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07 23:17:20whale

《Beyond the Sea》(飛越情海)

只有Kevin Spacey沒Bobby Darin─《Beyond the Sea》(飛越情海)觀後


以往過年我都和平日一樣讀書、寫作、聽音樂,足不出戶宛若老僧。今年因出外打工,有了點收入,就租了一些DVD回家看,看看有沒有什麼新意,不過這部片子仍然是「老意思」。Kevin Spacey主演、編導的《Beyond the Sea》(飛越情海),在台上映時就想看,當時不曉得忙啥就忘了,趁這過年的閒時拿來補習。


美國電影界拍經典音樂人的傳記片十分常見,像《De-Lovely》(搖擺情事-爵士大師柯爾波特傳)、《Soul of a Man》(黑暗的靈魂)、《Ray!》(雷之心靈傳奇:雷.查爾斯不凡的一生)、《It’s all gone pete tong》(撼動人生)等,前陣子我也看了描寫鄉村音樂人堂歌手Johnny Cash(強尼凱許)的《Walk the Line》(為你鍾情),至於貓王或《The Beatles》相關的電影就更多了,台灣卻很少見這類型的電影。


《Beyond the Sea》是描述5、60年代活躍於美國歌壇與影壇的創作藝人Bobby Darin傳奇的一生。從拍自己的回顧電影開始,由扮演童年時代的小孩來象徵回憶或真實的指涉,讓我感覺有些新鮮,頻繁的蒙太奇手法穿梭時光,主題不外乎探索自我,但看不到那個層次,也許片中所要強調的自我是活在舞台上的Bobby Darin,同時對成功、出名充滿無邊的渴慾和貪婪。


這是很美國功利主義式的價值取向,那種為了成為Frank Sinatra(法蘭克辛納屈)接班人、為了追求女星Sandra Dee極盡機巧,都是飽滿的活力和企圖心,卻看不到他對音樂的忠誠與執著。反倒扮演他姐姐的、後來的生母妮娜,以及妻子Sandra、經紀人Blauner等等周邊親友、同事的付出,遠遠超過他本人,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也是如此。當然可以說周圍的人,也因為他的才氣與舞台魅力而吃香喝辣,這部分並沒有在電影中做探討,因而讓我感覺Bobby Darin的自私。


也許Bobby Darin並不全然如電影所呈現的個性,Kevin Spacey編導和主演的手法,所側重的角度,導致我如此片面解讀,使Bobby Darin變成不可愛的明星。即使落寞後,熱愛政治,再到偏遠山區獨居創作民謠歌曲,也看不到他對生命真實本質的體悟,如同片中強調的一句台詞:「回憶像月光」,遙遠而美麗嗎?但讓人觸摸不到!


太想突破傳統敍述手法,反倒失去主要人物的精神,只聽到Kevin Spacey演唱的Bobby Darin的經典歌曲,前半段更像是一部歌舞片。好處是多接觸Bobby Darin的著名歌曲,比如「Beyond The Sea」、「Dream Lover」、「Mack The Knife」等等,讓我對美國流行音樂史有更多的認識,以往我較熟悉的是搖滾。


Kevin Spacey可能野心太大,想把自己模仿Bobby Darin的一切都施放出來,以致Bobby Darin如何克服病痛習樂、進樂壇前所受的打擊、自己的成就與妻子影藝事業的衝突、沒落時的掙扎、身世揭曉的沖擊等等,都只是輕描淡寫,反倒讓人感覺秃頭困擾,在片中更顯得重要。如果要說這部電影最重大的缺陷,那就是太多的Kevin Spacey,而不是Bobby Darin。
取自http://blog.udn.com/jamiewon/754411
~~~~~~~~~~~~~~~~~~~~~~~~~~~~~~~~~~~~~~~~~~~~~~~~~~~~~~~~

電影原聲帶說明
【美國心玫瑰情】金獎影帝凱文史貝西身兼製片、編、導、演、歌唱才華演出傳奇藝人Bobby Darin生平
入圍2005年金球獎喜劇/音樂類最佳男主角項目
凱文史貝西親自演唱”Beyond The Sea”、”Dream Lover”、”Mack The Knife”…等18首Bobby Darin招牌名曲

AMG音樂網站四顆星高評


 對於全才型的傳奇藝人Bobby Darin而言,表演就是他的生命,表演讓他的生命有了動力,他只要一上台,就算是他快要跌倒的時候,他整個人總是充滿活力,他擁有多項才藝,唯一的遺憾是他英年早逝,活了37歲就離開了人世。Bobby在他7歲的時候就罹患了急性關節風濕痛,此一病症導致他的心臟受到嚴重傷害,原本醫生診斷Bobby能活過15歲就算幸運了,由於感受到音樂帶給母親的歡樂,Bobby從音樂中找到了活下去的動力,音樂的創作讓他找到了一個可以用天份、才藝與想像力超越病魔纏身的世界,在母親波莉、老姊妮娜與她的老公查理的細心照料,以及現代醫療技術的幫忙,還有他自己的意志力支撐下,Bobby安然度過青少年歲月,20歲的時候,在經紀人好友史提夫與音樂總監迪克的協助下,這位出身於紐約布朗克斯的青少年終於躍身成為拉斯維加斯的駐場歌手,1958年起更以”Splish Splash”、”Dream Lover”等歌曲站上流行單曲榜前十名,瞬間成了搖滾樂界最具魅力的歌手,到了1959年,蟬連9週的冠軍曲”Mack The Knife”更讓他登上娛樂舞台的頂端。在歌唱事業有所成就後,Bobby將觸角延伸至好萊塢,並和女星Sandra Dee結婚,但是,Bobby旺盛的演藝事業企圖心也逐漸的侵蝕他的生活,到了60年代末期,Bobby變得孤立、迷惑,甚至失去了人生方向,最終,Bobby從親朋好友與自己的才藝之中努力克服心魔,學會認清自我,並真正體會到生命的意義。

 Bobby Darin幼年就愛跟著法蘭克辛納屈的唱片唱歌,奧斯卡影帝榮銜的凱文史貝西小時後也有著跟Bobby一樣的嗜好,而史貝西當時唱的就是Bobby Darin的歌,14年前,史貝西籌拍這位傳奇藝人生平故事的電影開始萌芽,2004年歲末,史貝西美夢成真,推出了集編、導、演、製片於一身的電影【Beyond The Sea】,參與演出的卡司包括有:「征服偶像」凱特波斯沃斯、「怪獸電力公司」約翰古德曼、「大敵當前」鮑伯霍斯金斯、「啞巴歌手」Brenda Blethyn。2005年金球獎提名戰中,史貝西以本片入圍喜劇/音樂類最佳男主角項目。

 史貝西認為想要忠實傳達Bobby Darin的生平,音樂是關鍵的環節,於是,2002年起,史貝西就與傳奇製作人Phil Ramone (Frank Sinatra、Rod Stewart)展開歌曲的練唱,2003年秋季,史貝西踏進披頭四灌錄唱片的聖地-Abbey Road的Studio 2錄音室進行歌曲的錄唱,原聲帶錄製過程受到多方協助,包括:曾經擔任過Bobby Darin音樂總監的爵士樂名家Roger Kellyaway擔任幕後指導,Darin的經紀人Steve Blauner提供原曲的編曲與歌譜資料。曾經有過百老匯舞台劇表演歷練,也曾在電影「熱天午夜之慾望地帶」中秀過歌藝的史貝西在擁有72人編製的管弦樂團的伴奏下,細膩的揣摩這位風靡美國夜總會的藝人的歌唱風采,”Beyond The Sea”、”Dream Lover”、”Mack The Knife”、”Splish Splash”、”The Curtain Falls”、”Simple Song Of Freedom”…等18首招牌名曲的光芒再次閃耀!

http://www.books.com.tw/exep/cdfile.php?item=00201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