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04 08:56:22克洛伊

【新聞背後】長兄如父的代價

近一個月來澳洲的頭條新聞都繞在一個25歲的亞裔澳洲男子身上。尤其是12月2日那天,這名男子在新加坡被處以吊死,全澳洲的焦點都在這件案子上。

犯錯者理當受罰,當罪不至死時卻被死刑定讞,惋惜。

被處以死刑的男子叫Van,上有一母,下有一弟Khoa,跟Van是雙胞胎,一家定居墨爾本。Van的父親在他還未出生時就離開他母親,母親在泰國難民營裡生下他們雙胞胎兄弟,後以難民身分移居到澳洲。

Van是正正當當的生意人從事電腦買賣,Khoa卻是從15歲開始就不間斷犯錯進出法院無數次。2002年,Khoa欠下了一比3萬元澳幣(台幣約75萬元)債務,被黑道恐嚇威脅生命,Van為了負起長兄如父的責任一手扛起Khoa的債務,答應幫黑道從柬埔寨偷運海洛因來澳洲。

2005年12月,Van成功的從柬埔寨貨源處拿到了2包共約400公克的海洛因,離開柬埔寨往新加坡轉機,要到墨爾本。從沒做過壞事的Van因為神經緊繃過度緊張,好幾個小時沒有闔過眼的他終於挺不住,在新加坡機場等待轉機的同時他在椅子上睡著了。等他一覺醒來,離飛機起飛只剩10分鐘。他更緊張了,一路奔跑,到安全閘門一時大意沒把手機另外放,引起閘門警報器嗡嗡作響。這下他荒了,他的慌張神色不自然引起了警衛注意,全身搜查,被查出了腰間的2包海洛因。

Van事後表示,他說他從一開始答應運毒就一直有個預感,事情不會順利。可是他不做他雙胞胎弟弟就沒有活命的機會。

2004年3月,新加坡判了Van死刑,上訴被奪回,申請從寬發落也被拒絕。這期間澳洲人民請命,澳洲政府間接呼籲從新量刑,甚至澳洲總理訪問新加坡時都希望新加坡能手下留人。因為他的罪不至死,尤其在沒有死刑的澳洲,這吊死實在是過分了點。

柔情終究無法打動嚴令的新加坡政府。上週五,2005年12月2日新加坡上午6點,Van被吊死了,結束了他25年的短暫生命。

犯錯要受處罰,天經地義。無權也無意去批評新加坡的嚴厲法律。

但是我要說的是,中國人根深蒂固的倫理觀念,不論是父債子要還,還是長兄當如父。父慈子孝是當然,兄友弟恭是必要,但是債務要兄弟以冒生命危險來還,這種小勇不足取。當父母的應當從小教育子女,不要過度輸入不正確的倫理觀念。最怕就是有些無知父母無理取鬧一哭二鬧三上吊硬是要好兒子想盡方法去換回壞兒子的命。

我很欣賞我同事的做法。她上週買了份以Van為大頭條的報紙(上星期幾乎天天報報都以此事為頭版)在家裡給了她的二個小孩一堂嚴肅的課程。她告訴大兒子幫忙要量力而為視情況而定,要能判斷是非衡量輕重,不要說是你的手足有難,即使你的父母有難,你要犯法拿自己生命當押金才有機會拯救他們,這也不能為!她告訴小女兒要自己獨立,不要事事想要靠兄長,要有解決自己爛攤子的本事,不然就要更加謹慎小心自己的作為。

她的小孩,大的8足歲,小的7歲。


去他媽的倫理道德長兄如父弟債兄還。

個人造業個人擔。


【馬後炮】
唉,我知道我很激動啦。上週五在捷運裡讀著報紙,默默落著淚,腦袋裡充滿了"Hanged, Hanged, Hanged."(吊死吊死吊死)的大字樣。
如果我兄弟有難了,我或許也會豁出我的生命去拯救他。

就是這樣,所以無奈啊。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