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25 09:45:17鍾吉家

讀書心得比賽得獎作品欣賞

讀書心得比賽得獎作品欣賞

國立台灣體育學院

圖書館簡訊  第四十一期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一月五日

賀!請下列得獎同學92113(一)月會時間於體育館授獎。

第三十三屆圖書館週「讀書心得」徵文比賽成績

名次

書名

班級(單位)/姓名

第一名

反敗為勝---汽車巨人艾科卡自傳

總務處  鍾吉家

第二名

半臉女兒讀後感

休四一A李曉婷

第三名

麥可.喬登I

競四四A劉世華

佳作

「觀念」許文龍和他的奇美王國

運四四A莊文俊

佳作

百年思索

運四四A張志超

佳作

天使走過人間

進二二B林生祥

佳作

嚴凱泰反敗為勝-

運四四A鄭鍾錡

佳作

運動VS.傳媒之探討【讀書心得】

進二二C劉宗翰

 「讀書心得」比賽得獎作品欣賞

第一名

反敗為勝讀後感  總務處  鍾吉家

「反敗為勝」這本書,全書可粗分為四大部份及尾聲,分別是:第一部│成功之路在美國;第二部│我的福特生涯;第三部│我的克蕾斯勒生涯;第四部│對美國汽車工業的諍言;尾聲│自由女神的象徵。又可細分為二十八章,分別是:第一章│我的家庭;第二章│學生時代;第三章│事業起步;第四章│財務專家:數豆子的人;第五章│管理之鑰;第六章│野馬汽車;第七章│再度出擊;第八章│邁向總裁之路;第九章│天堂裏的煩惱;第十章│一九七五:不幸的一年;;第十一章│攤牌;第十二章│創痛之後;第十三章│克蕾斯勒的邀請;第十四章│沉船待援;第十五章│重新組織球隊;第十六章│巴勒維下台的那一天;第十七章│徹底解決之道:向政府求援;第十八章│克蕾斯勒值得救嗎?;第十九章│國會聽證會;第二十章│有難同當;第二十一章│銀行:煉獄的考驗;第二十二章│K型車:克蕾斯勒起死回生;第二十三章│家喻戶曉的鋒頭人物;第二十四章│苦樂參半的勝利;第二十五章│行車安全;第二十六章│昂貴的勞工;第二十七章│日本人的挑戰;第二十八章│重振美國雄風。封面圖案是由吳毓奇先生所設計得,書中有趙耀東先生談「反敗為勝」,高希均先生談「汽車巨人艾科卡自傳的啟示」及汽車巨人艾科卡先生生活照片多幅。

我讀完這本「反敗為勝」後,有下列的感想:

首先是人常以物而喜、以物而悲。例如:艾科卡在當上福特汽車公司的總裁時,當時他覺得全世界都在他的腳下。不料,命運之神往往最喜歡抓弄人,俗語說的好:「人算不如天算」正是此意,他在福特汽車公司當了八年的福特總裁,卻於一九七八年七月十三日被亨利福特開除,突然之間他失業了,這對他而言,無異是一個慘重的打擊。放眼全球不景氣的今日,國內失業率節節攀生,再加上阿扁政府財政危機種種窘態、人事精簡政策,您、我都有可能成為下一個人事精簡的對象,筆者常想: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失業了,我該怎麼辦呢?賣公益彩券一張也只不過賺十塊錢,還得扣稅金;拉保險還真須有三寸不爛之舌、十八般武藝一應俱全,以說服親朋好友買單,況且保險事業市場已達飽和狀態,徒有壽險公會證書又有何奈?我餓著了是無所謂,倒是年老體弱多病的雙親,有誰能奉養他們?想到行動極為不便的自己,在校內不過只是個小小的「總機」工作,不禁潸然淚下,感慨「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話說艾科卡當他被聘到任克蕾斯勒公司一年後,這家公司也瀕臨破產,當時他常想:怎麼會淌進這灘混水?被福特開革,已經夠糟透了,要是跟著克蕾斯勒一起垮台,那實在太殘酷了。可見天下不如意的事情十常八九,面對橫逆,也只有逆來順受了。記得劉墉在《殺手正傳》一書裡真正談的是個「理」。是相生相剋的天理、優勝劣敗的定則,也是「生之無奈」。劉墉覺得:只有當一個人看透這些定則與無奈之後,才能泰然達觀。相反地,不去面對、不去接受,只會造成內心的不安。

其次是做事情要有果斷的魄力。我所說的「果斷」並不是處理事情蠻橫全不講理,一味地死腦筋堅持到底,而是當一個人在處理每一件事情時,要能擇善固執,以樂觀的眼光著手之。最近在冷冷冬夜裏,我不經意地看到三立電視台所製播的「台灣霹靂火」電視劇,我很激賞劇中方平、李正賢兩位總裁,對經營企業的洞燭先機、危機的處理技巧及對經營企業的執著,句中對話,字自句句璣珠,無不充滿了智慧。再說艾科卡在六年之中,他戰勝了福特,也使克蕾斯勒起死回生,我認為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他很「果斷」。要不是他種種大刀闊釜的改革,盈虧平衡點就不會從一九七九年二百十萬輛降低到今天的一百十萬輛,一九八三年賺了九億多美元,一九八四年約賺了二十四億。而他的年薪(未包括分紅)在一九八三年也不會回升到美金四十七萬五千三百零八元,而他也不可能會成為美國家喻戶曉的風雲人物暨近代美國汽車界最具傳奇性的成功人物。正如他在「反敗為勝」一書中所說的:「天下沒有一樁事情是完全一定的、靜止的、有規則的。每件事情都在動、在變、任何事情一定有風險,天下沒有完全不冒險的事情。」這正符合了我們中國人所說的:「自古成功在嘗試」這句話。

「生命的過程裏充滿了許多挫折,有時受到較大的考驗,凡而是你靜心凡省的時候。」「人生有順境及逆境,每個人在生命旅途中都必須承受壹些悲傷與痛苦,而且唯有經歷了痛苦才會瞭解快樂的可貴。」「反敗為勝」一書如是說。人是為活著而生,不是為準備活著而生。當今全國國人拼經濟的同時,深盼處於逆境的朋友,也能反敗為勝,相信「危機就是轉機」,因為人的潛力無限,生命到處充滿著驚嘆號,轉逆境於順境,肯定自我,開創更美好的未來!(本文作者為本校總機,國立空中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準畢業生,曾擔任國立台中圖書館讀書會副會長,目前為國立台中圖書館讀書會藝術組會員)

第二名

半臉女兒讀後感  休四一A  李曉婷

作者陳燁寫下《半臉女兒》是以她右邊的臉,做為出發點。當她發生任何悲傷、氣憤、不平的事,她都將一切歸因於她的「怪相」。她將自已的靈魂,囚進在她製造的妖怪城堡裡,她將自已比喻成雨果筆下的鐘樓怪人―加西莫多,是一個受詛咒永遠得不到真愛的畸形。陳燁把過去的她深鎖在灰冥、無希望的世界,她認為除了黑暗世界,其他以外的地方只有譏笑、異樣眼光,是一個不安全的世界。而這些想法是在她母親迫於無奈、基於逃避的心裡下慢慢影響她。陳燁的母親生於三、四十年代的女性,是極傳統的婦女。她與陳燁有著相同的堅強,在那錯綜複雜的陳氏家族中生存而不被擊垮,她是懷著什麼的信念而堅持下去?陳燁的母親再嫁台南府城豪門地主的大房「螟蛉子」,從生下陳燁,她就開始背負沉重的十字架,她認為她必須為陳燁的「怪相」分擔苦難,而陳燁的苦難是由她上輩子積欠的罪孽,導致這輩子有「怪相」的跟隨。養活女兒,教她自立,教她讀書靠自已,未來才有保障,這就是她咬緊牙根的目標。她是如此深愛女兒,卻用錯方式;她難以面對那張醜陋的臉,無法接受美麗的她盡然會生出其貌不揚的孩子,多麼毛盾的心裡。陳燁的悲劇性格,她的妒恨,與她母親的毛盾,緊緊的拉扯,互相傷害。陳燁恨她父母所做的錯誤-生下她,讓她承受這張臉帶來的悲哀。父親的死亡,她無動於衷,而母親的離去,才真的讓她成長覺悟。陳燁最後跨出她居住四十年的黑暗世界,而臉部手術,只不過實現她平凡再不過的願望-她只希望與一般人一樣,有平凡的外表。

陳燁的文筆非常細膩寫實,使讀者完全溶入她的幻想世界,每一字每一句像指揮棒帶動讀者的心符起伏,隨著她當時的感受、思想搖擺,無法自拔。她的大膽也令我驚愕。陳燁毫不避諱談論性,她用熱水柱在浴室自慰;兩次差點與人發生性關係,寫出這些並不稀奇,只是她將親身經歷的過程清楚的寫出來,對現在已有一些知名度的她,有些影響。她的觀念是正確,性愛不是過錯,她坦然面對身體的變化,對青春期男女間的好奇。因為她身體是完美無暇,值得人欣賞,她對身體有自信。而對做愛的好奇她也大膽坦露,陳燁寫的不是色情,不誇張、不造假,讓讀者更加欣賞這位作風大膽的府城才女。

「這是我一出生就開始跌跌撞撞尋索美麗的自傳」。陳燁一直活在「怪相」的陰影下,在寫自傳前她一直摸索,美麗何在?為什麼會是我擁有如此醜陋的怪臉?最後,她尋著了嗎?不,她並沒有,但是在她母親去世那年,她發現生命真正豐饒的關鍵-在於心靈的成長與充實。

何謂美麗?大家都說外表美麗是膚淺,但在現實中它卻如此受用,因為在現實中的世人變成膚淺,所以眾人也就漸漸接受外表美麗是一切。我覺得美的定義因人而異,千萬不要拿你的尺度去衡量他人的長度,是不公平、是自以為是。就我認為每個人乍看之下都難以入眼,因為每個人長的都不一樣,大小眼、朝天鼻、歪嘴、招風耳,各式的組合,乍看之下你能馬上適應嗎?不能,所以第一眼我對他人的長相並沒有作出立即的反應,但下一步會對你的微笑、驕傲、敵視、妒恨、言談、思想、肢體語言吸引,那都是會有表情出來,由內心想法直接反映在臉部,會讓我決定是否會想與你有進一步的認識。微笑是美麗,使人愉悅,當你有發自內心高興的笑容拉動你臉部的肌肉時,整個臉協調、光明、讓人移不開眼晴。所以快樂、自信的女人,才是最美麗的女人。

第三名

運動員的心路歷程—「邁可喬登I AM BACK」讀後感  競四四A  劉世華

我接觸體育運動到現在將近有十年的時間,在這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日子中有過自己的高峰與低潮,到了現在我覺得一切都不再是那麼重要了,誰到底可以了解運動員的心聲,到底誰能知道運動員到底是需要的是什麼,或許人會覺得應該先想想運動員付出了多少,才能去要求,對於這點我大致贊同,不過誰能想到什麼是運動員認真練習拚命比賽的動力,是代價嗎?那代價是什麼?錢、車、房子、前途是嗎?我想答案應該是興趣,二元一次方程式和投籃角度、踢球角度那種較難以理解,國文課本與運動規則那種較呆板,跑步一小時嗎和上課坐著一小時何種較輕鬆,如果不是興趣還有什麼因素能讓運動員受傷咬著牙、有淚往肚裡吞繼續練習繼續比賽,有沒有人想過運動員的心歷路程。

就以籃球明星麥克喬丹為例,喬丹小時侯因為興趣而加入了棒球隊,參與運動行列,然後在青年時期也因興趣學習了籃球,就開始創造籃壇界的奇蹟至今,美國職業籃球隊水準如何?全世界美國有多少人從事籃球運動?有多少人想靠籃球出人頭地?什麼是喬丹在籃壇如此屹立不搖的原因,我想除了自我的挑戰外,就是觀眾球迷的壓力,當其他選手還在他的後面追趕時,喬丹常會以創新想法突破自我將水準帶至巔峰,也因如此常常展現終場前的反敗為勝,這更是觀眾球迷的希望,也是他成為明星的本事,但當他踏上金字塔的最頂端時,有多少人視他為目標?多少人在追趕他?一次又一次的勝利讓他就像是贏球的保證,每次上場比賽他背負了多少觀眾,球迷甚至隊友的希望、期望,反敗為勝的前幾秒,他是對手的目標,隊友的希望,觀眾球迷的目光,當球傳到他手上的刹那,他的壓力有多大,從以前的挑戰成功雀躍不已,到現在的衛冕成功如釋重負,他的動力不再是因興趣而挑戰自我,而是被觀眾球迷隊友的希望、期望壓力推著走,終於他跳脫上一層層的壓力重圍,離開了籃壇,去追尋青少年時的興趣打棒球,沒有了壓力包袱讓他豁然頓悟了一切,他的心胸、視野寬闊許多,但日子久了自由自在的生活讓他回想起陪伴他無數歡樂日子的朋友--「籃球」。所以他選擇面對,面對自己的壓力,他變成熟了,籃球對他來說,不再是追求勝利,而是享受樂趣,球賽不再是單打獨鬥的個人秀,只有全隊默契的攻防戰,雖然一開始並不是那麼順利,但是他仍然堅持下去,他回來了。球場上他的巨星光采並沒就此灰暗下來,反是因為由他的穿針引線下球隊成了繁星閃耀,自己不再是唯一的重心,隊友們分擔起壓力,他更能享受比賽,他的價值也因此不滅反增,這或許是大將風範吧,他的球技、打法更成熟了,不管未來他是否仍在場內或場外享受樂趣,這一顆心相信會一直閃耀著。

仔細想想國內的運動環境,運動員成長的動力是什麼,剛開始時國小階段的人可能會是因為興趣而加入了學校校隊參與體育運動行列,但為什麼國內的運動選手會像金字塔般,年齡越高人口越少無法提昇,原因不是在家長不讓學生參與體育運動,假日越來越多,休閒生活意識抬頭,許多家長認為運動能讓小孩得到健康的身體及健全的人際關係,所以很多家長會讓小孩參與體育運動,甚至願意花費,但學習的壓力讓家長排斥體育運動,我們沒有觀眾球迷的壓力,但我國給選手最大學習壓力的來源是教練,大部分教練會為了成績會去要求較嚴格不適當越齡的體能訓練,或許這樣能有個好成績,但絶對會減少我們在基層的運動員,也會直接的影响到向上競爭的力量,這樣競技運動中的新血替換緩慢,容易造成選手一招半式闖天下情形,選手們如何成長,國內的部份運動選手,到了大學時成績進步幅度大為減少,甚至下滑,這除了選手本身的問題外,這大運動環境也該負責,選手的運動目標在那?從小被要求磨練了那麼久,競爭力越來越小,目標越來越少,運動選手們該如何去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