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06 14:44:08金鳥

世間苦樂無常如何自處?

b3f96befb7f179b23c58a3c6e3613021.jpg

世間苦樂無常如何自處?

人生的際遇,苦非苦,樂非樂,只是一時的執念而已。執於一念,將受困於一念;一念放下,會自在於心間。

物隨心轉,境由心造,煩惱皆由心生。有些人、有些事,是可遇不可求的,強求只有痛苦。既然這樣,就放寬心態,順其自然。

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擁有一顆安祥自在的心,保持豁達的心態,瞭解世間無常即是正常。

阿難尊者清晨進城乞食,看見男子歌舞自娛,其樂無比。而當阿難尊者乞食完畢出城之際,卻見眾人抬屍送行,亡者赫然就是那名男子。阿難深受震撼,以為此事太過奇特,恭請世尊開示。沒想到佛陀的回答是:人命危脆,有生皆必死,無常乃是世間定律,所以,才看見還好好的人,一會兒後即往生了,並不奇特呀;每過一天,居然還能健在,這才真是奇蹟! 

世間萬法的本質既是「無常」,就表示一切都會變壞,名利財富欲樂即使都追求到手了、都滿足了,也不過是如幻夢一場,最終仍然要失去,仍然是「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所有的生老病死,透露的就是無常的事實,倘若漠視此一事實,在面對世間種種人、事、物變化時,只會帶來更多的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想見的愛人見不到,怨恨的敵人卻總是狹路相逢;想聽的喜訊聽不到,不願意聽的噩耗卻時時傳來;非常希望身體健健康康的,可往往是病魔纏身,沒有自由快樂之時……這些不悅意的外境經常出現,而特別希求的對境日益遠離,令心產生強烈憂苦,這就是輪迴的本性。《大毗婆沙論》亦云:「不可愛境,與身合時,引生眾苦,故名非愛會苦。」意即不可愛的對境常出現在自己身上,或者自己面前,引生各種不同的痛苦,這就叫怨憎會苦。當然,怨憎會苦的定義,還有很多解釋方法。乃至於在生活中、在職場或情場中患得患失,連夜裡都無法安眠。

如佛所說:「夫人欲立德,日夜無令空,日夜速如電,人命迅如是。」知道人生無常,短暫的人生就益顯珍貴。每天早上醒來,發現自己還呼吸著,就要知道感恩這個「真正的奇蹟」,發願善用這一天,盡心盡份、利人利己。一方面珍惜因緣,用正向、和合、柔軟的善心,看待、對待身邊的人、事、物;一方面珍視時光,充實自己,不把生命浪擲在沒有意義的追求中。

更要學會斷惡修善,時時覺察、覺照自己的起心動念、一言一行,起了貪心、瞋心、執著心、嫉妒心、驕慢心……立即反省檢討、慚愧懺悔,並且改正。進一步聽經聞法,在心地上用功,念念皆能觀照無常、無我,念念回歸清淨的本心,令妄想、執著日漸淡薄,覺性的智慧漸漸抬頭,這才是究竟離苦、超越無常的真正大道。
http://www.ctworld.org.tw/questions/2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