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04 10:24:16simplepure

時間 vs 效率


現在是星期天早上,陽光很溫暖,路上出遊的車子滿心歡喜,而我在上班。

為什麼學校星期日還要上課呢?這是很多人第一個問出口的問題。

我們學校,除了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7:25到校之外,星期六有假日輔導課,早上7:50點名,整天七節課,全校一到三年級學生都可以來參加(而老師們當然是一定得參加的)。

我們學校,除了正常五天上課外加星期六整天課程之外,星期日有三年級加強班自修課,早上7:50點名,半天四節課,全讓學生自行看書考試,三年級導師和行政人員每星期日派一人輪流看三個班級,四節課不定時在三個班之間走來走去走來走去...

是的,也就是說,現在全校只有我一個老師和一百多名學生在校園內,用功。

也就是說,三年級部份學生為了七八個月後的基測,除了偶爾國定假日連假能放到一兩天,或是學校大型活動結束之外,他們每天都得來學校,連續不間斷。

有的老師說,為了基測,絕對不能放鬆!於是早修也考試,連續四節也考試。

但是孩子的神情是疲憊的,親愛的老師,您有看到嗎?

我永遠記得他們連續上了三個禮拜的課之後,知道可以放到中秋節二天假日時的欣喜表情,以及放完假之後那股神采飛揚活力重現的感覺!

雖然是為了他們的日後表現而努力著,老師們也陪著一起撐著,但是,長時間撐著就有用嗎?拉著不放的神經繃緊了,能夠撐多久?孩子坐在書桌前的時間愈長,就代表看進去的書、吸收到的知識愈多嗎?時間和效能成不成正比?花愈少的時間,得到愈大的成效,這才是效率不是嗎?

把所有學生盡可能地圈在學校裡面,安排好一切作息,卻也喪失讓他們自行調配時間的能力;學習變成被動的接受,回到家裡,沒有人替他們規格化時間,多數家長無法長時間陪伴,他們除了被動念書以外,生活只剩無聊。

台灣的教育理念和環境已經夠令人深思了。家庭教育的功能和學校教育的立場理當是互相影響作用的,但在非城市學校裡,管教孩子似乎永遠是學校該付出最大的努力。在家裡是孩子,家長對子女該是有責任的,不只是溫飽,還有更重要的言行和陪伴;在學校是孩子也是學生,該學習的不只是品性還有知識,老師們能做的到底有多少?父母兩個人對幾個小孩,老師一個人對三十幾個學生,力不從心的到底該是哪一方?

好吧~我也許算是個不夠嚴厲的老師,總是想著給學生較多的彈性與自主權,雖然因此讓他們冒出更多不同意見,也養成某些人得寸進尺不知惜福的態度(這叫自嚐苦果吧?!),但回顧自己的求學,並不是只有念書才會有現在,重要的是態度和決心的問題。我希望的是學生除了念書之外,還能因為良好的態度而擁有生活的意義;而那些念書不行態度又差勁的孩子,除了憂心再憂心之外,好像也沒有什麼是能夠幫助他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