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2-15 18:25:15女俠客

你常抽筋嗎?

  抽筋的學名為「肌肉痙鑾」(muscle cramp),是指肌肉突然、不自主的強直收 縮的現象,結果就是造成肌肉僵硬、疼痛難忍。

  抽筋的真正機轉目前尚未被確知,大多數的研究結果認為,肌肉之所以抽筋是起因於神經或神經肌應激閾值降低,使得肌肉的神經行動頻率突然增加,而造成肌肉的強直收縮。

下列有幾種情況較易引起抽筋的發生:

1.經過長時間運動而形成肌肉疲勞時,仍持續運動。
2.局部循環不良。
3.水份和鹽份流失過多。
4.嚴重腹瀉、嘔吐和飲食中的礦物質(如鎂、鈣)含量不足。
5.環境溫度突然改變。
6.肌肉或肌腱輕裂傷。
7.情緒過度緊張。
8.以不適當的姿勢從事運動或肌肉協調不良。
9.一些尚未發覺或確定的原因。
10.一些慢性疾病、發燒、孕婦的抽筋發生率也會提高,須小心留意。

預防抽筋的方法:

1.不在通風不良,或密閉的空間做長時間或激烈的運動。
2.長時間運動之前、中、後,皆須有足夠的水份和電解質的補充。
3.在日常飲食中攝取足夠的礦物質(如鈣、鎂)和電解質(如鉀、鈉)。礦物質的攝取可從牛奶、優格、綠色葉類蔬菜等食物中攝取,電解質可從香蕉、柳橙、芹菜、天然食物等或一些低糖的飲料中獲得。
4.不穿太緊或太厚重的衣服從事運動或工作。
5.運動前檢查保護性的貼紮、護套、鞋襪是否太緊。
6.運動前做充足的準備運動和伸展操。
7.冷天運動後須做適當的保溫,如游泳後應立即將泳衣換起,穿上保暖的衣物。
8.以放鬆的心情從事運動或工作。
9.晚上睡覺時易抽筋者,在睡覺前需做一些伸展操,尤其是易抽筋部位的伸展。
10.不做過度的練習。
11.運動前對易抽筋的肌肉做適當的按摩。

抽筋發生該做的伸展動作:

  1.順著肌肉生長的方向(比如小腿後側抽筋,則其肌肉是附著在膝蓋及腳踝中間的脛骨和腓骨上,脛腓骨的方向就是小腿後側大部份肌肉的生長方向。)做使肌肉纖維拉長的動作,並至少維持靜態伸展三十秒左右。
  2.有些抽筋很機車,它不在大肌肉抽筋,甚至抽筋的小肌束也不在可動或可控制關節上,這時除了要注意是否因為發燒或其它該先找醫生的毛病之外,可用輕微的背動式來放鬆肌肉以達到消除抽筋的目的。頭皮抽筋時,本女俠的做法是用十指的指腹緊叩整個頭皮幾秒後再放鬆,如此重覆幾次,幾乎都能見效,其它部位的小抽筋多半也有用唷。
  3.除了身體內水份、電解質不足容易造成抽筋,很多時候你所以為的莫名其妙的抽筋其實都是有跡可尋的,比方說有些人常會在固定的肌群抽筋,那就有可能是因為那個地方運動不足造成氣血循環不良,或是因為那個地方使用過量而造成肌肉長期緊繃、肌纖維彈性變差。那麼在終於解除了緊急的抽筋狀況之後,請一定要好好地保養自己,肌肉的保養除了要有足夠的營養,均衡的運動收縮及伸展練習也是很必要的唷!

*有鑑於身邊許多人深受腳底抽筋之苦(也就是一般常見的腳底筋膜炎),等有空本女俠再另將其預防及復健的動作介紹給大家,保證比吃藥打針擦些有的沒的更有效,而且只要願意每天花個一分鐘,相信你會很愉快地發現,從此以後都跟它說拜拜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