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醫院小兒部陳俐文主治醫師-嬰兒厭食便祕竟是肉毒桿菌中毒
【民正新聞記者:蔡永源台南報導】https://youtu.be/xGuob8RZu9Y活潑好動的嬰兒,漸漸不喝奶,剛開始以為感冒,孰料三天後竟全身無力,哭聲變得氣若游絲,到醫院求診卻遍尋不著原因,轉診至成大醫院兒童加護病房之後,身體檢查發現嬰兒無法吞嚥,呼吸困難,全身肌肉無力,連腸子都完全沒有蠕動,緊急插管使用呼吸器,配合點滴營養治療,於兒童加護病房住院觀察。
病情如此急轉直下,通報疾病管制署,協助調查急性肢體無力的原因以及肉毒桿菌中毒的可能性。疾病管制署檢驗發現,病嬰的血清呈現肉毒桿菌毒素陽性,且糞便培養分離出肉毒桿菌菌株。
最終確診為台灣近十年來首例嬰兒肉毒桿菌中毒個案。所幸在呼吸器及營養支持療法之下,嬰兒漸漸改善,不僅順利拔管移除呼吸器,也恢復原本活潑好動的精神體力,住院五個星期後出院,目前已與同齡嬰兒一樣正常。
嬰兒肉毒桿菌中毒是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話題,熟悉的是,醫療人員總會告知家屬不要餵一歲以下的嬰兒吃蜂蜜,因為蜂蜜當中容易有肉毒桿菌的孢子,臨床上實際發生的致病案例極為稀少,導致社會大眾誤以為這個疾病在公共衛生發達的台灣已經消失,忽略了嬰兒肉毒桿菌中毒的嚴重性。
肉毒桿菌的孢子常見於泥土,有些存在蜂蜜中,一歲以下的嬰兒食入,由於腸道正常菌叢尚未發展完全、胃酸酸度不足、以及免疫力相對較差,肉毒桿菌孢子會在嬰兒的腸道繁殖產生毒素,影響神經末梢與肌肉的功能,造成全身無力呼吸衰竭,若沒有及時治療甚至有生命危險。
目前在台灣以支持性療法為主,我們必須強調預防重於治療。請不要餵食一歲以下的嬰兒蜂蜜,副食品的處理須注意不要被泥土所污染,雖然加熱可以破壞肉毒桿菌毒素,但嬰兒攝入致病的通常是肉毒桿菌的孢子而非毒素。
一般家庭烹煮即使滾沸數小時也不一定能將孢子破壞,因此避免讓家中嬰兒食用受到肉毒桿菌孢子污染的食物,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每個孩子都是家長的寶貝、社會的希望,只要我們在準備副食品時多點注意,就能避免嬰兒肉毒桿菌中毒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