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衛武營音樂廳舞台 《立體鏡》限量沉浸式聆賞
【民正新聞記者:蔡永源、林文通高雄報導】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三大表演藝術平台最後登場的「當代音樂平台」,將在本周末首度登台。來自德國的柏林新音樂室內樂團將演出《立體鏡》,以「音樂劇場裝置藝術」模式呈現,首次開放給觀眾自由進出衛武營的音樂廳舞台,每場次只開放160席次,參與的觀眾遊走在演奏家身旁、穿梭在舞台上的場景中,或站或坐,體驗前所未有的沉浸式聆賞。此外,傳統南音與即興電聲融合的《南音味自慢―現代古韻》,與CNN譽為「全港最前衛音樂團體之一」香港創樂團的《崢嶸之樂》,都將為民眾帶來全新的音樂欣賞體驗。
4/20、4/21演出的《立體鏡》,由柏林新音樂室內樂團融合音樂會、劇場、舞蹈及裝置藝術形式,在音樂廳舞台上建構音樂環境,邀請觀眾在舞台裝置中來回遊走體驗。節目取材自阿根廷裔義大利籍作家暨詩人威科克(Juan Rodolfo Wilcock)的短篇故事集,當中包括70個不同的孤獨角色,如食人族夫婦、落入凡間的神祇、無法忍受日曬的書呆子、失業的天使等。《立體鏡》製作團隊將這個極為怪異的世界,詮釋為一個奇異城市,當中有個詭異奇妙的樂團,樂團一半成員是人類、一半是動物。這群音樂家儘管遺世獨立、各有各的心事和阻礙,他們都在尋找由共同語言「音樂」構築的烏托邦。
由傳統南音與即興電聲揉合,電聲音樂家李勁松與南音藝術家蔡雅藝合作的《南音味自慢―現代古韻》,也將於4/20和4/21演出,此節目是2018香港新視野藝術節的委託創作作品,創作主軸以傳統南音與即興電聲的互動與融合,與「一才鑼鼓」陳志江的說唱南音、跨媒體藝術家米路什‧盧澄斯基(Milosh Luczynski)、舞者曾景輝和詩人宋子江攜手,眾人在舞台大玩即興演出。
4/27則由知名的香港創樂團與臺灣旅德指揮家廖曉玲,帶來打破形式界限的多元現代音樂演出《崢嶸之樂》。演出曲目以臺灣、香港、澳洲青年作曲家的得獎作品,呈現不同文化背景的當代樂想,並以二十世紀英國大師喬治‧班傑明的作品呼應,窺探古典音樂進入現代時期後,再歷經一整個世紀的轉變。
衛武營的當代音樂平台以音樂藝術為主軸,從歷史中尋找、書寫當代、探索未來,透過實驗與實踐,以展演、當代音樂學院、國際鏈結等三個面向,緊密連結創作者、演繹者與聽眾,發揮國家場館能量,推動與催生當代作品,為下一個世代承續臺灣音樂發展。
更多當代音樂平台計畫及演出場次,可至衛武營官網(www.npac-weiwuying.org)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