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21 11:00:23朱宥勳

是誰對不起誰

 

 

讓我們來想像一種職業。

不必親身去經歷,想像就好。

從十歲開始(甚至更早),你就為了這種努力了。你每天至少花六個小時在增加自己的技能,你盡量地和你的同儕競爭,參加各種相關的活動以取得更好的資歷──沒錯,你的履歷表是從你人生的前十分之一就開始記錄了──在所有人十多歲,正是躁動不安的青春期,躁動不安地談戀愛(或談不到)、不知為何而戰地唸書(或沒唸)、玄思幻想自己的未來時,你幾乎已經確定了你的未來。你為了這樣的職業,放棄了所有其他的可能,只為了孤柱一擲。你得在十六到十八歲的時候就開始超時工作,而回報只有微薄的獎賞,大多時候還是無給值的。然而你年輕的身體還挺得住,你告訴自己,一咬牙就可以挺下去,工作會為你換來資歷,而資歷可以保證你在二十歲的那一年找到一份你唯一能做的工作。如果找不到那份工作,你的人生就再無其他的技能了。

當你二十歲左右,你也許幸運地進到了正式的職場,開始有薪水的生活。然而你仍然超時工作,甚至連你日漸老去的身體向你抗議的時候,你都無法好好休息。因為你需要這份薪水,你人生的可能性早就在十歲那年注定好了,你告訴自己,你是當年那群十歲孩子中的佼佼者,所以你有幸站在現在的崗位上。然而你無法解釋的是,如果你那麼優秀──幾乎是千中選一那般地優秀──,為什麼你的超時工作換來的仍然是不成比例的薪水。你的公司永遠在喊窮,永遠聲稱自己會倒閉,要員工滿足於現在的薪水。有的時候你會想起你學生時代,和你一同競爭的同學,其中有幾位到了國外,做著一樣的工作。他們在國外也大多不得志,可是怎麼好奇怪地生活還是過得比你好。你看著大你幾梯的先輩,他們的身體在三十歲左右就被榨乾了,而當他們失去了價值的時候,公司毫不猶豫地開除了他們。沒有善後、沒有退休金、沒有......

你不知道你有什麼,三十歲的那一年,你也許早就忘了十歲的你為什麼決定踏入這一行。

然而你知道的是,你眼前有一個機會。在你職場生涯的最後幾年,你還有至少一次的機會可以為自己撈到退休金。「至少一次」的意思是,如果運氣好,你還可以有多幾次機會。你知道這個機會是違法的,然而那並不是太重的法律。你知道那有損你的名譽,但當你看著你的妻兒、父母的臉,你看著自己飽經鍛鍊、充滿技巧的肉體,這樣的手腳將在往後的歲月搬運砂石、開小吃店(如果借得到資本的話)或做任何不需要技能的工作。你想,這樣的決定並不難;從來不難。

想像結束了。歡迎你來到台灣,來到中華職棒,來到台灣棒球。

你準備好迎接這個世界對你的唾棄,他們辱罵你、踐踏你、要求你向他們受傷的情感道歉。但你始終清楚記得每一筆帳。

從十歲那一年開始,一直都是這個世界對不起你。

 

 

 

諸葛伯約 2010-10-26 21:24:15

看前面三段自動帶入,還以為是音樂家的故事。

朱宥勳 2009-12-22 00:20:05

劉裕安釋出。
葉君璋釋出。
張泰山減薪百分之二十九,砍為二十三點三萬。
謝佳賢官司纏身,球團保證,就算明年他可以打球,薪水也一定低於張泰山;他現在的薪水是三十二萬。

是誰對不起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