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9 17:36:23法樂

《普贤上师言教》浅释-第1课 正课-题目解释顶礼句

《普贤上师言教•浅释》第一课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历代传承大恩上师顶礼法王如意宝
顶礼大恩根本上师希阿荣博堪布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我们发完菩提心之后就要进入《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文》的修学,在进入修学之前,首先讲一下本论的重要性,使大家能对学习这部论典生起欢喜心,对上师生起感恩心,再进入正文的学习。
《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文》在藏传佛教前译宁玛派中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论典,在其传承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引导文讲了一个修行人从凡夫位通过前行的修行再进入到正行的修行,如理修持便可在即生、中阴或下一世中获得解脱,所以要对这部法生起殷重心。
法王如意宝在《胜利道歌•天鼓妙音》中也讲过:“遇此胜法善缘众,前世累劫积资果,与普贤王同缘分,诸道友当生欢喜。”也就是说,如今我们在上师的恩德感召和自己前世善根因缘成熟的情况下才能够值遇光明大圆满法。对大圆满法进一步了知和实地修行
后就可以在即生、中阴或幻化界中成佛,亦或有往生极乐世界的缘分,以上师的悲愿力加持我们临终往生极乐世界。
所有在座的道友或是以后来听法的居士,大家都属于本法的当机者、善缘者,或是具有殊胜因缘和法缘的道友。这种机会实在来之不易,应该倍加珍惜,切莫让如此殊胜的法缘与自己失之交臂。
听闻佛法后一定要在“闻”的基础上“思维”。每次听完法一定要对法义进行思维,这样闻慧才会引生思慧,而思慧则会进一步引生修慧。即对法义进行思维的同时引生定解,再进行实修。闻、思、修三者要并进。
顾名思义,《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文》一定是趋于大圆满正行的殊胜引导,是趋入正行的前行。
为什么修正行之前一定要修前行?因为前行可给我们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非常重要。有的人刚开始学佛就直接想奔正行的修法,这是不如理如法的行为。比如一个建筑想盖到十层,就必须要从第一层开始把地基打牢,然后再一层一层往上盖,这样才能圆满十层的高度。修任何法要也是同样的道理,要想圆满修持正行就必须重视前行。对一个修行人来讲,一生中仅串习前行法义也是一件非常值得重视的事。
再举一个例子:修前行就像种地,假如我们希望地里长出一片硕果累累的果树林,那么在苹果树成熟前就一定要先开垦它。只有先把土地上的沙石、瓦砾、荆棘等都除掉,接着再耕犁、翻土、除杂草,所有的前行都圆满时才把种子播下去。那么,是不是今天播下种子明天就能结出硕果呢?大家都不是小孩,肯定知道这不可能。只有在因缘成熟的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阳光、水土、雨露的滋润,这颗种子才能够逐渐发芽,最终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所以在成长为真正的参天大树之前,需要做的就是把这片土地开垦好,然后耕犁。同样,我们的心在没有修行之前就像一片长满杂草的荒野。有的引导文中也说心就像狂象,它能损坏的只不过是这一世的寿命——比如一头醉象向我冲过来,有可能我今生的寿命就会被它损害。但如果不调伏自己的心,烦恼和业障就会让我们不断地在轮回中流转,永无出期。
所以在修行任何法之前都要先调整发心,使自心清净。佛教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为什么没说“净除身语,是诸佛教”呢?因为心清净可以令身清净,但身清净并不能让心清净。“罪从心起将心忏”,所以,只有把自无始以来就被烦恼、
无明、杂乱所染污的心调伏过来时,我们才能真正成为接受无上妙法的法器。比如狮子的乳非常珍贵,但只有在金器中才能容纳;如果是一个土器,狮子乳一倒进去它就会分崩离析而不能容纳。所以,对这样殊胜的大圆满法一定要以清净心和恭敬心来接受,而在此之中信心是必不可少的。所谓“信为能入”,想要趣入任何一部法的修行,都要生起欢喜心和信心才行。
为什么要对这部法要产生欢喜心和信心?在《七品祈祷文》中讲到:“稀有不可思议如来教,出现三次超胜之佛法。”在千万劫前的普严劫先生王佛教法中就出现了金刚密法;然后在未来华严劫文殊师利佛的教法中也会大范围出现密法;第三就是在如今释迦牟尼佛
的教法中广弘了密宗的金刚乘。为什么只有在这三个劫中才会出现无与伦比的密法?就是因为除了这三个劫之外,其他劫的众生都不堪为法器,这时就不会有密法出现。从法王如意宝的教言也可看出,我们在无量劫前也曾作过普贤王如来的眷属,承事过无数如来,在无量劫中积累了无数的福慧两种资粮,这才让我们于今生中获得了暇满人身并能够值遇无上大圆满法。
不要认为遇到大圆满法是很容易的事,我接触上师以来好像最一开始就听说过大圆满法,你觉得它来得很容易,实际上这是千万因缘和合的结果,也是往昔积累资粮的果报现前,对此法一定要生起无比珍爱之心。
这个法从哪里来,如果没有佛陀传讲我们能不能得到这个法?回答是不可能的。佛陀现已示现涅槃,作为业障深重的凡夫我们能不能见到佛陀的法身?见不到。佛陀的法身虽然周遍虚空界,但在无福、无缘、无有智慧的众生面前却不显现。那佛陀的报身能不能见到?还是见不到,只有得地的菩萨在清净境界中才能见到佛陀的报身。我们唯一能见到的就是佛陀的化身,佛陀的化身会以各种形象传播佛法,如果鸟类得度的因缘成熟,佛陀就会化现为鸟的形象来度化众生;如果是一条狗得度的因缘成熟,佛陀也可能化现为狗的形象来度化众生。
这里有一个公案:从前一个修行人跟着上师修行,他发现上师只是每天白天种地,晚上诵《华严经》,觉得自己没有从上师那儿学到什么,于是就跟上师祈请:“我想去五台山参见文殊菩萨。”上师见他去意已决没有办法阻拦,便说:“那好吧,你帮我带两封信过去。”于是就交给他两封信,其中一封是给青娘子(妓女),另一封是给猪老母。他来到了猪老母面前(他到处打听结果发现是一头猪,于是来到它面前),那头猪用鼻子把信拱开后他发现里面写了一些字。他的上师实际上是文殊菩萨的化现,这头猪实际上是普贤菩萨的化现。信中说:“普贤,我的事业已经圆满完成了,你也跟我一起去吧。”猪看完信当场就往生了。只可惜这位弟子还是没反应过来上师就是文殊菩萨的化现。
举这个例子的意义在于告诉大家:佛陀会以不同形象来度化不同有缘众生,在凡夫人面前就是以上师的形象来度化我们。佛在临终涅槃时对阿难说:“阿难莫忧伤,阿难莫哭泣,末法五百世,我现善知识,饶益汝等众。”上师是诸佛菩萨的化现,由于我们业障深重,上师就只能以人的形象来传播佛法。上师可能跟我们一样行住坐卧、吃饭、行走、睡眠,显现上也会有各种动作、言谈举止,其实这都是在凡夫面前的一种方便示现——这于上师的种种示现要这样理解。
实际上,上师的密意是一直安住在佛陀的境界中如如不动的,他已经是佛。如果上师像释迦牟尼佛一样来到我们面前,示现三十二相、八十随好,那么凡夫就会想:上师已经成就了那样的果位,我们再怎么修肯定也修不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从显宗来讲,要历经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这样我们就会生起怯懦心,不会生起勇猛精进、追求佛果的心,因此上师才以大悲心示现出人的形象来到我们身边传播佛法。
上师的功德和诸佛等同,对我们的恩德则是超胜诸佛,无与伦比的。在修“知母、念恩、报恩”时忆念母亲的恩德,是她给我们传授了世间法,而作为解脱慧命的出世间法则唯一来自于上师、善知识,所以对上师一定要心怀感恩。要成就法身慧命唯一要依靠的就是善知识的引导,上师的身、语、意皆安住于佛、法、僧的境界中来给我们传授法要。如果没有上师给我们传法,就没有修行的道路,又怎么会解脱。
为什么佛法叫做“乘”?比如要去一个地方,一定要依靠道路才能去,飞机有飞机的航线,车子有车子的路线,这样才能到达目的地。同样的道理,所有的大乘行人——包括我们在座所有的密宗弟子想要追求的唯一就是解脱,而这来自于发菩提心,菩提心又来自于出离心,出离心最终来自于贤善的人格。如果对上师没有信心、感恩心,那从世间来讲就没有贤善的人格。
我相信这里所有的道友都是很好的修行人,我承认大家在很多方面都比我做得好,所以我应该谦虚地跟大家学习。这次上师要求我来讲这个法,我也是依照上师的言教奉行。实际上我觉得自己修行不是很好,跟其他的道友、法师比起来学的时间也不够长,对法义的理解也不一定深刻。如果有讲得不对的地方,在所有十方诸佛、上师如意宝和金刚道友面前忏悔。
我在这里为大家讲法主要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在上师面前得过大圆满法的传承或灌顶,如果是得过同一灌顶或是从同一位上师前得过法,那我们就是金刚密乘的道友。一般而言有远、近和密道友之分,我们是非常亲密的道友,在获得普贤王如来果位之前,大家会生生世世一起在法道上不断前进,共同努力修行。正由于此,我才把自己所了知的内容给大家宣说,目的就是为了所有人都能携起手来共同前进,最终成就佛果。成佛是不是最终的目标?不是,成佛以后还要回来度化众生。当然,成佛是第一位的,但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接引一切有缘的如母有情都能够从轮回中获得解脱。
修任何一个法之前发菩提心都非常重要。发菩提心有两个条件:第一是要缘一切众生,第二是要缘佛果。我们要缘一切众生,让他们都能离苦得乐获得佛果,这样来发菩提心。一些书中也写到发菩提心的功德,只有当菩提心发起后,以菩提心摄持才能够成就佛果。如果没有菩提心,所求的法只不过是小乘或人天乘的法,修大乘和金刚密乘一定要发起菩提心才行。
什么是“法”?“法”有对治和救护的作用。学习佛法实际上是对治自己心相续中的贪、嗔、痴、慢、疑这五毒烦恼;如同药有治病的作用,法还有救护的作用,可令我们从恶趣的轮回中获得解脱,这个解脱也包括了今生或来世的利益和安乐。
学习佛法,可获得暂时的增上生的安乐,比如能够让我们断恶行善,断除十种恶业,行持十种善业,来世获得增上生的人天果报,在人道或天道中继续修行佛法,进而获得解脱。修习佛法还能让我们获得究竟的安乐,究竟的安乐才是决定胜的,决定胜的安乐就是获得佛果。比如我们值遇大圆满法是“六月修要得解脱”,真正具有信心的利根者(上根者),对佛、法、僧三宝有极大信心,尤其是在进入金刚密乘后对上师有极大的信心者,能够视上师为佛、为法宝、为僧宝,视上师为三宝总集,在今生今世通过修行上师瑜伽,通过持咒念佛定能在今生获得解脱——在中阴时往生极乐世界,亦或直接现前成佛。
如颂云:“信心是珍宝,昼夜趋善道。”又言:“信心前行首先起,诸法根本即信心。 ”一切万法的根本来自于信心。“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意为有了信心才能打开佛法的大门,以无上的信心才能获得究竟佛果。是故,首先要对佛法生信,尤其对自己
的金刚上师生起无伪的信心。
“无上救护即法宝”——佛陀所宣讲的八万四千法门可分为教法和证法。教法和证法这样的分类是最后归结之划分。最开始的八万四千法门可以涵盖在十二部中,这十二部又
可以包含在三藏中。教法三藏的教义,实际上是圣道三学,是证法。证法来自个人的修证,我们对于佛陀所宣讲的教法进行闻思之后,在自相续中有修有证时,教法就成为了证法。在座的每位道友,身上都肩负了弘法利生的重任。现在我们身披袈裟,发起大乘菩提心成为如来的佛子,正如《入行论》中讲到:发起菩提心就是佛子。尤其是我们作为出家人身份的佛子,身上都肩负着弘法利生的重担。
现在我们是处于闻思修的阶段,当我们自相续中的无明垢染——烦恼障和所知障去除之后,即可现前成佛。《宝性论》中说:如来藏是众生本自具足的,正是被无明障垢遮蔽才没能现前佛果。正如刚才上师所说:不是说我们出家,穿上法衣后就已经成佛了。我们还是凡夫,有业障,有烦恼,还要通过闻思修遣除自身障碍。正如《宝性论》所讲的众生都有如来藏,只不过被客尘所染污无法现前如来藏的本来光明。通过忏悔业障、积累资粮,或者修生起次第、圆满次第、上师瑜伽,以各种各样的方法把如来藏上的客尘去掉之后,即可现前佛的果位。
所以,在修道的过程中我们要了知什么是教法、什么是证法。实际上,显密一切法要都不超出三藏和三学的范围。以下从三个角度来讲。
小乘,分为经、律和论三藏。律藏的教义实际上就是戒学;经藏的教义实际上就是定学;论藏的教义实际上就是慧学。
菩萨乘,也分为经、律、论三藏。宣说菩萨道的根本堕罪的详细分类的教就是律藏,它的所有教义就是戒学;三摩地门的一切的经实际上就是经藏,修行它的教义,比如说修行暇满难得、人身无常等即为定学;中观中所讲的十六空、二十空之能诠句为论藏,所诠义为慧学。
密宗金刚乘,其所有誓言的能诠为律藏,它的教义实际就是戒学;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的能诠属于经藏,它的教义就属于定学;大圆满的一切能诠所诠实为论藏,它的教义就是慧学。
以上所有经论及所诠义无不包括在三藏和三学中。三藏法是由历代传承祖师传给上师,上师如意宝传给我们,再由我们把三藏继续传给一切与我们有缘的众生,让他们即生或下一世就能获得安乐,究竟获得遍知的佛果。我们要缘一切的众生发起这样的菩提心,不能只是缘跟“我”比较亲近的道友、或只缘“我”比较喜爱的道友,仅仅发愿让他们获得佛果是片面的。不管是对我产生损害的众生,还是对我生起欢喜心及信心的众生,我们都要平等地看待,要平等地对待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都能获得佛果。
为什么要平等对待一切众生?因为一切众生无始以来都曾做过我们的大恩父母,对我的恩德是不可限量的。所以发心时要缘这些老母有情,让他们获得佛果,然后再开始修行。所以,在学前行之前发起菩提心是非常重要的,对上师生起信心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法”也要生起欢喜心,如果没有欢喜心我们就可能会生起疲厌的心,要么认为听法的时间比较长,要么觉得法师颠三倒四地讲不清楚而心生厌烦;或者由于自己身体的不适生起厌烦心。这都是不如理如法的。
因为无始劫来所积累的福报、善根因缘成熟,我们能遇到这样殊胜的法门,有机会来听闻,这全部都是上师的恩德所致。假使没有上师给我们提供现在这样的闻思修条件,或者没有这间房子,或者是所有的这些条件都不具足,我们就不可能在这里闻思修。可以想一想,上师对我们有什么样的恩德,世间的恩德就不用说了,给我们提供衣食住行这些方便,出世间的恩德更是无与伦比、不可思议的——上师给我们传讲龙钦宁提的法。前些日子上师给扎西持林所有道友传讲了《大圆满法前行引导文》,大家在上师面前也都听过这个传承,而上师的传承无断、无染、无垢如同金丝线一般,对于这样珍贵的传承大家一定要生起欢喜心和珍爱心。
上师是以大慈大悲心摄受了我们这样的拥有烦恼浊、见浊、劫浊、众生浊、命浊的五浊恶世的众生,尽管我们由种种烦恼和无明引发了各种的不善行,但上师仍以大慈大悲的心来摄受我们,通过传讲佛法让我们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这是上师对我们的慈悲心所致,是对我们的恩德。做人要有良心,我们一定要知道这一点。
如何来回报上师的恩德呢?首先要做到依教奉行——上师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作为一个贤良的弟子,依止上师一定要随顺上师,对上师的教言依教奉行,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法器。不用说是大圆满的法器,即使是在禅宗或净土宗,依止上师都要先使自己成为法器。只有成为法器之后,才能够圆圆满满地获得上师心相续中的功德。在修上师瑜伽时,最后要观想自己的心和上师的智慧无二无别。如果我们都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法器,又怎么能够从上师的心相续中获得和上师一样的功德乃至圆满的佛果呢?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作为弟子我们一定要首先调柔自己的心,自心净化之后才可以做到完全地跟上师相应。对于追求解脱的人而言,上师瑜伽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出家僧人,要担负起弘法利生的重任,也许在座的道友,或者将来听闻《大圆满前行引导文》的其他的道友会出现很多人才,比如说可以到世界各地弘扬如此殊胜的佛法。要想弘扬佛法,首先要完善自己,就像一个战士,他若想上战场和敌人作战凯旋而归,首先要在自己的家里把他的武器,比如说剑、刀磨亮磨好,还要比武以及进行很多前期的修炼,再上战场才能获得胜利。我们学习佛法就是武装自己,圆满自己心相续上的功德,去除烦恼、无明、业障,这像练兵的过程。
在能够引导别人之前我们首先要完善自己,所以,闻法是相当重要的。由闻才能够了知诸法,由了知诸法才能去修。在闻法的过程中大家要发起菩提心。在后面会讲到法器应具有所断、所取之行为,今天就不多讲了。
首先要以菩提心的摄持来听闻佛法,这是很重要的。平时的所作所为要随顺道友,随顺上师,不能做违反上师心意的事,与金刚道友团结和合。在喇荣五明佛学院学习时,法王如意宝对所有弟子的要求就是团结和合、闻思修行、清净戒律这三点。同样的,上师刚才也跟我们强调要戒律清净、团结和合、闻思修行。
现在开始进入《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文》的修法。
作为对上一段讲解的补充,再讲一点:我们这个人身非常难得,具德上师非常难遇,这个法缘也难以值遇,如今在这一切都圆满的时候,是决定我们究竟永远获得安乐还是永远获得痛苦的关键时刻。这个在前行中讲得很清楚,在《怀业时语》中法王如意宝也讲过。我们应该对现在的因缘倍加珍惜,大家应该把握这样的殊胜的因缘,应精进地修持佛法,以此一生永别轮回,直至趋至无离的大乐洲。
要想从轮回中获得解脱,什么样的身份最容易?就是我们现在暇满难得的人身,这是最容易获得解脱的。现在我们是有自由的时候,可以决定做善业还是造恶业。造恶业一定会感受痛苦的果,造善业一定会感受安乐的果,我们以后想要获得快乐还是痛苦?决定权现在在我们自己手里。把握解脱的机缘就像开车,方向盘握在司机自己手里,我们将来是获得解脱还是永远沉溺于轮回也把握在我们手里。既然现在有这么自在的可以把握将来的一个契机,就应该珍惜这个闻法的因缘和轮回做永别。希望所有能够听到我讲法的众生,都能够在这一生中精进地修行佛法,和轮回永别,获得无上安乐的佛果,然后以大悲愿力摄持,再回来利益无量众生。
此时,我们一定要精进,所有的道友都要精进地进行闻思和修行。比如,可能有人会说 “我发心很忙”“其他的修法也很忙”,虽然忙,但如果知道在发心的过程中也可以三殊胜的见解来摄持,这也会种下非常殊胜的善因。
三殊胜即:前行发心殊胜、正行无缘殊胜、后行回向殊胜。以三殊胜摄持的善根必将汇入解脱彼岸的菩提果位中。所以,以三殊胜摄持善根非常重要,在修行任何法之前都要以三殊胜摄持。
对于精进修法,有的人体现在精进地禅修;有的人分别念比较旺盛,喜欢思维法义,这也是精进修行的一种过程;还有的人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拿起法本去看,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坐在那里修禅,可能要发心做很多的事情,在做事情中同样可以以三殊胜来摄持,以此所积累的善根,同样是获得佛果的善根。也就是说,有不同的途径可以让我们获得佛果。正如刚才所说,闻思也可以,禅修也可以,没有闻思和禅修,在发心的过程中也可以把所学的法义融入到自己的行为中,这样修行也同样是获得佛果的因。
所以,大家不要生起烦恼心,觉得现在讲这么多的法,听这么多课,没有那么多时间来修行。实际上,闻思修就是把修行佛法融入到自己日常的生活当中。为什么叫“修法”?修就是串习,法就是串习善法——时时刻刻在心相续中都在串习善法,那不管你在做什么都可以成为解脱之因。前提就是以菩提心来摄持,不能把菩提心丢在一边。
早上起床时,我们要想起发菩提心;如果做不到起床就发菩提心,也可以在听到吹闻法海螺的声音时发菩提心;如果此时我们还没有用正知正念摄持发起菩提心,也可以在课前念诵念到发菩提心颂词时发起菩提心;如果再退一步,在此时还没有以正知正念发起菩提心,我们也可以在法师讲法前提醒大家发菩提心的时候作意一下:我要发起菩提心,我是为利益一切众生,让他们都成就佛果来听闻佛法。不论是在上座修行的时候,还是在打开法本开始闻思的时候,或者在做发心工作前,或是准备做一些零碎的世间琐事时,我们都要这样发心。发菩提心的功德不可思议,通过菩提心的摄持,我们可以把所有的功德都汇集成为佛果。所以,发菩提心非常重要。
精进修行也非常重要,我们只有精进修行才能够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闻思、禅修或者发心都可以包括在精进修行当中。修行任何法时,如果我们没有精进而是懈怠的话,我们就解脱不了。我们只有精进修行,把暇满的人身用于佛法的修行,才能使我们的人身具有大义;如果我们没有精进修行,没有把暇满人身用到修持佛法上,那么就如全知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中所说,这样的人身是相似人身,而不是殊胜人身,或者是空耗者(即空耗了人身)。所以,我们知道这个道理之后,一定不要空耗自己的人身,一定要让自己的人身在这一世当中获得实义。获得什么样的实义呢?就是趋向于佛果,最终获得佛果。
大法王无垢光尊者在《窍诀宝藏论》中说:“暇满人身虽欲恒不离,长久留世然却定死亡;贤善上师虽欲恒不离,听受正法然却定别离;善良道友虽欲恒不离,和睦相处然却定分离。今起该披精进之铠甲,诣至无离大乐之宝洲。”无垢光尊者著有《七宝藏》,其中一个是《窍诀宝藏论》。无垢光尊者在《窍诀宝藏论》里讲到我们暇满人身的来之不易,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也用了如盲龟遇木轭以及针尖上堆豆等很多比喻,让我们了知暇满人身来之不易。
我们现在有了暇满人身,但是暇满人身会恒常伴随我们吗?不会!终有一天,我们会离开人世;在离开人世的时候,正法对我们最重要;身边的亲朋好友、所拥有的无数家产和资财能不能让我们不离开这个世间呢?不可能!我们拥有的锦衣美食都会离开我们,唯一可以伴随我们走向后世的是什么呢?就是正法!正法来自于什么呢?就是现在的闻思和修持。所以,闻思和修持很重要。
虽然我们想永久不离开贤善的上师,一定要跟随在上师身边修学佛法,但在2004年,法王如意宝的色身也已示现圆寂,虽然,法王的法身就像大海的波纹永远没有离开大海一样,没有离开我们浊世的众生,但在显现上,法王的色身已经离开了我们。
听受正法也是如此,现在有因缘的时候,我们能够听闻到正法;而当因缘不具足的时候,我们就听不到正法。法要分为教期、修期、果期,然后就是形象期,到末法最后五百世的时候,众生连法都闻不到了。我们现在还能够听闻到正法,所以,一定要鞭策自己精进修持。所有的道友要相互监督、相互提醒,要以善心而不是挑过失的心给道友做批评;如果我们见到道友散乱,没有修持正法,那么我们可以以善心的方式来提醒他,这样就很好。当然,从佛法上讲,我们要注意观清净心也很重要。
“善良道友虽欲恒不离,和睦相处然却定分离。”道友们现在都非常和睦地相处在一起,可能因为有法缘或各种缘分,或者可能因为是金刚道友,大家在一起相处时,感觉到格外有亲切感;我们不想离开这样的道友,但这是不可能的,大家终究是要分离的。所以,
我们在有因缘相聚的时候,一定要和睦相处,一定要和合团结,要心往一处使,劲往一处用,僧团和合才能够使佛法长久住世。僧众之间要相互观清净心,所有道友都不要去看别人的过失,眼睛不能长在外面观看别人,要反过来观察自己的内心,要反观自己的心是不是安住在正法当中,是不是安住在正知和正念当中,有没有用正知的绳子拴到正念的柱子上。所有道友不要去看别人的过失,而是要观清净心。从道友的角度讲,在成为金刚道友之后直到成佛之间,我们都会在解脱的道路上一起不弃不离地一直走下去,所以,我们千万不要产生矛盾。如果金刚道友之间产生矛盾,将对金刚上师的长久住世有非常大的影响。我们所有人都想上师长久住世,佛法长久住世,那么,我们就要创造上师长久住世的因缘,万法是因缘和合的产物。要创造上师长久住世的因缘,道友们就一定要团结和合,所有道友都要和睦相处,这样才能够成为上师长久住世的其中一个因。当然,我们道友最后也会分离的。
前面讲了这么多的分离,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我们应该披起精进的铠甲,一定要精进地修持佛法,只有精进地修行,才能让我们获得佛果。本论当中也讲到:佛法没有主人,谁精勤谁就会获得大的利益;谁精进地修持佛法,谁将来就会获得大的利益。从小乘的求自己的解脱,到大乘的求一切众生的解脱,一直到金刚密乘的即生获得佛果,都要靠我们平时精进不断地修行才能获得。
佛法非常珍贵。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时候,曾经为了求一个偈子,不惜越过刀山和火海,舍弃自己的头、目、骨髓;本论当中也讲到常啼菩萨是如何求般若法门的,他刺破了自己的血管,洒血压尘来求般若法门;善财童子也是参拜了百余十位的善知识,才获得了佛法;二祖慧可为了得安心大法,毅然断臂,才获得佛法。
所以,我们遇到了这样的正法,一方面是前世因缘的成熟,另一方面,我们要对法生起珍惜的心,要对法生起希求心。如果我们对法没有希求心,是不可能从佛法中获得利益的;要想获得利益,首先要生起希求心,要有求法的意乐。比如,讲法的人不一定讲得很好,但是,我们听闻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讲者不一定讲得多么对、多么有道理,但是由于是缘佛法法义讲的,所以,大家应该记住能够利益自己的正确的方面或者对自己有正面影响的方面;如果自己产生烦恼心或者不好的邪见心,我们要观察自己的心,要舍弃它们,要从正面理解,现在社会上也讲“正能量”,就是要从正面理解,要从积极的方面理解。如果我讲课出现错误或者没有讲对,大家可以直接跟我说,我会在讲课当中改正过来。因为,我们要在菩提道路上共同前进,共同进步,所以,我们之间要有一个相互的推动作用,有一个相互鼓励和激励的作用,我们所有的道友之间也要相互激励来精进地修持佛法。
今天讲一点前行引导文,首先开始传讲题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文》。
什么是大圆满法?大圆满法在藏传佛教尤其在前译宁玛派传承的教法当中,是一个至高无上的法。什么时候我们通达了轮回和涅槃所摄的一切万法摄于自己的心中,光明的心和空性的心无二无别时,就证悟了大圆满法;或者换一句话说,我们自己心的本性和万法的本性是无二无别的,什么时候我们证悟了万法的本性和自己心的本性无二无别,就证悟了大圆满法。
在华智仁波切的《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当中也比较具体地讲到了大圆满法。大圆满续部的数量非常多,达到六百四十万续。归纳起来,大圆满法可以归纳为心部、界部和窍诀
部,窍诀部又可以分为外类、内类、密类和无上极密类。《阿底大庄严续》当中以颂词的方式体现了所有的类别:“外类如身名言广,内类如目见表法,密类如心忆咒法,此如身根圆满士。”这里讲了外类、内类、密类和极密类以及无上极密类,加起来一共合成十七个续,如果再加上密咒护法续,一共有十八个续。所有的意趣合起来就是广大班智达类和
甚深革萨里类两类,这是对大圆满做的一个简单介绍。
在其他的教派当中,大圆满的境界又被称为“明心见性”、“无二智慧”或者“大手印”,都是同样的,只是名称不同,所诠义是无二无别的。
什么是“龙钦宁提”呢?“龙钦”指无垢光尊者,因为无垢光尊者又叫龙钦绕
降,“宁提”是心滴的意思,“龙钦心滴”就是无垢光尊者的心滴传承。心滴分为布玛心滴、空行心滴、龙钦心滴。“龙钦心滴”实际上是将布玛莫扎的《布玛心滴》和莲花生大士的《空行心滴》归纳起来的甚深窍诀。为什么叫无垢光尊者的心滴呢?就是因为广大班智达类和甚深革萨里类合集起来可以在无垢光尊者的著作当中体现,无垢光尊者的《七宝藏》是广大班智达类,《四心滴》实际上是甚深革萨里类,莲花生大士的《空行心滴》和布玛莫扎的《秘密心滴》两者属于母心滴,子心滴有对布玛莫扎心滴做解释的《上师心滴》和对莲花生大士心滴做解释的《空行心滴》,后两者是子心滴,《四心滴》就是两母心滴和两子心滴。本论涉及了《四心滴》和《七宝藏》的一切精要,所以是藏传佛教真正的如意宝。我们现在所学的“龙钦心滴”是将《空行心滴》和《上师心滴》的心髓合二为一的
《甚深心滴》。所以,简单来讲,“龙钦”就是指无垢光尊者,“宁提”就是指心滴,“龙钦心滴”就是无垢光尊者的心滴,是无垢光尊者的修法的窍诀和精髓。
“前行”是趋入正法的基础,在趋入正法之前我们要做的准备工作叫做前行。“前 行”有空行心滴的大圆满前行和杰珍心滴的大圆满前行,我们现在学的是龙钦心滴的大圆满前行。趋入正行之前我们的所作所为就是前行,前译宁玛派大圆满的正行是彻却和托嘎,趋入彻却和托嘎的前行就是我们现在进行思维和学习的这部论典。
什么是“引导文”呢?“文”指以文字的方式进行表达,“引导文”就是引导我们趋入真正前行修法的文字,我们要趋入前行之后才能趋入正行,所以,我们最初修行任何一个法都需要前行,我们怎么样趋入前行呢?需要依靠这样的所能诠文字来趋入它的所诠义当中。
上面对《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文》题目进行了解释。
本论第二个名字又叫《普贤上师言教》。为什么叫做《普贤上师言教》呢?本引导文的作者是华智仁波切,华智仁波切的上师是如来芽尊者,如来芽尊者实际上已经证悟了与普贤王如来无二无别的果位,华智仁波切对于自己的上师有如同普贤王如来无二无别的信心,认为如来芽尊者所说的话跟普贤王如来所说的一模一样,所以叫“普贤上师”;“言教”就是把如来芽尊者所说的教言以不增不减的方式记录了下来,也是前行教言的一个备忘录。华智仁波切的名气在藏地实际上比如来芽尊者还要大,但是华智仁波切非常谦虚,他对上师的教言一个字也不舍弃,把它全部认真地记录了下来,于是就成为现在的引导文。
下面介绍“华智仁波切著”,华智仁波切又叫晋美秋吉旺布,我们所学的这部论典是华智仁波切所造的。在华智仁波切的传记当中也讲到,他是寂天菩萨、观世音菩萨和夏瓦热大成就者三者无二无别的化身。《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前面有华智仁波切的传记,大家有时间的时候可以看一下。传记里还讲到华智仁波切是智悲光尊者五种化身之一的语化身,是一位非常有修、有证、有智慧、有慈悲的上师,华智仁波切在一生当中,《入行论》和
《真实名经》从来没有离过身,一直带在身边,他通过《入行论》弘扬显宗的法,通过宁提的教法弘扬密宗的法。我们对华智仁波切就做这样一个简单的介绍。
下面是顶礼句。我们这次的学习,是依据索达吉堪布翻译的《普贤上师言教》进行的,这里顶礼句是翻译者做的顶礼,也就是索达吉堪布做的顶礼。翻译者做顶礼是为了遣除翻译的违缘,增上翻译的一切顺缘,使翻译圆满成功。“敬礼一切三根本”,三根本是指:
上师、本尊和空行,这里译师对三根本进行顶礼。此顶礼句不是原文内容,是后来译师的
顶礼。
“顶礼一切具无缘大悲之至尊上师!”这是华智仁波切的顶礼,也是总顶礼。华智仁波切在造论之初,对所有的至尊上师进行顶礼。
这里,分析一下“无缘大悲”。“悲”和“大悲”是有区别的,悲心以拔苦为本,拔除一切众生心相续中的一切痛苦,这是“悲”;因其缘一切众生,所缘境广大,发心也广大之故,所以叫“大悲”。相对“无缘”是“有缘”,《入中论》中讲,有“有缘”的大悲,也有“无缘”的大悲,“无缘”大悲就是缘一切自性本空的众生生起的大悲。为什么说至尊上师具有“无缘大悲”?因为,上师相续中已证得和佛陀无二无别的果位。什么样的人具有无缘大悲呢?三清净地以上的菩萨,也就是八、九、十地以上的菩萨或是佛才会有这样的大悲。
我们从顶礼句中可以看出,一方面华智仁波切对自己的上师具有极大信心,认为上师和佛无二无别;另一方面,不光只是华智仁波切这样认为,而且上师确确实实是与佛无二无别,与普贤王如来无二无别。由于上师就是佛,就是普贤王如来,因此是具有无缘大悲的。
为什么叫“至尊上师”?“至尊”是指无与伦比、没办法比拟。“尊”是从上师功德来讲,上师为一切众生的无上怙主,所以叫“至尊上师”。上师是我们出世间的导师,是一切众生的怙主,是引领我们从轮回苦海中获得解脱、趋至轮回彼岸的大商主或怙主,所以是我们的“至尊上师”。
这里,华智仁波切首先恭恭敬敬地顶礼了所有具有无缘大悲的至尊上师。这里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无缘大悲”代表观世音菩萨,也就是说所有上师都与观世音菩萨无二无别。华智仁波切在这里对至尊上师进行顶礼,至尊上师具有通达万法的智慧以及利益众生的大悲。
我们首先学习第一个颂词:
如来密意持明表示传,补特伽罗人中成善缘,循胜士迹究竟二利者,顶礼三大传承诸上师。
“顶礼三大传承诸上师”是指哪三大传承上师呢?第一个是如来密意传;第二个是持明表示传;第三个是补特伽罗耳传。也就是说我们的传承有三大传承。
首先讲如来密意传。如来密意传是佛陀以没有语言、没有表示的方式传法,使如海的眷属现前了实相密意,断证功德与本师无二无别。佛陀以意智慧在自性的刹土中,在自现的眷属面前传授佛法,显现上眷属能够证悟和普贤王如来无二无别的果位。所以,实际上如来密意传是佛陀与佛陀之间的一种传承,法身普贤王如来传给报身寂猛圣尊,然后传给化身金刚持佛,然后传给金刚萨埵,再传给密主金刚手菩萨。
第二个传承是持明表示传。如来密意传是佛陀以意智慧进行传授,而持明表示传是持明上师不通过语言文字传法,仅仅以身体的表示,比如说直指虚空等,让弟子通过这样的表示方法证悟法性,让上师的境界完全融入到弟子的心相续中。“持”就是行持的意
思;“明”可理解为明咒,也可以理解为遣除黑暗的智慧光明;“持明”就是行持智慧。
持明表示传分为两支:一支是在飞天中传播的,另一支是在人间传播的。持明表示传在人间的传播,《前行广释》是这样讲的:嘎绕多吉(也就是喜金刚)传给蒋华西宁(也就是文殊友),蒋华西宁又传给西日桑哈,西日桑哈传给加纳思扎、莲花生大士、布玛莫扎。
第三个传承是补特伽罗耳传。持明表示传是持明者之间的传承,补特伽罗耳传实际上就是上师和弟子之间的传承——这是最简单的理解方式。莲花生大士来到藏地后,依靠语言、文字,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对弟子进行传讲,弟子在领悟法义后进行实修而获得成就。此传承从莲花生大士传给益西措嘉,然后传给赤松德赞国王,再传给酿万登珍桑波,再传给列单荡玛宁吉降村,再传给杰珍桑给旺修,再传给嘉瓦扬敦,再传给革玛燃匝,再传给无垢光尊者,再传给智悲光尊者(又叫晋美林巴尊者),然后传给如来芽尊者,再传给华智仁波切,再传给麦彭仁波切,再传给大弟子堪布根华,再传给托嘎如意宝,然后传给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补特伽罗耳传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法王如意宝又传给我们的大恩上师堪布仁波切希阿荣博,然后上师又进一步传给我们。
2001年法王如意宝传讲大圆满前行时,我在法王如意宝面前得过《大圆满前行引导文》的传承。这之后,索达吉堪布又先后两次给学院的四众弟子传过《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我一共得到过三次《大圆满前行引导文》的传承。因为有了这样的传承,也有了上师的教言,所以在这里给大家传讲这部法。
“终成善缘”是说所有三大传承的上师在人间具有殊胜的因缘。       
“循胜士迹究竟二利者”,所有的传承上师都跟随前辈高僧大德的足迹,圆满了自利
和利他的两大事业。
在三大传承上师面前,华智仁波切恭恭敬敬地做顶礼。顶礼就讲到这。
讲到此处我们要讲一个问题,书里也讲到了,就是我们要饮水思源,对三大传承上师一定要以虔诚的信心来恭敬顶礼。我们一定要有虔诚的信心,如果没有信心,就没办法引发我们相续中的各种功德,也无法令我们清净业障、积累资粮。对三宝的信心是最重要的,若具备上等的信心,就是一个上等的修行人;若具备中等的信心,就是中等的修行人;若具备下等的信心,就是下等的修行人。我们要对上师三宝生起极其强烈的信心,我们有了极其猛烈的信心才能获得证悟,获得加持;反过来讲,我们之所以能获得证悟和加持,就是来自信心。
阿琼堪布也讲过,如果你对上师没有信心,就只能在狗面前去求悉地了。普通的一条狗能不能给我们悉地呢?当然不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一定要对上师有信心,没有信心是不会获得任何加持的,也是不会获得任何成就的。所以,对上师一定要有信心。
如来芽尊者讲,“除了我以外,我以前所有的传承上师都是佛和菩萨的真实化现。”法如意宝在讲前行时也说,“除了我以外,我以上所有的传承上师,都是住于持明果位的大成就者。”这虽然是一些自谦的话语,但也足以体现我们这个法的殊胜。
所以我们要对这部法要生起清净的心,要知道这个法很殊胜,我们一定要生起信心,生起欢喜心,要对上师有感恩心。我们学佛法就是为了调心、治心,因为一切法都是从自己的心中显现的,我们要把自己的心调伏了才能获得成就。信心是非常重要的,有了信心后我们才能在佛法的修行中进一步调化自己。
“顶礼三大传承诸上师”就讲到这里。最后,我们回向。
回向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文章恭錄自—次第花開網站

http://www.ptz.cc/plus/view.php?aid=502187&method=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