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7 09:51:45如你如我
麻醉醫師靈魂所在的地方-讀後感
我是聽了鄧惠文訪問主動脈醫師,到圖書館借了這本「麻醉醫師靈魂所在的地方」,如同封面所說「在悲傷與死亡的面前,我們該如何說愛?」
書中的故事就是這麼的真實,愈看愈覺得悲傷,然而現實的生活中就是悲歡交錯,在「放棄治療」這篇,若化療藥物只能讓病人多活幾個月,總是覺得大可不必。生命到了最後,都是受苦,多活一天不就多受一天苦,何苦用化療藥物延長自己的人生?活著有時候就是受苦,掙扎地活著比死去更需要勇氣。
越有錢或者是愈幸福的人,愈沒有辦法離開,他們常說:「我想要最好的藥,多少錢、自費都沒有有關係。」但是沒有這種東西,在死亡的面前,不管有錢沒錢都是平等的,頂多只是早晚。
而現實就是這樣,有錢的人可以選擇用比較好的方式,延後離開的時間,沒錢的人可以乾脆的選擇放棄治療,病人本身不必受苦,也不再拖累家中的經濟,就如同醫生在書中講的,有時候明知救起來之後,可能是植物人或是有些併發症,生命雖得以延續,但是生活品質卻變得更糟?那真的要救嗎?
我總覺得人活著是要有尊嚴的活著,當生活都不能自理,似乎也都沒有意識(退化),有需要靠著醫療的進步,插管灌食,來延續生命嗎?這也是我們要去省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