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04 22:14:59chngyh
【純文字版】沒落的巨蛋,迷走的球團(2008/7/13)
【完整圖文版請至「日本職棒筆記簿」(http://chngyh.pixnet.net/blog)查詢】
為了延續在天馬球場還沒討論完的話題,我將歐力士目前的主場大阪京瓷巨蛋,移到前面來介紹。在2007年的遊記便提過,此地是我走遍日職球場的原點。十二年來,我見識到巨蛋內部由盛轉衰,周遭景色大幅變化,就連球場名稱、進駐球隊、經營公司都全部更改,每次到訪都有相當多的感慨。
前往大阪巨蛋看球,是自神戶搬到大阪的星期天下午。日本朋友很好心地特地跑到JR大阪站,先幫我把行李載回家,讓我可以輕鬆地去看比賽。由於懶得搭還要換車的地下鐵,我直接坐大阪環狀線到大正站。從大正走到巨蛋其實不遠,出站後右轉過橋往前走,馬上就到球場入口。
(出站到大馬路右轉,走到第一個路口就能在左邊看到巨蛋。走過照片右邊的橋,不久就會到入口)
(過橋之後,圍牆上就貼滿了歐力士隊選手的照片)
2009年初阪神難波線正式開通,在大阪巨蛋前就有一站,因此來場的選擇又增加一個,而且更為方便。此次到訪時,相關建設還沒完全結束,巨蛋前還是佈滿圍籬,不過2007年看到的工寮已經拆除。至於從前是PA DOU商場,為了蓋新路線而鏟平的地方,仍然空無一物。最近查資料時,發現曾有招攬大型連鎖購物中心的想法,不過似乎沒有下文。
(2008年到訪時,入口還被圍籬擋住,現在應該已經恢復林蔭大道的感覺了。照片中沒什麼人,是因為拍攝的時間是球賽結束之後)
(過去PA DOU商場的位置,仍然是空地。大家可以和我在2007年寫的遊記相比,差不多同一個角度的照片,只有右後方增加了一個建築物。我猜是阪神難波線的車站出口,不過還要再實地走訪才能查證)
(上樓後,右邊有個像園遊會的地方,不過人不多。2009年起似乎在這裏也搭建了舞台,和其他球場一樣會進行啦啦隊和吉祥物的表演)
眼尖的朋友可能會發現,我介紹天馬球場時有稍微強調,相當注意改朝換代之後,是否還保留從前的感覺。看到許多環節還是很像以前的模樣,讓我覺得很開心。為什麼會看重這點,就是因為2006年球季剛開幕,我到大阪巨蛋來觀察的新球團時,許多地方讓我有極不搭調的感覺。不幸的是,兩年後再度來觀戰,這種不好的氣氛依舊揮之不去。這種突兀的感覺又可以分為兩種,我簡單舉例說明。
第一種是球隊設定的主題,和實際展現出的成果根本無法配合。首先是吉祥物。歐力士把隊名改為水牛,卻又因為原本的吉祥物Neppie和Ripsea相當受歡迎,捨不得更換新吉祥物,所以讓他們繼續出現在新球團。但是,海神的兒子和海盜的女兒,跟水牛有什麼關係呀?歐力士1991年更名為青波,讓勇士時代的Bravy退休,也沒有影響到球迷對Neppie的喜愛。只要扮演者能夠保持優秀的表演風格,還怕凝聚不到人氣嗎?個人懷疑根本是歐力士懶得再花錢設計新角色。
再來是球團歌。第一次聽到球團歌就是在大阪巨蛋,但是從大螢幕上看到歌名時,只能用目瞪口呆來形容我的表情。青波合併猛牛,結果寫出來的隊歌竟然叫做「SKY」,是打算陸海空通吃嗎?不過說真的,這首歌雖然主題很怪,但應該可以稱得上是近代日職歌曲的傑作。事實上,我到KTV也會點來唱,而且無論是日職迷或不看棒球的朋友,都覺得很好聽【補充:在youtube上找得到2007年官方版PV,網址是http://www.youtube.com/watch?v=NFvjl81j_n4】。
至於第二種,則是刻意想要結合兩個舊球團的樣貌與風格,卻弄巧成拙變四不像。這部分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隊名。保留歐力士的球團名,又想顧及近鐵迷的觀感,於是改用Buffaloes為暱稱。結果兩方的球迷都不太能接受新名字,這樣的作為反而惹人厭。更何況,球隊的暱稱往往代表的是一種精神的傳承。球團根本沒有近鐵的猛牛魂,套用這個名字實在很不適合。前幾年雖然有更改暱稱的想法,還在媒體上公告,但後來還是不了了之,實在令人懷疑他們的誠意。
之前介紹野球博物館時提到的制服也是一個例子。歐力士在大阪和神戶會使用不同的球衣,大阪是參考近鐵球衣設計成白底藍袖,神戶是延續歐力士既有的全白球衣。幸好近年日職流行在球衣上玩花招,發行各種限定球衣或復刻球衣。歐力士在不同球場使用的不同球衣,可以當作是一種地區限定版,所以倒沒有引起太大的反彈。
就像介紹天馬球場時談到的,歐力士吸收合併近鐵,主要是為了到大阪爭取更多的市場。不過從上述的表現,實在很讓人好奇,球團是打哪來的信心,認為搶得到市場?更何況,面對的最大敵人還是阪神。
雖然根據野球協約,歐力士的保護地域是大阪府,阪神是兵庫縣。但是阪神只是球場在兵庫縣,球迷來源還是以大阪府佔多數。在保護地域上佔便宜,或者希望吸收近鐵迷加原本的歐力士迷,甚至是買下大阪巨蛋的經營權,都不能真正達成目標。最重要的,還是球團到底有沒有用心。火腿在東京吃巨人很多的虧,但是搬到原本是巨人地盤的北海道,卻能把球迷全收歸己有,靠的就是腳踏實地的耕耘。歐力士從神戶搬到大阪,反而得直接對決阪神,理論上更應該努力。但以目前的表現,個人認為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再回到球場的內部。以前到大阪巨蛋最快樂的事,就是有很多東西可以一直吃。而且大阪又是美食之都,球場內的賣店和攤位很多,有特色的食物也很多。我最誇張的一次經驗,是買特殊口味爆米花吃到補牙碎掉。可惜,由於巨蛋本身經營不善,像爆米花這類有特色攤位已經全滅,只剩下賣便當的攤位,以及固定的賣店。不過大阪巨蛋有個優點,就是在走廊上有賣店方向的指標,想買吃的不必擔心走錯方向繞一大圈。
(走廊內的賣店位置指標。請注意最左下角有大阪燒和章魚燒,前者據我的經驗,只有在關西的球場才買得到)
(走廊的櫥窗內,還有歐力士隊相關商品的展示。除了紀念品之外,還有選手使用的球具)
(另一個櫥窗則有十二球團的商品展示。仔細看會發現,雖然帽子是全部球隊都有,沒有玩偶的球團會用加油棒代替,但是球衣只有十件)
對於虧損嚴重的大阪巨蛋,縮減賣店和工作人員,我可以體諒。不過走進看台區,迎面而來的悶熱感,卻讓我非常不能忍受。場內的空調微弱到像是沒開,許多人都將場內發的文宣拿來搧風。沒有空調的巨蛋,其實比正午時分的室外球場還恐怖,就算是周圍開了洞的西武巨蛋也一樣。我想就算再怎麼想省錢,也不應該在這種會影響球迷印象的地方小氣。
找到位子坐下後,立刻就發現一、三壘看台頂端新設的螢幕,以及位於其上的跑馬燈。個人認為這是相當貼心的設計。坐在內野的觀眾,可能只感覺到多了一個輔助的工具。不過原本因為角度的關係,不方便看大螢幕的外野席球迷,卻能因此輕鬆看到和大螢幕相近的資料,甚至還有轉播畫面。
(賽前大螢幕正在播放前一場比賽的回顧)
(兩側的螢幕在比賽前除了和大螢幕同樣的畫面,還會有球團的活動預告。比賽時主要顯示投打成績,跑馬燈則是顯示球員資料。大螢幕切換為轉播畫面時,兩側螢幕也會同時切換)
(從我坐的地方拍攝內野。照片上方可以看出新設螢幕的位置)
(轉個方向看外野的應援團,又發現「いてまえ魂青波魂」的布條被高掛在天花板上,我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了,請大家自己評論)
(比賽中途閒晃到另一側拍照。星期天的下午只有這樣的入場觀眾,真的是太少了)
至於相當有特色的球場活動,大阪巨蛋和天馬球場大同小異。還是有請觀眾模仿球員的活動,以及搞笑歐吉桑的默劇表演。不過,也有大阪巨蛋才有的特殊活動。像是第四局結束時,由電玩遊戲實況野球提供的活動,是找兩位觀眾扮演播報員,試講一個鏡頭。此外,比賽開始前除了許多球場都有的小朋友站先發位置開球之儀式,就連公佈雙方先發名單,也是由兩位小朋友擔任。五局結束的表演,在2008年還是請外面的團體客串,不過2009年起已經有球團專屬啦啦隊。
(終於從正面拍到Neppie和Ripsea在五局騎的氣球。Neppie的很明顯是他自己的臉,Ripsea的本來以為是羊,但不管頭上的紅色手把,仔細看的話像獅子,我猜可能因為對手是西武。如果真是如此,我很好奇和其他隊比賽時,Ripsea會不會換騎不同的氣球)
(兩人出來騎氣球時,不知道為什麼是穿著祭典用的服裝。在天馬球場時還是穿原本的制服)
(七局進攻前出來跳舞,在大阪巨蛋有拿彩球,但是天馬球場沒有。另外大家可以注意制服也和在天馬球場不同,在大阪巨蛋的版本是藍袖子)
(七局進攻前放紅色和藍色的氣球)
比賽結束後,由於距離和日本朋友約定去拜訪的時間還相當久,我便在球場內外閒逛。首先到二樓的商場,在紀念品店大肆採購之後,往旁邊的店家走。沒想到球賽結束還不到一個小時,大多數都已經休息了。我再次深刻地感受到大阪巨蛋的經營困境。沒活動的日子,因為人潮稀少,多數飲食店只有中午開放也就罷了。但是就連有比賽的日子,都沒辦法留住人潮,在散場之後不久關門,實在太過淒涼。
(二樓的紀念品商店。這裏每年的擺設都會有些變動,照片僅供參考。不過右半邊這塊都買日職商品,是不會變的。攝於2007年)
(同樣是二樓的紀念品商店,另一頭是賣MLB商品和其他相關產品,包括大阪巨蛋本身的紀念品。攝於2007年)
(位於全壘打牆上方、外野看台下方的觀景餐廳,要從二樓的商場進入。然而比賽結束不久,就馬上打烊了)
(二樓的走廊整理的不錯,可惜就是沒有人潮。印象中,平時會看到最多人的是放學時間,附近學校的學生會跑到巨蛋內的M牌漢堡店和K牌炸雞店)
(和東京巨蛋一樣,大阪巨蛋也有曾舉辦演唱會的藝人之手印)
(個人覺得大阪巨蛋二樓商場設計得很好的一個地方,就是地板上會有圖案顯示目前在球場的什麼位置)
(二樓商場的正面入口,通常乘坐大眾交通工具到球場,上二樓就會到此。進門就是紀念品賣店,球場的入口則是在三樓)
連如何持續匯聚人潮都沒注意,造成二樓的商場沒幾年就變得冷冷清清,九樓的餐廳和遊樂場更是早就倒閉。對照當年大阪巨蛋開幕的盛況,真的會覺得大阪市政府只想做出一個華麗的建築物,卻嚴重缺乏長遠的規劃。而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巨蛋屋頂上的「超級環狀系統」。十年前在球魂撰寫球場巡禮專欄時,我還特別提過,這些同心圓構造可以上下移動,以調整外部投射的光線和球場內的回音。結果這個超炫的系統,竟然不到十年就因零件停產而無法使用,變成超遜的系統。
(到三樓的正面,可以看到通往九樓的電扶梯。目前九樓是對外租借作為舉辦活動的會場,這天剛好有活動,所以電扶梯口有工作人員管制)
(前往九樓必須搭乘的數個電扶梯,在巨蛋外形成階梯狀構造)
(大阪巨蛋的場外指示牌,比天馬球場有誠意多了,還會寫出目前在幾樓的哪一側)
(走到外野,發現應援團還頂著烈日在開檢討會。後方可以看到隔壁大阪瓦斯的瓦斯球,每次走到附近都覺得應該萬分小心)
這樣的經營表現,也難怪大阪巨蛋會被部分人士批評為浪費稅金的代表作。官方和民間合資的經營公司在2005年宣佈倒閉後,自2006年起購得命名權的京瓷公司,說什麼也不願意接下經營權,之後才由歐力士集團出面購買球場和經營權。根據協議,不動產的部分持有五年後(預計2011年中),將無償讓渡給大阪市。經營公司株式會社大阪巨蛋,則是由歐力士不動產持有90%的股份。
因此對於歐力士集團來說,球場和球團基本上已經是命運共同體。然而要挽救深陷經營危機的巨蛋,又要讓合併球團擁有真正的自我,歐力士還得付出相當多的心血才行。
最後聊個題外話。十二年來,我對於台灣建設巨蛋,向來是持反對的意見。最大的原因,就是大阪巨蛋給我的親身體驗。官方和企業一味構思美麗的藍圖,感覺和當年大阪的心態很像。部分台灣球迷對於巨蛋存在著不切實際的幻想,更讓人覺得恐怖。我真的覺得蓋巨蛋一定要三思,如果想不出可能發生什麼狀況的話,那就仔細研究一下大阪巨蛋的故事,並且多去拜訪幾次吧!
為了延續在天馬球場還沒討論完的話題,我將歐力士目前的主場大阪京瓷巨蛋,移到前面來介紹。在2007年的遊記便提過,此地是我走遍日職球場的原點。十二年來,我見識到巨蛋內部由盛轉衰,周遭景色大幅變化,就連球場名稱、進駐球隊、經營公司都全部更改,每次到訪都有相當多的感慨。
前往大阪巨蛋看球,是自神戶搬到大阪的星期天下午。日本朋友很好心地特地跑到JR大阪站,先幫我把行李載回家,讓我可以輕鬆地去看比賽。由於懶得搭還要換車的地下鐵,我直接坐大阪環狀線到大正站。從大正走到巨蛋其實不遠,出站後右轉過橋往前走,馬上就到球場入口。
(出站到大馬路右轉,走到第一個路口就能在左邊看到巨蛋。走過照片右邊的橋,不久就會到入口)
(過橋之後,圍牆上就貼滿了歐力士隊選手的照片)
2009年初阪神難波線正式開通,在大阪巨蛋前就有一站,因此來場的選擇又增加一個,而且更為方便。此次到訪時,相關建設還沒完全結束,巨蛋前還是佈滿圍籬,不過2007年看到的工寮已經拆除。至於從前是PA DOU商場,為了蓋新路線而鏟平的地方,仍然空無一物。最近查資料時,發現曾有招攬大型連鎖購物中心的想法,不過似乎沒有下文。
(2008年到訪時,入口還被圍籬擋住,現在應該已經恢復林蔭大道的感覺了。照片中沒什麼人,是因為拍攝的時間是球賽結束之後)
(過去PA DOU商場的位置,仍然是空地。大家可以和我在2007年寫的遊記相比,差不多同一個角度的照片,只有右後方增加了一個建築物。我猜是阪神難波線的車站出口,不過還要再實地走訪才能查證)
(上樓後,右邊有個像園遊會的地方,不過人不多。2009年起似乎在這裏也搭建了舞台,和其他球場一樣會進行啦啦隊和吉祥物的表演)
眼尖的朋友可能會發現,我介紹天馬球場時有稍微強調,相當注意改朝換代之後,是否還保留從前的感覺。看到許多環節還是很像以前的模樣,讓我覺得很開心。為什麼會看重這點,就是因為2006年球季剛開幕,我到大阪巨蛋來觀察的新球團時,許多地方讓我有極不搭調的感覺。不幸的是,兩年後再度來觀戰,這種不好的氣氛依舊揮之不去。這種突兀的感覺又可以分為兩種,我簡單舉例說明。
第一種是球隊設定的主題,和實際展現出的成果根本無法配合。首先是吉祥物。歐力士把隊名改為水牛,卻又因為原本的吉祥物Neppie和Ripsea相當受歡迎,捨不得更換新吉祥物,所以讓他們繼續出現在新球團。但是,海神的兒子和海盜的女兒,跟水牛有什麼關係呀?歐力士1991年更名為青波,讓勇士時代的Bravy退休,也沒有影響到球迷對Neppie的喜愛。只要扮演者能夠保持優秀的表演風格,還怕凝聚不到人氣嗎?個人懷疑根本是歐力士懶得再花錢設計新角色。
再來是球團歌。第一次聽到球團歌就是在大阪巨蛋,但是從大螢幕上看到歌名時,只能用目瞪口呆來形容我的表情。青波合併猛牛,結果寫出來的隊歌竟然叫做「SKY」,是打算陸海空通吃嗎?不過說真的,這首歌雖然主題很怪,但應該可以稱得上是近代日職歌曲的傑作。事實上,我到KTV也會點來唱,而且無論是日職迷或不看棒球的朋友,都覺得很好聽【補充:在youtube上找得到2007年官方版PV,網址是http://www.youtube.com/watch?v=NFvjl81j_n4】。
至於第二種,則是刻意想要結合兩個舊球團的樣貌與風格,卻弄巧成拙變四不像。這部分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隊名。保留歐力士的球團名,又想顧及近鐵迷的觀感,於是改用Buffaloes為暱稱。結果兩方的球迷都不太能接受新名字,這樣的作為反而惹人厭。更何況,球隊的暱稱往往代表的是一種精神的傳承。球團根本沒有近鐵的猛牛魂,套用這個名字實在很不適合。前幾年雖然有更改暱稱的想法,還在媒體上公告,但後來還是不了了之,實在令人懷疑他們的誠意。
之前介紹野球博物館時提到的制服也是一個例子。歐力士在大阪和神戶會使用不同的球衣,大阪是參考近鐵球衣設計成白底藍袖,神戶是延續歐力士既有的全白球衣。幸好近年日職流行在球衣上玩花招,發行各種限定球衣或復刻球衣。歐力士在不同球場使用的不同球衣,可以當作是一種地區限定版,所以倒沒有引起太大的反彈。
就像介紹天馬球場時談到的,歐力士吸收合併近鐵,主要是為了到大阪爭取更多的市場。不過從上述的表現,實在很讓人好奇,球團是打哪來的信心,認為搶得到市場?更何況,面對的最大敵人還是阪神。
雖然根據野球協約,歐力士的保護地域是大阪府,阪神是兵庫縣。但是阪神只是球場在兵庫縣,球迷來源還是以大阪府佔多數。在保護地域上佔便宜,或者希望吸收近鐵迷加原本的歐力士迷,甚至是買下大阪巨蛋的經營權,都不能真正達成目標。最重要的,還是球團到底有沒有用心。火腿在東京吃巨人很多的虧,但是搬到原本是巨人地盤的北海道,卻能把球迷全收歸己有,靠的就是腳踏實地的耕耘。歐力士從神戶搬到大阪,反而得直接對決阪神,理論上更應該努力。但以目前的表現,個人認為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再回到球場的內部。以前到大阪巨蛋最快樂的事,就是有很多東西可以一直吃。而且大阪又是美食之都,球場內的賣店和攤位很多,有特色的食物也很多。我最誇張的一次經驗,是買特殊口味爆米花吃到補牙碎掉。可惜,由於巨蛋本身經營不善,像爆米花這類有特色攤位已經全滅,只剩下賣便當的攤位,以及固定的賣店。不過大阪巨蛋有個優點,就是在走廊上有賣店方向的指標,想買吃的不必擔心走錯方向繞一大圈。
(走廊內的賣店位置指標。請注意最左下角有大阪燒和章魚燒,前者據我的經驗,只有在關西的球場才買得到)
(走廊的櫥窗內,還有歐力士隊相關商品的展示。除了紀念品之外,還有選手使用的球具)
(另一個櫥窗則有十二球團的商品展示。仔細看會發現,雖然帽子是全部球隊都有,沒有玩偶的球團會用加油棒代替,但是球衣只有十件)
對於虧損嚴重的大阪巨蛋,縮減賣店和工作人員,我可以體諒。不過走進看台區,迎面而來的悶熱感,卻讓我非常不能忍受。場內的空調微弱到像是沒開,許多人都將場內發的文宣拿來搧風。沒有空調的巨蛋,其實比正午時分的室外球場還恐怖,就算是周圍開了洞的西武巨蛋也一樣。我想就算再怎麼想省錢,也不應該在這種會影響球迷印象的地方小氣。
找到位子坐下後,立刻就發現一、三壘看台頂端新設的螢幕,以及位於其上的跑馬燈。個人認為這是相當貼心的設計。坐在內野的觀眾,可能只感覺到多了一個輔助的工具。不過原本因為角度的關係,不方便看大螢幕的外野席球迷,卻能因此輕鬆看到和大螢幕相近的資料,甚至還有轉播畫面。
(賽前大螢幕正在播放前一場比賽的回顧)
(兩側的螢幕在比賽前除了和大螢幕同樣的畫面,還會有球團的活動預告。比賽時主要顯示投打成績,跑馬燈則是顯示球員資料。大螢幕切換為轉播畫面時,兩側螢幕也會同時切換)
(從我坐的地方拍攝內野。照片上方可以看出新設螢幕的位置)
(轉個方向看外野的應援團,又發現「いてまえ魂青波魂」的布條被高掛在天花板上,我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了,請大家自己評論)
(比賽中途閒晃到另一側拍照。星期天的下午只有這樣的入場觀眾,真的是太少了)
至於相當有特色的球場活動,大阪巨蛋和天馬球場大同小異。還是有請觀眾模仿球員的活動,以及搞笑歐吉桑的默劇表演。不過,也有大阪巨蛋才有的特殊活動。像是第四局結束時,由電玩遊戲實況野球提供的活動,是找兩位觀眾扮演播報員,試講一個鏡頭。此外,比賽開始前除了許多球場都有的小朋友站先發位置開球之儀式,就連公佈雙方先發名單,也是由兩位小朋友擔任。五局結束的表演,在2008年還是請外面的團體客串,不過2009年起已經有球團專屬啦啦隊。
(終於從正面拍到Neppie和Ripsea在五局騎的氣球。Neppie的很明顯是他自己的臉,Ripsea的本來以為是羊,但不管頭上的紅色手把,仔細看的話像獅子,我猜可能因為對手是西武。如果真是如此,我很好奇和其他隊比賽時,Ripsea會不會換騎不同的氣球)
(兩人出來騎氣球時,不知道為什麼是穿著祭典用的服裝。在天馬球場時還是穿原本的制服)
(七局進攻前出來跳舞,在大阪巨蛋有拿彩球,但是天馬球場沒有。另外大家可以注意制服也和在天馬球場不同,在大阪巨蛋的版本是藍袖子)
(七局進攻前放紅色和藍色的氣球)
比賽結束後,由於距離和日本朋友約定去拜訪的時間還相當久,我便在球場內外閒逛。首先到二樓的商場,在紀念品店大肆採購之後,往旁邊的店家走。沒想到球賽結束還不到一個小時,大多數都已經休息了。我再次深刻地感受到大阪巨蛋的經營困境。沒活動的日子,因為人潮稀少,多數飲食店只有中午開放也就罷了。但是就連有比賽的日子,都沒辦法留住人潮,在散場之後不久關門,實在太過淒涼。
(二樓的紀念品商店。這裏每年的擺設都會有些變動,照片僅供參考。不過右半邊這塊都買日職商品,是不會變的。攝於2007年)
(同樣是二樓的紀念品商店,另一頭是賣MLB商品和其他相關產品,包括大阪巨蛋本身的紀念品。攝於2007年)
(位於全壘打牆上方、外野看台下方的觀景餐廳,要從二樓的商場進入。然而比賽結束不久,就馬上打烊了)
(二樓的走廊整理的不錯,可惜就是沒有人潮。印象中,平時會看到最多人的是放學時間,附近學校的學生會跑到巨蛋內的M牌漢堡店和K牌炸雞店)
(和東京巨蛋一樣,大阪巨蛋也有曾舉辦演唱會的藝人之手印)
(個人覺得大阪巨蛋二樓商場設計得很好的一個地方,就是地板上會有圖案顯示目前在球場的什麼位置)
(二樓商場的正面入口,通常乘坐大眾交通工具到球場,上二樓就會到此。進門就是紀念品賣店,球場的入口則是在三樓)
連如何持續匯聚人潮都沒注意,造成二樓的商場沒幾年就變得冷冷清清,九樓的餐廳和遊樂場更是早就倒閉。對照當年大阪巨蛋開幕的盛況,真的會覺得大阪市政府只想做出一個華麗的建築物,卻嚴重缺乏長遠的規劃。而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巨蛋屋頂上的「超級環狀系統」。十年前在球魂撰寫球場巡禮專欄時,我還特別提過,這些同心圓構造可以上下移動,以調整外部投射的光線和球場內的回音。結果這個超炫的系統,竟然不到十年就因零件停產而無法使用,變成超遜的系統。
(到三樓的正面,可以看到通往九樓的電扶梯。目前九樓是對外租借作為舉辦活動的會場,這天剛好有活動,所以電扶梯口有工作人員管制)
(前往九樓必須搭乘的數個電扶梯,在巨蛋外形成階梯狀構造)
(大阪巨蛋的場外指示牌,比天馬球場有誠意多了,還會寫出目前在幾樓的哪一側)
(走到外野,發現應援團還頂著烈日在開檢討會。後方可以看到隔壁大阪瓦斯的瓦斯球,每次走到附近都覺得應該萬分小心)
這樣的經營表現,也難怪大阪巨蛋會被部分人士批評為浪費稅金的代表作。官方和民間合資的經營公司在2005年宣佈倒閉後,自2006年起購得命名權的京瓷公司,說什麼也不願意接下經營權,之後才由歐力士集團出面購買球場和經營權。根據協議,不動產的部分持有五年後(預計2011年中),將無償讓渡給大阪市。經營公司株式會社大阪巨蛋,則是由歐力士不動產持有90%的股份。
因此對於歐力士集團來說,球場和球團基本上已經是命運共同體。然而要挽救深陷經營危機的巨蛋,又要讓合併球團擁有真正的自我,歐力士還得付出相當多的心血才行。
最後聊個題外話。十二年來,我對於台灣建設巨蛋,向來是持反對的意見。最大的原因,就是大阪巨蛋給我的親身體驗。官方和企業一味構思美麗的藍圖,感覺和當年大阪的心態很像。部分台灣球迷對於巨蛋存在著不切實際的幻想,更讓人覺得恐怖。我真的覺得蓋巨蛋一定要三思,如果想不出可能發生什麼狀況的話,那就仔細研究一下大阪巨蛋的故事,並且多去拜訪幾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