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不得回家的路-失智症前兆
【民正新聞記者:蔡永源台南報導】https://youtu.be/d2h5djhQYhA隨著醫療科技的發達,人類的壽命延長,許多健康的高齡長者都能維持自我生活能力。神經退化疾病也因生命延長而越來越盛行,初老症狀像是「剛剛講的事情馬上忘記、時常講過去的事情」、出門時忘記帶鑰匙、忘了自己的隨身物品等。近年來,時常有媒體報導,許多迷路的長者不知如何找到回家的路,甚至有遺憾事件發生。這些長者很有可能是因為罹患失智症,導致他們走失。
75歲的李老先生身體硬朗,平常生活都靠自己打理。這天要到雜貨店買個菸,騎著摩托車從家中出發,雜貨店不過離家5分鐘的路程,沒想到他騎著騎著,居然找不到雜貨店在哪裡。從北區一直騎到西港七股一帶,巡邏員警發現他似乎找不到路,加上騎車時間較久有輕微脫水現象,攔下詢問才發現他已經迷路,聯絡家屬後將李老先生帶回家中。
認路的功能屬於人類高等認知功能其中之一。人因為有完整的認路功能,因此不會在熟悉的地方迷路,就算到了不熟悉的地方,也能夠發展出找路的策略,找到正確方向並到達目的地。重要的腦部認路構造包括海馬迴、後頂葉、後扣帶回皮質等,這些構造協助人類建立空間概念,讓我們能夠辨識合宜的路標,了解起點與目標的距離,選擇合適的路徑,最後準確到達目的地,使得我們不會迷路。2014年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就是頒發給發現人類腦部定位系統的科學家約翰歐基夫(John O’Keefe)、梅─布瑞特.莫瑟(May‐Britt Moser)與愛德華.莫瑟(Edvard I. Moser)。
失智症的長者由於腦部神經細胞的死亡,造成認路構造的腦迴萎縮,因而在認路的功能產生缺陷,導致無法正確的辨識路標、無法準確判斷距離遠近,因而造成迷路。迷路對長者當下會有很大的心理壓力,也會造成生理上的負荷(例如:脫水、跌倒、車禍、失溫等),若沒有及時發現,嚴重時還會有生命危險;對家屬來說則有強烈的心理壓力、照護上的負荷;對於社會而言則會付出許多社會成本,需要透過各種管道來協助尋找走失長者。
建構一個友善失智症的社會實為刻不容緩。目前大多數民眾都已經對失智症有初步了解,因此我們可以開始讓民眾知道某些特殊的認知行為症狀很有可能也是失智症的早期表現,提升大眾的認知,才能夠幫助更多早期失智症的長者。第一關:讓家屬能夠提前做好準備,幫忙準備聯繫的卡片、愛心手鍊、GPS個人定位器等;第二關:社區達成守望相助,商家或是民眾發現有疑似走失的社區長輩,可以盡早通知家屬並給予合適協助,防止後續遺憾事件發生。
提早給予這些早期失智症的長者預防性的治療介入,安排認知功能復健,才能有效延緩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