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02 21:57:30蔡永源

環保加分.產業加值 屏東縣政府推動黃鰭鮪箱網綠色養殖

【民正新聞記者:林文通屏東報導 】屏東縣政府近年與農委會水產試驗所合作,在小琉球外海推動黃鰭鮪箱網養殖,並創新以米糠飼養的虱目魚做為飼料魚源,試驗半年多來,用「吃素」的虱目魚餵養的黃鰭鮪成長狀況非常好,半年可增加3公斤,逐漸形成新的環保養殖方法,可望建立為降低自然生態衝擊的鮪類養殖模式。

    屏東縣政府重視海洋生態永續發展,自2010年起與農委會水產試驗所合作,推動黃鰭鮪箱網養殖的可行性試驗,首開亞洲地區國家先例,為台灣發展鮪魚人工養殖跨出成功的第一步。同時鑑於目前鮪類養殖產業大量投餵新鮮魚類,帶給小型浮魚漁業極大的壓力,不但衝擊自然生態,而且飼料費也愈來愈貴,雙方又進一步試驗環保概念的鮪魚箱網養殖法,為傳統養殖加入海洋生態保育元素。

    屏東縣政府6月2日在琉球鄉舉辦記者會,由曹啟鴻縣長、水產試驗所所長郭慶老主持,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長吳茂盛、琉球鄉長蔡天裕等人都出席,現場並展示黃鰭鮪初期箱網養殖成果及吃米糠長大的虱目魚,油脂及肉質都相當肥美。

  「這項試驗很有意義,將來大家吃的鮪魚是非常環保的」,曹縣長感謝漁業署及水產試驗所支持屏東縣發展鮪類養殖,尤其海洋資源正逐漸匱乏中,目前東港水產試驗所也在研究黃鰭鮪完全人工養殖,如果成功將是一大突破。

    郭慶老也認為,台灣有黑潮及黑潮支流流經,帶來豐富的洄游性魚類,過去水產試驗所投放人工魚礁,即吸引許多黃鰭鮪及鮪類幼魚聚集,若能結合開發新的蓄養技術,有助沿近海漁業發展。

    至於什麼是環保養殖呢?水產試驗所沿近海資源研究中心主任吳龍靜說明指出,鮪類屬於高速游泳的魚類,體內富含DHA、EPA、膠原蛋白、牛磺酸、玻尿酸、彈力蛋白、軟骨素等營養成份,必須投餵大量的餌料魚,才能合成這些營養成份。然而,對於肉食性魚類而言,植物蛋白的胺基酸組成不夠均衡且無法有效消化,因此想到台灣建全的虱目魚養殖產業,利用以吃植物性蛋白源-米糠養成的虱目魚做為鮪魚的新鮮餌料魚,相較於傳統以下雜魚或混獲魚做為飼料的養殖法,是屬於較環保且有助於資源永續的養殖模式,可以降低對海洋生態的衝擊。

    於是水產試驗所以「環保加分.產業加值」為主軸展開試驗,虱目魚屬於雜食性,水試所自幼魚時期即餵養米糠,結果發現3公斤的米糠可養成1公斤的虱目魚,製成餌料後再投餵黃鰭鮪,而體型40-50公分的小鮪魚,經飼養半年後可增加3公斤,養殖二年可達18至20公斤,成長情況非常良好。

    而鮪魚箱網養殖試驗的結果,未來可輔導沿近海漁民將捕獲的鮪魚幼魚予以圈養肥育,不會再浪費珍貴的鮪魚資源,另一方面,養殖所需的餌料魚亦可提供虱目魚養殖產業不同的發展方向,相信這種兼顧海洋生態維護、提昇漁業及養殖業經濟效益的飼養方法,將為台灣養殖漁業帶來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