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1 13:04:32金鳥
自性本空 念念做主
自性本空 念念做主
惠能大師說: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真的是這樣,如果有一個菩提樹的話,那麼它就不能夠遵從“性空”這個法則了。本來我們的自性是空空蕩蕩不存一物的,又哪裡來個身是菩提樹呢?心尚且不可得,這個外在的樹就更不可得了。所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一切皆空,這個大家要好好地體會。
《楞嚴經》裡講到:“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
一般人總認為周圍事物是真實不虛地存在著,然而實際上,我們看到的事物,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草木蟲魚,乃至各種自然現象、形形色色的人們,都處在一種極快速的生滅變化之中,都是在性空而又緣起的狀態下,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當下就了無一物可得。
我們的身心也是如此,前一念的身心跟後一念的身心,應該是截然不同的。就像我,前後一念已不是一個相同的了。但是後一個跟前一個是相似的,他不是一種完全的複製,但有一定的連續性。雖然有一定的連續性,又不是完全雷同。
為什麼禪宗講要“活在當下”?“活在當下”就是講要我們念念都做得主。每一念之間都是我來做自己的主人,做心的主人,不是隨外在的一個染緣起念,而是隨真如而行,生命當下就是要這樣。所以,這個偈子真正是一個無上之偈!把我們的心性的本體,和盤托出,沒有任何遮掩,完全告訴我們了。
大家想想看,在今天,也同樣能夠認識到這個道理,也能夠體會到這個道理。
上一篇:本網站在 facebook 開啟了社群 , 有緣者同結善緣
下一篇:無形的七種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