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文化中心第一、三藝廊
藝帆初張--2015楊國熙水彩.漫畫個展
【民正新聞記者:蔡永源台南報導】音樂家楊國熙習畫不到10年,卻舉辦了幾次展覽,成為藝術界的異數,他自嘲憨膽直似初生之犢,現在又將於104年4月17日至4月26日,在臺南文化中心第一藝廊展出水彩與漫畫作品,歡迎愛好美術民眾前往欣賞。
楊國熙38年生於臺南市,淡江德文系畢業,留學德國學音樂,回臺後任中小學提琴教師,96年到本市社區大學開始學習水彩和水墨,99年、101年在榮仁文化藝術基金會舉辦夫妻聯展,100年於永豐銀行東臺南分行個展,103年創辦荷蘭藝術體驗館。
習畫不到10年,他表示:「有些畫家在我這年紀,回顧展已經一開再開;有些畫家在我這年紀,獲獎紀錄比粽串還大;有些繪畫科系畢業的人,不到我這年紀,卻已退出江湖。我,一個非科班出身,繪畫資歷不到十年,又與獎牌無緣的凡夫,要在市政府的文化窗口展出,憨膽直似初生之犢。更糟的是,這次個展,我絞盡腦汁還是想不出一個可以總括的主題。攤開作品,我看到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學習,一次又一次的嘗試和一次又一次的喜悅。創作的喜悅,讓我一路學習和嘗試,至今無疲態。這是作品唯一可以概括的。以前是,今後必也如是。風格散在風裡,主題交給觀眾。風怎麼吹,船怎麼漂。總名就叫『藝帆初張』吧!和一般畫展不同的,是本人這次個展除水彩外,也有漫畫展出。」
興趣和努力,讓他可以在短短幾年間走入創作與發表的路徑。在社區大學曾學習水墨,因此他的水彩作品融入了水墨線條與皴法特色,漫畫則是以幽默風趣評論時事,這些作品都值得愛好藝術人士前往欣賞。
愚魚的藝饗世界……à 一場心靈美的繽紛show !
藝術創作是一種自我抒發情感最真實的流露,可以幻想、可以編織美夢、可以痛陳不快、可以說故事、也可以故作神秘、可以描繪美好現象,甚而也可以無俚頭,也許有時候也可以 "不知所云" (發呆!)…是一種很自然的玩美在我。
愚魚本名陳聰景,作品風格喜好明朗鮮豔的調子,創作方向多元,不拘泥於固定之模式,經常因著所尋思之題材,因應自我喜好之風格,選擇調性認為創作即是表現自我,不必在意於外在的認為。繪畫藝術是視覺藝術,傳達與溝通的橋樑,喜愛運用較為陽光的題材,運用較為豐潤鮮豔的色彩讓人容易親近,而產生願意主動去親近與了解進而有 "互動與共鳴" ………… 此次展出的質感是一場繽紛的多彩的知性與感性的人文藝術活動。
近年來漫遊於苗栗三義陶土堆中,苑裡古厝斷垣頹壁裡,與彰化鹿港老街坊之間,台中港區藝術中心的長年藝術氛圍,沉思浸淫於尋找傳統定義 "美" 之外的弦外之"音"。這些年來創作了一系列的 "異想"、 "意想" 、 "藝饗"世界的作品,希望能探尋創作之桃花源,展現一場心靈美的繽紛
show !
本展覽展期自
張添原八十書法回顧展
展覽日期:104.04.17.~04.26.
展覽地點:臺南文化中心 文物陳列館一樓
開幕時間:104.04.18.(週六)15:00
「張添原八十書法回顧展」訂於104年4月17日至
張添原自號顛彥,又署大石、古士、不少翁、觀音行者等。自幼天賦異稟,悟力倍於常童,5歲即隨父親研讀三字經、孝經、千字文、四書等,也學習書法,能寫一手好字。13歲初中時自學刻印,受梅嶺吳添敏老師啟蒙習畫,就讀臺南師範藝術科時,得名師汪文仲、張雲駒指導勤修國畫,並向齊白石的承傳弟子馬三綱請教書法及篆刻。又苦無範本,曾設法雙鉤描名
學習書法篆刻近70年,在其指導老師的啟發下,其書法篆承二李、前越周商、鐵線、大篆、甲骨各異其趣。隸法秦漢、簡帛碑文,均臻其神。楷法顏魯公旁及魏碑、行草均取挺勁之勢頗富禪趣。又以篆隸筆法作畫,筆力蒼勁秀潤,自然高古。書畫篆刻之外,偶爾也寫作對聯和俳句。但真正影響張添原創作的,確是他對於古漢字的研究,如甲骨、金文、古璽印、漢瓦當碑額文字等之探討,對他而言,這些古文字都是很好的參考資料。晚年他更大力提倡推廣對「古漢字」之認識剖析與書寫,亦造就不少莘莘學子於藝界書壇,
上一篇:臺南文化中心國際廳會議室系列講座
下一篇:2015台江文化季即將熱鬧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