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19 23:16:41小小希

独处的充实

怎么判断一个人究竟有没有他的”自我”呢?我可以提出一个检验的方法,就是看他能不能独处。当你自己一个人呆着时,你是感到百无聊赖,难以忍受呢,还是感到一种宁静、充实和满足?  

对于有”自我”的人来说,独处是人生中的美好时刻和美好体验,虽则有些寂寞,寂寞中却又有一种充实。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在独处时,我们从别人和事务中抽身出来,回到了自己。这时候,我们独自面对自己和上帝,开始了与自己的心灵以及与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的对话。一切严格意义上的灵魂生活都是在独处时展开的。和别人一起谈古说今,引经据典,那是闲聊和讨论;惟有自己沉浸于古往今来大师们的杰作之时,才会有真正的心灵感悟。和别人一起游山玩水,那只是旅游;惟有自己独自面对苍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时,才会真正感受到与大自然的沟通。所以,一切注重灵魂生活的人对于卢梭的这话都会发生同感:”我独处时从来不感到厌烦,闲聊才是我一辈子忍受不了的事情。”这种对于独处的爱好与一个人的性格完全无关,爱好独处的人同样可能是一个性格活泼、喜欢朋友的人,只是无论他怎么乐于与别人交往,独处始终是他生活中的必需。在他看来,一种缺乏交往的生活当然是一种缺陷,一种缺乏独处的生活则简直是一种灾难了。  

当然,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他需要与他的同类交往,需要爱和被爱,否则就无法生存。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忍受绝对的孤独。但是,绝对不能忍受孤独的人却是一个灵魂空虚的人。世上正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最怕的就是独处,让他们和自己呆一会儿,对于他们简直是一种酷刑。只要闲了下来,他们就必须找个地方去消遣,什么卡拉OK舞厅啦,录像厅啦,电子娱乐厅啦,或者就找人聊天。自个儿呆在家里,他们必定会打开电视机,没完没了地看那些粗制滥造的节目。他们的日子表面上过得十分热闹,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极其空虚。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想方设法避免面对面看见自己。对此我只能有一个解释,就是连他们自己也感觉到了自己的贫乏,和这样贫乏的自己呆在一起是顶没有意思的,再无聊的消遣也比这有趣得多。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变得越来越贫乏,越来越没有了自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独处的确是一个检验,用它可以测出一个人的灵魂的深度,测出一个人对自己的真正感觉,他是否厌烦自己。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不厌烦自己是一个起码要求。一个连自己也不爱的人,我敢断定他对于别人也是不会有多少价值的,他不可能有高质量的社会交往。他跑到别人那里去,对于别人只是一个打扰,一种侵犯。一切交往的质量都取决于交往者本身的质量。惟有在两个灵魂充实丰富的人之间,才可能有真正动人的爱情和友谊。我敢担保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找不出一个例子,能够驳倒我的这个论断,证明某一个浅薄之辈竟也会有此种美好的经历

- 周国平
kenneth 2007-07-19 02:37:25

我也喜欢独处,但可能出发点与两位不同,是没有办法去改变的习惯,这种习惯取决于我成长以来的一种错误人格_观察者的性格,一种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性格,总是和身边的人,事保持一定的距离,希望自己能在客观的环境下去看世上任何一切.我独处的时候并不感到烦躁,甚至是说得上迷恋独处,因为可以让我在阴险的社会走出来,去向主祈祷,反思,从而使自己得到适当的进化去迎合这个客观的环境.我同样会在家中看粗俗的节目,但我认为往往在这些粗俗的节目里才能找到适应社会的生存技巧,因为往往只有那些粗俗,阴险,低下的人才能在这个社会中处于一个比较处之泰然的位置.然而,我并不想完全被这种思想吞噬,所以独处的时候便会看书,去稀释那种混浊,寻求一个平衡点.但现在的我却想极力挣脱那种人格,追求自己的本性,追求本性与人格间的平衡点与闪光点,追求真正的成功.
在英国的中国留学生往往是因为被大中华文化所遗漏下来的传统以及大英帝国的绅士和强国心而被拒之于英国浓厚的古典文化之外.其实只要自己肯去放开一步,就能融入当中.
具我分析,台主正是一位观察者性格的人,而附加的性格却能弥补主要性格的一些缺陷. 观察者+保护者+调停者.切忌过于外化或者内化自己的某种行为.

版主回應
我要好好感悟一下你的感悟~ 2007-07-19 23:47:07
last summer 2007-06-13 16:42:50

一直都有那种感觉,只是没有表达出来.

版主回應
讀周國平的文章的確常常有這種感覺 2007-06-15 15:24:28
chivas 2007-02-10 10:50:05

这篇文同这篇文可以相辅相成

孤处
我发现人若大部分时间用于独处,将有益身心.与人为伴,即使是挚友,也很快会有厌烦或虚度光阴的感觉.我爱独处,我发现没有比独处更好的伴侣了。出国,身在熙攘人群中,要比退守陋室更让人寂寞。心有所想,身有所系的人总是孤身一人,不论他身处何地。独处与否也不是由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来确定。在剑桥苦读的学子虽身处蜂巢般拥挤的教室,实际上却和沙漠中的苦行僧一样,是在独处。农人终日耕于田间,伐于山野,此时他虽孤单但并不寂寞,因他专心于工作;但待到他日暮而息,却未必能忍受形影相吊,空有思绪做伴的时光,他必到”可以看见大伙儿”的去处去找乐子,如他所认为的那样以补偿白日里的孤独;因此他无法理解学子如何能竟夜终日独坐而不心生厌倦或倍感凄凉;然而他没意识到,学子虽身在学堂,但心系劳作,他是耕于心田,伐于学林,这正和农人一样,学子在寻求的无非是和他一样的快乐与陪伴,只是形式更简洁罢了。

与人交往通常都因垂手可得而毫无价值,在频繁的相处中,我们无暇从彼此获取新价值。我们每日三餐相聚,反复让彼此重新审视的也是依旧故我,并无新奇之处。为此我们要循规蹈矩,称其为懂利益、讲礼貌,以便在这些频繁的接触中相安无事,无须论战而有辱斯文。我们相遇在邮局,邂逅在社交场所,围坐在夜晚的炉火旁,交情甚笃,彼此干扰着,纠缠着;实际上我认为这样我们都或多或少失去了彼此的尊重。对于所有重要的倾心交流,相见不必过频。想想工厂里的女孩,他们虽从不落单,但也少有梦想。像我这样方圆一英里仅一人居住,那情况会更好。人的的价值非在肌肤乡亲,而在有心有灵犀。

……

我的房子里有很多伙伴,尤其在无人造访的清晨。我把自己和周围事物对比一下,你或许能窥见我生活的一斑。比起那湖中长笑的潜鸟,还有那湖,我并不比它们孤独多少。你看:这孤单的湖又何以为伴呢?然而它那一湾天蓝的湖水里有的却是天使的纯净,而非魔鬼的忧郁。太阳是孤独的,虽然时而在阴郁的天气里会出现两个太阳,但其中之一为幻日;上帝是孤独的--魔鬼才从不孤单,他永远不乏伙伴,因此他者甚众。比起牧场上的一朵毛芯花、一支蒲公英、一片豆爷、一束乍浆草、一只牛忙或大黄蜂来,我并不孤单多少;比起密尔溪、风标、北极星、南风、四月春雨、正月融雪、或者新房中的第一只蜘蛛,我也并不更加孤单。

版主回應
果然有异曲同工之妙噢
讀畢這類文章,豁然開朗.
2007-02-10 23: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