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05 18:47:13爆甘 台客

轉自 數位時代 無窮的.com

【數位時代總編輯/詹偉雄】
網路無法被當代人「完全掌握可能性」的未知感,使人們對它的未來充滿各種孺慕之情, 它是人扮演新上帝、創造新世界時的新巨型證教儀式場域

身為現代人,我們當了解:在自己識字懂事之前,每個人的腦海裡就已被塞進了一套社會教我們看事情的角度。在我們還沒獨立思考之際,我們的腦就已經「先替」我們思考了;在還沒學會「愛」之際,就已愛上了某些特定的概念、隱喻與事物。

譬如說:現代人就對「未來」(future)這個字眼,以及隨其衍生的各種觀念與事物,投注著史無前例的著迷。社會為什麼要它的成員們鍾情未來?社會學者有很多種解釋:當每一個人都對未來有憧憬,如此便能忘卻讓大部分人都難以忍受的過去,這樣──便不會有人想要來革命,推翻整個社會;此外,「憧憬未來」也比較能使人們勇於接受各種惡劣條件,辛勤拼搏,帶來總體經濟產值的提升,確實改善部分人的生活,但也鞏固著社會既有的各類不公平權力機制,在這兩層意義上,「憧憬未來」都有助社會穩定。

當十七、八世紀的歐洲人第一次開始運用「理性」來掌控自然,創造了科技、工業或現代城市,人驀然發覺:這些理性產物居然可以大規模地「創造歷史」,「人」真正地取代「上帝」成為造物主,在如斯對日日新、又日新、巨大人造奇景的期待、觀看和興奮裡,現代人肯定了自己存在的意義,也努力在牛頓、愛因斯坦、比爾‧蓋茲和貝聿銘(你應該看過那理性絕倫、美麗秀氣的香港中國銀行總部,或羅浮宮玻璃金字塔吧)的故事裡,找尋自我創造的可能性。即使偶爾「理性」發生了錯誤(譬如世界大戰),沒關係,下一個「理性」就會更正過來,這樣的懵懂樂觀,體現在哲學家黑格爾招牌的「正→反→合」辯證法理:世界永遠是進步(progressive)的,未來永遠是比較好的;人愛未來,因為人愛自己!

在20與21世紀相交之際,網際網路匯聚了全世界所有人對「未來」的樂觀信仰,.com泡沫便是在這種集體亢奮中,怦地一聲瓦解。

網路這麼吸引人,來自它的「全然新奇」,根本無法用舊世界的邏輯來充分解釋:它超級便宜、超級民主、又具有幾近無限的可塑性:你今天因Netscape的瀏覽器而驚奇,明天又會被Yahoo!的搜尋技術所驚嚇,而當你悸動的心尚未平息,一口氣要賣你100萬本書的Amazon與要兜售你70萬件二手貨的eBay又聯手接踵而來;而即使.com泡沫破了,Google、Skype與Blog等也絕不會放過你。

但我們也別忘了:網路這種無窮可能的特性,不是因為它的「科技」使然,而是當它「鏈結所有人」後,從數億人的各種理性或不理性的生活糾葛中,方才讓有心人發現了商業機會、營業模式或富貴尊榮。網路成為更具「未來」性的奇景世界,不是通過我們更有力量的理性來獲得(你如何完成一億人的取樣或調查?),而是藉著體認人類理性的限制,更謙卑地照見我們自己「不那麼現代人」的一面,以身為人類一員的共感共憫之心,才得發現。這也是個不壞的消息:正因人類心靈與社會行為之複雜,遠超過被物理學掌控近九成的自然世界,所以網路場域的創新才會幾近永無休止,而也因此,這裡的舊愛新歡世代交替,將遠超過二十世紀所有產業領域──誰敢保證:Google不會在明天就成為昨日的Yahoo!?

這期的2006 Web 100專題,當如此觀:網路=未來=世代交替,這每一個字眼,當孩子們還在母親胎盤裡時,就已愛上它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