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8-26 13:00:13chngyh

Roger Clemens —— 火箭人的賽揚傳奇

【完稿於2006年7月26日,刊登於PASSION八月號】

【chngyh廢言】第一次寫「純MLB」的文章,其實我非常地緊張。看到寫出來的作品,文體就和我平常寫日本職棒差不多時,我不但沒有鬆一口氣,反而還更擔心會不會被批評為太日化了。不過目前為止都還沒接到任何的意見(我猜是沒人會先去看PASSION吧?呵呵呵),才出現勉強及格的感覺。如果大家對於我寫的MLB東西有任何建議的話,歡迎隨時提出喔!至於Clemens的生涯成績,由於MLB的網站都有最即時的更新,因此我就不再附上,請大家自行查閱,感謝!


2006年5月31日,火箭人Roger Clemens(克來門斯)宣佈和共事兩年的休士頓太空人隊簽約,重新回到MLB的戰場。至7月25日為止,Clemens在6次的出賽中,交出了2勝3敗、防禦率2.43的成績,顯現其寶刀未老。趁著他再度出發的機會,我們也再次簡單地複習這位七屆賽揚獎巨投的傳奇故事吧!

Clemens生於1962年8月4日,今年已「高齡」44歲。他在就讀高中時,便展露了優秀的運動天份,在棒球、籃球、美式足球方面都有好表現。他也曾於1981年的選秀會,被紐約大都會隊在第十二輪指名,不過他選擇繼續升學。1982和1983年,Clemens在德州大學投出25勝7敗241次三振的戰績,並帶領球隊獲得1983年大學世界大賽的冠軍。十年後的1993年,德州大學將他當時的背號21退休,他也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校友。

1983年的選秀會,Clemens在第一輪第19順位被波士頓紅襪隊選中,隔年他便登上MLB的舞台。1986年是他第一次大放異彩的時候,他同時拿下了生平的第一個勝投王、防禦率王、MVP、以及賽揚獎。可惜該年紅襪隊雖獲得美國聯盟冠軍,卻在世界大賽敗給了大都會隊。1987年,他再度榮膺勝投王和賽揚獎,隔年又獲得第一次三振王。1990到1992年,他連續三年獲得防禦率王,是史上第四位達成此紀錄的選手。然而在1993年之後,他因為受傷影響表現,沉寂了一段時間。1996年底,他以FA的身份轉往多倫多藍鳥隊發展。

到藍鳥隊的Clemens回復了過去的水準,在1997與1998年連續獲得勝投王、防禦率王、三振王,成為史上第四位連續兩年的投手三冠王。當然,連續兩年的賽揚獎也理所當然地成為他的囊中物。1999年球季前,藍鳥隊將他交易至紐約洋基隊,換德David Wells等三位選手。Clemens在紐約的戰功雖然沒有前兩年在多倫多來得顯赫,但他仍舊以主戰投手的身份,為洋基隊在1999、2002、2003年獲得世界大賽冠軍,和2001年獲得美聯冠軍貢獻了不少力量。他本身也在2001年拿到生涯的第六座賽揚獎。

2003年,Clemens一度宣佈要退休,但在家人的說服下打消念頭,隔年回到老家德州加入休士頓太空人隊,這也是他第一次來到國家聯盟。不過,他毫無適應不良的問題,2004年又拿了一座賽揚獎。這是他第一次在國聯獲得賽揚獎,也讓他成為史上第四位在兩聯盟都拿過賽揚獎的投手。2005年他獲得防禦率王,也幫助太空人贏得隊史上的第一次國聯冠軍,他同時更新了自己所保持的季後賽勝利投手年齡最大的紀錄。

除了前無古人後也難有來者的七座賽揚獎,生涯入選明星賽高達十一次,也是相當可觀的成就。

Clemens的好男人形象也是他的特色之一,尤其是對家人的關愛。2003年他考慮退休的主因,便是希望能早日入選名人堂,讓久病的母親來得及參加他的慶祝典禮。2005年9月14日凌晨他的母親逝世,但因母親前一天告訴他必須做好自己的工作,因此他當天仍忍住悲慟,按照輪值表先發上場。這段故事讓許多球迷深受感動。

他對於四位兒子們也是一樣。1999年季中他將背號由12改為22,據說就是因為長子Koby在少棒使用的是22號。今年成為自由身,雖然過去的老東家紅襪、洋基也都積極爭取,但他還是選擇回到太空人隊,離家近是一大考量,Koby在太空人的1A球隊也是原因。今年他首次在小聯盟登場調整時,Koby就站在三壘防區,這也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佳話。

此外,他從紅襪隊時代便投入設立兒童醫療等方面的基金,1992年更創立了自己的基金會,幫助兒童的教育和發展,是個非常有愛心的球員。同時,他對於投入國家隊的熱情,也是MLB選手少有的。2004年奧運美國隊沒能參加,讓他錯失機會,到2006年的WBC才終於一圓美夢。

Clemens的投球內容,包括眾所周知的時速150公里以上的四縫線速球,和接近時速150公里的二縫線速球,此外,快速指叉球、滑球、曲球、變速球等變化球的靈活搭配也是他的重要武器,而且他還具備剛猛型投手少有的控球能力,以及堅強的心理建設,這些長處都是讓他年過四十還像一尾活龍的動力。以目前他還能保有的水準來看,獲得第八座賽揚獎似乎也不是不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