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孔胸腔鏡肺段及亞肺段切除術
【民正新聞記者:蔡永源台南報導】成大醫院胸腔外科張超群醫師指出,由於健康檢查與低劑量電腦斷層的篩檢增加,有愈來愈多早期無症狀的肺癌被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同時,治療肺癌的肺部切除手術發展,也從過去的傳統開胸、多孔的胸腔鏡,至現今的單孔胸腔鏡,手術範圍也逐漸縮小,從肺葉切除、肺段切除,到更精緻的亞肺段切除,可達到精準切除病灶的目標,並兼具治療及保留肺功能目的,讓病人能夠獲得更好的預後與生活品質。
有位62歲家庭主婦平時不菸不酒,家族中亦無肺癌病史,健康檢查卻發現兩側肺部共有3處毛玻璃狀肺結節,高度懷疑是多發性早期肺腺癌。經手術執行右上楔狀切除、左下楔狀切除,及右上聯合亞肺段切除術,術後確診一處為第一期肺腺癌,其它兩處為原位癌,目前定期追蹤已三年無復發跡象。
另有位也是不菸不酒的70歲男性,本身有大腸癌病史,在做電腦斷層追蹤大腸癌時,發現左上肺及左下肺深處各有1顆肺結節,懷疑是大腸癌轉移。經由左上亞肺段切除術、左下肺段切除術治療後,目前配合藥物治療無其它部位復發。
目前要做到如此精緻的切除手術仍存在著一些困難,而先天上每個人的解剖構造有眾多變異,也使得手術存在著不確定性。不過,張超群醫師表示,成大醫院利用術前3D血管氣管影像重組的技術,術前模擬手術中可能遇到的狀況,也可以預估切除範圍是否足夠,進而減少手術時間、減少誤傷血管氣管的機會,降低手術風險,真正達到所謂的精準切除。
對於較深處的病灶,在做好術前3D血管氣管影像重組的準備後,做肺段或亞肺段切除治療,比起局部楔狀切除有更佳的安全切除範圍,而且在合適條件下,與肺葉切除具有相當的腫瘤治療效果,又能保留更多的肺功能。
成大醫院自2015年開始發展單孔胸腔鏡手術,目前已累積近千例的單孔胸腔鏡解剖性肺切除術,包括肺葉、簡單肺段、複雜性肺段、亞肺段等,其中肺段切除超過500例、亞肺段切除超過100例,是全國經驗最豐富的醫學中心。適合肺段或亞肺段切除的病人,主要是原發性肺癌、病灶<2公分及毛玻璃狀肺結節實心部分<50%,或是肺功能不佳、高齡及不適合接受大範圍肺葉切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