘暗色層,而以前他從未見過這樣的暗色層。對其中一個形成於5000年前的暗色層進行的進一步觀察表明,當時湖中的所有動物皆消失無蹤,而大量陸地植被卻被衝入湖中。
更深入的觀察發現,同樣的過程幾乎每1000年便重復一次。海基當時對此感到迷惑不解,直到尼歐斯慘劇發生,他才豁然開朗:尼歐斯湖慘劇的特徵——所有魚類被殺、大浪將岸上植物捲入湖中——不也正是基烏湖沉積物暗層的共同特徵嗎?由此看來,尼歐斯湖慘劇已在基烏湖歷史上演出了許多次。
沒有人知道是什麼因素引發了基烏湖歷史上的大爆發,但2002年1月的火山爆發卻提示了基烏湖爆發的一個誘因。這次火山爆發所產生的熔漿,幾乎淹沒了一個非洲城市的一半。回到美國之後,克寧和伊萬斯開始研究來自盧旺達的照片。他們注意到,帶有巨大能量的熔漿已流向基烏湖,流了三天之後才止步,好在尚未到達湖底。看上去危險已經過去,其實則不然。火山爆發只是一個警報,表明整個地區已開始失去穩定。
基烏湖座落在一個大裂谷的頂端,而大裂谷正在被撕得更分開。火山爆發之後,內部形成了一個大裂縫,它就像一條通道,讓熾熱的岩漿流入湖底的地面下。也就是說,危險將不會來自上方,而是會來自湖底的地面下。裂谷被分得更開之後,火山裂縫會越來越移向湖底,因此岩漿中的熱量不僅會將二氧化碳殺手送出湖面,而且可能點燃甲烷氣體,在湖面上引起真正的大爆炸,最終造成200萬人無一倖存。
要避免如此可怕的後果,最安全的辦法也是“放氣”。但要將基烏湖放氣,遠比尼歐斯湖困難,原因很簡單——基烏湖太大、太深,所需的排氣管及其附屬裝置也要多得多。只有得到足夠的國際援助,盧旺達人民才可能安然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