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題
在1996年7月的亞特蘭大奧運會上,男子馬拉松競賽跑最後一名的是位阿富汗的高中生。他說:「我的目的,不在於得第一名或第二名,而是來到亞特蘭大參賽。」「途中不曾想過放棄……,我只是想讓世人知道,即使在阿富汗,人們也努力地活著。」為了飽受戰爭之苦的祖國人民參賽到底的表現,實在令人感動。
佛法沒有偶然,我們應該相信自己擁有「一切的財寶」。再怎麼艱苦,只要還活著,沒有比生命更珍貴的東西。不論今天如何,人生的勝負是以一生來決定的。棒球也是,打到第九局才分出勝負;任何事情的成敗都不是決定在開始的。英文有句諺語:「最後笑的人笑得最好。」(He laughs best who laughs last)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說:「金字塔不是從塔頂建造的。」佛典中也提到有位富翁,看見別人蓋的三層建築宏偉聳立,心生羨慕,便請來建築工人如法炮製。工人遵照指示先打好地基,接著建蓋一樓、二樓,到了要建三樓的時候,愚昧的富翁不耐煩地說:「我不要地基,也不要一、二樓,我只要第三層的高樓,趕快給我蓋三樓。」雖像個笑話,但很多人的人生卻是如此。
許多留名青史的人,他們的青春時代絕非平順。例如英國政治家邱吉爾常被留級。甘地求學時是個不起眼的學生,羞怯膽小,不擅表達。愛因斯坦成績殿後,僅有數學一科出類拔萃。發現X光的倫琴曾經幫同學背黑鍋而被退學。
他們的青春有何共通之處?那就是「不自暴自棄」。成績不好、受人欺負、被出賣、失敗,為疾病、經濟所苦……,愈是吃過苦的人,愈能了解人們的心,體悟人生的深奧。
波
有位著名人士說:「戰爭勝利者的銅像很多,但因反戰而被殺害,或因此而入獄者的銅像為何少得可憐?」另有一句名言是:「殺死一個人是犯人,殺死百萬人是英雄。」由此得知社會的反常,是歷史的重大錯誤。
能確信自己「最後必勝」的人,是堅強的人。自古以來每個人都有一把惟自己所用的「寶劍」,用這把寶劍除惡護善。為了正義,不斷砥礪,只要有這把劍,一生就不會敗北,一定會勝利。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這把不可思議的劍,而這把劍,就是自身的心、決心。佛法上也說信受妙法的「堅強之心」,就是佛界。劍,不拔則不勝,不磨則腐鏽。不拔、不磨自身之劍的人,總是害怕什麼,苟且偷安的度日。劍是心,是人格。磨劍則是學習,是友情,是磨練。傷人之劍為邪劍;救人之劍為寶劍。
南非總統曼德拉,他遭受逾二十七年,長達一萬天的牢獄煎熬,最後終於破了殘酷的種族隔離制度,成為「人權的基度山伯爵」。
黑人在漫長的歲月中,遭受非人道的對待。例如,黑人坐白人專用的公車是犯罪,利用白人專用的飲水處、在白人專用的海岸步行也是犯罪。晚上十一點後外出,或是失業、居住在某地區等,全都是犯罪行為。黑人從未被當作「人」看待。曼德拉在各地目睹白人對黑人的侮蔑,黑人卻只能一再地忍受屈辱。
「這算什麼!」「人就是人!絕不容許歧視他人。」這正義的怒吼,就是曼德拉的「寶劍」。他挺身而出,「一定要改變這瘋狂的社會!」即使在地獄般的監牢裡,他也不屈服,終於打破了十七世紀以來的種族歧視。
拳擊界有位著名的拳王傑克,他之所以想成為拳擊手,是因為看到母親被欺負。那年他才八歲,和生病的母親一起乘坐火車,但母親只帶了自己的車票錢。剪票的人員說,如不買孩子的票就得下車。母親再三央求,請求通融生病又沒錢的他們,沒想到卻被怒斥:「原則就是原則」。
這時,有位看不下去的好心人幫了他們,當下傑克立誓:「等我長大後,絕不再讓媽媽受這樣的屈辱。」多年後經過嚴格的訓練,他終於成為「世界最強的拳王」。
羅馬俱樂部的創始人
博士說,藉由那些經歷,他體會到一件事:平常態度傲慢,只會批評他人的人,在獄中一被拷問立即招供。善於譁眾取寵或搧風點火的人,一到緊要關頭往往非常軟弱。相反地,平常謙虛、憨直的人,反而是意想不到的地泰然自若、不屈不撓,人格綻放光輝。蘇格拉底所言:「所謂中傷,就是不管做什麼事都會被批判。」
中國的周恩來總理夫婦,是大家眼中的模範夫妻。總理去世時,夫人
與其被「喜歡他」的情緒所左右,一心構築兩人的世界,不如學習對方的長處,提升自己才是賢明。《小王子》的作者聖修伯理也說:「愛不是互相凝視,而是看著同一個方向。」抱持共同信念的兩人,愛情會比較長久。此外,將女性視為完整個體加以尊重的男性,才稱得上是「自立的男性」。
大家不必在意社會上的膚淺風氣,也不要隨波逐流。傳媒的歪曲反映出成人社會的病態,置下一代幸福於不顧,只是利用報導賺錢罷了。大家一定要看清這一點,不可受騙。像傀儡似地受媒體操縱是不智的,要毅然踏上自己的人生大道。
有位著名的哲學家說:「世上最重要的是什麼?是平凡、常識、道理。」人生可分為幾個階段,青春時代、踏入社會工作、戀愛結婚等,在每個階段踏實地前進,就是道理。
大部份的愛情到頭來就像夢幻一般,但讀書不是,不可失去學習的熱情,不可偏離軌道。在草率構築的地基上建造房子,絕對不會安穩;米不經淘洗,煮出來不會好吃。偷工減料的後果顯而易見,還無法自食其力的人想學大人,是極為不智的。徹底完成眼前應做的事,踏實前進的你,將來才能上演精彩的人生戲劇。
據說十九世紀法國總統應某位富豪邀請參加晚宴,到場後發現席次竟然被安排在第十六位,第一位坐的是鐵路工程師,第二位是文學家,第三位是化學教授。有位來賓對這樣的安排感到不解,主人的回答是「依人的偉大安排席次。一個人的偉大,在於他是不可或缺、無法取代的。」也就是說,工程師因為擁有專業技術,誰也不能取代,所排第一,第二、第三位的安排亦然。總統則因替代性高,所以排名十六。這段軼事,可說是成人社會的縮影。
高爾基的戲劇《谷底》中,有這麼一段台詞:「若喜歡自己的工作,生活會多采多姿!若工作為了義務,一生會像奴隸般度過。」如何看待占去一天中大半時間的工作,會有截然不同的人生。已故的大衛.諾頓教授曾說,許多學生工作是為了賺錢,他們認為金錢能滿足願望,所以幸福。但是慾望無窮,怎麼樣都無法滿足。所謂「真正的幸福」是在工作中建設自我,努力於自我充實,並引發自身獨特的內在價值,且將此價值分享社會。博士認為,工作是「為了獲得創造價值的喜悅」。如果不必工作,每天只是吃喝玩樂,人生是無趣、空虛的。
埃及總統穆巴拉克曾經提到:「波蘭總統的一席話很有道理,即使是一盒火柴,也不是單憑一國之力就能製造。從火柴棒、硫磺到盒子、黏膠等,必須靠許多國家的協力才能完成。」許多物品的製造,正勢如破竹的以國際化的方式產生,而網際網路為首的資訊交流,也有突飛猛進的發展,正因為如此,將這些趨勢導向和平的方向,也就是「心的交流」益形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