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學習實驗室的新科技、新能力及新挑戰 曾志朗院士台南大學開講
【民正新聞記者:蔡永源台南報導】 國立臺南大學於10月9日上午在啟明苑演講廳舉辦博雅教育講座,特別邀請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曾志朗院士蒞臨演講,講題為:「未來學習實驗室的新科技、新能力及新挑戰」(Future Learning Laboratory: New Tech, New Capacities and New Challenges )。
現今的社會受到科技革命的影響,學習管道變得更加多元化,曾志朗院士特與南大師生共同探討在未來學習上會運用到的技術、具備的能力以及面臨的挑戰。曾院士提到,在科技進步的21世紀,已經擁有先進的通訊技術和雲端平台系統,解決空間及時間上的問題,而隨著3C產品的研發,幾乎人手一台的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與平板電腦,提供數位學習的方便性。在國外,網路開放式學習已蔚為風行,同學們可以透過網路教學平台,接受一流學府及老師們的授課,而各所學校皆會有其特色課程,曾院士讚賞麻省理工學院(MIT)及哈佛大學,他們放開自己的胸襟,接納對方的專業特色,共同創建出Edx線上免費學習之大學課程科目,課程的形式主要由在線視頻,網頁插入式測試以及協作論壇組成,學生上完課程後,可獲得一個不同於全日制大學的技能證書和成績,這讓全世界的學生都能享有優質的學習管道。
曾院士語重心長地談到,各國都在致力發展數位學習的平台與環境,像是巴基斯坦便與史丹佛、MIT簽屬雲端學習系統的相關合約,讓該國的學生能習得各種專業知識,以便在未來提升國際競爭力。但臺灣在教育經費上的運用,卻尚未落實在數位學習的普及率上,若是繼續被動的等待,只會落後其他國家更多。臺灣應效法英國的知名大學,將產業界與學術界整合,透過產學的交流,讓學生在大學畢業時,就能因應各種就業狀況,我們不該只是抱怨臺灣沒人才,應由產業界培育人才。英國的產學合作,讓學生除了擁有專業能力之外,也不再眼高於頂,視己高人一等,創造出正面的學習及就業環境。
演講的最後,曾志朗院士認為,在未來學習中,因為貧富差距所造成的受教程度不均,將是一大挑戰,知識的落差所造成的惡性循環,為每個人都該負起的責任。透過網路,我們可以交到更多「看不見的朋友」,但仍然還有些國家因為國家的政治因素,或者經濟條件限制下,而無法享有網路無遠弗屆所帶來的效益。曾院士強調,這個世代所面臨的挑戰是人道的自由,我們可能會因不同面向的限制而擁有不一樣的生活,但心靈的自由是不能被剝奪的,期望未來的教育能做到人人都擁有獲得知識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