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20 21:42:32Hansen

韓劇成流行文化“關鍵字” 媒體刊文解析韓劇熱


2005年11月18日 15:22

  中新網11月18日電 近兩年來,內地及港澳臺地區的電視螢屏上,韓劇的身影越來越稠密。與此同時,一股韓國文化熱也在華人社會裏迅速興起,內地青年人中出現了“哈韓族”,在香港更是“韓風”“韓雨”撲面而來……顯然,韓劇已經成為這一時期大陸和港臺大眾流行文化中的一個“關鍵字”。

  是什麼吸引著華語文化圈裏的觀眾對韓劇如醉如癡、欲罷不能?韓劇裏又蘊含著什麼樣的文化符碼?韓劇的獨特魅力何在?日前,最新一期《學習時報》刊載文章,從文化和社會的角度來解碼韓劇。

  文章寫到,首先不難看出,每部韓劇都有一個優美動人的故事核心。無論是青春偶像劇如《藍色生死戀》、《冬季戀歌》等,還是日常生活劇如《愛情是什麼》、《看了又看》等,亦或是歷史劇如《明成皇后》、《商道》等,韓劇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每部電視劇都有一個情節曲折、細膩精緻、打動人心的故事。這些故事情節中通常蘊含著這樣一些主題:親情、愛情、友情,信義、利益、誤解、寬容,情和義,恩和怨,被綿密而技巧地編織到日常化的真實生活場景裏,既令觀眾感到無比親和,又常常被其中蘊含的戲劇元素所打動,心甘情願地把心情交給劇情,作一次或悲或喜、或恨或怨、或悔或痛的情感旅行,使韓劇成為自己的一顆精神鴉片。

  文章指出,除了文本方面曲折動人的劇情,韓劇還很注重畫面的唯美和精緻,以及與劇情緊密貼合的配樂,通過對這些細節的完美追求和精心打造,韓劇為觀眾建構了一個日常生活的“烏托邦”,幾種藝術元素完美融合,和諧共振,如同是一架夢幻飛行器,令困頓於快節奏、高競爭生活中而身心疲憊的城市居民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美妙的夢想之旅,在劇情中部分地實現自己對生活的嚮往和期待。

  文章同時提出問題,一部藝術作品要能吸引觀眾,必須與觀眾達成文化認同和情感共鳴。韓劇作為一種外來的大眾文化產品,是如何完成與中國觀眾的這一契合的呢?

  文章說,縱觀歷史,中國和韓國自古以來就在文化、歷史、地理、人文,甚至族群上有著很深的文化淵源。它們同屬東亞文化圈,特別是兩國都深受儒家文化的薰陶和滋養,擁有著許多共同的文化特質,如“仁義禮智”的處世哲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信念抱負等。這樣的共通和相似成了中國觀眾接受韓劇的一個重要的文化心理基礎和精神基石。

  韓劇很東方,場景很現代,但骨子裏卻很傳統。韓劇中大多洋溢著完全東方式的諒解、寬容精神以及惟美精緻的情調,宣揚展示東方式的倫理價值觀念,如年輕人應該孝順父母、朋友之間以信義為本,做人要誠實,對家庭親情要珍惜等,這些精神訴求和生活價值元素都很容易令身處轉型期的中國觀眾產生共鳴。

  文章還指出,光有共同,沒有差異也不行,韓國既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傳承的古老國度,又是一個經濟發達的東亞經濟強國,既古老又現代,既傳統又先進,在中國觀眾的心目中,韓國散發著一些神秘色彩,而且以往中國觀眾對韓國的瞭解也不多,韓劇的引進,從接受心理的角度上來講,觀眾首先就有著瞭解異域風土人情、感受他國生活文化的期待和嚮往。因為好奇,所以關心,這也為韓劇的熱播鋪墊了一個基礎。

  此外,韓國情節大多“衛生”乾淨,劇中人物斯文有禮,謹言慎行,遵章守法,即使是熱戀中的情人,也沒有那些過火的激情鏡頭,可以放到任何時段,都不用擔心有“地雷”埋伏,一家幾口在一起看,不會有任何尷尬。這也正符合很多中國家庭一家齊聚觀看電視節目的生活習慣。

  文章最後寫到,用曲折的劇情吸引人,用唯美的畫面迷倒人,用婉約的音樂打動人,在文化共通中營造親和氛圍,在文化差異中展示獨特風情,韓劇就是通過對一個個細節的精妙把握,完成了對中國觀眾的一次征服。