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找回歷史的原貌──「歷史機遇」荷蘭文獻特展
【民正新聞記者:蔡永源台南報導】一批典藏在雅加達「印尼國家檔案館」的臺灣史料,在沉睡350年之後,於2002年被荷蘭的檔案員發現,這一偶然機緣,喚醒了一段失落的臺灣史,紀錄17世紀荷蘭人與臺南、西拉雅族人的關係,一批珍貴文獻重返原生地臺灣,為臺灣史填補缺頁,為臺灣先民勾勒更清晰、明朗的樣貌,臺南市政府特別與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共同舉辦「歷史機遇──17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巴達維亞文獻重現臺灣特展」。
2012年4月,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前任主委孫大川率團訪問印尼,在外交部駐印尼代表處的協助與安排下,印尼國家檔案館將編號4043、4450、4451三卷檔案(共673頁)逐頁掃瞄建檔,而在這批珍貴文獻內,發現有關臺南、西拉雅族群的紀錄,有助於了解與認識當時荷蘭人與臺南的歷史。
這三卷檔案包括書信、決議錄兩種類型,主要為大員小會的決議錄,以及與荷蘭、印尼巴達維亞、駐華武壠及雞籠地區牧師的往來書信。從西方史學觀點,這批由宣教師記載之史料,不同於荷蘭東印度公司雇員留下的日誌、決議錄、書信,是宣教師的觀點,紀錄的是17世紀臺灣先民的社會生活、族群動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已邀請專研荷西時期臺灣史的林昌華、查忻、康培德、賀安娟等學者,協助譯介、解讀這批以古荷蘭文書寫的臺灣文獻。
為了讓市民認識當時的歷史,這項特展從9月1日起至9月28日,在臺南市永康區社教中心1F展出;而9月15日及9月22日也邀請西拉雅族的段洪坤老師及國立嘉義大學應用歷史學系吳建昇老師在永康社教中心3F巴里和巴桑故事館,分享西拉雅系列講座,歡迎民眾前往參觀。
(一)時間:102年9月3日(星期二)上午10時
(二)地點:永康社教中心1F(台南市永康區永大二路8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