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獎助臺南學出版-新書發表
【民正新聞記者:蔡永源】臺南為臺灣最早開發的地區,歷史悠久,擁有豐富的常民文化,因此對於臺南學研究的保存、推廣與鼓勵,實為當前推動本土文化復興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文化局於去(100)年首度推動「獎勵臺南學研究獎助」計畫,藉由鼓勵文史研究者參與臺南文化研究、保存臺南文化史料,逐步建構「臺南學」研究資料庫,舉凡與臺南相關的人文、史地、社會、文化、產業、宗教信仰、生態等專題未曾出版者,均可申請此項計畫。
100年度首屆「獎勵臺南學研究獎助」的獲獎者及作品分別是楊欽鑒先生的《追「本」溯「淵」:探討本淵寮之信仰中心》、許献平先生的《臺南市鹽分地帶有應公信仰研究》、朱雅韻女士的《臺南 六甲 鄉師爺會之研究》及柯虹岑女士的《楊逵小說中的社會圖像》等。《追「本」溯「淵」:探討本淵寮之信仰中心》一書介紹安南區本淵寮朝興宮,田野調查資料豐富而細密;《臺南市鹽分地帶有應公信仰研究》則是文獻與田調兼備的作品,對原臺南縣北門與6鄉鎮的有應公信仰研究,提出分析、比較,頗具學術價值;《臺南 六甲 鄉師爺會之研究》處理 六甲 民間獅會的歷史探究,對地方藝陣的發展有相當的參考價值;《楊逵小說中的社會圖像》則以文化研究方法,從文學、史學與社會學三個向度,探索楊逵的社會思想淵源與社會意義。
文化局指出,100年度獲得補助的《臺南 六甲 鄉師爺會之研究》為臺南大學碩士論文,有興趣的民眾可逕上臺南大學論文系統查詢,其他三書則透過坊間出版,民眾可至書局詢問。文化局也提醒本(101)年度獎助計畫申請將於9月30日截止,收件完畢後將擇期邀請專家學者審查,獲獎者並視稿件規格及審查結果核定,將能獲得新臺幣3至10萬元的獎助金,請有意申請獎助的研究者密切注意相關時程,把握機會。
《楊逵小說中的社會圖像》
摘要
從楊逵的小說作品中,可以清晰的反映出他對當時社會現實生活的感受與期望。楊逵將其理念鎔鑄到文學創作中,此乃社會意識文學之體現。然而楊逵的文學作品中,主要論述的社會意識為何?他的文學作品中又呈現出哪些社會問題?他是否在其作品中,提出某種社會改革的思維?更重要的是他的社會思想的淵源為何?這些問題若從文學領域以外的社會科學進行研究,將呈現出如何的面貌?
本文以「文化研究法」作為研究途徑,嘗試以文學、歷史與社會學,三個面向分析楊逵社會思想的形成,及其如何將社會思想融入文學作品中。在文學與歷史的分析方面,以楊逵生前所發表的小說作品,作為文本分析的範圍,並以其小說內容及生命經歷作為歷史回顧。在社會學的部分,則以Lorenz von Stein 所著、張道義譯注之《國家體系學:社會理論》。嗣從楊逵小說作品中所闡述的社會問題,及其所提出的社會改革方法進行對話。
楊逵一生歷經兩次政權的遞嬗,就其小說作品而言,在日治時期楊逵以反抗帝制、反殖民壓迫作為其社會意識文學的體現。國民政府時期,楊逵為緩和族群的衝突發表〈和平宣言〉,因而入獄,身陷囹圄長達十二年之久。其文風也就因此而轉變,他不再與當局對立,改以勵志性文章繼續關懷社會。本文將楊逵小說中所論述的社會問題作成分類,並整理出楊逵對於社會改革的見解,再以楊逵所關注的社會問題,觀察現今臺灣政府對社會問題的立法趨勢。
關於楊逵社會思想的淵源,由於當時臺灣在日本的殖民底下,有關政治類或思想類的書籍受到相當嚴密的控制。而楊逵社會思想的啟蒙主要在他負笈日本當時,適逢自由民主洶湧澎拜的大正時期,使得楊逵得以吸納大量的新知,並自此奠定社會主義的思想。為求正本溯源,本文將從日本憲政制度如何轉向普魯士‧德意志,以及對日本近代憲政發展影響深遠的德國學者史坦恩這兩個面向,討論日本明治維新後,所形塑出大正時期自由民主的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