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17 10:04:50傻孩子
台前幕後看諾貝爾文學獎
台前幕後看諾貝爾文學獎
鄭樹森 2005/10/14 中國時報/人間
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真是一波三折。先是延期公佈得獎人,後來還發生資
深院士諾特.安隆特(Knut Ahnlund)「辭職」的事件,鬧得滿城風雨。
●前所未有之大風波
就延期來說,諾貝爾文學獎二十年前也發生過,但純屬意外。一九八五年,
瑞典皇家學院原決定頒給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可惜他在公佈前不幸中風去世,
皇家學院只好重行投票,從決選名單裡頭確認新的得主。但今年的延期,顯然因
為內部「擺不平」,與二十年前的延期,性質大不相同。
至於院士高呼「退出」,並打破「沉默」的規定,嚴詞抨擊皇家學院同僚以
及前屆得獎人,更是前所未見之大風波。
今年八十二歲,從一九八三年起獲聘擔任皇家學院院士的安隆特,竟在十月
十一日,於瑞典的報紙發表聲明,除了表明「不再參與學院的活動」之外,還開
砲數落二○○四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地利女作家葉利尼克,批評她的作品缺
乏原創性(他措詞嚴重,用上parasitic 一詞),藝術成色也存疑,並指責由於
她的獲獎,使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聲譽蒙羞,還造成大眾對於文學這門藝術的認知
混淆;因此不能再背書下去,祇好退出。
回顧歷史,創立一○五年的諾貝爾文學獎,不時有兩派意見彼此對立拉鋸。
一派堅持純文學(belles-lettres)。所謂純文學,單指「詩、小說、戲劇」及
其美學標準;另一派主張也要關懷現實,呼應諾貝爾的遺囑「頒贈給在文學界創
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近年爭議再起
二十世紀的前半葉,諾貝爾文學獎曾頒贈給歷史小說的蒙姆遜(C. M. T.
Mommsen) 、美學散文的柏格森、哲學散文的羅素,以及傳記文學的邱吉爾,都
是散文寫作,並非「純文學」。尤其是羅素和邱吉爾的榮戴桂冠,更祇能從照顧
諾貝爾遺囑來理解(羅素除了哲學與數學專業之外,亦以反核著稱)。但在二十
世紀的後半葉,高舉美學標準的純文學派以專業佔據優勢,排除了「理想性」的
考量,後來現實關懷更託付給諾貝爾和平獎。
不過到了二十一世紀,「美學標準」與「現實關懷」又產生緊張關係,雙方
爭執難休。例如,美國的諾曼.梅勒(Norman Mailer), 不但小說的成就非凡
,在文學的現實關懷面向,他的「新新聞報導文學」貢獻傑出(曾以第一人稱撰
寫六○年代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與反越戰運動,最為人津津樂道),運用廣義
的文學來干預現實,可說是「美學標準」與「現實關懷」兼具,所以屢被提名角
逐諾貝爾文學獎。同樣的例子,美國文學家高爾.維達爾(Gore Vidal),非但
歷史小說表現卓越,四十多年雜文(essay) 寫作更首屈一指,題材無所不包,
涉獵廣及政治、時事、歷史、名人、文學、影視、新書;這類雜文(或廣義的散
文)雖然文字一流,但較難符合傳統認知的「純文學」。
●《魔鬼詩篇》引爆內部分歧
所以,今年二○○五年的爭論,假使拿梅勒和維達爾和去年的諾獎得主葉利
尼克比較,就很凸顯今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內部爭議。葉氏代表的是現代主義乖僻
心理的極端和末流(一九六九年貝克特就獲獎了)。相形之下,梅勒、維達爾的
小說藝術都是現實主義,更以其文學關懷現實,對時局表示立場、宣揚看法,不
是只縮在自己的內心世界,也不是毫無純文學表現;維達爾的散文,梅勒的小說
,是晚近文學回應現實的極佳範例。就是在這種拉扯之下,諾貝爾文學獎才會在
去年,選出葉利尼克,定了局。
現實性與純粹性的論爭,一九八九年也發生過。那年,印裔英籍作家魯西迪
的小說《魔鬼詩篇》,引發回教徒暴亂,伊朗精神領袖何梅尼向全球回教欻追殺
令,當時曾任瑞典皇家學院秘書長的尤倫斯坦院士,主張由皇家學院發表支持魯
西迪寫作自由的聲明,可是遭到部分同僚的反對,認為學院和諾貝爾文學獎不宜
介入現實政治。尤倫斯坦與其他兩名院士就長期不參加遴選投票。今年的安隆特
事件,正呼應這十幾年來的內部路線爭議。
●二十年前的憤怒抨擊
安隆特抨擊葉利尼克,類似事件在一九八三年也發生過。那年英國作家威廉
.高定以戰爭背景的寓言小說《蒼蠅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但在公佈後,瑞典
著名老作家龍吉維斯特院士沒有遵守嚴格保密的規定,抨擊高定的藝術成就,認
為不該得獎,引起諾貝爾內部極大的紛爭。龍吉維斯特堅持「美學標準」,認為
當時法國「反小說」派大將克勞岱.西蒙的藝術成就,才值得推崇。一九八五年
,以「後設小說」著稱的卡爾維諾獲獎前夕在義大利去世,造成空缺,龍吉維斯
特院士支持的西蒙因而出線獲獎。至於一九八四年的得主,捷克詩人賽佛特,抒
情詩固然非常傑出,可是也以詩作關懷民族命運,有「民族詩人」美譽,所以他
的獲獎可謂藝術表現與現實關懷的平衡融合。因此,從一九八三、八四、八五這
三年的爭議和決選過程來看,當時藝術與現實(理想性)之間的拔河,早就是今
年爭議的先聲。換言之,是老問題,戰火重燃,只是人馬(院士)改換而已。
提到諾貝爾文學獎的政治性,當然包括性別政治。去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葉
利尼克,一般視為是對女性主義的「表態」。
●文學獎也是政治
一九九三年,美國黑人女小說家東妮.莫莉森的獲獎,除了性別政治,還牽
涉到「政治正確」(politically correct)。 一九九一年更有南非的葛蒂瑪。
但是葛蒂瑪的反種族歧視小說,雖然可以平衡美學表現與現實關懷,可是到了二
○○二年,匈牙利的因惹.卡爾特斯大爆冷門獲獎,與其說是肯定他的文學成就
,不如看成是對二次大戰猶太滅族集中營文學的肯定。卡爾特斯是以親身經歷寫
作這種文學的最後倖存者。他的得獎,可說是諾貝爾文學獎對這種文學的遲來的
追認。不過,他的作品的英譯者凱特麗娜.威爾遜就坦率承認,卡爾斯特在匈牙
利名氣不高,也不被視為頂級(top)作家,只是較好中的一個(one of the
better)。
這樣的說法,跟二○○○年高行健的獲獎,很多人的反應相彷彿。圈內人認
為高行健只是中國文學界比較好的作家之一,可是二○○○年諾貝爾文學獎頒贈
給他,實際上祇是替諾貝爾文學獎解決了中文文學遲遲未能獲獎的困擾。但二○
○○年揭曉後,由於院士之一的馬悅然,是高行健的譯者,加上揭曉前安排有私
交的出版社讓渡瑞典文譯本,美國《洛杉磯時報》便在頭版左欄專文質疑,「球
員兼裁判」的非議之外,連「利益衝突」的重話都出現了。
所以我們可以說,諾貝爾文學獎的政治性,除了性別政治、政治正確以外,
還有地域政治(例如照顧第三世界文學)、語種政治(葡萄牙文要到一九八九年
才由小說家薩拉馬戈解決)等,因此才會爭議不斷。今後,諾貝爾文學獎繼續擺
盪在「理想」與「藝術」、「藝術標準」與「政治考量」之間,勢所難免。
鄭樹森 2005/10/14 中國時報/人間
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真是一波三折。先是延期公佈得獎人,後來還發生資
深院士諾特.安隆特(Knut Ahnlund)「辭職」的事件,鬧得滿城風雨。
●前所未有之大風波
就延期來說,諾貝爾文學獎二十年前也發生過,但純屬意外。一九八五年,
瑞典皇家學院原決定頒給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可惜他在公佈前不幸中風去世,
皇家學院只好重行投票,從決選名單裡頭確認新的得主。但今年的延期,顯然因
為內部「擺不平」,與二十年前的延期,性質大不相同。
至於院士高呼「退出」,並打破「沉默」的規定,嚴詞抨擊皇家學院同僚以
及前屆得獎人,更是前所未見之大風波。
今年八十二歲,從一九八三年起獲聘擔任皇家學院院士的安隆特,竟在十月
十一日,於瑞典的報紙發表聲明,除了表明「不再參與學院的活動」之外,還開
砲數落二○○四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地利女作家葉利尼克,批評她的作品缺
乏原創性(他措詞嚴重,用上parasitic 一詞),藝術成色也存疑,並指責由於
她的獲獎,使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聲譽蒙羞,還造成大眾對於文學這門藝術的認知
混淆;因此不能再背書下去,祇好退出。
回顧歷史,創立一○五年的諾貝爾文學獎,不時有兩派意見彼此對立拉鋸。
一派堅持純文學(belles-lettres)。所謂純文學,單指「詩、小說、戲劇」及
其美學標準;另一派主張也要關懷現實,呼應諾貝爾的遺囑「頒贈給在文學界創
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近年爭議再起
二十世紀的前半葉,諾貝爾文學獎曾頒贈給歷史小說的蒙姆遜(C. M. T.
Mommsen) 、美學散文的柏格森、哲學散文的羅素,以及傳記文學的邱吉爾,都
是散文寫作,並非「純文學」。尤其是羅素和邱吉爾的榮戴桂冠,更祇能從照顧
諾貝爾遺囑來理解(羅素除了哲學與數學專業之外,亦以反核著稱)。但在二十
世紀的後半葉,高舉美學標準的純文學派以專業佔據優勢,排除了「理想性」的
考量,後來現實關懷更託付給諾貝爾和平獎。
不過到了二十一世紀,「美學標準」與「現實關懷」又產生緊張關係,雙方
爭執難休。例如,美國的諾曼.梅勒(Norman Mailer), 不但小說的成就非凡
,在文學的現實關懷面向,他的「新新聞報導文學」貢獻傑出(曾以第一人稱撰
寫六○年代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與反越戰運動,最為人津津樂道),運用廣義
的文學來干預現實,可說是「美學標準」與「現實關懷」兼具,所以屢被提名角
逐諾貝爾文學獎。同樣的例子,美國文學家高爾.維達爾(Gore Vidal),非但
歷史小說表現卓越,四十多年雜文(essay) 寫作更首屈一指,題材無所不包,
涉獵廣及政治、時事、歷史、名人、文學、影視、新書;這類雜文(或廣義的散
文)雖然文字一流,但較難符合傳統認知的「純文學」。
●《魔鬼詩篇》引爆內部分歧
所以,今年二○○五年的爭論,假使拿梅勒和維達爾和去年的諾獎得主葉利
尼克比較,就很凸顯今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內部爭議。葉氏代表的是現代主義乖僻
心理的極端和末流(一九六九年貝克特就獲獎了)。相形之下,梅勒、維達爾的
小說藝術都是現實主義,更以其文學關懷現實,對時局表示立場、宣揚看法,不
是只縮在自己的內心世界,也不是毫無純文學表現;維達爾的散文,梅勒的小說
,是晚近文學回應現實的極佳範例。就是在這種拉扯之下,諾貝爾文學獎才會在
去年,選出葉利尼克,定了局。
現實性與純粹性的論爭,一九八九年也發生過。那年,印裔英籍作家魯西迪
的小說《魔鬼詩篇》,引發回教徒暴亂,伊朗精神領袖何梅尼向全球回教欻追殺
令,當時曾任瑞典皇家學院秘書長的尤倫斯坦院士,主張由皇家學院發表支持魯
西迪寫作自由的聲明,可是遭到部分同僚的反對,認為學院和諾貝爾文學獎不宜
介入現實政治。尤倫斯坦與其他兩名院士就長期不參加遴選投票。今年的安隆特
事件,正呼應這十幾年來的內部路線爭議。
●二十年前的憤怒抨擊
安隆特抨擊葉利尼克,類似事件在一九八三年也發生過。那年英國作家威廉
.高定以戰爭背景的寓言小說《蒼蠅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但在公佈後,瑞典
著名老作家龍吉維斯特院士沒有遵守嚴格保密的規定,抨擊高定的藝術成就,認
為不該得獎,引起諾貝爾內部極大的紛爭。龍吉維斯特堅持「美學標準」,認為
當時法國「反小說」派大將克勞岱.西蒙的藝術成就,才值得推崇。一九八五年
,以「後設小說」著稱的卡爾維諾獲獎前夕在義大利去世,造成空缺,龍吉維斯
特院士支持的西蒙因而出線獲獎。至於一九八四年的得主,捷克詩人賽佛特,抒
情詩固然非常傑出,可是也以詩作關懷民族命運,有「民族詩人」美譽,所以他
的獲獎可謂藝術表現與現實關懷的平衡融合。因此,從一九八三、八四、八五這
三年的爭議和決選過程來看,當時藝術與現實(理想性)之間的拔河,早就是今
年爭議的先聲。換言之,是老問題,戰火重燃,只是人馬(院士)改換而已。
提到諾貝爾文學獎的政治性,當然包括性別政治。去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葉
利尼克,一般視為是對女性主義的「表態」。
●文學獎也是政治
一九九三年,美國黑人女小說家東妮.莫莉森的獲獎,除了性別政治,還牽
涉到「政治正確」(politically correct)。 一九九一年更有南非的葛蒂瑪。
但是葛蒂瑪的反種族歧視小說,雖然可以平衡美學表現與現實關懷,可是到了二
○○二年,匈牙利的因惹.卡爾特斯大爆冷門獲獎,與其說是肯定他的文學成就
,不如看成是對二次大戰猶太滅族集中營文學的肯定。卡爾特斯是以親身經歷寫
作這種文學的最後倖存者。他的得獎,可說是諾貝爾文學獎對這種文學的遲來的
追認。不過,他的作品的英譯者凱特麗娜.威爾遜就坦率承認,卡爾斯特在匈牙
利名氣不高,也不被視為頂級(top)作家,只是較好中的一個(one of the
better)。
這樣的說法,跟二○○○年高行健的獲獎,很多人的反應相彷彿。圈內人認
為高行健只是中國文學界比較好的作家之一,可是二○○○年諾貝爾文學獎頒贈
給他,實際上祇是替諾貝爾文學獎解決了中文文學遲遲未能獲獎的困擾。但二○
○○年揭曉後,由於院士之一的馬悅然,是高行健的譯者,加上揭曉前安排有私
交的出版社讓渡瑞典文譯本,美國《洛杉磯時報》便在頭版左欄專文質疑,「球
員兼裁判」的非議之外,連「利益衝突」的重話都出現了。
所以我們可以說,諾貝爾文學獎的政治性,除了性別政治、政治正確以外,
還有地域政治(例如照顧第三世界文學)、語種政治(葡萄牙文要到一九八九年
才由小說家薩拉馬戈解決)等,因此才會爭議不斷。今後,諾貝爾文學獎繼續擺
盪在「理想」與「藝術」、「藝術標準」與「政治考量」之間,勢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