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25 21:12:12蔡永源

台積電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開跑,師大附中師生書寫風箏祝福

【民正新聞記者:蔡永源台北報導】書法與風箏都源自於古老中國,講究平衡與美感,即使在不斷演進的時空環境下,卻總能在古典中持續創新。為讓年輕一代體驗書法與風箏這兩項優美的傳統藝術,台積電文教基金會於今日(1025)假師大附中舉辦「載福乘風‧書藝共遊」書繪風箏活動。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曾繁城師大附中校長卓俊辰,以及九份風箏博物館副館長林新傳新生代書藝創作者何信旺共同出席活動,帶領師大附中的學子在風箏上以毛筆寫下自我的期許及對親友的祝福。活動尾聲,附中的同學們興奮地拿著自己創作的風箏在操場上奔跑,讓寫著祝福文字的風箏飛放於校園空中,也象徵第六屆「台積電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已正式開跑。

 

由於行動通訊的發達及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讓現代人的書寫記事與情感聯繫,多倚賴鍵盤或平板來拼打文字;曾經努力學習的一筆一劃,隨著時代的進步卻越來越陌生。

 

為讓漢字之美不被科技浪潮淹沒,全球各地的華文專家,紛紛重視起手寫漢字的傳續工作。2009年,聯合國正式將書法及篆刻這兩項漢文字藝術,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幾年,華人世界也陸續推出與漢文字相關的展覽、競賽及活動,甚至以書寫、認字為主題的電視益智節目,更是因此孕育而生,且收視長紅,顯見漢文字藝術的書寫與創作熱潮,將持續在世界各地受到矚目。

 

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曾繁城表示,台積電是目前國內唯一積極推動書法及篆刻藝術的企業,六年以來,持續針對高中年齡層、具有書法及篆刻專長的學子,舉辦書篆賽事,為台灣新生代書藝創作者,打造揮灑的舞台。除了賽事之外,台積電文教基金會也持續將書篆教育資源引進校園,每年舉辦多場校園書篆工作坊,讓青年朋友藉由多元的創作示範及導覽型態,以更青春活潑的角度認識漢文字之美。

 

身為地主的師大附中校長卓俊辰指出,高中生非常難得能以筆墨書寫對親友、自己,以及對現在或未來的祈願與祝福,尤其又是寫在同為中國傳統藝術的風箏上,讓同學們有機會以這種特別的方式與傳統藝術邂逅,感受漢字藝術之美,要特別感謝台積電文教基金會的用心與投入。

 

    九份風箏博物館副館長林新傳今日也受邀參與活動,向與會貴賓及同學解說了風箏的歷史淵源與藝術價值。林新傳表示,中國的風箏已有2千多年歷史,是除了火箭之外,世界上最早的飛行器之一,最早多以刺探軍情及傳遞資訊等軍事用途為主。在唐代,風箏原本是宮廷娛樂,宋朝之後造紙技術逐漸普及,民間才得以一同熱鬧天空。風箏上的圖案形象及文字,大多具有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因而在民間流傳廣泛,是農業社會非常受歡迎的休閒娛樂之一。

 

台積電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的新生代書篆創作者何信旺指出,歷史上有記載的風箏迷可不少,〈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便是其一,曾以歌訣方式講述各類風箏的「紮、糊、繪、放」四藝,著作〈南鷂北鳶考工志〉一書,顯見風箏在歷史上的工藝價值。何信旺在活動中也引導師大附中同學將祝福話語以毛筆書寫在風箏上,體驗古時文人於風箏作畫寫文的趣味,為書法與風箏這兩項傳統藝術,注入現代的青春面貌。

 

台積電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是國內獎額最高的書法比賽,尊重傳統並鼓勵創作者演繹書篆新意的特色,備受年輕書藝家矚目,成為表現筆力與創意的最佳舞台。第六屆「台積電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自即日起起至民國1021222受理報名,書法分楷隸、行草二組,限定高中、高職及五專前三年級的同學參加;篆刻組則歡迎高中以上,40歲以下的學生或社會人士參加。比賽辦法、報名方式及活動訊息,請詳見活動官網www.tsmc-calligraphy.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