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0 21:48:52蔡永源

善化茄拔天后宮古井修復完竣 端午辦「取午時水」活動

【民正新聞記者:蔡永源台南報導】「歷史建築善化茄拔天后宮古井」7日正式宣告順利修復完成,修復後的古井將結合天后宮、廟埕、榕樹與活動中心,形成在地居民良好的生活環境。茄拔天后宮特別於今天中午舉行謝土儀式,文資處、趙崇欽建築師、騰騏營造、善化區李皇興區長、林志展議員及在地里長都共同參與。

    本次修復係緣於101年8月善化天后宮人員發現古井有土壤淘空、壁體崩塌現象,通報文資處現勘後發現古井因榕樹根竄生,致使古井內磚砌壁體受損,有修復之必要,文資處爰輔導廟方委託建築師進行修復設計。考量古井與周遭環境關係密切,是為民眾聚會休憩、話古論今之場所,經廟方、建築師與古蹟審議委員充分討論,由文資處向文化部爭取經費補助,順利展開修復工程。

    本案修復工項包含鋼板樁擋土及水平支撐工程、榕樹根系調查與斷根處理、不銹鋼板導根板鋪設、土方回填密度試驗、井中淤積泥砂清理、井壁磚拆解回砌與仿作新砌、井欄新作等。工程由趙崇欽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監造,騰騏營造有限公司承攬施工,修復經費共計新臺幣164萬元整,自104年2月開工,105年6月完工。

    承接修復設計的趙崇欽建築師表示,本次修復目標為古井本身的復原,弧型磚塊須量身訂製仿作,費時費工。為避免古井再度受到榕樹影響,特別增設不銹鋼導根板。此外,修復前的古井是封閉的,這次則新作井欄恢復其汲水功能,使在地民眾生活與古井更為親近。騰騏營造工地負責人黃文郎表示,本案屬地下作業,易受連日下雨影響導致工期展延,惟在克服萬難後仍順利完工。

    文資處指出,善化茄拔天后宮古井年代久遠,因古井弧型磚塊堆砌具特色,與廟結合為一體,與民眾早期生活息息相關,值得保存,雖規模雖不大、但古井的形制與格局皆完整,於民國99年獲登錄為歷史建築。此次廟方與市府的合作,是為原南縣第一件完成文資修復啟用的自辦發包案,相當具有意義。適逢端午佳節即將來臨,為慶祝古井恢復原有汲水功能,是日中午廟方也將特別舉辦「取午時水」的活動,邀請居民及遊客踴躍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