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22 19:26:51CHRISTINA CHEN

環境變遷的議題主要有兩個面向:1.減緩/減量 2.調適;林子倫/;全球暖化在台灣嚴重程度/徐光蓉:溫室效應完全自救手冊







Category Archives: 暖化(氣候變遷)

2008前瞻:後京都時代 低碳發展路徑的挑戰

2008.03.21

2008前瞻:後京都時代 低碳發展路徑的挑戰

地球上重要的溫室效應氣體包括: 水、 臭氧、 二氧化碳(CO2)、 氧化亞氮(N2O)、 甲烷(CH4)、 氟氯碳化物類(含CFCs、 HFCs及HCFCs)、 全氟碳化物(PFCs), 及六氟化硫(SF6)等, 最後三類完全是人工合成自然界沒有的產物。



作者:林子倫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 /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學委) 本文刊登於環境資訊協會 http://e-info.org.tw/node/29505
備受矚目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COP13),在延會一天後終於突破僵局,通過所謂的「峇里島路線圖」(Bali Roadmap),確立了後京都因應氣候變遷的關鍵談判議程,各國並同意在2009年前完成協商。雖然,不少與會代表不滿協議內容未納入明確的減量目標,但是這份各方妥協的「路線圖」,還是爲邁向後京都時代的低碳發展路徑,開啟了一道曙光。

回顧過去一年(2007),氣候變遷議題幾乎佔據重要國際版面:從「不願面對的真相」獲得奧斯卡金像獎、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PCC)發表第四次對於全球暖化的科學評估報告、G8 高峰會的氣候宣言、聯合國召開氣候變遷高峰會、到美國前副總統高爾以及IPCC 榮獲諾貝爾和平獎。不過,若對照氣候變遷在媒體的高曝光率以及各國的實際減量政策表現,卻呈現很大的落差。

根據 UNFCCC發布的締約國排放資料,從1990年到2005年,工業化國家的總排放量降低了2.8%,若扣除東歐等經濟轉型的國家,工業化國家實際總排放量卻上升11%,其中加拿大增加25.3%,美國增加16.3%,日本增加6.9%;反觀歐盟整體下降1.5%,德國減少18.4%,英國下降14.8%,丹麥下降7%。有趣的是,上述數據中排放量上升與下降的兩組國家,正是締約國會議中強烈支持與反對訂定溫室氣體減量目標的兩個主要集團,也顯現出能源與氣候變遷議題在國家政策目標中的優先性,影響了該國政府的談判立場。

美國霸權的衰退

美國作為反對訂定減量目標的頭號國家,成為此次大會各方韃伐的對象。布希政府自2000年主政以來,外交上的新保守主義作為,幾乎背離所有盟友,其斷然拒絕簽署京都議定書的政策立場,反映了對於美國強權地位的自我認知。在2007年底澳洲新總理宣布簽署京都議定書之後,美國成為工業化國家在國際氣候政治上的孤鳥,使其單邊主義的政策思維受到極大的挑戰。

COP13大會期間,歐盟代表對於美國持續杯葛將任何數量化的減量目標納入協議大表不滿,揚言退出美國預定在2008年起召開的一系列主要排放國的協商會議。此外,高爾拋開外交的客套,大力抨擊美國已經成為全球氣候協商的絆腳石,他並建議在新的協商框架下預留給美國新總統的空間,表明他對於「後布希」時代的期待。而巴布亞紐幾內亞的代表,更是強力的指責美國,要求美國擔負起領導者的角色,要不然「請讓路」(get out of the way)。這段發言,不僅受到與會代表一致的肯定,更是促成美國最後妥協的臨門一腳。

低碳發展路徑的挑戰

「峇里島路線圖」是國際氣候政治妥協的產物,它雖然未能納入溫室氣體減量的目標與期程,但它涵蓋的四大面向: 溫室氣體減量與發展目標的結合、強化調適策略、技術移轉、以及財務機制,卻已勾勒出低碳發展路徑的努力方向,以及未來兩年氣候談判的挑戰。

一、在政治上,美國布希政府的環境外交策略與領導地位已受到挑戰,雖然歐盟最後在數量化的減量目標上讓步,以換取美國持續參與後續的協商,但是歐盟在氣候議題的堅定立場,希冀在下一波低碳工業轉型增強與美國競爭力的企圖,不容忽視。此外,面對中國與印度成為全球排放量最多的國家,在未來的談判上,發展中國家的態度,以及美國單邊主義的未來政策走向,都將成為影響氣候協商的重要因素。

二、在經濟上,美國雖堅拒任何明確的減量承諾,不過在國內外的壓力下,美國願意認知全球減量的必要性,並接受IPCC第四次科學評估報告對於氣候變遷的政策建議 (以附註的方式納入決議),從積極面而言,對於未來兩年的協商,提供了重要基礎。換言之,數量化的減量目標與期程將是未來協定不可避免的方向,但考量各國的歷史責任、不同的發展程度與公平原則,後京都的規範框架將可能採取多軌、彈性機制的軟性法 (soft law)之形式。而清潔發展機制(CDM)、排放交易機制、碳平衡(carbon neutral)基金的設置、新能源技術的發展,都將成為各國因應經濟與能源結構轉型的重要政策工具。

三、在策略上,「峇里島路線圖」確立了「減緩」(mitigation)與「調適」(adaptation) 並重的氣候變遷因應策略。這次大會的重要成果之ㄧ,是成立「調適基金」 (Adaptation Fund),以協助發展中國家建立調適的機制與行動方案。由於全球暖化的加劇,調適策略成為因應氣候變遷的重點,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已成為氣候異變的主要受害者,如何減緩氣候對經濟與社會的衝擊,將是一項艱鉅的挑戰。值得一提的是,城市與地方政府已在全球氣候治理策略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此次大會中,城市聯盟積極倡議在2050年全球排放量比1990年排放水準減少60%,而工業化國家更必須在2050年降到1990年排放水準的80%以下。城市首長並承諾研擬地方層級的減緩與調適策略。可以預見,跨國的城市網絡,將成為後京都時期氣候策略的關鍵力量。

總括而言,「峇里島路線圖」開啟了低碳路徑的願景想像,面對全球低碳轉型的大趨勢,台灣必須提升戰略的高度,從國家安全的角度來思考能源與氣候變遷的策略,唯有如此,台灣的經濟結構轉型與社會調適才有軟著陸(soft landing)的可能。

問題 1:台灣尚未入聯,為何要管溫室氣體減量?而且還會影響我們的經濟。

林子倫:聯合國是蠻重要的議題,很多人關心台灣加入聯合國的問題。聯合國基本上是政治場域,今天談論的是環境的場域,環境議題其實是超越政治疆域的,它是跨域、全球性的。

聯合國這一個政治體系,台灣沒辦法加入,不代表不需要關心全球環境議題。因為環境議題的影響層面,即使不加入聯合國,也不能避免。這是一個很大的關鍵。未加入聯合國是台灣的損失,但不該成為逃避的藉口。

環境變遷的議題主要有兩個面向:

1.減緩/減量
2.調適

核心議題是能源的議題,溫室氣體的排放很大部分是因為能源的使用,我們使用的化石燃料,包含天然氣、石油、媒等都會造成惡化。台灣98%的能源仰賴進口,當這些能源繼續飆漲的時候,我們還可以依賴多久?必須建立比較自主、易於掌控的能源,那就是再生能源或能源效益改善,提升低碳企業等等措施。

其次是貿易。大家也許注意到,歐盟或許多國家把氣候變遷在市場納入規範。台灣以對外貿易為導向,要和這些國家做生意,就要符合歐盟國際的標準,因此就經濟貿易的角度來看,也需要關心氣候議題。

問題 2:全球暖化在台灣嚴重到什麼程度?

林子倫:調適是個大面向,並且應與減量並進。過去台灣花很多時間談減量目標。台灣人口佔全世界0.3%,二氧化碳均排放量佔全世界1%(全世界排名22)。IPCC報告說氣候變遷已經在發生,更極端和異常的氣候已經在台灣發生。大雨、乾旱、糧食或登革熱北移、防災等議題,但台灣目前對於調適沒有整體的看法。甚至對於海洋(我們大部分的城市都有海洋)也是,海平線上升影響沿海的生態以及產業時,該如何應變?

過去的辯論都停留在減量目標,政府有做一些減量,但對於整體調適做得太少,而且沒有主管機關。氣候變遷議題是國家安全議題,對於台灣的損傷、人力財產的損失,絕對是國家安全層級的議題,應有更高階的應對處理。

各國在談永續發展的概念是從考慮氣候變遷的角度來看。英國2007年年中發生幾次大水,已經開始檢討100年來都市規劃的下水道以及防災體系無法應變氣候變遷的事實。他們開始思考如何面對氣候變遷的調適與挑戰,台灣也應往這方面思考。

【國際趨勢】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研究小組(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重點整理

2008.03.14
這份評估報告是自2001年以來,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研究小組(IPCC) 首次的完整評估:無庸置疑,明確的證據顯示,人類活動是造成地球升溫的主要原因。

在第四次評估報告中最新的發現:研究員更加確信人類活動會是造成地球升溫的原因。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可性度已大增,且澄清以前有疑問的地方。

2001年第三次評估報告,研究小組說,各地區資料顯示的觀察,這是「可能」人類活動背後的發展趨勢。在IPCC定義「可能」的意見是,機率在66%至90%間。而這次在IPCC結論認為,至少百分之九十(非常可能)是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而不是自然變化,暖化地球表面。

IPCC迄今為止這樣說發展情況:

一、過去100年(1906-2005),全球平均氣溫上升0.74 ℃。而近50年增溫幅度為每10年約0.13 ℃。過去100年平均北極氣溫上升將近全球平均氣溫的2倍。

二、影響氣候最大因素來自人為活動排放的二氧化碳。過程主要是燃燒化石燃料,尤其是煤和石油,而且還透過改變土地用途。。自十九世紀中期,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已增加超過35%,從1850年280ppm到2005年379ppm。

三、同時期其他溫室氣體(甲烷和氧化亞氮)同時也攀升。由於人類活動,尤其是農業。

四、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亞氮增加輻射效應為+2.30 w/m2 ,工業革命時期增加幅度是一萬年內前所未有。其他促成全球暖化氣體包括臭氧( +0.35 )及鹵族碳化合物( +0.34 )。

五、不過人為燃燒煤和石油所產生的硫化粒子排放到大氣層,遮蔽入射日降低地球表面溫度,所以抵消部份的升溫。這些評估將產生整體降溫效果,約-1.2 W/m2。雖然目前有較可靠的背景資料,對於這些粒子對氣候影響實際大小,仍有些不確定。

六、自1750年至2005全年,溫室氣體和懸浮粒子的增加合併的效應與地表反照率改變,地表額外增加1.6 w/m2 。

七、1961年至2003年海洋表面平均上升將近8公分。上升原因,部份是海水受 熱膨脹導致;部分是因為陸地冰河融化。

八、在1993-2003年,海水上升的速率是前40年的兩倍。主要是因為海水受熱膨脹導致。

九、從1900~2005年長期趨勢,觀察到許多區域降雨量變化。已在北美和南美東部、北歐、北亞及中亞顯著降雨增加。在薩赫耳地區(Sahel)、地中海、南非及部分南亞觀察逐漸乾旱發生。

十、一些極端天氣事件更加頻繁,而一些則發生機率變少。例子包含寒冷冬天夜晚,天數變少;而炎熱夏天夜晚天數增多。這種傾向可能跟溫室效應有關。

十一、其中有明顯的結論:劇烈的大西洋颶風日趨頻繁。在美國是一個政治敏感問題。因為颶風侵襲美國是自然現象,且通常受創嚴重。雖然布希政府語氣上有有些轉變,但是一直否認排放量與氣候變化的關連。

目前我們可以比較準確的預測輻射改變(氣候的敏感性)對於氣候系統的影響。如果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穩定在工業革命前水準兩倍,地球表面平均溫度將上升攝氏2至4.5度;最可能是攝氏3度。不大可能溫度上升低於攝氏1.5度,但也不排除將上升超過4.5度。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數字是指在未來平衡狀態。氣候系統的慣性影響在數百年將不完全顯現。IPCC用來預測未來排放量情境,都假設在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比現在大幅增加,並沒有考慮國際限制排放量協定。

IPCC排放最少的情境B1方案,假設技術和社會發展,容許減少使用化石燃料。在此情形下,二氧化碳濃度將繼續上升,但會穩定在工業革命前的兩倍。排放量的情境在A1FI方案,假設繼續使用化石燃料,將導致二氧化碳繼續快速增加。2100年前二氧化碳的濃度預計,將比工業革命前高出三倍。

氣候模擬估計1990年至2095年,最低排放情境(B1)預估,全球平均氣溫將比目前上升約攝氏1.8度,範圍在攝氏1.1度至2.9度。最高排放情境(A1FI)預測氣溫將上升約攝氏4度,範圍在攝氏2.4度至6.4度。

部分模式中加入自然碳循環及物理氣候變化間的回饋作用。氣溫上升可能會降低陸地和海洋二氧化碳的吸收。這也就是為什麼幾個情境預測,比2001年IPCC報告,有較高的不準確範圍。

IPCC也說明,如果溫室效應氣體濃度穩定在2000年的大氣中,在2100年溫度將較現在上升約攝氏0.6度,也就是比工業革命前高出攝氏1.3度。

海平面將持繼續上升。與目前水平相比,最低排放 (B1)情境推估將上升0.18公尺至0.38公尺;最高排放 (A1FI)情境顯示,在2100年前將上升0.26公尺至0.59公尺。這些計算並未將格陵蘭及南及圈氣候暖化加速融化冰河影響列入。這些過程將使海平面多上升0.1公尺至0.2公尺。

暖化並非均勻分佈於世界各地。北極和北半球陸地,暖化明顯較強。事實上,北極增溫是全球平均增溫的二倍。在南半球的海洋及北大西洋增溫將比全球平均低。後者是因墨西哥洋流減弱,也意味著由海洋帶到冰島和格陵蘭島南部的溫度減少。但是似乎不可能導致墨西哥洋流突然停止。

在高緯度國家如歐洲及美國降雨極可能增多,而大部分亞熱帶地區有可能降雨變少。這些與二十世紀觀察到格局變化相似。

炎熱高溫、熱浪及洪水等事件極可能持續發生而且更頻繁。南北極浮冰面積將縮小。有些模式預測二十一世紀末,北極夏末的浮冰幾乎完全消失。

當氣溫愈來愈高,強烈熱帶氣旋(或颱風)發生次數將可能變的頻繁。西風帶將向北移動,使得低氣壓區域及降水分布北移動。

即使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穩定,2100年之後暖化及海平面上升將持續。表示格陵蘭島的冰山將繼續融化。比工業革命前全球溫度上升攝氏1.9度到4.6度,可能導致整個格陵蘭冰山在數千年內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七公尺,淹沒許多城市。

南極許多冰山仍低於零度。冰山可能在較溫暖的氣候下增加。但是也可能因氣候暖化,而大塊冰崩裂,導致大量陸地冰流失及海平面上升。

下個世紀的二氧化碳排放將留在大氣千年以上,使得氣溫與海平面持續上升。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也導致海洋酸化。21世紀將使全球海洋平均pH值下降0.14至0.35,目前pH比工業革命前下降0.1。

資料來源:Acid News 2007 第一期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翻譯

【環保論壇】外交部角色應隨「全球化」趨勢調整

2008.02.15

大氣變遷會議﹝UNFCCC﹞已不再只是天氣的問題,它更是經濟與科技的較勁場;大會現場更是成為各國整體外交的重要戰場!全球化的議題,這真是「天」曉得!

大氣變遷議題 各國不敢輕忽

從蒙特婁公約到京都議定書,初始都好像是科學家在找碴似的,政治人物只在應應景而已,但是京都議定書走過的十年中,大氣變遷已是全球性的重大議題,國家元首的反應更是動見觀瞻。

去年在峇里島會場所見,那已成為政客們討價還價的新市集:Carbon Trade!碳市集!在碳市集機制下,操作的槓桿主軸是調適﹝Adaptation﹞和舒緩﹝Mitigation﹞。不論那一頭都需要靠技術﹝Technology﹞和基金﹝Funds﹞的運作;但這兩項都很難以會議公決作為支配的手段,因為它們都被掌握在科技強權和經濟大國手中,美國的「否決權」表達得最清楚,歐盟亦認為形勢大有可為,足以重振聲望,提升影響力!中國的賣力演出,即使明知西方世界有「馴悍記」的「司馬昭之心」,但是趁勢拉高國際能見度,更是明顯的野心!第三世界國家,縱然「為賦新詞強說愁」,實在很難強出頭。

從人類的文明史觀來看:科學家發掘了需求,開創了商機,政客們成了經紀商,科技成了主要商品和武器,經濟力就是交易較量的籌碼,殊途同歸的商標卻是:拯救地球!所以環境權的內涵被更新﹝Update﹞!傳統的外交思維已非隨之更新不可!這已是科技時代整體行政系統必須調適的挑戰。這次,台灣派出與會的代表團以環保署為主力部隊,工研院隸屬特種部隊由專家學者組成,而且在議程第二周才出席,錯過了精釆的第一周肉搏戰,只能「欣賞」到斯文的「收網戰」而已!若和二○○二年由行政院政務委員率領前往南非參加世界環境高峰會相比,這次成效難免有些應景的意味,也沾不上社會的任何焦點。

儲備外交科技人才

若從實質面來看,和大會議題相關的部會相當廣泛:一、再生能源議題,需工業局,能源會和電力公司參加。 二、能源效率議題與能源會、工業局和交通部業務不可分。 三、綠色建築議題已是營建署和工業局的時代任務。 四、碳櫃技術﹝Carbon Capture & Carbon Sink﹞方面,則是相關學術研究單位的新使命。尤其是,外交部已從後勤部隊變身為前線作戰部隊矣!附屬履行機構﹝SBI﹞和附屬科技諮詢機構﹝SBSTA﹞的會議,根本就是外交戰場。具有科技背景的外交人才,已是時代所需!例如林俊義代表駐英時,輕易解決禽流感的爭議,就是明證。所以如何從學術研究單位儲備善外語的外交科技人才,已是當務之急!

面臨中國崛起,台灣理當更戒慎!中國的財經學報早在二○○○年提出「環境外交」的深度報告,這次在峇里島大會場的運作,已經相當明顯使用外交戰略與戰術縱橫全場;在側邊會場上,參與度已不輸日本,即使內容深度不足,卻大大提高了中國的能見度。反觀台灣在邦交國所實際分享的資金與技術,即使完全符合了聯合國FCCC討論在抗暖策略的基本原則和措施,卻被一句「金錢外交」完全謀殺,外交部在深陷國際孤立困局之際,何不認真到峇里島「取經」?由此可見台灣行政體系「門戶之限」何其牢固。如何應付全球化的議題?單從這次台灣派出的代表團,其答案實在令人憂心!

台灣準備好了嗎?

從本質上而言,這類環境議題會議該是檢討人類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的會議。因為二氧化碳,本來就是化石文明的最終產物﹝End Product﹞,人類使用化石燃料,換取能源的科技,以享受物質文明是相當低效率﹝不到五○%﹞的過程和手段,問題出在「吃」﹝使用﹞化石燃料的機器太老舊﹝二百多年前的舊思維和技術﹞、效率差,而使用它的人類又太不爭氣、太揮霍,才導致如今嚴重的後果。事到如今,目前的會議,專家們多從改進能源效率和開展替代能下手,對象都是對付這部老舊的機器,旨在讓它吃少做多和改善它的胃口,以達減碳的要求;然而最根本的問題還是出在依賴使用這部機器的人類,二百多年來揮霍慣了,如今要「由奢入儉」,真是難!布希政府表現得最直截了當。國內社會上上下下各階層,又比布希總統清醒多少呢?外交是內政的延伸,我們好像還沒準備好!

總之,解決大氣變遷的真正處方尚屬未知,調適和舒緩都只是應急手段而已。老天爺何時逼使人類改變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去善待自然資源,或許要事到臨頭時才會找到真正的答案吧!

作者:林碧堯 /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學術委員

﹝原載於Taiwan News329期﹞

氣候變遷國際NGO論壇重點摘要

2008.01.24

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第十三屆締約國大會於12月4-14日在印尼峇里島舉行,屆時氣候變遷議題將再度受到舉世注目。台灣「溫室氣體減量法」、「再生能源法」卻還在立法院審議,政府在1998年第一次全國能源會議決議要檢討的產業政策,至今仍在牛步;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的新煉鋼廠和石化園區計畫近期核准設立,抵銷您努力減碳的成果。

邀請國外十個關心全球暖化議題的重要環境保護團體代表來臺分享他們的作法和經驗,例如日本的愛知縣民眾如何協助萬國博覽會的減碳計畫,歐美城市有成功減碳的撇步、而NGO又是怎樣與企業和政府合作推動減量計畫。我們希望藉由這次的國際論壇,讓社會大眾以及NGO朋友看到國外的成功經驗,也鼓勵臺灣民間與政府,在氣候變遷議題上能有更積極的行動。

Maier提到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不要認為現在所有消耗性能原都能以替代能源解決」,這是不可能的。我們必須專注於能源效率,降低對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賴。在歐洲國家目前風力發電很盛行。在德國風力發電也不斷在成長。沿海地區,適合發展風力發電;尤其台灣有很長的海岸線,更適合發展風力發電。主要因素還是歸咎於政治。

Sierra Club各地成員都盡量鼓勵當地社區及城市進行更多的減量、編製手冊、發展減量計畫及監測進度等等。城市的車也改用油電混合,用更好的技術點亮街道及建築物;將省下的電費蓋學校、建造節能公共設施。越來越多的企業也加入氣候變遷的行列,雖然有些人懷疑他們的動機,至少有參與總是一件好事。

2005年舉辦的日本國際博覽會標榜「大自然的智慧」概念,並展出許多環境科技產品,因而又名「環境博覽會」。環境博覽會與會人數驚人,原先預估可達1500萬人前往參觀的目標,最後總計與會人次突破2200萬人,各方將此譽為極大的成功。在籌備期間,愛知縣府當局為了找適合的場地深感困擾。有關單位在1999年5月發現世博會預定地正是蒼鷹的築巢區,環境省獲悉此事,要求有關單位必須確保蒼鷹平安度過兩次繁殖季。在日本,都是發展計畫通常著眼於經濟效益,為此損耗了大自然的資源而不自知;愛知世博會的經驗無疑是一記當頭棒喝,蒼鷹事件讓大家了解此之外,還有更重要的普世價值需要捍衛。

面對氣候變遷,推廣生質作物是福還是禍? 以巴拉圭為例,因為歐洲市場需求,大量種植大豆,國內大豆價格上漲,土地利用規定受到壓力以開放邊際土地的森林砍伐。這只是一個例子,聯合國最近有一份報告指出僅僅印尼西卡里曼丹就有5百萬原住民因為農業作物擴張而失去家園及生技。氣候變遷的解答應該是降低能源的使用,而不是以金錢之名增加使用。我們應該開始思索,而不是把攸關孩子未來的決定留給政客和那些有著剝削與殖民國家。真正重要的問題:我們是否足夠的關一

2007年7月16日,日本新瀉縣地震對核能發電的影響,告訴大家核能發電無助於防止地球暖化。核能工業大肆宣傳核能發電不會排放二氧化碳,故有助於防止全球暖化。不過,核能發電不僅在機器運轉中會產生人工的放射性物質,而且產生的人工放射性物質日後必須長期與環境隔離。失敗時的悲劇如同1986年的俄國車諾堡核電廠事故。依據報導,地震對柏崎刈羽核電廠造成莫大影響。柏崎市和刈羽村興建了7座核能發電廠,共計輸出821萬kW的電力,是世界最大的核能發電集中地帶。最大麻煩是地震時3號爐的變壓器引起火災、6號爐的原子爐搭建屋頂起重機驅動軸破損、過濾水槽挫屈等問題。損害大小都計入,超過2800件的不利資訊。有效減量發電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應積極提高發電效率和使用再生能源。

這次論壇是很好的例子。英國也有一個相似的論壇叫做FORESIGHT,致力於集合各領域的領導者、知識與創意。2006年10月,他們成立了一個關於永續能源管理與建築的新計畫,後續舉辦的工作坊聚集了超過學者、政府官員與企業,提出如下的討論議題:

  • (1)如何實現這樣的建築:可以開發、管理、供給能源並最小化碳排放、最大化資源效率,同時提供足夠維持經濟成長及生活品質的服務水準(包括品質、舒適、可靠、安全)。
  • (2)如何在未來的五十年中發展這樣的建築,以透過永續、划算的服務達成人民對於能源的需求與期待。
  • (3)面對科技進步、通訊技術及資源限制帶來的生活型態改變,要達成未來10年、20年、50年社會需求,需要什麼樣的條件、科技支持與制度建設?

臺灣環境保護聯盟摘要整理

【環保論壇】 行動積極 突破國際性大會瓶頸 展現抗暖意志 德意志再起

2008.01.22

「行動所付出的代價,遠低於無行動的後果代價」(The cost of taking action is far lower than the cost of non-action),但核電並非抗暖策略!

峇里島聯合國大氣變遷會議開幕後的第三天,德意志政府即通過「到二○二○年,減排溫室效應氣體(GHGs)達一九九○年標準的百分之四十」的「大氣保護計畫」決議,成為大會繼澳大利亞連署京都議定書後,第二振奮人心士氣的大消息。

【環保論壇】缺乏路牌的路線圖 一切仍充滿變數 峇里島抗暖化 未見美麗戰果

2008.01.17

今年的聯合國氣候變遷(UNFCCC)年會,歷經十四天在印尼峇里島南端的奴莎杜娃(Nusa Dua)度假勝地熱呼呼地舉行。來自世界一八七個國家的代表與專家們試圖為日益明顯的大氣變遷,開出處方籤。

樂觀的開幕式
頭一星期,附屬履行機構(SBI)和附屬科技諮詢機構(SBSTA)密集磋商可行方案,然後交給由一四四會員國的部長級代表和六位國家元首,於十二月十二日召開的高層會議進行定奪。「峇里路線圖」(Bali Roadmap)就在主席宣布開會的期待中(「Eyes of the World」)出現,祕書長潘基文說「應對氣候變化已到關鍵時刻」,希望這次會議的結果足以接替即將在二○一二年屆期的「京都議定書」;開幕式中的確充滿了樂觀的氣氛和期盼。
翌日,十二月十三日進入實質協商時,美國針對歐盟提出「要求已開發國家在二○二○年前,將溫室氣體(GHGs)排放量減少二五%至四○%(以一九九○年為基準)」表示強烈反對,日本和加拿大也反對設立進一步的GHGs排放限制,使大會陷入談判僵局,美國進一步成為抗暖化的「世界公敵」。十四日大會最後一天,經協商將減量目標「模糊化」後,美國好不容易才接受這份沒有標示路牌的「路線圖」;這一原則性的變異,隨即招來中國和七十七個工業化弱勢國集團(G-77)的反彈,認為「聯合國氣候協議草案的審議出現了﹃程序問題﹄」而不能接受這一「厚強薄弱」的決定,大會再度陷入僵持。週六,祕書長特地由東帝汶折回,協助瀕臨失敗的議程得以延續,最後達成沒有具體減排目標的協議,和「為了達到最終目的,必須大幅度削減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共識。所以「峇里路線圖」就成了一幅由峇里(二○○七),經由波蘭波茲南(Poznan, 2008),到終點站丹麥哥本哈根(二○○九)的時程方向圖,為的是給參與各方批准這項條約的時間,以使新條約在二○一二年生效,取代現行的京都議定書。
文明之火引發的文明戰爭
為期十四天熱呼呼(峇里島實在熱得很酷)的抗暖化國際性會議,發言盈庭,二氧化碳雖是主戲標幟,但主角卻是經濟實力的對壘,廝殺對搏的武器則是科學技術,戰袍則有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之別。所以這場由文明之火引發的文明戰爭,在美麗的峇里島上並未留下美麗的戰果。從不同角度的縱切面可以看出些許的文明衝突裡質來:
一、歐盟強勢主導的野心昭然若揭:由德國強力推出的「減排四成方案」,在戰略和戰術上均有身先士卒的大將之風,其可行性及對維持生活水平的兼顧,照理可以瓦解美國拒簽京都議定書的堡壘,因此才鏗然有聲地要求明列二五到四○%減量的實質方案,期能「收伏」美國的頑抗。
二、美國排拒的、實在不甘願當老二的帝國主義心態在作祟。如果比照歐盟的方案,以美國的科技強勢而言,要全力以赴何難之有?明顯是不為也,非不能也!不過,美國終於接受最後協議,已經相當難得。
三、澳洲政黨輪替後,新總理陸克文蒞臨會場,正式簽署加盟京都議定書的抗暖化陣營,立即成為最受歡迎的國家領袖,讓美國更顯特立獨行。澳洲的加盟無疑是此次會議最正面的肯定,功勞歸諸澳洲人民。
四、中國以亞洲強權出現,並以第三世界老大的身份,處處為「保護」G-77而爭著發言,例如開會首日,中國為了SBI的議程問題,延會三小時。相對地,日本政治小國的姿態,益形受到壓縮。以日本的經濟國力而言,日本的表現比德國遜色不少!
五、非政府組織(NGOs)在這次國際場合的表現,含蓄多了!綠色和平的主要訴求是森林和北極熊。在反核的議題上,比不上「為共同未來的歐洲婦女」(WECF)組織,這群歐洲娘子軍在十三日舉行的反核抗議成為此次大會的唯一反核活動,希望在反暖化的訴求中,不要飲鴆止渴,讓核電再度囂張。

明後年仍充滿變數


根據這些觀察,明年在波蘭可以解決多少紛爭?後年在哥本哈根能否收尾?目前的確很難預料,單憑著這幅沒有路牌的峇里路線圖,仍然充滿變數。秘書長潘基文在大會上希望各國盡快採取措施,應對氣候變化的呼籲,這次峇里島之會,最後還是落空了。

作者:林碧堯(台灣環保聯盟學委)

(原載於Taiwan News322期)

【COP 13】反核人士在印尼Nusa Dua Bali 會場門口抗議

2007.12.16

dont-nuke-the-climate.jpg 這一張相片是12/13/2007 林碧堯教授,徐光蓉教授及一些反核人士在會場門口抗議。
另外一頭是拉著布條的徐光蓉老師,沒有入鏡。

圖片說明:Activists hold a banner during an anti-nuclear demonstration outside the venue of the U.N. climate conference in Nusa Dua on Bali island, Indonesia, Thursday, Dec. 13, 2007.
From AP Photo by Binsar Bakkara.

http://www.daylife.com/photo/00Qk9Ig5nj94U/United_Nations

【COP 13】空談不能解決氣候變遷問題

2007.12.11

多年來, 澳洲與美國政府一直拒絕承認「人為活動」影響全球氣候, 可能帶來無法想像的災害; 但在印尼峇里島舉行的第13屆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開幕當天, 澳洲新政府宣示將簽署控制溫室效應氣體排放的京都議定書, 並提出認真的減量措施。 因此, 國際的溫室效應氣體減量要求是否有效, 能否要求印度、中國等開發中國家’自願’減量? 美國動向就成了全球關注的焦點!

這和臺灣有何干係? 自1997年京都議定書簽訂以來, 政府開過兩次全國能源會議及無數大小相關會議, 同時間臺灣的CO2排放卻持續以全球首屈一指的速率增加, 目前排放已經比1990年多出一倍以上, 預計於2025年增至1990年的3倍! 顯示做遠比說的少; 實際是相關部會普遍認為臺灣不需要減量, 理由不外: 美國都沒做, 我們做也沒用; 或到(被制裁)時再說。

美國聯邦政府雖然至今不願承諾具體的減量目標, 但減量活動在各階層如火如荼展開: 數週前, 美國中西部5州跟隨東部的10州與西部6州, 宣布將自行設定減量目標、時程及區域性碳交易; 今年4月美最高法院裁決聯邦政府應該對溫室效應氣體減量採取行動; 21家大公司, 包括通用汽車、奇異、杜邦、油、礦及電力公司等要求美國國會應該儘快採取經濟手段降低CO2排放; 美國國會也於11月, 由兩黨參議員共同推出氣候安全法案(Climate Security Act, ACSA) — 具法律效應的目標、減量時程、隨時間遞減的總量與排放權交易制度。

雖在ACSA之前美國會有許多版本, 但此法案包括了原先反對減量的共和黨參議員華納及代表產煤的蒙大拿州的包考斯, 推動阻礙將遠較過去法案低。 此法案2020年的目標雖然尚不及歐盟所提比1990年排放減少25-45%, 但期望於2050年前降低60-70%已經不分軒輊; 設計的總量管制加上排放權交易, 希望業者可以設法用最低成本減量; 業者的排放許可ㄧ部份由政府提供, ㄧ部分透過標購, 後者的比例將由2012年的24%提升到2036年73%; 同時規劃碳銀行設計, 以緩和碳交易價格可能的大幅變動。

這個ACSA法案, 當然也有美國人不滿意, 批評提供燃煤電廠過多的排放許可; 缺乏收入用途的說明, 是再生能源, 生質能等, 還是該補助低收入家庭; 似乎應該設置減量交易的上限, 以避免成本可能過高等。 但也有項勞資雙方都喜歡的條文: 對所有無排放總量上限國家的進口產品, 要求通關時需購買排放許可, 以抵付產品製造時所排放的CO2; 這項條文藉由對氣候變遷的關心, 提升在地產業競爭力, 並降低製造業大量外移至開發中國家的困窘。

即使在布希總統任內這項氣候安全法案未必通過, 它也將成為類似法案的骨幹; 美國已經開始認真看待氣候變遷議題, 實際地減量工作遲早會發生; 國際目前共識是全球CO2排放量應該在2015年左右達到最高, 工業國家在2050年前要減少60-80%排放, 才可能將氣候改變控制在人可以接受的程度。 臺灣現在每人每年的CO2排放量已高過京都議定書規定要減量附件一國家的平均, 這些國家正努力減量, 2012年之後還可能要減更多, 而製造業大量外移的臺灣卻想要排放更多? 只在為少數高耗能產業硬生生地創造排放空間。

不久臺灣也將面臨國際減量壓力, 政府現在就應該讓民眾瞭解: 政府做了哪些準備? 未來減量是由高耗能產業負擔, 還是全民買單? 近幾年全力推動的幾項高耗能產業對臺灣的效益為何, 是否真值得犧牲大家的未來? 告訴我們真相吧。

徐光蓉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大氣系

臺灣環境保護聯盟 會長

寫於印尼巴里島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大會

【國際趨勢】新車二氧化碳排放「承諾目標」

2007.12.10

歐盟委員預備立法,要求汽車製造商在2012年前,所有在歐盟出產新車二氧化碳排放平均降至每公里130公克。

由於環境與企業委員Stavros Dimas 及 Günter Verheugen間重大歧異,使得2007年2月委員會通信延後三天公佈。

內部爭論結果Verheugen似乎獲勝:2012年前二氧化碳排放由原先每公里120公克放寬到每公里130公克。

但Dimas確立一項成果:汽車製造商必須達到新的承諾目標。今年初委員會報告,早先汽車業者自願減量目標,2008年每公里140公克二氧化碳排放,無法達成。 2005年二氧化碳平均車輛排放量為每公里162公克。

環保運動人士對最早於1996年提出標準再度放寬感到失望。2005年達到每公里120公克目標最早預定,之後延到2010年,再次延到2012年。如果前項提案通過2012年前每公里130公克二氧化碳排放;從2012年至2020年會導致多出額外一億噸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氧化碳排放量為每公里120公克,相當於每100公里消耗4.5公升的柴油或5.0公升的汽油。

Verheugen委員顯然受到德國汽車工業影響,一些廠商表示,原草案中的建議若通過沒有這句話,將使德國汽車業垮台。

歐洲運輸環境聯合會(European Federation for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 簡寫T&E)主任Jos Dings說:「從德國汽車業,我們所看到的是盲目的危言聳聽。」

「他們說數百萬工做機會可能喪失,實際情況是,由於產能過剩和其他問題,這些公司本來就要裁員,現在全部歸咎環境立法。歐洲的氣候政策中主要項目,因為單一國家,單一產業的誤導而弱化是不對的。」

通訊另對箱型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目標,與2002年的平均每公里201公克排放相比,2012年減到每公里175公克,2015年減到每公里160公克。同時鼓勵研發,目標希望2020年前小客車的二氧化碳排放可減到每公里95公克。

T&E 表示,該提案缺乏長遠的眼光;建議2020年前目標應為每公里排放80公克,也會讓汽車業有長期確定性。

下階段,歐盟理事和議會兩者將對通訊提出意見,大約在2008年春天,對委員最後的立法提出建議。

二月第一場對以上建議辯論,環境部長們一致熱烈支持這項具有約束力的法案。幾個成員國表示,生產者應負起達到2012年每公里120公克目標的責任。也有一些成員國希望歐盟為定下一個較長期目標:在202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減至每公里80到100公克。理事將於六月,下一會期決定。

歐洲議會則於2月14日提交了一份方案,將於6月的下一次會議,呼籲建立具有約束力目標:新車應在2012年前二氧化碳平均每公里減至120公克。

資料來源:Acid News 2007年 第一期

http://www.acidrain.org/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翻譯

看守台灣 台灣抗暖化?

2007.12.03

今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發給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家小組」(IPCC)及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是繼2004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發給以綠帶運動貢獻卓著的肯亞籍馬薩伊(Maathai)之後,再次因環境議題而受肯定的和平獎桂冠。IPCC及高爾的貢獻在於他們努力建構與散播人為氣候變遷的知識,並為對抗此變遷所需的因應對策奠基。

同時,藉由頒獎給IPCC及高爾,諾貝爾委員會希望能促使人們更重視能保護地球環境及未來氣候的過程及決策。諾貝爾委員會認為要減少氣候變遷對人類安全和平的威脅,立即的行動是相當必要的,尤其是在氣候變遷的程度超過人類所能回應掌控前。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受獎演講將於12月10日在挪威奧斯陸舉行。

IPCC是由世界氣象組織(WMO)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在1988年共同成立。IPCC在過去近20年來對氣候變遷的努力有目共睹,先後發表了許多氣候變遷相關的技術論文與評估報告,最近在今年11月就發表了第4次評估報告中最後的綜合報告。

而高爾更是大家熟知的美國政治人物。他對氣候變遷環境問題的信奉投入,從政治活動、演講、影片、書本等途徑,去宣傳環境政治理念,世人難出其右。在輸掉2000年爭議性的總統選舉之後,眾多支持者勸進高爾角逐2004總統寶座,然而他認為和小布希的再次對決,即使勝選的機會不小,但將使得選舉焦點無可避免地回到前一次的紛亂議題,無助於民主競賽中理應著重在對未來的思考辯證,讓國家人民的抉擇能投射到期待的將來,因而婉拒參加競選。高爾的理念作為,值得讓人深刻省思,尤其是部分台灣政客為了自己的利益,還打起消費環境、消費高爾的主意,實在令人為之汗顏。

11月28日總部設在肯亞首都奈洛比的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報告指出,由2004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薩伊提出構想的全球大規模植樹以對抗氣候變遷的運動,於2007年達到植樹超過10億棵的目標,其中以衣索比亞7億多棵居首,墨西哥2億1千7百萬棵排第二,東北亞的南韓4千3百萬棵排第7位、東南亞的緬甸兩千萬棵排名第10。相對於南韓在環境、經濟上的努力,甚至是政治不民主穩定的緬甸在環境植樹上的積極作為,台灣政治、經濟、社會、環境的表現,已經到了亟待蛻變的時刻,若繼續讓政治權力及利益資源之鬥爭所綁架,台灣國家永續發展及人民生活品質,將伊于胡底?

台灣未來的政治選舉中,除了避免繼續任由政客政黨繼續濫開買票支票外,也可檢證各政黨政客的民主正義足跡,加上其環境生態正義足跡;由排黑資歷,擴充至排碳履歷;除了抗腐化,還要抗暖化。

因此,由一些草根運動環保組織所發起的「1208抗暖化,為下一代而走大遊行」,即將登場,除了喚起政治人物重視全球氣候變遷的議題,民眾的覺醒尤為重要。畢竟,人類的長治久安除了要超越人為黨派國界之藩籬外,人與環境地球之間的和平,才是21世紀人類福祉最重要的磐石。

作者:林文印 看守台灣協會理事 /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學術委員


====

http://www.tepu.org.tw/?cat=37&paged=6

Category Archives: 暖化(氣候變遷)

【溫效自救】12 多種樹就可以理直氣壯的多用化石能源?

2007.11.15

溫室效應完全自救手冊

動植物的呼吸作用都會放出CO2, 因此有人誤以為減少CO2是要大家不要呼吸, 當然不是! 動植物所設取的食物, 都是直接或間接由植物的光合作用轉換空氣中CO2累積而來, 生物體只是暫時將空氣中C儲存, 一旦生命消逝, 又會氧化成CO2回到大氣中, 並不會對大氣CO2濃度產生顯著影響。

目前溫室效應氣體大幅增加, 主要是人類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而人口快速增加, 大量開發破壞植被吸收CO2的能力所致。 因此, 多種樹木確實可以增加CO2的吸收, 除非這塊地永遠是林地, 否則樹木一旦砍伐被利用, 大部分儲存的CO2會再度被釋出。 如果林地永遠保持不變, 一個可以運轉40年50萬千瓦容量的燃煤電廠所釋出的CO2, 粗略估計要約相當於1/10臺灣土地面積的成林才能吸收。 如果樹木轉換成柴燒, 也需要約1/30臺灣土地面積森林提供木柴, 產生相同的能量。 因此溫室效應氣體減量最佳的方式應該是節約能源提高效率, 減少CO2排放;其次是利用生質作物, 最後才是以種樹吸收CO2

(臺灣環境保護聯盟 徐光蓉編撰)

【溫效自救】11 橘子與蘋果相比? 再生能源真的不符所需比較貴嗎?

2007.11.15

溫室效應完全自救手冊

許多人認為再生能源如風力及太陽能不穩定會使得電力供應調度困難, 但這應該是這些能源佔相當顯著比例時才會發生的問題, 現階段這兩種發電所佔比例幾乎是零, 不至於顯著影響電力的調度。 有人認為風力發電量高是在電力需求低的冬季, 不能應付夏季需求高峰, 不符所需。 然而如果整體來看, 即使冬天利用較多風力發電, 依舊可以減少進口燃料, 減少污染物排放, 對臺灣有利無害! 在歐洲風力發電成本已經與使用化石燃料發電相當, 是最具競爭力的再生能源。

台灣尖、離峰用電差距甚大, 離峰用電約為尖峰用電的六成多; 太陽能發電在夏天電力需求高時發電量最大, 夏季尖峰時應該利用太陽光電, 以取代興建使用有限的大型電廠, 作為我們明日的電力。 但是太陽光電因為「成本高」很少被考慮。 其實發電成本高低和發電量大小有很密切關係, 發電成本應該包括三項:燃料成本, 維修運轉及建廠成本。 如果電廠每年24小時持續發電運轉292天(80%使用率), 發電成本中除了燃料外, 維修及建廠成本可以分攤給發電的7000小時; 同樣電廠, 如果只有在夏日尖峰電不夠時才啟動發電(例如只用900小時), 發電成本仍包括燃料, 但維修與建廠成本相對高出近8倍! 如果太陽能發電與僅為尖峰發電啟動的火力電廠比較, 價格明顯接近。

核能發電十分特殊, 和其他發電形式不同, 前者是利用U-235核分裂, 產生的中子撞及其他U-235, 物質衰變後減少的質量轉換成熱能。 如果產生過多中子, 反應可能快速增加而一發不可收拾 —核爆! 如果產生太少的中子, 反應逐漸變慢, 無法釋出足夠的熱。 要降低「不可收拾」的可能, 核電廠需要兩三天開機準備時間, 無法隨時開機因應尖峰需求, 只用於供應基載(base load)電力。 因為使用的時間長, 維修運轉成本比使用少的電廠低。 根據1998年全球核電場調查, 僅新核電廠建廠成本就高達一度電約新台幣10, 台灣電力公司在成本估算時排除建廠成本, 因此會導出「核電最便宜」的結論。 如果依台電方式計算, 太陽能與風力發電發電成本應該近乎0!

再生能源雖具有許多優點, 卻未能成為能源事業的主流, 主要因為再生能源開發面臨經濟面與制度性的障礙。 一方面因為傳統的火力及核能發電受到許多補貼, 而所造成環境污染的外部成本未能反映在發電價格上, 使得再生能源很難在市場上和這些傳統能源競爭。 在台灣又因為能源是獨占事業, 所形成的市場進入障礙, 更使再生能源事業難以發展。 工業先進國為了促進再生能源之開發, 積極採取獎勵措施, 如資本的補助、 保證收購與租稅減免等, 都足以作為臺灣發展的參考。

(臺灣環境保護聯盟 徐光蓉編撰)

【溫效自救】10 應該致力於開發潔淨的再生能源

2007.11.15

溫室效應完全自救手冊

地球上所有的能源都是由太陽能轉換而來, 今天用的化石燃料是數百萬年前光合作用吸收的太陽能儲存在煤、石油、天然氣中, 被人類發現拿出來使用。 嚴重的空氣污染事件從煤、石油的大量使用開始, 硫化物造成的酸雨, 氮氧化物與有機揮發物質造成的光化污染, 不僅傷害人體健康, 動植物生長, 破壞生態環境, 也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何況, 地球所含化石燃料總量是有限的, 現階段估計除了煤還可供人類使用200到300年外, 其他包括鈾礦在內的能源僅能供應六七十年。 因此在本世紀內, 人類必須要找到新的’再生’能源以維持所有的活動。 許多大的跨國石油公司已經開始致力於再生能源的研發, 英國石油公司(British Petroleum, 簡稱BP) 以改名超越原油 (Beyond Petroleum, 同樣的縮寫BP).

06.jpg

若依世界能源委員會(World Energy Council, 簡稱WEC) 的研究建議, 公元 2020年再生能源可以提供全球30%的能源需求, 每年將可減少約36億公噸的CO2排放, 約為目前全球每年排放量120億公噸的30%。 此外, 新技術的開發可以創造投資機會, 促進產業發展, 以及眾多的就業機會。

台灣為處亞熱帶, 比起日本、德國日照長且強, 更適合發展太陽熱能和太陽光電;台灣西部沿海及各離島, 時常有穩定的強風, 非常適合發展風力發電; 臺灣四周環海, 也可以嘗試利用潮汐或海水溫差發電的可能; 而全台各地終年高溫多雨, 植被豐盛且生長快速, 開發「生質作物」應有相當大的潛力。 另外, 動植物廢棄物也可以再利用轉換成能源, 如: 家畜家禽糞便發酵產生甲烷(CH4或稱沼氣), 可用於烹煮或發電; 民間亦成立了一家稻殼發電廠; 用過的食用油可以製成「生質柴油」; 蔗渣可以提煉酒精等。

臺灣能源98%依賴進口, 如果能開發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 不論量多少, 都可以減少進口, 不僅節省外匯, 減少污染排放, 讓能源更「多元化」, 也可使臺灣逐漸成為「能源獨立自主」的國家。 世界能源委員會(WEC)的預測, 到公元2020年所有再生能源將佔全球能源供給的21%。 IPCC更預測在2020年, 水力、 太陽能、 風能、 海洋能及生質能等可提供全球約25﹪的能源。 臺灣雖然深具潛力, 但一直缺乏努力, 以致於發展遠遠落後。 到2004年底若水力及焚化爐不計, 再生能源還不到全國總發電的0.03%!

(臺灣環境保護聯盟 徐光蓉編撰)

【溫效自救】09 利用總量管制+交易制度調整產業結構

2007.11.15

溫室效應完全自救手冊

國際上討論CO2減量都用總量, 並以過去發生的量(如1990年排放總量)為基礎, 不會針對某特定產業的效率討論, 也不會因此降低該國減量責任。 有些人提倡以「一切如常」作為「減量基準」, 實在是自欺欺人。 舉例說, 現階段體重70公斤, 每個月增加2公斤, 依照「一切如常」計算, 一年後體重應為94公斤, 實際是84公斤, 難道表示此人減重10公斤? 因此, 政府若是卻有誠意減少CO2排放, 應該用「總量」思考, 努力減少的目標也該用「過去發生量」(如1990年, 1997年, 或2000年)為基準。

開始時大家的量應該如何取得呢? 一種可能是在公開市場發行(拍賣)一定量的CO2排放權證。 取得權證者(廠商), 在特定的期間(一年)內, 可以排放不超過其權證所設定的CO2量。 如果廠商排放比其擁有權證量少, 可以將多餘的量出售給需要的其他廠商, 因此提高效率減少排放是可以獲利。 如果廠商認為舊廠更新花費太多, 就必須花費較高成本去市場收購排放權證, 當收購成本高過內部減量成本時, 就會去執行內部減量, 一則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或改變製程。

原本不同產業、 不同廠商的CO2排放減量成本不同, 透過總量管制加上排放權交易等運作, 減量自然會從成本最低的先做, 所以降低排放量的總成本最少, 是種最有效率的減量策略。 此法與課徵碳稅可達成同樣的目標, 優點相似。 不同之處在於碳稅稅率由政府制訂, 而排放權證的價格是由市場供需決定, 會隨社會、經濟情況變化本自動調整, 比碳稅更有彈性。 在這種制度下就不需討論是否讓高耗能產業不斷擴充, 只要這些產業能擁有足夠的排放權證, (不會影響台灣總排放量) 就可以開發; 如果無法獲得, 只好抱歉了。

總量管制加排放權交易制度能否落實, 首先必須建立一套公平合理的排放權證之發放方式: 如是只限產業還是全民都可以參與? 政府該釋出所有權證, 還是應該保留部分給新進產業? 如何建立自由競爭的交易市場, 避免新進者手到既有產業惡意排擠? 政府能否有效監督, 掌握執行效果, 並做適度懲處以減少弊端?

國際的溫室效應氣體排放交易制度已逐漸展開, 美國過去硫化物管制就是利用此策略, 實際經驗豐富。 對於缺乏此經驗的臺灣, 要利用此制度需要一段規劃測試的時間。政府應該及早準備, 開始研究建立此項制度的可行性及相關的問題。

(臺灣環境保護聯盟 徐光蓉編撰)

【溫效自救】08 以開徵碳稅調整產業結構, 並降低溫室效應氣體排放

2007.11.15

溫室效應完全自救手冊

前面討論談到臺灣為何會耗用這麼多能源, 可以發現臺灣的工業耗能比重比工業先進國高出許多; 僅高耗能產業耗能就與其他國家所有工業耗能相當。 因此, 適當調整產業結構實屬勢在必行。

如果政府指定某項產業只能使用一定額度的能源, 額度多或少都會影響產業的發展, 分配不均也容易滋生弊端, 而既有產業還可藉此阻擋更有效率更具競爭力的新產業加入; 因此用指定額度並不是最有效率的策略。

如果政府規定所有產業從今起必須用最有效的製程, 希望以此降低溫室氣體排放。 實際上, 產業遠比政府清楚何謂最佳製程, 政府為此政策必須每年投入許多人力稽查各產業是否符合所設規範,…。 更何況, 如果不設法規範新產業加入, 溫室氣體排放量怎麼降得下來? 好似一些人減肥, 斤斤計較攝取的每個食物的熱量, 卻不控制食物的總量, 如何能成功?

溫室氣體中影響最大的就是CO2。 人類量使用燃料使得大氣中CO2濃度上升, 逐漸改變地球氣候, 可能導致颱風洪水乾和等天災發生頻率增加, 造成的損失由所有納稅人負擔,與使用燃料(能源)多寡無關。 因為使用燃料所造成的不良外部成本並沒有反應在燃料的價格上, 會造成多用、浪費。

碳稅是以燃料所產生的CO2排放量為課稅標準, 低碳燃料如天然氣稅率將是高含碳煤的一半, 風力及太陽能為零。 藉由課稅的手段, 增加高含碳量能源的使用成本, 透過價格機能減少高含碳量能源的使用, 以達成CO2排放減量的最終目標。 能源稅則是以能源及其產品為課稅的稅基, 依每單位熱值的污染排放量來課稅。 目的與碳稅相同--希望透過價格機能改變能源使用結構, 並減少CO2排放。

開徵碳稅/能源稅會使能源價格上升, 政府可將增加的稅收用於因應或防止氣候改變 的災害; 成本增加會促使廠商更新技術, 或在生產過程中降低CO2排放, 或將轉作低能源/碳密集產業的生產, 自然會促使產業結構調整。

決定課徵多少才是最適稅率是這政策最困難之處, 往往需要一段長時間的嘗試錯誤過程, 而減量效果也不易掌握。 在臺灣, 開徵碳稅還需要經過冗長的立法程序, 並非短時間內可以付諸實施。 但至少政府應該密切注意國際的發展動態, 進一步研究碳稅/能源稅的可行性及其相關的問題。

(臺灣環境保護聯盟 徐光蓉編撰)

【溫效自救】07 個人節約能源, 減少溫室效應氣體排放

2007.11.15

溫室效應完全自救手冊

想要減少CO2排放,全球不外乎: (1) 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與(2) 發展新能源兩項為主。另外,有少數研究如何吸收排放出來的CO2,如種樹, 或將CO2打入礦坑或深海,但是到目前為止,效果遠不及(1)(2),十分有限。

節約能源有幾種方式: 不用少用,或更有效率的使用。一般的節能宣導「隨手關燈」就屬於不用之列,這種訴諸個人習慣的節約方式,往往在熱鬧的運動過後, 舊習復發時失去成效,但這方法花費很少,確實是成本最低的節能方法。

因為原油價格上漲,環保團體呼籲公家機關冷氣溫度不可設太冷, 以減少耗電; 這方式不是不用而是要求少用, 這種方式與「不用」都不需要更換硬體設備,是成本低的節能方式, 但因為需要每各「個人或團體」時時關注, 因此可能在強力宣導過後,或能源價格下跌後又恢復舊習慣。 前兩項能持續執行的多半都是本身就很堅持環境保護理念者,也因此,加強這方面的宣導成效如何,是很難評估。

更有效率的使用能源是利用高能源效率的產品, 因為不需要改變個人生活習慣, 所以效果持久。 在日常生活中,許多新而效率高的家電產品可以幫助大家降低電費; 如: 省電燈泡耗電僅一般普通燈泡的1/4,雖然貴但壽命長, 如果一個省電燈泡是普通燈泡壽命的十倍,即使貴十倍,還可以省下不少電費!

夏天到,空調廣告到處可見, 變頻空調耗電僅一般空調的 40%-60%,一個月就可以節省近一半的冷氣電費;當然安裝的冷氣沒壞是很少有人會換, 也因此在購置使用多年的電器時如何取得必要資訊變得特別重要, 如冰箱, 洗衣機, 冷氣, 都應該比較不同產品間的能源效率! 此外, 公共場所以LCD 取代普通燈泡, 加裝感應器減少使用時間 等都是以技術協助, 減少能源使用,因為需要改變硬體, 若這方面資訊不容易取得,民眾希望配合時因為不知如何選擇,變得困難。

(臺灣環境保護聯盟 徐光蓉編撰)

【溫效自救】06 臺灣為什麼會用這麼多?

2007.11.15

溫室效應完全自救手冊

臺灣每年耗用能源相當於7.33億桶原油, 也就是每天使用約200萬桶原油; 每人平均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已經超過半數以上OECD國家。 另外根據台電統計年報2001年臺灣每人平均用電7175度電, 遠超過法國(6990), 德國(6297), 義大利(4954), 南韓(5344), 英國(5771), 與日本(7336)及瑞士(7563) 相當。 到底能源是使用在哪些地方, 為什麼用這麼多?

從各類消費部門區分, 可以發現從七十年代起工業部門一直銷耗全國近60%的能源(見下圖); 運輸部門其次, 比例逐漸攀升中; 住宅及商業部門更低。 一九九五年這三個部門排放的二氧化碳所占的比例分別為59.1%、 17.4% 與15.4%。 其實所有工業先進國家工業耗能佔總能源消費之比例, 僅在1/3左右, 如美國25.9%, 英國27.3%, 法國29.1%, 德國32.0%, 義大利 34.0%等; 日本與韓國稍高, 分別是42.7%及46.9%。 工業耗能比例高過臺灣的都是經濟發展遠遠落後的國家, 如北韓 巴林, 中國, 保加利亞, 與羅馬尼亞等國。

工業部門中高耗能產業, 如鋼鐵、 石化、 水泥及造紙業消耗了全國三分之一以上的能源, 卻只創造出7%左右的GDP。 如果我們可以減少這些高耗能產業一半的能源消耗, 也就是省下全國六分之一的能源, 移用於其他低耗能高附加價值產業; 這些高耗能產業所產生的GDP減少, 最多導致全國GDP下降約3.5%, 但是高附加價值產業如果能因此創造出至少全國23%GDP, 淨效果將使全國的GDP增加約20%。

台灣各部門的能源消耗

05.jpg

(臺灣環境保護聯盟 徐光蓉編撰)

【溫效自救】05 與其他國家比較, 臺灣排放已然過多。

2007.11.15

溫室效應完全自救手冊

公元兩千年全球消耗約8713Mtoe商用能源, 雖然美國僅佔全球4.6%人口, 但卻用了全球25.8%的能源, 所排放的溫室效應氣體也佔全球約1/4。 工業先進國家中俄羅斯人口2.4%, 使用7.08%能源; 高能源效率著稱的日本人口佔全球2.1%, 使用全球 5.77%能源; 德國人口為全球1.4%, 使用3.75%。 比較先進的開發中國家消耗相對較少, 如巴西人口比日本多, 佔2.8%, 使用全球約1.54%能源; 南非人口佔0.72%, 消耗1.24%全球能源; 近年開始經濟發展的中國有全球20.8%人口, 消耗8.84%能源; 而印度有全球16.5%的人口, 但僅用3.4%; 仍然有許多亞洲非洲國家的能源用量比例甚至比中國印度還低。

以上數據顯示, 全球能源不僅是分配不均, 工業國的消耗遠遠超過經濟發展比較落後的國家。 若是以總量來看, 因為開發中國家因為人口眾多, 能源需求增加迅速, CO2 排放總量據估計到本世紀中將超越工業國的排放總量。

京都議定書由1997年簽署一直到2005年才正式生效, 主要爭執點就是誰該先開始減少CO2排放? 開發中國家認為目前的問題是工業國過去兩百年大量排放造成, 因此必須先承擔減量責任。 而部份工業國認為開發中國家未來排放量將大幅增加, 因此現階段京都議定書僅規範工業領先國家, 不要求經濟發展落後國家減量是對解決問題並沒有幫助; 美國因此拒絕簽署。

坊間一些人不認為台灣需要理會京都議定書減少CO2排放, 理由不外:

一、 臺灣因為國際地位特殊, 不是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會員國, 因此臺灣不需要理會國際公約, 如京都議定書。 然而, 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一向不是華盛頓公約 (保護瀕臨絕種動物)會員國, 但也會因為用犀牛角、 熊膽入藥備受國際社會質疑。

二、 將臺灣視為開發中國家, 現階段京都議定書並未規範, 當然不需理會。 臺灣人口佔全球約0.36%, 耗費全球1.12%能源, 依照比例計算以高過日本德國! 因此不應該自認是開發中國家規避責任。

04.jpg

1990年全球每人每年平均排放CO2量為4.08公噸, 1995年略降為每人每年3.92公噸。 經濟發展最好的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國家, 在1990~1995年間每人平均排放量都穩定在11.1公噸左右, 如果除去美國加拿大高能源消耗國, 剩下OECD國平均CO2排放僅10公噸左右。 目前臺灣的每人每年排放量已超過日本等半數以上OECD國家, 實在不能自稱為開發中國家! 如果臺灣CO2排放量仍以此增加幅度持續, 未來勢必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一大阻礙。

(臺灣環境保護聯盟 徐光蓉編撰)

【溫效自救】04 台灣二氧化碳排放現況如何?

2007.11.15

溫室效應完全自救手冊

依據經建會2003年統計年報, 台灣能源供應由1970年11.9Mtoe, 1980年34.3Mtoe, 1990年58.6Mtoe, 2000年105.0Mtoe, 到2002年113.2 Mtoe, 每十年能源需求增加為前期的2.9, 1.7, 及1.8倍。 同時期平均國民所得分別為 389 (1970), 2,344 (1980), 8,111 (1990), 14,188 (2000), 及12,900 (2002) 美元; 增加的倍數分別為前期的6.0, 3.5, 及1.7倍。 清楚顯示七八十年代經濟成長遠比能源需求增加快速, 九十年代起能源需求比經濟成長快速,20002002年國民平均所得下降,但能源需求仍持續上升! 與許多認為降低能源消耗會阻礙經濟成長完全不符! 更顯示台灣實際能源消耗的過度。

目前, 台灣自產能源僅佔很小的比例, 2002年僅佔2.2%; 原油一直是使用最多的化石燃料, 比重在1977年最高, 逐年下降至近年來約一半; 取而代之的是用煤比例不斷上升, 2002年至33.1%; 核能從1977年正式發電, 2002年占能源供應的8.7%; 天然氣1990年才開始引進, 2002年達6.8%。

據經濟部能源局資料, 1990年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為1.49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1.24億噸, 佔83%; 甲烷15%、氧化亞氮2%。 由個別排放部門來看, 台灣的溫室氣體排放源以「使用能源」為最大, 佔78%, 其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為1.13億噸, 換算成每人平均排放量1990年為5.54噸。

臺灣的CO2排放量在1995年增為1.67億公噸, 增加44.4%; 相當於每人每年排放7.83公噸; 平均年增加率超過6.5%。 2003年溫室效應氣體總排放量已達2.56億公噸, 相當於每人每年排放 11.3公噸。

(臺灣環境保護聯盟 徐光蓉編撰)

【溫效自救】03 什麼是京都議定書?

2007.11.15

溫室效應完全自救手冊

早在1980年代科學家發現人類活動排放的二氧化碳可能引起全球氣候改變, 開始設法喚起大眾注意。 在一連串國際會議後, 聯合國於1990年成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籌備小組起草相關規範, 並於1992年5月9日聯合國大會正式通過此公約 —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ited Nation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簡稱UNFCCC); 於同年六月里約的地球高峰會獲得154國元首連署。 UNFCCC第一次大會於1995年召開但發現原先的自願減量毫無成效, 因此決定在1997年12月於日本京都召開的第三次會員大會制定具有約束的規範, 經過激烈討論終於於12月11日產生「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

京都議定書第一個階段, 規範由38個工業國及歐盟組成的附件一成員國將於2008到2012年間, 將六種溫室效應氣體: 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氫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與六氟化硫的排放量削減至比1990年排放量少5.2%; 並容許各國應情況不同而可以有不同的減量目標。 如歐盟及保加利亞等國需減少8%, 美國減7%(已拒絕簽署), 日本、加拿大減6% 澳洲及冰島可分別增加8到10%。 其他國家包括臺灣, 南韓, 中國及印度等到目前為止還未被要求減量, 未來則很難說。

議定書容許附件一成員國間可以透過排放交易(Trading), 合作減量 (Joint Implementation, JI) 及附件一與非附件一成員國間的清潔發展機制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DM)實現減量目標。 京都議定書已於2005年2月16日也就是俄羅斯簽署書送達後第90天正式生效。

(臺灣環境保護聯盟 徐光蓉編撰)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