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25 14:57:21Chrissie
小兒感冒用藥須知與相關
最近在其他姐妹們的部落裡發現大家都為了寶貝們的身心靈健康努力著。而在這炎炎夏日裡,除了熱到令人頭昏的高溫外,高頻率的進出冷氣房更容易引發感冒。特別對家有嬰幼兒的新手媽媽們,面對著婆婆媽媽們五花八門的建議,如何選擇醫療方式與用藥著實難倒了大家。在此,轉載二篇有關小兒用藥的文章供大家參考的同時,也希望大家的寶貝們都健康、平安。
如何找對兒科醫生看對科?
康健雜誌102期第174頁(2007/05) 文.李怡嬅
12歲的敏敏常覺得頭痛、愛睏,老是賴在床上不去上學。媽媽帶她看一般兒科內科醫生,醫生沒有仔細檢查評估,就認為身體不適是孩子偷懶的藉口。媽媽也持同樣看法,所以沒放在心上。沒想到敏敏易倦、嗜睡的情形愈來愈嚴重,媽媽才趕緊帶她去看小兒神經科。經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她長了腦瘤,並非裝生病。
5歲的彥明咳嗽不止,媽媽以為是感冒,帶他看耳鼻喉科。吃完藥後雖緩減了症狀,但三天後又開始咳。
媽媽認為孩子只是身體不好,容易感冒,因此只要小孩一咳嗽,就帶去同一家診所,反覆治療持續一年仍未改善。後來經過朋友介紹,轉到小兒過敏科就醫,發現小孩原來有氣喘。醫生對症下藥後,才控制住。
小孩生病時,該帶去看哪科?選哪位醫生?是許多家長心中共同的疑問。
然而現代醫療系統分科愈趨專業精細,兒科專科下又細分新生兒、小兒心臟、小兒感染、小兒泌尿等次專科,加上沒有第一線基層醫師(家庭醫師)導航,只能由家長自行判斷。但醫療的專業是一堵高牆,民眾很難輕易跨越。「孩子生病時,我已經很焦急,看到那麼多科別,我更加迷惘,」有二個小孩的關小姐認為要明確掛對科別,對家長是很大的考驗。
另個難題是孩子可能還在牙牙學語、或表達不夠清楚,線索薄弱的情形下,父母通常只能憑小朋友表現出來的症狀求醫,風險很大。譬如,小孩一有咳嗽、發燒就認為是上呼吸道感染,只做局部治療,減緩症狀,但其實小朋友可能罹患氣喘、過敏或其他胸腔、肺部疾病。長期治標不治本,輕度氣喘兒可能惡化成重度氣喘病患,生活品質大受影響。
兒科醫師是第一線導航
在茫茫醫海中,如何找對醫生、看對科?多位小兒科醫師異口同聲回答,短期來說,若不確定孩子生的是什麼病,先看一般兒科,如有必要,再由他們轉診給次專科醫師,減少看錯科的機率。
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林奏延建議,6歲以下的小孩若受到感染,容易產生其他併發症,例如肺炎、膿胸,況且,小兒發燒不只感冒,可能是尿路感染、胸膜炎、川崎病、熱性疹等,甚或白血病、淋巴瘤、紅斑性狼瘡,「一定要全身性的來看,而非局部性的治療,」因此最好先找兒科醫師。
此外,用藥也是大學問。
小兒用藥,尤其是嬰幼兒,必須依他們的體重來計算藥劑量,絕對不是「大人的一半或四分之一」。台大醫院新生兒科醫師周弘傑,曾遇過小病患吃了感冒藥後,全身不停微顫。「我一看就知道是藥劑量過多導致的,」果然停藥後症狀就消失。
至於長期而言,建議為孩子找一個值得信賴、容易親近的家庭醫師,他能提供醫療保健的諮詢與照護。好的家庭醫師最好有合格的兒科專科執照、願意花時間與家長溝通、解釋病情、而且有耐心、有愛心、不會亂開藥(非慢性疾病,通常不會給超過4顆藥)、也不會推銷保健食品。
就醫自保原則
除了選對醫生,父母也要掌握聰明就醫原則,才能獲得理想的醫療服務。
1.成為醫生與孩子間的橋樑:仔細詢問、並觀察孩子不舒服的症狀,並且清楚、詳細的告訴醫生。
聰明的家長還會做筆記,把小孩幾點幾分有哪些異常,在症狀出現前,曾做過哪些事、吃過什麼食物或藥物、症狀持續多久等等,記錄下來,提供醫生參考。
此外,不要抱著考醫生的心態,隱瞞孩子的病情。長庚兒童醫院內科部主任黃璟隆觀察,有些家長會隱瞞實情,故意考醫生,想看看醫生的能力如何,「這是大錯特錯的心態,」他加重語氣說,家長提供的線索愈完整,愈能幫助醫生下正確判斷。
2.多提問:對於病情有任何疑問,都要開口問。包括孩子生病的原因、如何預防、日常生活中如何保健等等。
例如孩子若有氣喘,要知道過敏原是什麼,才能有效預防。
父母也可以做小抄,把自己的疑問一一條列,不但不會漏問問題,還能把握看診時間,充分表達需求。
3.藥物方面: 美國「健康照護研究與品質機構」(AHRQ)建議家長,要確定每位醫生知道孩子服過的藥物,
包括處方藥、藥房買的成藥,以及草藥或維他命等營養補充品;並且確認醫生知道你孩子的用藥史、體重、對藥物的任何過敏或不良反應;拿到藥物時,最好詢問為什麼要吃這個藥、該怎麼吃、吃多久、可能有什麼副作用、一旦有副作用該怎麼辦、以及孩子不可以吃什麼食物、飲料,或不可從事什麼活動?
4.邀請一位親人或朋友陪伴你帶孩子一同就醫。
他最好是平時照顧小孩、或了解小孩健康情形的人,如家裡的長輩或保姆。
5.就醫後,持續觀察、紀錄:
觀察孩子服藥後的反應,有沒有好轉或惡化,對藥物有無不良反應,並且紀錄下來,供下次就醫的參考。
6.尋求第二意見
萬芳醫院小兒部主任郭雲鼎建議,如果同一個醫生,看了兩次還沒好,且沒有給明確的解釋,建議家長換另一個醫生看,尋求第二意見。
而第二個醫師的專業程度,應起碼不低於第一個醫師。例如先在一般兒科看過病,再來就應針對診斷結果,找次專科醫師看病,詢問另一個專業意見。
7.充實醫療資訊
幾乎所有的兒科醫師都認為,多讀醫藥健康相關書刊雜誌報導,蒐集相關資料,是父母很重要的功課。
至於該如何判斷資訊的可靠性,馬偕醫院小兒遺傳科主任林炫沛曾為文建議,至少要清楚作者的專業背景及學經歷。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醫師姚宗杰則認為,若對某些報導或說法感到懷疑時,可以跟熟識的醫生討論,以解答疑惑。
或者直接徵詢醫生手邊有無相關文獻可看。在國外,醫生甚至會主動找資料給家長讀。陳媽媽十年前旅居澳洲時,帶幼兒看病,醫生翻箱倒櫃找文章給她閱讀,「讀完後,我才知道感冒分成病毒和細菌感染兩種,當小孩流黃鼻涕時表示病菌感染,才需吃抗生素,」她也感嘆,回台灣後,就再也沒有遇過這種會跟病家溝通醫學常識的醫生。
孩子的健康是家長一生的功課。正如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在《用心聆聽》中所言:醫生有優劣,治療效果因而有差異,因此為了保護自己的權益,病人(家屬)也要有足夠的知識背景,去做明智的判斷。
康健雜誌102期第174頁(2007/05) 文.李怡嬅
12歲的敏敏常覺得頭痛、愛睏,老是賴在床上不去上學。媽媽帶她看一般兒科內科醫生,醫生沒有仔細檢查評估,就認為身體不適是孩子偷懶的藉口。媽媽也持同樣看法,所以沒放在心上。沒想到敏敏易倦、嗜睡的情形愈來愈嚴重,媽媽才趕緊帶她去看小兒神經科。經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她長了腦瘤,並非裝生病。
5歲的彥明咳嗽不止,媽媽以為是感冒,帶他看耳鼻喉科。吃完藥後雖緩減了症狀,但三天後又開始咳。
媽媽認為孩子只是身體不好,容易感冒,因此只要小孩一咳嗽,就帶去同一家診所,反覆治療持續一年仍未改善。後來經過朋友介紹,轉到小兒過敏科就醫,發現小孩原來有氣喘。醫生對症下藥後,才控制住。
小孩生病時,該帶去看哪科?選哪位醫生?是許多家長心中共同的疑問。
然而現代醫療系統分科愈趨專業精細,兒科專科下又細分新生兒、小兒心臟、小兒感染、小兒泌尿等次專科,加上沒有第一線基層醫師(家庭醫師)導航,只能由家長自行判斷。但醫療的專業是一堵高牆,民眾很難輕易跨越。「孩子生病時,我已經很焦急,看到那麼多科別,我更加迷惘,」有二個小孩的關小姐認為要明確掛對科別,對家長是很大的考驗。
另個難題是孩子可能還在牙牙學語、或表達不夠清楚,線索薄弱的情形下,父母通常只能憑小朋友表現出來的症狀求醫,風險很大。譬如,小孩一有咳嗽、發燒就認為是上呼吸道感染,只做局部治療,減緩症狀,但其實小朋友可能罹患氣喘、過敏或其他胸腔、肺部疾病。長期治標不治本,輕度氣喘兒可能惡化成重度氣喘病患,生活品質大受影響。
兒科醫師是第一線導航
在茫茫醫海中,如何找對醫生、看對科?多位小兒科醫師異口同聲回答,短期來說,若不確定孩子生的是什麼病,先看一般兒科,如有必要,再由他們轉診給次專科醫師,減少看錯科的機率。
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林奏延建議,6歲以下的小孩若受到感染,容易產生其他併發症,例如肺炎、膿胸,況且,小兒發燒不只感冒,可能是尿路感染、胸膜炎、川崎病、熱性疹等,甚或白血病、淋巴瘤、紅斑性狼瘡,「一定要全身性的來看,而非局部性的治療,」因此最好先找兒科醫師。
此外,用藥也是大學問。
小兒用藥,尤其是嬰幼兒,必須依他們的體重來計算藥劑量,絕對不是「大人的一半或四分之一」。台大醫院新生兒科醫師周弘傑,曾遇過小病患吃了感冒藥後,全身不停微顫。「我一看就知道是藥劑量過多導致的,」果然停藥後症狀就消失。
至於長期而言,建議為孩子找一個值得信賴、容易親近的家庭醫師,他能提供醫療保健的諮詢與照護。好的家庭醫師最好有合格的兒科專科執照、願意花時間與家長溝通、解釋病情、而且有耐心、有愛心、不會亂開藥(非慢性疾病,通常不會給超過4顆藥)、也不會推銷保健食品。
就醫自保原則
除了選對醫生,父母也要掌握聰明就醫原則,才能獲得理想的醫療服務。
1.成為醫生與孩子間的橋樑:仔細詢問、並觀察孩子不舒服的症狀,並且清楚、詳細的告訴醫生。
聰明的家長還會做筆記,把小孩幾點幾分有哪些異常,在症狀出現前,曾做過哪些事、吃過什麼食物或藥物、症狀持續多久等等,記錄下來,提供醫生參考。
此外,不要抱著考醫生的心態,隱瞞孩子的病情。長庚兒童醫院內科部主任黃璟隆觀察,有些家長會隱瞞實情,故意考醫生,想看看醫生的能力如何,「這是大錯特錯的心態,」他加重語氣說,家長提供的線索愈完整,愈能幫助醫生下正確判斷。
2.多提問:對於病情有任何疑問,都要開口問。包括孩子生病的原因、如何預防、日常生活中如何保健等等。
例如孩子若有氣喘,要知道過敏原是什麼,才能有效預防。
父母也可以做小抄,把自己的疑問一一條列,不但不會漏問問題,還能把握看診時間,充分表達需求。
3.藥物方面: 美國「健康照護研究與品質機構」(AHRQ)建議家長,要確定每位醫生知道孩子服過的藥物,
包括處方藥、藥房買的成藥,以及草藥或維他命等營養補充品;並且確認醫生知道你孩子的用藥史、體重、對藥物的任何過敏或不良反應;拿到藥物時,最好詢問為什麼要吃這個藥、該怎麼吃、吃多久、可能有什麼副作用、一旦有副作用該怎麼辦、以及孩子不可以吃什麼食物、飲料,或不可從事什麼活動?
4.邀請一位親人或朋友陪伴你帶孩子一同就醫。
他最好是平時照顧小孩、或了解小孩健康情形的人,如家裡的長輩或保姆。
5.就醫後,持續觀察、紀錄:
觀察孩子服藥後的反應,有沒有好轉或惡化,對藥物有無不良反應,並且紀錄下來,供下次就醫的參考。
6.尋求第二意見
萬芳醫院小兒部主任郭雲鼎建議,如果同一個醫生,看了兩次還沒好,且沒有給明確的解釋,建議家長換另一個醫生看,尋求第二意見。
而第二個醫師的專業程度,應起碼不低於第一個醫師。例如先在一般兒科看過病,再來就應針對診斷結果,找次專科醫師看病,詢問另一個專業意見。
7.充實醫療資訊
幾乎所有的兒科醫師都認為,多讀醫藥健康相關書刊雜誌報導,蒐集相關資料,是父母很重要的功課。
至於該如何判斷資訊的可靠性,馬偕醫院小兒遺傳科主任林炫沛曾為文建議,至少要清楚作者的專業背景及學經歷。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醫師姚宗杰則認為,若對某些報導或說法感到懷疑時,可以跟熟識的醫生討論,以解答疑惑。
或者直接徵詢醫生手邊有無相關文獻可看。在國外,醫生甚至會主動找資料給家長讀。陳媽媽十年前旅居澳洲時,帶幼兒看病,醫生翻箱倒櫃找文章給她閱讀,「讀完後,我才知道感冒分成病毒和細菌感染兩種,當小孩流黃鼻涕時表示病菌感染,才需吃抗生素,」她也感嘆,回台灣後,就再也沒有遇過這種會跟病家溝通醫學常識的醫生。
孩子的健康是家長一生的功課。正如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在《用心聆聽》中所言:醫生有優劣,治療效果因而有差異,因此為了保護自己的權益,病人(家屬)也要有足夠的知識背景,去做明智的判斷。
感冒治療的基本原則 - 呂適存醫師提供(曾任三總小兒科主任)
不論是小寶寶或大人,感冒仍然是大家最常得到的病,也是大家最關心的,本篇謹介給關於感冒治療的一些基本觀念,提供大家做家居的參考:
最常造成感冒的原因是病毒,大約占全部感冒的百分之八十。一般病毒引起的感冒是不會用抗生素的,醫生所開的葯也都是一些控制外表症狀的葯,例如鎮咳葯,袪痰葯,鼻涕葯,這些葯都不能夠使感冒這個病早一點好起來,只是在生病時的症狀上盡量減輕,使感冒的過程會過的比較舒服一點,這一種治療方法在醫學上稱之為「症狀療法」,「支持療法」、或「保守療法」等。當感冒的症狀自己逐漸降低的時候就可以停掉這些葯了。這時候感冒之所以會好主要是靠患者自己的抵抗力。
大約只有百分之卄的感冒是因為細菌的感染而引起,造成感冒的細菌在小朋友年齡五、六歲以下,以「嗜血性感冒桿菌」最重要;超過五、六歲以上則以鏈球菌最為常見。醫生如果診斷是細菌造成的感冒,醫學的原則是一定會給抗生素的。全世界的標準:只要一開始用抗生素,基本上一個治療過程就是七到十天,不可以中間停葯,太早的停葯時不能使感染到的細菌完全清除,這些體內殘餘的細菌將會造成很多的併發症。
最常見的兩大併發症,一個是腎臟炎,在醫學上稱之為「腎絲球腎炎」,這是一種鏈球菌感染以後,治療的時間不滿一個基本治療過程(七至十天),太早停葯時,殘餘的鏈球菌所引起體內產生的一些抗體,破壞了我們人體腎臟內的腎絲球所致。小寶寶會出現血尿、水腫、高血壓等現象。另一個更可怕的併發症是風溼病,包括了風溼性關節炎及風溼性心臟病兩大部份。有很多心臟病的患者在出生的時候沒有心臟病,但是以後又發現有心臟病,尤其是很多與心臟瓣膜有關的心臟病,時常都是鏈球菌引起的感冒,治療不完全所引的。大家平日所聽到的某某人要換心臟瓣膜,就是屬於這一類,各大醫院中這一種換瓣膜的手術非常常見。這些都是對健康有很大影響的大麻煩,不可以慎。
如果在國外居住過或是與外國人熟識過,都可以知道,他們的人民都知道只要一開始使用抗生素治療任何疾病,他們一定會主動問清楚是否要用幾天(感冒若需用抗生素,一定是用七到十天;若是中耳炎、小便發炎則至少用滿兩個星期),若時間未滿,在治療過程的過程中間絕不擅自停藥,是他們的國民對這一方面的常識很了解。
相對的,我們國人時常不論任何疾病,都會在自己覺得症狀比較減輕的時候就自動減藥或停藥。所以後來有一大堆人有了併發症之後就整天在洗腎,或是心臟開刀、換瓣膜,而不知早做宣導,早做預防。
當然,大家會覺得感冒只有百分之二十是細菌又起的,另外百分之八十是病毒所引起的,所以醫生不能開比這一個比例更高的抗生素啊,因為政府對民眾說亂開抗生素會造成細菌的抗藥性!但是仔細檢討這種論調在美國、日本等國家可以成立,在國內則不能成立。
因為醫師並不能用肉眼來分辨出那一個患者的感冒是由病毒所引起,那一位患者又是由細菌所引起的。所有感冒的症狀都是類似的發燒、咳嗽、鼻涕…..等,病毒與細造成的感冒在外觀上很難分別。在國外的標準處理是:只要感冒有發燒或喉嚨痛,患者一律要做一種「咽喉抹片抗體試驗」,醫師用棉籤對著患者的咽喉部抹一下,取其分泌物立刻做一個簡單的試驗,可以像驗孕或是驗血型一樣很快的確定是不是細菌感染,很明確的知道這一個患者到底要不要用抗生素。如此的做法非常清楚而且不會有抗生素濫用的問題。
但是國內為甚麼不做呢?基本上是費用問題:每做一次的費用需要台幣一千元左右,但是健保並不給付。所以高品質的醫療還是無法達到的。目前國內民眾只付薪水百分之四、二五的費率來繳保費,與各國平均薪水百分之八至十一的費率相比,這是全世界最低的健保費率。政府固然是為民眾省了錢,但是所造成的現象一個是用各種手段壓制對醫師的給付,要醫師節省。另一個是國人出國時出現「恐病及拒醫現象」,大家出國時都不敢去看病,理由是怕醫藥費太貴,不敢付錢,外國醫師也常因此譏笑國人有病時不敢看病,只知省錢。需知健康最重要,難道其它國家自己的人民就不生病不看病了嗎?入境隨俗,有病絕不能拖延,該就醫就要及時就醫。
在感冒發燒,醫師不能用肉眼代替檢驗判定是不是細菌感染的時候,萬一這一位患者是細菌感染,細菌感染不趕快用抗生素治療是很容易引起肺炎、腦炎、敗血症等併發症、甚至死亡造成醫療糾紛。那一個醫師敢不對可疑的病患趕快用抗生素治療,以防病情惡化呢?這種情形即使全世最好的醫師也不敢不用抗生素。如果台灣的醫師都嚴守健保的規定所有感冒的病患都不用抗生素,受害的是那百分之二十用肉眼分辨不出的細茵感染患者,當然也包括倒霉的醫生。
不論是小寶寶或大人,感冒仍然是大家最常得到的病,也是大家最關心的,本篇謹介給關於感冒治療的一些基本觀念,提供大家做家居的參考:
最常造成感冒的原因是病毒,大約占全部感冒的百分之八十。一般病毒引起的感冒是不會用抗生素的,醫生所開的葯也都是一些控制外表症狀的葯,例如鎮咳葯,袪痰葯,鼻涕葯,這些葯都不能夠使感冒這個病早一點好起來,只是在生病時的症狀上盡量減輕,使感冒的過程會過的比較舒服一點,這一種治療方法在醫學上稱之為「症狀療法」,「支持療法」、或「保守療法」等。當感冒的症狀自己逐漸降低的時候就可以停掉這些葯了。這時候感冒之所以會好主要是靠患者自己的抵抗力。
大約只有百分之卄的感冒是因為細菌的感染而引起,造成感冒的細菌在小朋友年齡五、六歲以下,以「嗜血性感冒桿菌」最重要;超過五、六歲以上則以鏈球菌最為常見。醫生如果診斷是細菌造成的感冒,醫學的原則是一定會給抗生素的。全世界的標準:只要一開始用抗生素,基本上一個治療過程就是七到十天,不可以中間停葯,太早的停葯時不能使感染到的細菌完全清除,這些體內殘餘的細菌將會造成很多的併發症。
最常見的兩大併發症,一個是腎臟炎,在醫學上稱之為「腎絲球腎炎」,這是一種鏈球菌感染以後,治療的時間不滿一個基本治療過程(七至十天),太早停葯時,殘餘的鏈球菌所引起體內產生的一些抗體,破壞了我們人體腎臟內的腎絲球所致。小寶寶會出現血尿、水腫、高血壓等現象。另一個更可怕的併發症是風溼病,包括了風溼性關節炎及風溼性心臟病兩大部份。有很多心臟病的患者在出生的時候沒有心臟病,但是以後又發現有心臟病,尤其是很多與心臟瓣膜有關的心臟病,時常都是鏈球菌引起的感冒,治療不完全所引的。大家平日所聽到的某某人要換心臟瓣膜,就是屬於這一類,各大醫院中這一種換瓣膜的手術非常常見。這些都是對健康有很大影響的大麻煩,不可以慎。
如果在國外居住過或是與外國人熟識過,都可以知道,他們的人民都知道只要一開始使用抗生素治療任何疾病,他們一定會主動問清楚是否要用幾天(感冒若需用抗生素,一定是用七到十天;若是中耳炎、小便發炎則至少用滿兩個星期),若時間未滿,在治療過程的過程中間絕不擅自停藥,是他們的國民對這一方面的常識很了解。
相對的,我們國人時常不論任何疾病,都會在自己覺得症狀比較減輕的時候就自動減藥或停藥。所以後來有一大堆人有了併發症之後就整天在洗腎,或是心臟開刀、換瓣膜,而不知早做宣導,早做預防。
當然,大家會覺得感冒只有百分之二十是細菌又起的,另外百分之八十是病毒所引起的,所以醫生不能開比這一個比例更高的抗生素啊,因為政府對民眾說亂開抗生素會造成細菌的抗藥性!但是仔細檢討這種論調在美國、日本等國家可以成立,在國內則不能成立。
因為醫師並不能用肉眼來分辨出那一個患者的感冒是由病毒所引起,那一位患者又是由細菌所引起的。所有感冒的症狀都是類似的發燒、咳嗽、鼻涕…..等,病毒與細造成的感冒在外觀上很難分別。在國外的標準處理是:只要感冒有發燒或喉嚨痛,患者一律要做一種「咽喉抹片抗體試驗」,醫師用棉籤對著患者的咽喉部抹一下,取其分泌物立刻做一個簡單的試驗,可以像驗孕或是驗血型一樣很快的確定是不是細菌感染,很明確的知道這一個患者到底要不要用抗生素。如此的做法非常清楚而且不會有抗生素濫用的問題。
但是國內為甚麼不做呢?基本上是費用問題:每做一次的費用需要台幣一千元左右,但是健保並不給付。所以高品質的醫療還是無法達到的。目前國內民眾只付薪水百分之四、二五的費率來繳保費,與各國平均薪水百分之八至十一的費率相比,這是全世界最低的健保費率。政府固然是為民眾省了錢,但是所造成的現象一個是用各種手段壓制對醫師的給付,要醫師節省。另一個是國人出國時出現「恐病及拒醫現象」,大家出國時都不敢去看病,理由是怕醫藥費太貴,不敢付錢,外國醫師也常因此譏笑國人有病時不敢看病,只知省錢。需知健康最重要,難道其它國家自己的人民就不生病不看病了嗎?入境隨俗,有病絕不能拖延,該就醫就要及時就醫。
在感冒發燒,醫師不能用肉眼代替檢驗判定是不是細菌感染的時候,萬一這一位患者是細菌感染,細菌感染不趕快用抗生素治療是很容易引起肺炎、腦炎、敗血症等併發症、甚至死亡造成醫療糾紛。那一個醫師敢不對可疑的病患趕快用抗生素治療,以防病情惡化呢?這種情形即使全世最好的醫師也不敢不用抗生素。如果台灣的醫師都嚴守健保的規定所有感冒的病患都不用抗生素,受害的是那百分之二十用肉眼分辨不出的細茵感染患者,當然也包括倒霉的醫生。
哇!O口O
感謝分享~辛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