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23 23:50:21christyedg

敦煌壁畫 數位化保存

(中央社台北22日電)正推動歷史遺產數位化的中國大陸,日前將已有1600年歷史的敦煌莫高窟,以高解析度數位相機拍攝窟內的珍貴壁畫,以利保存與出版。此外,拍攝小組也在研發「洞窟虛擬漫遊」的技術。 新華社報導,敦煌石窟由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構成,規模龐大,內容豐富。其中,莫高窟已經有1600多年歷史,擁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公尺,彩塑2000多尊,並有藏經洞出土的約5萬份文獻散布世界各地。 不過,在精美絢麗的壁畫和彩塑背後,存在著沙漠環境的惡劣和文物材質的脆弱,使大陸設法將這座屬於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的古蹟數位化。 敦煌研究院數字(數位)中心主任吳健表示,目前有6個小組負責拍攝、6個小組負責圖像拼接,還有1個小組專門製作洞窟虛擬漫遊軟體。 吳健說,製作小組曾嘗試以解析度75dpi/吋、150dpi/吋的技術拍攝壁畫,後來發現,要到300dpi/吋時,壁畫的資訊才能被清晰完整採集,也才能滿足保存、研究、印刷出版等需求。 他說,敦煌研究院已完成20個洞窟的300dpi/吋解析度檔案,但莫高窟有壁畫的洞窟多達492個,面對數百個數量龐大的洞窟和不可預測的災害因素,還有許多技術需突破。 20餘年來,敦煌研究院投入大量資源,先與美國梅隆基金會和西北大學合作,將國際先進的數位技術和拍攝方法引入敦煌,後來又為提高拍攝、儲存和處理水準,與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微軟亞洲研究院等機構展開合作。 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表示,這些機構各有所長;相關技術目前已運用到敦煌壁畫圖像採集、石窟微環境監測和遊客流量統計、洞窟考古測繪等多個領域。100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