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15 17:59:18Chung Min Yin

找個人來怪罪

這禮拜讀了兩本偵探小說,丹尼斯‧勒翰(神秘河流作者)的『戰前酒』和李查德的浪人神探傑克‧里奇系列第二集『至死方休』。

『戰前酒』中有段文字如下:『既然外面有那麼多不如我的人,何必對著鏡子檢討自己呢?』怪罪別人永遠比檢討自己容易,洩恨也比冷靜審視簡單。

立委選舉結束了,民進黨意外慘敗。但各黨眾經過了一天『檢討』後,又開始舊調重彈:做不好都是別人的錯。

選舉失利怪罪新選舉制度?
王世間被逼問跳不跳海,怪到周守訓買票?媒體報導不公?
怪陳水扁輔選方式錯誤?怪謝長廷輔選不力?
怪莊國榮、杜正勝、謝志偉發言不當?

若一個國家中從上到下永遠都在為錯誤找戰犯、怪罪別人,也難怪這個國家中滿是恨意和鬥爭…

怪罪的理由隨處都是,小從同事、老闆,大到族群,國家,人種…玩弄一下文字,製造個連結出來,錯就不在自己身上了。

永遠只有少數人願意負責任,怪罪造成不堪處境的自己。

當你用食指別人時,別忘了還有四指回對著你。
檢視自我的結果也許很殘忍,但只有認同自己的缺陷和錯誤,才能正面的去修正。

商管叢書中一直強調自我檢討、激勵的精神,才是每個人都該要學習的態度,民眾如此,政客亦然。

要當一個怨天尤人、整天抱怨的人?還是願意冷靜思索自己的競爭優勢,靠自己認份努力改變現狀?我也仍在學習後者,不被情緒影響,不怪罪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