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8-27 09:47:05Christine

一週年


<夜行者>也成立一週年了。

翻翻筆記本,好像這一年也沒唸多少推理小說。以”英文推理小說、台灣出版的推理小說”當分母(很抱歉,目前只有能力看這兩種語言的推理小說),以”今年唸過的推理小說”當分子的這個數值,真是小到可憐。當然,這個數值每年的「變動率」其實也沒多大,所以,也不用再抱怨下去”每年唸的書少”,能看多少就多少,能多看到幾本「心儀」的書,就真要感謝主了。不過,如果有人問起,我一定還是回答:看過的推理小說真的少耶…。不是虛假,真的是那個「分母」太龐大了。

今年看到一些現象,覺得都值得說上一說。

推理作者的文學素養不佳或文筆差--有些(國外)讀者常留下一些評語,言某位推理作者的文學素養不佳或文筆差,甚至還建議大家不如去看雨果的《悲慘世界》、杜斯妥也夫斯基的《罪與罰》、雷蒙?錢德勒的作品…。我的直覺是:有必要這樣”自我設限”嗎? 一本推理小說好不好,作者的文筆是一項因素,但不是全部因素吧? (難怪有些人老是在推理小說裡找不到樂趣。)

常有讀者批評哪本書不如哪本書--最近常看到就是批評丹.布朗《達文西的密碼》不如艾可的《玫瑰的名字》,國內外讀者都有。我比較主觀的看法是”各有不同的樂趣”(如果有人還是硬要從文學面或宗教面切入,我就真的無法有看法了)。就好像有人說美國的cabbage比較好吃、比較高檔,台灣的高麗菜比較差。可是台灣的高麗菜真的比較差嗎? 我覺得兩者各有優點,「不一樣」的優點。把心情放輕鬆一點看推理小說,不是會快樂一點嗎?

討論推理的網站如雨後春筍般地成立、討論推理的推理迷年齡下降(似乎看到多位十六歲的推理迷?)(笑)、推理小說是不是應該有界限?...,很多今年的話題值得說上一說。(今天沒有時間,下次吧。)

最後,成立<夜行者>的意外收穫,就是把自己從隱性轉為顯性,因此認識幾個推理同好。另,這一年因無心插柳,看到很多優秀的冷硬派小說及科幻小說,希望以後會能更深入這兩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